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用牛、羊、猪三个种的布鲁氏菌弱毒菌种,分别制出牛、羊、猪及三个种混合的4种菌素,发现猪种菌素致敏性较强,又用猪种菌作短期(4和7天)间歇振荡培养和长期(14和28天)静止培养,制出另外4种菌素。生化检测这8种菌素的总氮量和蛋白量相近。还观察到用牛、羊、猪三个种布鲁氏菌分别致敏豚鼠,皮肤试验结果未见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用粗糙型布鲁氏菌B115菌种制成浓菌液,丙酮脱水,高浓盐溶液处理,离心去渣,上清用酒精沉淀,制成粗提液;再过Sephadex G100柱,用致敏豚鼠证明第2峰液(P2)为特异性变应原。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定为单一成份;用致敏豚鼠作皮肤试验,45小时P2组平均值为:14.7—23.2mm;布鲁氏菌素组为:7.5一12.2mm.用致敏家兔作皮肤试验,P,组为19.2—22.4mm,菌素组为0--16.8mm.初步证明P2具有较好的变态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变态反应原的研究Ⅴ.犬种菌的变态反应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建  马丽君  杨瑞芬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3):149-152
  相似文献   

4.
我们按照规程要求制备了犬种菌素。它在致敏豚鼠和人体中证明了:它虽为粗糙型菌种,但仍具有变态反应原性;用死菌液10亿/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亦出现良好的变态反应。24小时反应强度为15.8—18.4mm;48小时为6.8—10.8mm。犬种菌液热处理后,其上清液经硫酸铵透析,取其粗提蛋白作为变态反应原,用50μg/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经犬种菌免疫的动物出现弱变态反应(24小时均在10mm以下),经活菌苗致敏的动物出现较强的变态反应(24小时为13—14mm,48小时为10.5—11mm)。犬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Omp31分子的免疫原性.方法:利用IPTG诱导rOmp3148-74-BLS融合重组蛋白表达,经过His-tag镍柱进行亲和纯化之后,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rOmp3148-74-BLS重组蛋白能够被大肠杆菌正确表达,而且,能够作为有效的抗原刺激家兔产生可以相互识别的多克隆抗体.结论:Omp31分子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以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将大麦条纹花叶病毒新疆分离物(BSMV-XJ),用CaCl2降解得到纯化的外壳蛋白。氨基酸组份分析表明,BSMV-XJ蛋白含16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不含胱氨酸、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用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BSMV—XJ蛋白分子量为23×103o DNS-Cl法铡定其N端,证明是封闭的。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同步检测布鲁氏菌和贝纳氏柯克斯氏体的双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布鲁氏菌Bp26基因和贝纳氏柯克斯氏体IS1111a基因,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各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出219 bp和130 bp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建立起了能够同步快速检测布鲁氏菌和贝纳氏柯克斯氏体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重复性和较高的灵敏性。利用该双重PCR方法对流产牛抗凝全血、血清、流产胎儿及奶液等17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到布鲁氏菌感染阳性样品53份,贝纳氏柯克斯氏体感染阳性样品10份,混合感染阳性样品2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8%、5.8%、1.2%。初步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来安全、同步、快速、灵敏地对布鲁氏菌和贝纳氏柯克斯氏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9.
杜勤  竺莉红 《生物技术》1996,6(1):17-19
在固体MS基本培养基上,黄瓜子叶能形成约0.8%的直接花芽,其分化高峰约为45天左右,而在液体MS基本培养基上,黄瓜子叶花芽分化率为8%,其分化高峰期约在30天左右.实验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对黄瓜子叶花芽及根的分化效果明显好于固体培养基,而对于营养芽的分化固体培养基好于液培养基,花芽分化与子叶衰老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布鲁氏菌血清学优势抗原BP26的原核表达,对其进行鉴定,且进行基于BP26重组蛋白的布鲁氏菌抗体金标检测试纸的研究。方法 检索人用疫苗株布鲁氏菌bp26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合成,克隆至pET30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0a(+)-bp26,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BP26重组蛋白,纯化后重组蛋白进行蛋白免疫印迹鉴定。胶体金标记BP26,以BP26重组蛋白和BP26兔多抗血清分别包被检测线和质控线,制成布鲁氏菌抗体金标检测试纸。结果 BP26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 000,与预期相符。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BP26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实验证明,该蛋白可与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兔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用布鲁氏菌抗体金标检测试纸检测兔阳性血清,检测线和质控线均显色明显。结论 成功获得BP26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实验证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研制的检测试纸成功检测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兔血清。该蛋白为布鲁氏菌病诊断试剂盒研制及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研究》2014,(5):401-406
通过布鲁氏菌(Brucella)16M(强毒株)和M5(弱毒株)进入小鼠巨噬细胞后产生的荧光强度,结合布鲁氏菌胞内生存能力分析二者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过程的差异,为布鲁氏菌在细胞内的生存繁殖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布鲁氏菌16M(强毒株)和M5(弱毒株)分不同时间段侵染小鼠巨噬细胞(感染复数为100∶1),通过胞内生存实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布鲁氏菌侵入RAW 264.7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布鲁氏菌16M和M5和GFP的16M和M5侵染RAW264.7的能力不受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鉴别GFP布鲁氏菌,但是不能确定细菌的存活状态。结合布鲁氏菌16M和M5胞内生存能力分析发现GFP+细胞的增加与活菌培养计数法(colony forming unit,CFU)数量的减少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在侵染初期(525 min)16M与M5的荧光强度并没有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布鲁氏菌16M和M5在侵染进入宿主细胞的初期即侵袭能力并没有明显差异,认为造成毒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试验(Brucellacap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 ELISA)四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检测价值的比较研究。方法:收集近两年110例布鲁氏菌病疑似病例人员的静脉血分离得到血清后进行Brucellacapt、RBT、SAT、i ELISA四种血清学检测,以卫生部制定的《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中布鲁氏菌病确诊方法为诊断金标准,将检测结果与其确诊结果进行比较,评价比较各组血清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价值。结果:110例疑似人员中确诊为布鲁氏菌病阳性91例、阴性19例。Brucellacapt试验阳性89例、阴性21例;RBT试验阳性79例、阴性31例;SAT试验阳性71例、阴性39例;i ELISA检验阳性82例、阴性28例。Brucellacapt试验的灵敏度、符合率、Kappa值、ROC曲线下面积均最大,i ELISA试验、RBT试验、SAT试验依次减小;i ELISA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Brucellacapt试验次之,其次为RBT试验,SAT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小。结论:Brucellacapt、RBT、SAT、i ELISA四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布鲁氏菌病检测均有一定的检测价值,对于常规普通患者可采用RBT试验、SAT试验进行检查,而对于疑似病例人员可采用灵敏度更高的Brucellacapt试验、i ELISA试验。  相似文献   

13.
颜永衫  周芬  习霞辉 《遗传》1985,7(5):14-18
BrdU被细胞吸收后可结合到染色体DNA 上,由于被BrdU标记的DNA对光极为敏感F91 因此可引起染色体结构的损伤。BrdU 还可抑 制细胞核着酸还原酶的活性,导致细胞死亡11770 尽管如此,有些细胞却能在含高浓度BrdU的培 养基中繁殖传代,其原因可以是细胞缺乏胸营 激酶(TK)活性[[1+1;细胞的BrdU吸收系统有 缺陷(a);细胞因核营酸代谢失去平衡而获得 BrdU 抗性[31。抗性细胞的DNA有的是部 分[701、有的是全部191被BrdU标记。某(些)染 色体的特异性改变是否与BrdU抗性有关?目 前的资料表明,BrdU抗性细胞的染色单体断 裂频率较高[1a1,或染色体数很不稳定[’];但许多 BrdU抗性细胞株染色体平均数等于或略低于 亲本细胞的水平,染色体G一带图样没有明显的 差异131。因此,尚未发现BrdU抗性细胞有染 色体的特异性改变。少数药物抗性细胞蛋白质 合成过量的现象已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1a,is7 BrdU抗性细胞是否也会出现蛋白质过量合成 的现象? 我们过去报道了通过高浓度的BrdU 加可见光处理获得4个抗BrdU 亚系[11,本文 报道这4个抗性亚系细胞第17号染色体有极高 的加倍频率,以及某些胞质可溶蛋白过量合成 的现象,这些均未见报道。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 是反映正在进 行复制的染色体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个极为敏 感的指标110,131。由于BrdU抗性细胞长期在含 高浓度BrdU 的培养基中生长,BrdU进人细 胞后便均匀地分布在姐妹染色单体DNA 上, 已达到某种程度的相对平衡状态,因此不可能 出现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本文报道采用特 殊的方法所观察到的BrdU抗性亚系SCE频 率,以及第17号染色体加倍对细胞SCE频率 的影响。除了我们过去报道的一个抗性亚系 SCE[a1外,尚未见其他关于BrdU抗性细胞SCE 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微菌落观察法快速检测和鉴别结核杆菌培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取自肺结核患者的219例痰标本接种匡氏琼脂平板,共分离到112例结核菌生长物。其中培养法104例(92.8%)阳性,微菌落观察法108例(96.4%)阳性,微菌落法阳性率稍高。培养法和微菌落法阳性标本首次检出时间分别为18.6d和11d,微菌落检出时间更短(P<0.01)。常规菌型鉴别方法与微菌落法对结核杆菌菌型鉴别的符合率为99%。  相似文献   

15.
培养基的pH值能影响李瑟组镰刀菌的生长速度、菌落形态、色泽、产孢量及大孢子形状等。pH3-4菌落偏向红色,pH6-7菌落为紫色,pH10则有些菌株变为淡蓝色、灰色。但菌株能改变基物的pH值。李瑟组镰刀菌的6个菌株最适生长发育的pH值为6-7。  相似文献   

16.
从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 Levl.)种子分离鉴定了二种甜蛋白:甜蛋白I(mabinlinⅠ或MaⅠ)分子量MWll600,等电点PⅠll.8;甜蛋白Ⅱ(mabinlinⅡ或MaⅡ)MW 10400,PⅠll.3。另一组分mabinlinⅡ MW10200,pl 11.8,可能是提取过程产物。MaⅡ有84个氨基酸残基,比MaⅠ少15个。它们有80个氨基酸残基是共同的,都是缺丝氨酸和蛋氨酸的单一多肽链。MaⅠ还缺赖氨酸和酪氨酸。测不出有自由SH基。在8 M尿素中用巯基乙醇还原处理,两种甜蛋白分子都可转变为二聚体而失去甜味。  相似文献   

17.
关于染色体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就染色体的高级结构已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型,尽管目前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但染色体骨架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都认为在染色体中存在一个由非组蛋白或核糖核蛋白(RNP)组成的骨架结构,进一步研究染色体骨架的组成、结构特点对于认识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蔡树涛等在甲藻染色体中观察到骨架结构并证明其主要成分是酸性蛋白,他们认为这些成分在甲藻染色体高级结构的组建和维持上可能起支架作用。本文用RNP优先染色和银染的方法对甲藻染色体中的RNP和银染蛋白进行初步研究,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甲藻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以及真核生物染色体的高级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检测了油菜籽成熟过程的总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23个基因在各器官及果荚各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蛋白在开花后25天(25 DAF)后大量累积,而油脂则在25 DAF后增速放缓,30DAF后才急剧上升。多数油脂合成相关酶基因在果荚中表达最高,叶片中次之,花蕾和花朵中有少量表达,茎中的表达很低,少数在根中表达,部分基因的表达随油菜果荚发育而持续增加,另一部分则呈先升高,再下降至25 DAF低点,再回升的趋势;转录因子LEC1、LEC2及WRI与贮藏蛋白基因Napin、Cruciferin主要在果荚中表达,前者的表达主要在果荚发育前期大量,其中WRI的出现起伏波动,后者主要在25、30 DAF大量表达。这表明种子成熟时总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变化可能与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蜜蜂越冬期体内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和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的表达特性。本试验分别采集夏繁期(7月)和不同越冬时期(11月、12月、1月、2月)的珲春黑蜂工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Vg、JH Ⅲ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浓度变化,采用qRT-PCR方法检测Vg、JH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珲春黑蜂越冬期Vg浓度高于夏繁期,在不同越冬期Vg浓度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Vg基因的变化趋势与Vg浓度相一致,而VgR基因表达量与SOD浓度变化趋势相一致,在越冬期水平高于夏繁期,且在整个越冬期呈现下降的趋势。珲春黑蜂越冬期JH Ⅲ浓度低于夏繁期,且随着越冬持续进行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MFE基因的变化趋势与JH Ⅲ浓度相近;JHAMT基因表达量越冬期显著高于夏繁期,在整个越冬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蜜蜂越冬期体内存在Vg和JH Ⅲ间负相关的调节模型,其通过Vg、JH Ⅲ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提高越冬蜂抗氧化能力和抗寒性,为西方蜜蜂抗寒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行为学方法测定了伏击型凶猛鱼类鳜鱼视觉对猎物运动和形状特征的反应特性.鳜鱼对3种不同体形饵料鱼有最强的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对虾则有较强的跟踪反应而几乎没有攻击反应,对蜻蜒幼虫仅有不强的跟踪反应而完全没有攻击反应.它对低速(v≤5cm/s)一连续和等间歇不连续运动的饵料鱼有较强的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对中速和高速(v≥10cm/s)连续运动的饵料鱼有最强的跟踪反应而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攻击反应,对中速和高速等间歇不连续运动的饵料鱼则有最强的跟踪反应和最强的攻击反应.它对不连续运动的a、b、c、d、e、f6种形状均有跟踪反应,但近距离跟踪反应的强度与形状特征有关系,对不连续运动的b、c、d3种形状完全没有攻击反应,而对不连续运动的a、e、f3种形状则有依次增强的攻击反应.鳜鱼视觉可对猎物运动进行远距离的识别,并决定其对猎物的远距离跟踪反应.且其视觉仅能对猎物的大致形状进行近距离识别,并决定其对猎物的近距离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