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马是世界多个马科类的一种,很早以前就生活在中亚北部广阔的草原。世界上除了蒙古马以外,还有很多种马。这些马种从身个到神态,乃至其习性都有很大的差异。蒙古马这一称谓源于蒙古人与它们赖以生存的蒙古草原。蒙古马与蒙古人最早结缘。  相似文献   

2.
草原"五畜"     
草原“五畜”指蒙古高原养育的蒙古马、蒙古双峰驼、蒙古牛、蒙古绵羊和山羊。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从事草原畜牧业,大多数国家只选择2-3种草食家畜来饲养,相比之下只有蒙古民族把五畜组合起来,发挥其各自的优长加以利用。五畜的起源、进化同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环境的长期演化过程互动,同蒙古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偏好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开始游牧于欧亚大陆草原,这里的自然动物组成就受到牧业文明的强烈影响。普氏野马曾经游弋的荒漠草原,自占即是蒙古野驴、野生双峰鸵、鹅喉羚、黄羊等有蹄类动物的家园,如今这些物种或野外灭绝或分布区锐减,代之以家马、牛、绵羊、山羊及家骆驼等家畜,并占据着绝大部分草原区域,  相似文献   

4.
《蒙古秘史》是蒙古民族的第一部书面著作,成书于1240年,现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名著。这部著作从蒙古民族起源的原始传说写起,一直叙述到13世纪40年代为止,涉及到蒙古族的历史、语言、文学、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记载古代蒙古人的生活情景的内容中,出现了一些野生植物的古蒙古名和食用记载。经考证,这些植物及其当时的食用部位为山荆子(Malus baccata)的果实、稠李(Prunus pa-dus)的果实、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的  相似文献   

5.
赛加羚羊是生活在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的稀有物种,其在中国的野外种群已经于20世纪中叶灭绝。对于赛加羚羊分布地的游牧民来说,赛加羚羊是中亚干旱草原的象征。几个世纪以来,它们与人类共同分享着这片栖息地,是游牧民的食物来源和精神源泉。目前,赛加羚羊被公认有两个亚种:蒙古亚种生活在蒙古的小草原区域,俄罗斯亚种生活在中亚和里海西北部区域的广阔平原上。在欧亚大陆上,人类活动导致了数个被互相孤立的赛加羚羊种群,俄罗斯亚种分布在里海西北  相似文献   

6.
韩影 《人与生物圈》2007,(2):94-107
当我们结束20来天的马倌寻访时,发现今天的草原上似乎除了矛盾还是矛盾.除了困惑还是困惑——留恋着马却又在自己手中淘汰着马;抱怨人口多了却又都在从外地雇工:知道放牧过度了却不得不多养牲畜才能维持生计,已经看到围栏的问题却又在大力围建,早就懂得草原开垦的危害却又掀起新一轮开垦.旨在恢复生态的项目却常常适得其反,生活改善了生态却恶化了……茫茫草原或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感到茫然无措,而这其中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难道草原真的遇到了一道无解的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与邻近人群遗传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哈纳斯景区内, 生活着一个特殊的人群—— 新疆图瓦人。他们在50年代初期第一次民族识别过程中被认定为蒙古族, 但他们自认为与蒙古人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为了探讨新疆图瓦人的族源问题和阐明其与邻近人群的遗传学关系, 文章采集了新疆阿勒泰地区150份男性图瓦人样本, 对其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14个标记位点进行了分型, 构建了11种单倍型群。结果显示, 新疆图瓦人具有高频率的K*-M9 和Q*-M242单倍型群, 这两个单倍型群在俄罗斯图瓦人中也具有较高的频率, 而在蒙古人群和哈萨克人群中的频率则较低。主成分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均显示新疆图瓦人与蒙古人和哈萨克人遗传上相隔较远。系统分子进化分析也表明新疆图瓦人位于与周围人群相隔较远的分化枝上。依据这些结果, 文章认为新疆图瓦人是与邻近人群如蒙古人和哈萨克人有较大遗传差异的人群。  相似文献   

8.
蒙古高原草原火行为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L3JRC遥感卫星数据,研究了2000-2007年间蒙古高原草原火行为的时空分布规律,比较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草原火行为的差异,分析了植被、气候与人文因素等对草原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间的过火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蒙古人民共和国草原过火率显著高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P<0.001),过火频次的分布格局与过火迹地相一致.草原火行为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草甸草原(r2=-0.54,P<0.05)和典型草原(r2=-0.61,P<0.05)的年过火率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草原火集中在降水较少、风速较大的春、秋两季.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和载畜密度远高于蒙古人民共和国,而过火率则相反,表明人文因素,尤其是过度放牧是导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火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2005,(6):38-39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辽阔的草原上,各种优良的野生牧草为牧民们牧养着马、牛、羊、骆驼等各种牲畜;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在此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野生动物园;甘草、枸杞、虫草等名贵药材和蘑菇、发菜等草原特产以及草原上众多的河湖、沼塘盛产的水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马立名 《昆虫学报》1996,39(2):219-222
吉林省草原血蜱的生活习性观察马立名(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白城137000)在吉林省西部草原地区1956年发现有草原血蝉HaemaphysalisverticalisItagaki,Noda&Yamaguchi分布,宿主为部分小型哺乳动物,而不寄...  相似文献   

11.
<正>无论是赛马、马球、障碍赛还是盛装舞步,所有马术项目的幼马都需要被驯服(broken)后才可以上马鞍和马缰绳。驯服马的方法最早来自于牧人的劳动生活。无论是南美西班牙、中美墨西哥、北美新大陆的牛仔,还是中国的蒙古牧民都是驯服马的高手,他们驯服马的基本技巧也被运用到了马术运动上运动马的驯服。驯服马常被看成是一项  相似文献   

12.
您到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吗?锡林郭勒草原可算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幅画卷了。她作为我国三大草原之一,与蒙古、俄罗斯草原相连,是欧亚大陆草原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部的锡林河流域,这里是我国典型草原保护最好的区域。在这里,您可以观赏到绿浪翻滚的典型草原和鲜花盛开五彩缤纷的草甸草原景观。如果您有幸的话,还能见草原上的黄羊、狼、赤狐、伶鼬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这里的中国科学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您了解草原奥秘的窗口。马背上的蒙古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也将为您的旅行增添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在蓝天白云下,碧绿的草原上,洁白的蒙古包好像一朵朵白莲花。早期的蒙古人住“茅屋”,这种“茅屋”在北美的某些土著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蒙古包融入了游牧民族的智慧。 蒙古包拆卸容易,组装快捷,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一顶蒙古包只需两峰骆驼或一辆牛车就可运走。拆卸仅用30-40分钟,一小时又可重新装起。蒙古包是圆形,体现天圆地方,人在其中的哲理。圆形占地面积小,能削减强风的阻力。门向东南,一方面利于抵御风寒,另外与蒙古人崇尚太阳神的意识相符。蒙古包的基本构架为树木的枝条做成,用牛筋、马鬃将木条联起。蒙古包的白色与日月星辰及火光一致。是光明和纯洁的象征。住蒙古包不动泥土,不挖草皮,不留下凹凸不平的痕迹。由于蒙古包旧址土壤多了氮肥,  相似文献   

14.
同号文 《化石》2002,(1):2-4
在分类上 ,马属于哺乳动物纲 ,奇蹄目。现在野生的马类有1个属、7个种(有人认为是8种) ,包括普氏野马、非洲野驴、亚洲野驴、西藏野驴和生活在非洲的3种斑马 ,此外还有2种家养类型 ,即家马和家驴。马是典型的开阔地带的动物 ,有细长的善于奔跑的四肢和极为高冠的颊齿 ,主要生活于草原、半荒漠地区 ,少数生活在沙漠和山区。现代野生马类动物的分布已很局限 ,主要分布在中东、西亚、中亚和非洲等地。在哺乳动物中 ,马和象是演化系统研究较为成熟的两个类群 ,并作为进化论的典范频繁出现于各类教科书和出版物中。最早的马类是始马(Hy…  相似文献   

15.
目的:蒙古口蘑是一种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为了辨别蒙古口蘑与其相似的草原蘑菇种及分离菌株的真伪.方法: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从内蒙古地区采集的子实体和纯培养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在20个供试材料中,从呼伦贝尔草原采集的4个子实体(来源于不同地区)中有2个属于蒙古口蘑,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纯培养物中有2个为蒙古口蘑菌株;在呼伦贝尔地区购买的蘑菇干品和冷冻品都属于蒙古口蘑;从锡林郭勒草原的不同地区采集分离得到的10株纯培养物中有6株为蒙古口蘑菌株.结论:在呼伦贝尔地区和锡盟地区都有蒙古口蘑存在,而且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蒙古口蘑亲缘关系比较近.  相似文献   

16.
马年说马     
<正>2014年马年将至,马的话题自然多了起来。马是动物中的"君子",不仅吃苦耐劳,且充满灵性,与人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的意象美好而积极向上,如我们熟知的"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春风得意马蹄疾"等。"午时"又称"马时",象征事业发达,如日中天。借着新近网络流行用语"马上体"的东风,希望这期"普氏野马"专辑"马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马科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动物纲、奇蹄目、马科、马属,现存种类有七种:即普氏野马、蒙古野驴、藏野驴、非洲野驴、山斑马、细纹斑马、平原斑马。马科动物家族曾经十分繁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驰骋在广袤无垠的草原及荒漠草原,只是到了近代,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强,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它们的生存家园逐渐萎缩,种群也慢慢衰落了。现代马科动物起源于地球演化史的第四纪,与同为第四纪起源的人类一同出现于地球上。  相似文献   

17.
有效地、可持续利用有毒植物的传统文化是蒙古族生态文化的一个特色.运用民族生态学、植物分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有毒木本植物可持续利用蒙古族传统文化,探讨了蒙古族有毒植物传统管理文化对鄂尔多斯草原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积极意义.植物分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发现,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草麻黄(Ephedra sinica)、沙地柏(Juniperus sabina)、刺叶柄棘豆(Oxytropis aciphylla)和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等有毒木本植物为鄂尔多斯蒙古族重要的解毒、食用、美容和治疗皮肤病植物.鄂尔多斯蒙古族有毒植物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生态学分析证明,蒙古族多利用有毒植物地上部分的传统管理文化是草原生态系统免受或降低沙漠化风险的符合生态学规律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布氏田鼠洞群内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 Radde)是一种以洞群为单位进行群居生活的草原害鼠,分布在我国内蒙,以及蒙古和苏联的一些干草原地区。对分布在我国境内布氏田鼠的研究,早期见Reichstein(1962)有零星记载,70年代以来,我国动物学工作者开展了较多的工作,也有不少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室1979;张洁、钟文勤,1979),但关于洞群内群体结构方面,尚未见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9.
刘武 《化石》1995,(4):13-17
牙齿人类学与蒙古人种起源刘武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在分类上称为晚期智人或现代智人。人类学家又根据他们的体质特征和分布区域将现代人类分为若干种族和地区类型。如生活在亚洲地区的黄种人(又称蒙古人种)、欧洲的白种人、非洲的黑人等。他们是怎样起源的?起...  相似文献   

20.
草原退化诱发的沙尘暴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但在草原地区,那些被人恨之入骨的沙尘却是植被赖以生存的土壤物质。这些土壤里含有大量的养分、水分、袍子,甚至植物的种子,它们都是草原的宝贝,一旦被吹走了,便不可能再回到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