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万鹏  李晶  姜北  巩平  黄伟 《生物磁学》2014,(4):768-771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后外周血IgG、[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TKI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检测TKI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外周血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表达水平,分析表达变化及与疗效的关系。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基本正常,但CD4+细胞数量减低、CD4+/CD8+比值较低、CD8+细胞数量增高,两组相比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CD3+、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KI治疗一个月后,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而CD4+细胞数量增多、CD4+/CD8+较前增高,CD8+细胞数量较前减低,两组相比CD3+、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4+/CD8+、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TKI治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体现在CD4+,CD8+细胞数量的变化上,且TKI治疗的疗效可通过比较外周血CD4+、CD4+/CD8+、cD8+细胞表达变化体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外营养支持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68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静脉营养,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机体免疫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3w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w后,观察组IgA、IgM、IgG、CD3+、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A、IgM、IgG、CD3+、CD3+/CD4+、CD4+/CD8+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A、IgM、IgG、CD3+、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w后,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QOL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癌症晚期营养状况,有利于改善和进一步预防癌症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8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期与Ⅳ期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Ⅰ期与Ⅱ期(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肺癌患者CD4~+/CD8~+、CD8~+、CD4~+、CD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呈现异常状态,且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分期和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周华  杨春  杜煦  谢骞  刘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9):3657-3659
目的:探讨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编为实验组进行化疗,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随访12月-15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对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计数。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CD3+、CD4+、NK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的比例却高于对照组。化疗后CD3+、CD4+、CD4+/CD8+、NK均较化疗前升高(P<0.05),但CD8+不变(P>0.05)。结论:应用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取健康昆明种小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即自来水(tap water,TW)对照组、45 ppm(mg/L)深层海水(deep sea water,DSW)组、90 ppm深层海水组,每组24只,均为雄性,自由喂养8周,观察深层海水对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含量及CD4+/CD8+T细胞比值,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层海水可显著提高小鼠胸腺、脾指数,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外周血CD4+细胞百分含量及CD4+/CD8+细胞比例,增加血清IgA、IgM含量。因而,深层海水可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与化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化疗前后CD8+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疾病控制组(DCR)患者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显著高于治疗后进展(PD)组患者组(P<0.05);CD8+细胞的比例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NSC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化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联合紫杉醇与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化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乌苯美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升高,而CD8~+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显著升高,而CD8~+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联合TP方案能够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5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技术检测30例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埃罗替尼一线靶向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疗效。结果:靶向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56^+表达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D4^+表达上升,CD8^+和CD56^+表达下降。结论: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价埃罗替尼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氯雷他定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IgA、IgG及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儿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缓解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甲强龙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 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IgA、IgM、IgG、CD4+及 CD8+T 淋巴细胞、NK 细胞及血清LDH3、LDH4、HBD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咳喘、高热、肺内干湿罗音的恢复 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IgA、IgM、IgG、LDH、HBDH、NK 细胞及CD8+T 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CD4+T 淋巴细胞水平明显 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甲强龙可有效快速改善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这可 能与其降低IgA、IgM、IgG、LDH、HBDHNK 细胞及CD8+T 淋巴细胞水平及提高CD4+T 淋巴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顺铂组与洛铂组,各47例。2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并术前行辅助化疗。其中顺铂组采取紫杉醇+顺铂方案,洛铂组接受紫杉醇+洛铂方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KPS评分,并对Ig A、Ig G、Ig M、CD4+及CD8+指标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洛铂组有效率(CR+PR)为87.2%(41/47),与顺铂组[80.8%(3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铂组术后KPS评分及CD4+水平高于顺铂组(P0.05),但CD8+水平低于顺铂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手术前后Ig A、Ig G及Ig M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铂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含洛铂术前辅助化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增强免疫营养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常规组5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粪便菌群变化,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人数。结果研究组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常规组的20.00%(10/5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患者CD_3~+细胞、CD_4~+细胞、CD_4~+/CD_8~+、IgA、IgM和IgG水平均上升,CD_8~+细胞、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CD_3~+细胞、CD_4~+细胞、CD_4~+/CD_8~+、IgA、IgM和IgG水平均高于常规组,CD_8~+、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常规组(P0.05)。对照组有1例死亡,研究组未出现死亡。结论肠内免疫增强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日至2015年3月25日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6例肝癌患者和87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患者血清中IgA和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CD8~+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了解肝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口咽部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COPD II-III级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研究对象给予持续低通量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并服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剂。观察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患者肺功能指标并测定CD_4~+细胞、CD_8~+细胞、CD_4~+/CD_8~+、IgA、IgM和IgG水平。采集患者的咽拭子进行培养,计算菌落比例并鉴定种属。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上升,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_4~+细胞和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_8~+细胞水平低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现9种细菌,对照组发现6种,各菌株的构成比具有一定差异。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COP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升肺功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口咽部菌群的影响较小,提示该吸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Distribution of immune cell populations was studied in a C3H/HeJ mouse model of intestinal amebiasis from 5 to 60 days post-inoculation with Entamoeba histolytica, using immunoperoxidase techniques. At various time intervals, the ceca from mice were fixed in 10% formalin, dehydrated, embedded and sectioned at 5 microm. Sections were incubated with conjugated peroxidase-labelled antibodies to mouse IgA, IgM, and IgG. Color was developed with 3, 3'-diaminobenzidine tetrahydrochloride (DAB)/H2O2 solution. CD3, CD4, and CD8 cells, as well as neutrophils were detected by reacting with biotin-conjugated anti-mouse CD3, CD4, CD8, and CD11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llowed by their incubation with avidin-peroxidase and color development with DAB/H2O2 solution. Erythrocin B and toluidine blue were used to stain eosinophils and Mast cells, respectively.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IgA+ plasma cell was the dominating immune cell present in the mucosa, although eosinophils, neutrophils, CD3+, CD4+, CD8+, IgM+, IgG+ cells and Mast cells were also seen.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infiltration of immune cells at the mucosal surface during intestinal amebiasis might be important in the defense against this parasi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阳性对照组(n=34),另设正常对照组(n=30),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干预,30天后,计算患者的EORTC QLQ-C30积分并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一般情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及CD3+、CD4+、CD8+含量较干预前均有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及CD3+、CD4+、CD8+含量较阳性对照组干预后均有差异(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同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