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青海血蜱的生物学观察及幼期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 Teng在我国西部比较常见,它分布青海、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省区。该蜱主要寄生在绵羊、山羊、黄牛、犏牛、马、骡、驴等家畜,在高原兔上也经常发现。各期虫体主要在春季活动,以5月份数量最多;秋季10月间又有少量出现。该蜱以饥饿的成虫、若虫和幼虫越冬;生活史一般需要3年完成。除了生物学的观察以外,本文并对该蜱的若虫稻幼虫形态首次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血蜱属二新种(蜱螨目:硬蜱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在青藏地区收集到一部分蜱类标本,经整理、研究,发现其中有血蜱属两个新种,记述于下。1.青海血蜱 Haemaphysalis (Haemaphysalis)qinghaiensis,新种 雄蜱(图1—7) 体长(包括须肢)2.7—2.9毫米(3),宽1.5—1.6毫米。 假头短;假头基宽约为长的1.6倍(包括基突),两侧缘及后缘均直,表面布有稀疏刻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区家畜寄生蜱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蜱类对于人、家畜或其他动物疾病的传播,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类型的病原体,如病毒(森林脑炎)、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细菌(土伦热)、螺旋体(回归热)、原生动物(焦虫病)、蠕虫(丝虫病)都以蜱类为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这些病原体在蜱的体内不仅能进行生物性发育循环而且有的还能经虫卵传至后代。蜱类在它的一生中可以更换2—3个宿主吸血,寄生在野生动物体上的蜱也可以叮咬家畜或人体,因此,调查研究家畜体外寄生蜱类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两种硬蜱哈氏器的嗅觉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认为硬蜱足Ⅰ跗节上的哈氏器(Haller's organ)是它的嗅觉器官。 D.A.Haggart等(1979)用电生理技术研究哈氏器对刺激的反应能力,曾用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Letreille研究它对氨的神经原放电反应。曾证明在浓度较低的氨(0.2—72×10~(-9)mol/sec)的刺激下就引起电位的反应,氨是诱使其趋向动物宿主的物质;于1981年又以电生理方法证明美洲花蜱Amblyomma americanus对信息素2,6-二氯酚敏感,此敏感的神经原在足Ⅰ跗节前凹。我们用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Teng和缺角血蜱Haemaphysalis inermis Birula为材料,观察该两种硬蜱的哈氏器对弱酸、弱碱气味的电生理反应,今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实验室培育的非感染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刺叮人工感染21天的阳性KM鼠,利用分离培养和PCR方法检测蜱对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的保持能力以及体内螺旋体对敏感动物的感染能力。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非感染幼蜱均可以通过吸血获得莱姆病螺旋体, 然而,它们在饱血、消化、蜕皮和再次吸血过程中对莱姆病螺旋体的保持能力差异很大。只有中华硬蜱可以保持活的莱姆病螺旋体直至蜕化为下一发育阶段,蜕化后仍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并对敏感KM鼠有感染能力。而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对莱姆病螺旋体的保持能力不能跨越消化、蜕皮阶段,蜕化后这两种血蜱不再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因此,这两种血蜱不具备经期传播能力,作为莱姆病媒介的可能性不大。中华硬蜱于幼蜱到若蜱以及若蜱到成蜱两个阶段均具备经期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能力,提示了中华硬蜱作为南方莱姆病的潜在媒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正> 信息素的研究近年有很大进展,昆虫的信息素现在可以分离,提纯,有些还可以合成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近年的研究工作也表明,蜱螨类和昆虫一样,也产生信息素,尤其在蜱类更为普遍。 蜱类的信息素也有两类,即性信息素(sex pheromonc)和集聚信息素(assembly pheromone)。 性信息素在蜱类中普遍存在,现已发现革蜱,花婢、扇头蜱、硬蜱和牛蜱等属的种类都能产生。雌虫在吸血时释放性信息素,以吸引吸食中的雄虫,硬蜱科的性信息素,可用己烷、戊烷或石油醚等有机溶沼提取,它的成分在多数蜱类为2,6-2氯酚(2,6—dichlorophenol),如在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Latreille).安氏革蜱Dermacentor andersoni Stiles,变异革蜱D.variabilis Say等。有些蜱类雌虫的提取物也含有石碳酸  相似文献   

7.
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是细胞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根据染色体的特征,细胞学和分类学的方法相结合,研究生物的自然分类。它为古老的经典分类学开拓了新领域。细胞分类学在许多动物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在蜱螨中,早在60年代初,苏联学者(1962a)研究了软蜱的核型与分类的关系。Oliver(1977)据现有蜱螨染色体资料推论:如果将来寄螨目(Parasitiformes)4个亚目的蜱螨都是单着丝粒(monokinetic)染色体,螨目(Acariformes)3个亚目的螨类都是全着丝粒(holokinetic)染色体,那末蜱螨进化二源论将更加可信。我们比较过草原革蜱与森林革蜱的核型,有7个共同点,说明该两种蜱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周洪福等,1987)。  相似文献   

8.
我国异扇蜱属一新种(蜱螨目:硬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扇蜱属Anomalohimalaya为Hoogstraal等于1970年新建的硬蜱科中的一属。其模式种是喇嘛异扇蜱A.lama Hoogstraal, Kaiser et Mitchell,采自尼泊尔高原荒漠地区的高山(鼠平)Alticola sp.、姬鼠Apodemus sp.、鼩鼱Sorex sp.和高原兔Lepus oiostolus。以后,和(1978)在苏联塔吉克的一种高山(鼠平)Alticola argentatus体上又发现另一个种——洛氏异扇蜱A.lotozkyi Filippova et Panova。 1972年我们从新疆的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体上采到异扇蜱属一种,经详细鉴定,形态与喇嘛异扇蜱和洛氏异扇蜱都有不同,故订为新种。  相似文献   

9.
波斯锐缘蜱(Argas persicus)隶属蜱亚目(Ixodida)、蜱总科(Ixodoidea)、软蜱科(Argasidae)、锐缘蜱属(Argas)。安徽沿淮丘陵地带迄今尚未见报道。 我们自1994年5月至1995年7月,在淮南市与合肥市交界处的舜耕山北坡(淮南一侧),从事山地鼠巢螨类调查时。偶然发现并分批检获成蜱32只,幼蜱3只。经鉴定其表面结构,须肢后毛等形态特征典型。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蝠蜱一新种(蜱总科:软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全世界记载的锐缘蜱属败蜱亚属(Subgenus Carios)共有六种。败蜱亚属的分布较广见于亚洲、澳洲、欧洲和非洲,它们的动物宿主主要是蝙蝠。我国过去在广东(冯兰洲等,1933;李英杰等,1963)江苏(苏州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组,1975)河北、新疆、山东、湖南、广西、云南、台湾等省区(邓国藩,1978)曾经有过蝙蝠锐缘蜱Argas(Carios) vespertilionis(Latreille,1796)的报道。我们近来在四川省重庆市发现一新种,该蜱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待发表)和败蜱亚属已知种有明显的差异。命名为中华锐缘蜱Argas (Carios)sinensis sp.nov.新种,根据幼虫(原因在讨论中说明)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修復 《昆虫学报》1953,(1):224-231
陆宝麟、吴维均(1950,昆虫学报1:195—222)所著的“中国蜱类名录”记载着截至1945年止我国的蜱类39种,7亚种,和2变种,这是第一次把散见在各国杂志上有关我国蜱类的文献作有系统的整理,指出祖国蜱类的轮廓,这种工作是重要的,正如李传隆同志(1950,昆虫学报2:119)对於“中国昆虫名录”所说的话:“今後必须要继续不断地发扬光大它,”笔者本着这种热诚,就参考文献所得,提出一些对於“中国蜱类名录”的补充材料,例如名称的修正,宿主及分布的修订等,此外有一些有关我国蜱类的参考文献未为原作者所列举者,亦附在本文之末,这不过是笔者“愚者之一得”罢了。  相似文献   

12.
原血蜱亚属(subgenus Alloceraea)是血蜱属(genus Haemaphysalis)中形态上最原始的一个类群,文献上已记录4种:缺角血蜱(H.inermis Birula)(分布于我国及伊朗、苏联、土耳其和欧洲东部、南部),长须血蜱(H.aponommoides Warburton)(分布于我国及  相似文献   

13.
硬蜱科中,硬蜱属(Ixodes)肩硬蜱亚属(Scaphixodes)的种类不少,全世界已记录10种;主要分布于古北区,占其中7种。1961年6月动物研究所从西藏亚东曾采到该亚属的标本,因只获雄蜱,种名未订。1979年7月河北省鼠疫防治所从西藏萨噶县(海拔4,700米)一只鹰(学名未详)上采到二只雌蜱,经鉴定为肩硬蜱亚属的西氏硬蜱Ixodes(Scaphixodes)semenovi Olenev,在我国系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14.
数种蜱类哈氏器感器的电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冠民  张之同 《昆虫学报》1992,35(4):428-433
本实验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中华革蜱(Dermacentor sinicus)、森林革蜱(Derraacentor silvarum),和日本血蜱(Haemaphysalis japonica)成虫对不同化学刺激物(氨、冰醋酸、二氧化碳)和性信息素的成分(2,6-二氯酚、对-甲酚、苯酚和水杨醛),以及对温度变化和机械刺激的反应.从哈氏器感觉毛基部记录到的神经传人冲动用信号处理机进行脉冲密度分析,结果表明:(1)哈氏器上不同部位的感觉毛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不同;(2)蜱的嗅觉反应神经传入冲动有连续性和间歇性两种类型,并且有慢适宜的特点;(3)性信息素的成分中,2,6-二氯酚刺激引起的反应最强,是它的主要成分;(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刺激物浓度加大反应增强;(5)吸血五天以后的雄蜱对氨的反应减弱,而对2,6-二氨酚的反成增强,吸血七天后反应最强;(6)两种革蜱对各种刺激反应的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张本华 《昆虫学报》1958,(3):290-292
前言 花蜱又称钝眼蜱或斑蜱,属于蜱螨目(Aca-rina),坚蜱科(Ixodidae),花蜱属(Amblyom-ma)。此属蜱类在我国已记载的共有6种,即Amblyomma formosanum宿主为豚及龟类;A.pseudolaeve宿主为乌蛇及黄领蛇;A.ja-vanensis宿主为穿山甲、巨蜥、(虫丹)蛇、龟类、犬及蝙蝠;A.testudinarium宿主为犀牛、獏、貂、鹿、虎、猪、牛、马;A.yajimai宿主为牛;A.hel-volum宿主为蟒蛇与巨蜥。从以往前人所记载之花蜱多数从野生哺乳类及爬行类动物体上所采获。本文所记载之花蜱Amblyomma cypriumNeumann,1899.曾长期寄生于人体,而此种花蜱在我国尚系首次发现,故作记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硬蜱属的一新种(蜱螨目:硬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国藩 《昆虫学报》1977,(3):342-344
近来作者在蜱类研究工作中,发现以往文献报道我国硬蜱属有的种类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角突硬蜱(Ixodes angulatus Kishida)系日人岸田久吉(1939)根据从我国河北省兴隆县刺猬上采到的3只蜱若虫建立的一个新种。但我们根据原描述及附图,并与从北京郊区刺猬上采到的若虫标本详细比较,发现岸田久吉所谓的 Ixodes angulatus 实际上是中华革蜱(Dermacentor sinicus Schulze)的若虫。因此,  相似文献   

17.
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的交叉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比较了经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三次后再经二棘血蜱(Haemaphysalisbispinosa)叮咬的家兔与仅经二棘血蜱叮咬的家兔的交叉免疫抗性。二棘血蜱叮咬被中华硬蜱致敏的家兔时,吸血增重为:143.12±32.67mg,但二棘血蜱在正常家兔体上寄生,初次吸血增重为:181.30±44.35mg,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唾液腺提取物(SGE)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两者分别有24条和22条电泳带,中华硬蜱主带有6条,分子量分别为142、105、94、66/65、64和56kD,而二棘血蜱主带有5条,分子量分别为:215、114、105、66/65和58kD,经中华硬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和经二棘血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作免疫印渍,均显示出105kD这一电泳带。该实验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叮咬家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提示105kD蛋白质抗原可能是两者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8.
该书由俄罗斯学者巴拉绍夫 ( Yu.S.Balashov)编著 ,俄罗斯圣彼得堡科学出版社 ( Nauka) 1998年出版 ,全书共2 87页。该专著是一本有关硬蜱的基础研究总结 ,作者综合了他长期的研究工作并对世界上已有的文献进行评介。全书共 9章 ,包括蜱类的形态特征、分布、与寄主的关系、生活史、自由生活和寄生时期的生态学、生殖、寄生的防御反应、蜱类与病原体的关系及蜱传疾病 (脑炎、莱姆病、土拉菌病等 )的自然疫源地。本书有 10 1幅图 ,4 0版照片和35个图表。书后列举了约 10 0 0篇俄罗斯和外国文献。该书是蜱类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 ,可供蜱螨学、…  相似文献   

19.
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Teng系邓国藩(1977)所建立。以前文献中将此种误订为蓖子硬蜱I.ricinus或全沟硬蜱 I.persulcatus。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中华硬蜱幼虫的形态,发现它与蓖子硬蜱和全沟硬蜱的幼虫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华硬蜱和二棘血蜱的交叉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刚  张以耕 《昆虫学报》1993,36(3):290-295
本文首次比较了经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三次后再经二棘血蜱(Haimaphysalis bispinosa)叮咬的家兔与仅经二棘血蜱叮咬的家兔的交叉免疫抗性。二棘血蜱叮咬被中华硬蜱致敏的家兔时,吸血增重为:143.12±32.67mg,但二棘血蜱在正常家兔体上寄生,初次吸血增重为:181.30±44.35mg,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唾液腺提取物(SGE)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两者分别有24条和22条电泳带,中华硬蜱主带有6条,分子量分别为142、105、94、66/65、64和56kD,而二棘血蜱主带有5条,分子量分别为:215、114、105、66/65和58kn,经中华硬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和经二棘血蜱叫‘咬致敏的家兔血清作免疫印渍,均显示出105kD这一电泳带。该实验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叮咬家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提示105kD蛋白质抗原可能是两者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