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厦门凤林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摸清厦门集美凤林红树林湿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现状,2002年1、4、7和10月在厦门集美凤林红树林区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4个季度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2种。生物量优势种是软体动物门的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cingulata)和节肢动物门的弧边招潮(Ucaarcuata)。密度优势种是软体动物门的短拟沼螺(Assimineabrevicula)和环节动物门的沼蚓(Limnodriloidessp.)。集美凤林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和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90ind./m2和139.0g/m2。密度的季节变化是:1月>4月>10月>7月,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是1月>10月>4月>7月。聚类分析和数量分布表明,优势种珠带拟蟹守螺、短拟沼螺、弧边招潮和沼蚓的季节变化各不相同。与2002年10月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0.56)比较,厦门凤林红树林区的平均值较高(2.66)。文中分析了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珠海淇澳岛天然秋茄(Kandelia candel)与人工恢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两种红树林林地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天然秋茄林与人工无瓣海桑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都存在差异,秋茄林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栖息密度分别为668.64g·m-2和8370个·m-2,无瓣海桑林分别为511.64g·m-2和4748个·m-2.两个红树林剖面不同潮位带大型底栖动物结构存在差异,秋茄林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最高值都在中潮带,主要是由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所主导:无瓣海桑林栖息密度的最高值也是在中潮带,生物量变化比较不规则.两个红树林剖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较明显,生物量都是秋季处于最高水平:栖息密度都是冬季处于最高水平,秋季最低:生物多样性都是夏季处于最低,但最高值秋茄林剖面是在春季,而无瓣海桑林剖面则是秋季.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底质和盐度等生境条件以及红树林群落的高度、郁闭度和林下通风透光等生态特征的差异是造成红树林底栖动物群落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植被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光程  余丹  叶勇  陈彬 《生态学报》2013,33(2):327-336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红树林与其周边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以及生境变化对动物群落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红树林植被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从物种数量上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构成了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部分.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海水盐度、潮位和土壤特性等,但在小范围区域,林内动物的分布更多地与红树林植被特性和潮位有关.因此,由于红树林植被破坏或者恢复引起的生境变化,将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常见物种种群的变化,尤其对底上动物影响明显;随着人工恢复红树林的发育,林内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相应增加,优势种也发生变化.相比位于相同潮位的无植被滩涂,红树林可促进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红树林的生态影响, 作者对位于北海市西村港的红树林湿地以及周边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连续4次取样, 按照取样时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物种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的差异, 探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湿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共采集底栖动物16种, 隶属于5门7纲15科, 其中互花米草群落10种, 红树林湿地12种。研究发现互花米草入侵后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个体数量剧增, 导致不同采样时间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红树林湿地; 除个别月份外, 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基于生境-采样时间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间差异显著; 两种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采样时间差异显著;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在两种生境间和不同采样时间差异均显著。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互花米草密度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 而互花米草株高可以解释物种个体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的变化。对不同采样时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非度量多维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分析结果表明, 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很低。总而言之, 在西村港地区, 互花米草入侵虽然增加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 但由于优势物种的凸显, 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且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与红树林群落相比已有差异。由此可见,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对当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
茅埏岛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对浙江台州茅埏岛不同生境下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次取样调查,比较了红树林、互花米草和光滩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季节变化。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48种,隶属8门9纲28科,其中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占总物种数的83.3%。用定量取样的密度数据计算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G-F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生境在物种种数和栖息密度上均低于光滩和红树林生境,物种种数在季节上春夏两季高于秋冬两季;从Shannon指数和G-F多样性指数上看,红树林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高于光滩与互花米草生境;红树林间,红树幼林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低于6年生和8年生红树林,而科属多样性高于后两者。生境和季节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红树林生态价值的重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陆续开展了红树林人工造林活动。以往对红树林造林成效的评价,主要集中在面积、成活率等数量指标上,很少针对红树林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本研究对华南沿海水东湾人工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功能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与环境参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通过1年的野外采样,共记录了5门6纲40种大型底栖动物,不同树种、林型的红树林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栖息密度、生物量以及功能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人工林与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天然林的生态功能较为接近。与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人工纯林相比,人工混交林能满足更多功能特征底栖动物的生境利用需求。水土理化性质与某些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红树林定居后引起生境中环境参数的改变,是造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三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07和2008年在十四涌潮间带选择光滩、海桑(Sonneratia)和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3种生境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对4个季度定量取样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种数、平均生物量和丰度指数上看,茳芏生境最多,光滩第二,海桑生境最少;从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上看,光滩最高,茳芏第二,海桑生境最低。ANOVA分析表明,3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均呈显著差异,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非度量多维标序(MDS)和聚类分析表明,冬季光滩和茳芏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相似;3种生境的春季和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相似。同时对3种生境间群落组成和数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7年以来,广东省惠州市在考洲洋潮间带开展了大规模人工种植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但考洲洋人工种植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环境响应未见报道。根据2018-2019年四个季节在考洲洋盐洲大桥附近红树种植1-2年(X断面)和5-6年(Y断面)的两处湿地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数据,分析了人工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格局及其环境响应。方差分析表明,Y断面冬季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d),以及夏季的栖息密度均随潮高(海平面高程)降低而增加;而Y断面冬季的均匀度指数(J)、夏季的H''J则是随潮高降低而减少。聚类(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表明冬季和夏季X断面和Y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而春季和秋季X断面和Y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冬季和夏季最大潮高、潮差、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H''d较春季和秋季的高。红树种植1-2年的X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H''J低于种植5-6年的Y断面。上述结果证实潮汐和红树种植年限影响考洲洋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珠海鹤洲水道沿岸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卉  钟山  方展强 《生态学报》2013,33(21):6913-6924
对珠海鹤洲水道沿岸的4个红树人工林(包括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样地和2个挺水植被(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样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为期一年(2010年12月、2011年3、6、9月共4次野外采样)的生物调查。研究与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生活型及功能群、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并结合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MDS)方法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深入探讨。本调查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35种,包括环节动物(7种)、软体动物(10种)、甲壳动物(10种)、鱼类(1种)和其他无脊椎动物(7种)。优势种包括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占总个体数的34%)、麦克碟尾虫(Discapseudes mackiei)(占总个体数的25%)、羽须鳃沙蚕(Dendronereis prinnaticirris)(占总个体数的12%)。在6种生境类型中,老鼠簕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量最多,为19种,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均较高;短叶茳芏样地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最高,为254.7 ind/m2,但是多样性指数(H"=1.25)最低;无瓣海桑站位平均生物量最高,为32.0613 g/m2。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无瓣海桑站位,无论群落结构、优势种还是生活型等都与其它站位有明显不同;(2)围垦区人工湿地与自然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3)潮汐作用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8月,在浙江省玉环县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利用自制分层采样器,以5 cm为单位对0—25 cm泥层进行分层取样,研究潮间带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以及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垂直结构的影响。两种生境中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0种,其中软体动物18种,甲壳动物13种,环节动物4种,其他类群5种。在自然滩涂生境中获得的物种数为30种,互花米草生境为31种,两种生境的共有种有21种。互花米草和自然滩涂生境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222.6株/m2和1052.8株/m2。研究结果表明:(1)大型底栖动物主要栖息在0—10 cm泥层深度;(2)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沿泥层深度存在分层分布现象;(3)互花米草入侵缩短了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距离,但对其主要栖息深度影响不大;(4)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原来生境特征,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滩涂和光滩潮水中大型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曾很丰富。近4年来由于海鲜价格不断提高,林区的人为滥捕已使大型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的数量分别下降了约60%和80%。捕获方式有挖掘滩涂底栖动物,在红树林光滩潮水和林内潮沟进行网捕、炸鱼和毒鱼,网眼小至0.25 cm。传统的捕获萎缩了生态食物网的通量,破碎了生境,威胁着种群的繁衍。由于红树林区的渔业多少是当地群众的生计,完全封闭滩涂进行保育目前不可能。为此建议对英罗港红树林区滩涂施行封滩轮育,同时加强公众教育。  相似文献   

12.
Twelve sites around Gazi Bay, Kenya, were examined for macrobenthic infauna. Stations differed in human disturbance, vegetation, and sediment type (sandflat, beach, denuded and virgin mangrove sites, with Sonneratia, Rhizophora, Avicennia, Ceriops or Bruguiera vegetation).Sixteen higher taxa were counted; Isopoda, Amphipoda, Polychaeta, Cumacea and Tanaidacea were determined to family level (sometimes to genus or species). Total densities of infauna ranged from 265 to 6025 ind m–2.Gazi mangals had higher macrobenthos densities than other mangrove sediments described in literature and than the Gazi sandflats. The densities found in Gazi sandflats were comparable to similar habitats elsewhere.Virgin mangrove sediments were rich in mud and organic material,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nsities of macro-Oligochaeta and Mollusca. Sandflats, beaches, exploited (denuded) and less dense mangroves or mangroves higher in the tidal zone (Bruguiera) were much more sandy and had a high abundance of Polychaeta and Nemertini.Structural patterns in the macrobenthos were only vaguely associated with vegetation type. Human impact (cutting) has resulted in a drastic decrease in densities of macro-infauna, possibly related to a reduc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in the sediment.  相似文献   

13.
两种相手蟹对不同红树植物叶片取食的偏好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旭林  彭逸生  万如  伍卡兰  陈桂珠 《生态学报》2010,30(14):3752-3759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消费者,在红树林的营养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设置室内模拟饲喂实验,研究了华南沿海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常见种--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和双齿相手蟹(S.bidens)对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乡土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凋落叶片的取食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各树种叶片中单宁含量和C/N均逐渐降低,两个数值的变化幅度以秋茄叶片最大,分别达(45.85±7.74)g·kg-1和11.24%,无瓣海桑为(45.15±11.14)g·kg-1和2.43%,桐花树则为(18.75±15.15)g·kg-1和-1.36%。随着叶片中单宁含量和C/N的降低,两种相手蟹的取食量相应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双齿相手蟹从3.097g到10.079g和无齿相手蟹则从2.480g到8.723g。两种相手蟹种间的取食特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不同树种的取食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桐花树的取食偏好性显著差于无瓣海桑和秋茄(P0.01),这主要与桐花树叶片的高单宁含量和低营养价值有关。研究结论说明大面积引种外来物种无瓣海桑将可能对华南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产生潜在影响,并为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和科学造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3-2014年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的周年调查资料, 研究了该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季节变化以及红树林恢复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7门78种,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为丰富, 节肢动物对总生物量贡献最大, 短拟沼螺(Assiminea brevicula)为本区第一优势种。林区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明显低于光滩, 部分优势种仅在林区出现, 此外, 林区群落与光滩有显著差异。本区底栖动物的密度高值出现在冬、春季, 生物量高值出现在春、夏季, 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本区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特点反映出洛阳江口红树林处在年轻期, 群落的季节变化可能跟优势种的繁殖特点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红树林植被会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林区群落已然不同于光滩, 与2009年调查结果相比, 林区底栖动物密度虽明显下降, 但褶痕拟相手蟹(Parasesarma plicata)数量增加, 是优势种之一。洛阳江口红树林和光滩支撑着不同的生物组成, 因此, 红树林恢复应当保持栖息地的多样性/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2003年9月—2004年9月隔月在胶州湾西部的5个站位进行了7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取样.利用Brey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47.34 g·m-2·a-1.平均P/B值为0.58.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是影响次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与南黄海鳀鱼产卵场、渤海及国外相关海域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在局域尺度上叶绿素a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但在区域尺度上次级生产力随水深增加而降低.分析对次级生产力影响最大的菲律宾蛤仔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现,该种群主要是由不足1龄、1龄和2龄个体组成.  相似文献   

16.
选择乐清湾西门岛海域相同高程断面不同造林时间的人工红树林(秋茄林)、光滩和互花米草丛,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我国分布最北界人工红树林造林过程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型分布基本表现为幼林(1、4、8a秋茄林)以底上附着型为主,而在光滩、50a秋茄林和互花米草中底下生活类群相对增加.并且穴居型动物只出现在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内.各项指标显示50a老林群落生态稳定性较好,光滩和互花米草丛次之,但优于发育中的秋茄幼林.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50a老林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种类的丰度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并不与红树林的发育状况呈负相关,也不比邻近光滩低.结合50a林下滩涂底泥情况,西门岛50a红树林林下滩涂的底质发育要落后于国内天然红树林土壤.这可能与当地红树林造林规模小以及强潮差海域有关.此外,红树林恢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之间的线性关系,其适用的系统面积和演替时间的尺度范围有必要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深圳湾不同生境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福芳  史秀华  邱国玉  徐华林 《生态学报》2012,32(20):6511-6519
以深圳湾红树林为例,于2010年1—12月每月1次对红树林和3种对照生境(芦苇鱼塘,基围鱼塘和光滩)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其次级生产力、P/B值(次级生产力与生物量的比值)、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和P/B值差异明显,芦苇鱼塘、基围鱼塘、光滩和红树林生境的次级生产力分别为:6.81、147.50、74.70和105.78 g.m-.2a-1;P/B值分别为:1.10、1.53、1.41和3.58 a-1。红树林生境的次级生产力较高,仅次于基围鱼塘,P/B值显著高于其他3种生境,周转速率最快。结合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分析表明,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最高,生态系统最稳定。由此说明城市化地区红树林生境对大型底栖动物周转速率和物种多样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以增加生态系统营养的保持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缓解城市化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等礁栖生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信息是全面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必要基础数据.基于录像样带法,分析了2018年12月底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珊瑚礁区17个站位礁栖鱼类和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数量分布及相似性,揭示了其中的生态警示,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旨在保护和恢复亚龙湾的珊瑚礁....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分析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在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前后的变化情况,选择珍珠湾、铁山港、钦州湾和廉州湾作为研究区域,利用 RS、GIS技术,通过获取2004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中的相关信息,结合状态空间模型以及红树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相应年份的红树林生态承载力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同时分析了资源供给能力、生态系统弹性力、环境纳污能力以及人类活动潜力对红树林生态承载力影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弹性力和人类活动潜力总体呈上升趋势,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纳污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主要对红树林的环境纳污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对红树林生态承载力影响不大。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人类活动潜力是影响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Quantitative samples of the macrobenthos were collected in May, July, and October–November from 2000 to 2002 in Vostok Bay, Sea of Japa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tidal macrobenthos communities are described.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rocky bottom communities of Vostok Bay have changed little over the past 30 years.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the structure of soft bottom communities and phytocenoses. Analysis of the macrophyte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value of the floristic coefficient suggest a currently moderate anthropogenic load on Vostok Bay.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4 by Biologiya Morya, Galyshe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