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菜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系统和湿地类型系统基础上,提取1987年10月、2002年10月2个时段Landsat 7卫星遥感影像空间数据计算了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地产出的水产品和原盐价值、气体调节服务价值和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是研究区湿地的核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气体调节服务价值和涵养水源服务价值为主,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产出的水产品和原盐价值为主.15年间湿地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38.953亿元降至27.743亿元,降低了28.8%;单位面积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4.291万元·hm-2降至3.031万元·hm-2,降低了29.4%.引起湿地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湿地转化为养殖池和盐田等人工湿地,自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后,湿地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直接使用价值升高了,但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降低了.为避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应严格控制人工湿地建设,保护现有的自然湿地.  相似文献   

2.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及累积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湿地景观类型分类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及GIS技术提取了1987和2002年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Landsat 5、Landsat 7 卫星假彩色合成影像的空间属性数据,利用斑块动态度、斑块密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斑块破碎化指数研究了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累积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5年间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景观总面积基本不变,但自然湿地总面积减少了49.1%,减少的自然湿地主要转化为养殖池、盐田等人工湿地.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还表现为景观多样性指数下降、斑块破碎化指数升高.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引起自然湿地的总净初级生产量下降,环境净化功能、抗御自然灾害功能降低,陆地中生植物、旱生植物外来及有害植物侵入湿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等累积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Landsat 8 遥感影像的解译, 根据莱州湾滨海湿地特征并结合野外实际调查, 得到2013-2016 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类型, 并分析景观格局变化与植被及土壤因子耦合关系。结果表明, 2013-2016 年莱州湾天然滨海湿地面积减少, 人工滨海湿地面积增加。至2016 年莱州天然滨海湿地面积811.41 km2, 人工滨海湿地面积1256.01 km2,分别占39.25%和60.75%, 人工湿地中90%以上为养殖池和盐田; 滨海湿地向建设类转化的趋势明显; 天然湿地植被的变化与滨海湿地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着显著相互作用, 植被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是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因素, 其变化可以间接反应湿地变化后生态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盐城滨海湿地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岸带湿地之一,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及我国近海水质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由于持续的开发利用导致生境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在景观水平上揭示盐城滨海湿地的动态趋势,选择1975、1991、2002和2006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转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5—2006年,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56%(1.5×105hm2),渔塘和农田的面积则分别增加了892%(8.2×104 hm2)和165%(5.9×104 hm2);围垦及渔塘开挖等生产用地的扩张是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形式,占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75%,湿地的自然演替占11%,米草(Spartina spp.)的生物入侵占湿地整体变化面积的7%,但近年来有减缓趋势;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存在“潮间带泥滩→碱蓬(Suaeda salsa)群落→渔塘(农田)”、“潮间带泥滩→碱蓬群落→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渔塘(农田)”、“潮间带泥滩→米草→渔塘”等3类主要转移过程;自然湿地的大量减少将进一步压缩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对近海水体的净化能力也将下降,因此须加强对湿地围垦与开发利用的控制,加强对现有湿地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宁潇  胡咪咪  邵学新  吴明 《生态科学》2017,36(4):166-176
杭州湾湿地位于我国南北滨海湿地分界线上, 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野外调查和功能模拟实验, 结合杭州湾湿地10 年定位观测数据, 使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对杭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估算。结果表明, 杭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约为1127.83×108 元, 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气候调节功能、水质净化功能以及固碳功能。杭州湾湿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 浅海水域、淤泥质海滩、人工湿地、草本沼泽、潮间盐水沼泽、林地。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杭州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 同时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滨海自然湿地为研究对象, 利用山东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2011-2013 年)及其它分析数据, 在借鉴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基础上, 构建了山东滨海自然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体系, 借助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污染防治成本法、碳税法、专家评估法、费用支出法等国内外常用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对山东省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估。结果表明: 山东省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2203.32 亿元, 其中供给服务功能价值为1200.3 亿元, 占总价值的54.48%; 调节服务功能价值为590.94 亿元, 占总价值的26.82%; 支持服务功能价值为18.66 亿元, 占总价值的0.85%; 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为393.69 亿元, 占总价值的17.87%。直观的货币价值突显了山东滨海自然湿地对区域经济及生态的重要性, 同时也为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凤珍  周志翔  郑忠明 《生态学报》2011,31(7):1946-1954
城郊过渡带湖泊湿地面临着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及满足城郊过渡带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承担着更多样、更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量的基础上探讨开发利用对策,可为其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文以武汉市城郊过渡带湖泊湿地严东湖为研究对象,基于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等方法对严东湖生态服务功能的直接、间接使用价值及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计量。结果表明,严东湖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35799.09?104元?a-1,其中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及非使用价值分别为2628.80?104、2904.13?104、30266.16?104元?a-1,表现为非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且非使用价值约是其使用价值的5.5倍。12个单项指标中为存在价值最高;使用价值中为涵养水源价值>蒸腾吸热价值>均化洪水价值>休闲旅游价值>科研教育价值>物质生产价值>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固碳释氧价值>水质净化价值;非使用价值中为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因此,城市过渡带湖泊的开发利用应保护现有湖面的完整性,保持涵养水源、蒸腾吸热及均化洪水功能,弱化养殖类物质生产功能,适度发展休闲旅游功能,提高固碳释氧能力,并增强水质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是亚洲东部最典型的、保存最完好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对维持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大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 用. 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对长白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旅游、森林林副产品、木材、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营养元素循环等服务价值及其总体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及动态分析. 结果表明, 1999年服务功能价值达3.38 ´ 108万元. 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是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部分, 占66%, 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功能, 其服务价值占总服务价值的80%, 而木材生产的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的7%. 由此可见, 木材生产并不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主要部分, 充分发展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其他的生态功能, 才是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江波  张路  欧阳志云 《生态学杂志》2015,26(10):3137-3144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为社会提供了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开展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用直观的经济数据揭示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对受益者的直接贡献,使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被纳入经济效益权衡的决策分析中.本文根据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确定了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以2012年为基础年,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区域旅行费用模型、条件价值法等方法定量评估了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给受益者的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 2012年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总价值为6749.08亿元,其中,水源涵养和气候调节价值分别为4797.57亿元和1929.34亿元,分别占总价值的71.1% 和 28.6%.对所评估的8项最终服务按其价值大小排序为: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休闲娱乐>非使用价值>释氧>原材料生产>固碳>食物生产.评估结果用直观的数字揭示了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对受益者的巨大贡献,不仅能提高管理者和公众的湿地保护认知,也为生态补偿标准制定提供了数据基础.评估指标体系为区分湿地生态系统中间服务(功能)和最终服务、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动态评估和优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商慧敏  郗敏  李悦  孔范龙  王森 《生态学报》2018,38(2):421-431
为科学的评估青岛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特点并明确其驱动因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和文化3大类共12项生态服务的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气候调节和水产品生产是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两大核心功能,二者占到服务总价值的90%以上;调节服务是其主要的服务类型,占到总服务价值的60%以上;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递减趋势,分别为1419.73×10~7元、1343.91×10~7元和1239.23×10~7元。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退化是造成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的直接原因,不合理围垦、过度开发生物资源、水污染严重是造成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人为因素,气候条件的不利变化是造成湿地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自然因素。建议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指导,将评估结果纳入到决策体系中,加强对青岛胶州湾滨海湿地现有资源的保护和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通过生态进程与服务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本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采用GIS与实地调查,运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重庆市沙坪坝区在1992~2002年间生态服务价值从1.74×107 $降低到1.68×107 $,净损失5.40×105 $,平均土地净损失生态服务价值13.62$·hm-2;赋予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大小对区域总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影响不明显,其变化趋于相对稳定;耕地、林地和园地生物量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总和接近于区域真实值,水域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偏大,调整30%为每年5 667$·hm-2,更接近于真实值;运用现状数据库、变更数据库和Costanza模型估算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切实可行,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有重要意义.应用市场价值、影子价格、机会成本等方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提供林产品、涵养水源、土壤保持、气体调节、净化环境、养分循环、娱乐文化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204.33×108元·a-1.按服务类型的价值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生物多样性(68.5%)土壤保持(12.7%)娱乐文化(4.9%)气体调节(4.8%)林产品(4.2%)涵养水源(3.9%)净化环境(0.7%)养分循环(0.3%).按利用类型划分,非使用价值(68.5%)间接使用价值(22.4%)直接使用价值(9.1%).  相似文献   

13.
基于Meta分析的青岛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岛市各湿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文应用Meta分析构建青岛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模型,估算了青岛市各湿地类型的价值水平,并对模型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构建的青岛市价值转移模型中,污染防治成本法、生态价值法、涵养水源以及侵蚀控制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其对青岛市湿地价值为正效应;而影子价格法、碳税法、旅行费用法、沼泽湿地以及湿地面积的回归系数为负,其对青岛市湿地价值表现为负效应;2012年青岛市各湿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为近海与海岸湿地(3.29×10~4元·hm~(-2))河流湿地(2.38×10~4元·hm~(-2))人工湿地(2.27×10~4元·hm~(-2))沼泽湿地(1.77×10~4元·hm~(-2));与1997年相比,2012年总服务价值减少了8.01×10~8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使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湿地面积之间的差异是影响青岛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重要方面;人们的重视及保护程度、当地的消费水平以及政府的投入是单位价值不同的主要原因;近海与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是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的关键原因;Meta分析价值转移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说明,当人力和财力资源受到制约时或当估值数据缺乏时,其可以作为快速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毛碧琦  敖长林  焦扬  高琴  刘玉星 《生态学报》2017,37(4):1297-1308
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选取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自然景观等4项湿地属性,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RPL)对其进行货币化评价,并结合潜在分类模型(LCM)证实并解释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偏好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依次为水源涵养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对于维持当前各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4.61亿元/a,改善价值为98.58亿元/a。此外,研究发现受访者可分为资源偏好型、景观偏好型和价格敏感型等3个潜在类别,不同类型的群体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存在不同偏好;女性和更高学历的受访者更偏好于资源保护,高收入和到景区旅游次数多的受访者更偏好于景观保护,而教育和收入水平越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湿地管理方案。研究有助于湿地可持续管理政策的优化设计,为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若尔盖湿地是青藏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水源区,对区域水循环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及放牧的影响下,若尔盖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了查明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2009年8月对该区域的沼泽草甸、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3个阶段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若尔盖湿地由沼泽草甸向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的退化过程中,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1),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显著下降(P<0.01),且容重和孔隙度在土壤剖面自然分布规律也发生变化;沼泽草甸的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显著高于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P<0.01);0-100 cm 深度范围内的沼泽草甸土壤的最大持水量(8486.27 t/hm2)显著高于草原草甸(4944.98 t/hm2)和沙化草甸(4637.96 t/hm2)(P<0.01)。土壤持水量与有机质含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有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并受植被盖度和泥炭层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泥炭层厚度的下降和土壤质地沙化是导致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天山北坡中段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位于阜康市的天山北坡中段自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价格法、成本核算法、收益损失法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方法,从直接使用价值和就间接使用价值两方面,对这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这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6.32×108元人民币.其中有机物生产4.3016×1012元,涵养水源2.406×108元,观光旅游8.000×108元,土壤保护7.334×108元,调节大气成分4.951×108元,净化空气6.7152×108元,旅游收入8.0×108元,山地草甸1.38×108元.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王凤珍  周志翔  郑忠明 《生态学报》2010,30(12):3261-3269
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价,不仅可为建立区域生态账户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促进政府加大城市湖泊湿地保护与治理投资力度。以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计量。结果表明,88.2%受访者认为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的非使用价值很重要,但41.2%受访者对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不了解:受访者认为湖泊湿地非使用价值3种组分的重要性程度顺序为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受访者对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严东湖、东湖、紫阳湖的支付意愿率分别为70.8%、70.1%、56.9%,人均支付意愿值分别为48.4元·a-1、49.6元·a-1、44.0元·a-1,非使用价值分别为2.84×108元·a-1、2.88×108元·a-1、2.07×108元·a-1,呈现出半自然湖泊自然湖泊人工湖泊的趋势。受访者年龄、年收入、文化程度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性别、职业、职称对支付意愿无显著影响;受访者年收入、文化程度、职称对支付值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职业对支付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杜贺秋  于铄  张蓬涛  张路路 《生态学报》2022,42(23):9871-9885
科学测算生态补偿额度是推进生态补偿落实、实现区际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应用InVEST模型及影子工程法定量测算2005年、2010年和2018年的区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量,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识别水源涵养价值输出区,运用断裂点公式和场强模型分析价值流动的时空特征,并基于价值转移量和地理探测器探测的主导因子构建水源涵养生态补偿模型,计算了京津冀各县(区)的水源涵养服务补偿额度。结果表明:(1)2005年、2010年和2018年京津冀地区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分别为19.4×108元、40.2×108元和47.8×108元,林地对水源涵养价值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各流域内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输出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和坝上高原地区,且输出区数量呈增加态势。(3)2005年、2010年和2018年各流域水源涵养流入到消费区的价值的高值区变化较大,主要发生在滦河山区、北三河山区、大清河山区和永定河册田水库至三家店区4个流域内,低值区的分布则变化较小;但受森林覆盖率、水系以及地形的影响,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转移量总体呈增加趋势。(4)基于水源涵养生态补偿模型,得到京、津、冀三地支付金额比例为2.04:1.61:1,各县(区)需支付补偿金额在0-340.95万元;而京、津、冀三地受偿金额比例为1:0:1.87,各输出区的受偿金额则在0-545.75万元之间。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鲁春霞  谢高地  肖玉  于云江 《生态学报》2004,24(12):2749-2755
青藏高原具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 ,这些生态系统不仅生产了大量的产品 ,而且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根据计算表明 ,高原生态系统 2 0 0 0年生产的产品经济价值为 170× 10 8元。生态服务功能中年固碳总量为 15× 10 8t,释放氧气量为11× 10 8t。根据二氧化碳固定量和氧气释放量估算的调节大气的服务价值总计为 10 0 15× 10 8元。以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主的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 ,每年高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达 2 6 12× 10 8m3,其经济价值为 174 4× 10 8元。森林的净化功能价值大约为 2 5 5× 10 8元。高原生态系统产品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比值为 1:70 ,显然 ,高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远远高于直接使用价值。因此 ,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育高原生态过程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江西千烟洲不同恢复途径下白栎种群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自变量和函数,建立白栎枝条和单株地上各器官的生物量模型,选择其中的最佳模型估算了千烟洲人工造林和自然封育两种恢复途径下白栎种群地上生物量及其年增长量,并利用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线性关系,估算了白栎种群地下生物量及其年增长量.结果表明:模拟白栎枝条和单株地上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佳函数均为幂函数,而最佳自变量分别为d2l和D2H.白栎种群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为天然次生林大于人工湿地松林.次生林中白栎种群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3.592和1.723 t·hm-2,其中树干生物量>枝生物量>叶生物量;湿地松林中白栎种群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0.666和0.462 t·hm-2,其中树干生物量>叶生物量>枝生物量.2004—2006年,两种恢复途径下白栎种群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的年增长量均逐年增加.其中地上生物量年增长量占总年增长量的比重呈逐年升高趋势,湿地松林中由54.35%增至62.20%,次生林中由67.27%增至68.94%.与次生林相比,湿地松林中白栎种群各器官生物量年增长量较小,但其相对增长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