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3.
4.
5.
有关山黧豆毒素ODAP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前体物和合成程序已经证实,但其关键合成酶尚未分离与鉴定,因而无法克隆相应基因和利用反义RNA技术以控制其生物合成。研究表明,利用相应的抑制剂控制ODAP生物合成前体物可降低ODAP的积累量。山黧豆中ODAP含量与其抗逆性之间密切相关,这与其能有效地清除山黧豆中·OH自由基有关,外源ODAP处理获同样效果。此外,因ODAP既是含氮化合物,又是游离氨基酸,极易溶于水,可在逆境胁迫下与脯氨酸和多胺一样大量而迅速地积累,推测它也可能作为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和防脱水剂,并在氮代谢和能量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对今后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Parisa Pourali Kahriz Mahsa Pourali Kahriz Surendra Barpete Khalid Mahmood Khawar 《西北植物学报》2022,42(3):517-526
众所周知,山黧豆起源于巴尔干半岛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土耳其,山黧豆属作物有73个分类群(约1/3为地方特有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种植,但主要集中在黑海中部、东南部和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该文介绍了山黧豆属作物在土耳其全国的分布和在局部地区的食用、观赏等资源利用和保存情况。通常,不同国家人民会因为文化差异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但山黧豆大多被用于制作汤、面包或其他咸点。山黧豆的栽培技术则因地制宜,土耳其在边缘土地上进行旱作种植,中国和印度部分地区多采用轮作种植方法等。作为一种极“小众”的作物,山黧豆研究工作的从业人员极少,而且缺乏大型联合研究项目。因此,需要联合化学、表型和分子分析等方法,以保护世界各地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地方种质资源,尤其是培育适合土耳其、中国等世界各国的食饲兼用型低β-ODAP品种。总之,选育低β-ODAP或不含β-ODAP的山黧豆品种将有助于丰富人类在食用、饲用和观赏等方面的物种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7.
8.
9.
山黧豆胚胎发育过程中ODAP和一些大分子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山黧豆胚胎发育过程中ODAP毒素含量和核酸、蛋白质、糖类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每粒种子的ODAP含量随着胚的发育而增加。每粒种子DNA量随着细胞的迅速分裂而增加,R、蛋白质、淀粉含量随着胚的发育而成倍地增加,当进入心形胚时这些物质的增加更为迅速。如以每克干重中的含量来表示,那么ODAP、DNA及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胚的发育而下降,其它大分子物质含量在胚发育前期升高,进入心形胚时,这些物质达到最高峰;到鱼雷胚时,这些物质含量开始下降,直到胚基本分化完全时,降到最低点;只有酸性蛋白质含量一直保持增长。 相似文献
10.
山黧豆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山黧豆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蛋白质的不同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于样品制备。对IPG胶条的选择,第一向等电聚焦和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电泳程序及参数、染色方法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比较和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质,裂解液中加入Tris-base作为蛋白酶抑制剂,等电聚焦电泳时延长低电压的电泳时间(30V、12h,500V、1h,1000V、2h)以促进盐离子泳出的方法对山黧豆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并用考马斯亮蓝和银染复合染色法进行凝胶染色,能够获得蛋白点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说明用优化后的方法建立起的山黧豆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蛋白质样品制备质量好,电泳分辨率高,完全适合于进一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4.
蚜虫的病原真菌新种——安徽虫疫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4年初冬在安徽长江南北大面积蔬菜的桃蚜种群中发生真菌流行病。病原鉴定为虫霉目新种安徽虫疫霉(Erynia anhuiensis Li sp.nov)。分生孢子梗二歧分枝;初生分生孢子单核,双囊壁,长椭圆形、长卵形或倒拟卵形,前二者大小为17.1—33.3×5.9—12.9μm(平均24.7×8.3),长径比2.0—5.4(平均3.0),后者12.6—30.8×8.1—16.5μm(平均22.7×11.6),长径比1.4—2.5(平均2.0);有囊状体及假根,假根有固着器。外休眠孢子球形,光滑,透明,直径22.1—31.9μm(平均26.6) 相似文献
15.
16.
中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subsp. sinensis Rousi)属胡颓子科,产我国西北部和西南部,是一种优良的固砂植物。沙棘的果实含多种维生素,是颇具开发价值的保健饮料资源。沙棘属(Hippophae)全世界共4种,细胞学资料仅限于沙棘原亚种(H.Thamnoides ssp.Thamnoides)[2,4-8,8-9]。本文首次纸道了中华沙棘的染色体数目,并进行了核型分析,旨在为开发利用我国沙棘资源,探讨沙棘属的起源与进化,提供必要的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火焰干燥涂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桑属(Morus L.)的广东桑(M. atropurpurea Roxb.)、鲁桑(M. muticaulis Perr.)、瑞穗桑(M. mizuho Hotta.)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桑、鲁桑的核型公式是2n=2x=28=24m+4sm,瑞穗桑的核型公式是2n=2x=28=26m+2sm。广东桑与鲁桑的核型相近,可归为同一类,而瑞穗桑核型与之不同。 相似文献
18.
国产十五种翠雀族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报道了国产乌头属Aconitum L.12种和翠雀属Delphinium L.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花葶乌头A.scaposum var.scaposum和聚叶花葶乌头A.scaposum var.vaginatum的核型公式为2n=2m+6sm+8st;两色乌头A.alboviolaceum为2n=16=2m+6sm(2sat)十8st;高乌头A.sinomontanum var.sinomontanum为2n=16=4m+4sm+8st,而狭盔高乌头A.sinomontanum var.angustius为2n=32=6m+6sm+20st(1sat);褐紫乌头A.brunneum为2n=16=2m(1sat)+14sm 松潘乌头A.sungpanense为2n=16=6m(2sat)+10sm(2sat);弯枝乌头A.arcuatum为2n=16=4m+12sm;乌头A.carmichaeli为2n=32=10m+22sm;北乌头A.kusnezoffii为2n=32=10m十22sm;鸭绿乌头A.jaluense为2n=32=10m+22st;伏毛铁棒锤A.flavum为2n=16=2m+14sm; 铁棒锤A.pendulum为2n=16=4m+12sm;缩梗乌头A.sessiliflorum为2n=16=2m+10sm+4st;展毛翠雀花D.kamaoense var.glabrescens 为2n=16=2m+6sm+8st;蓝翠雀花D.caeruleum为2n=16=2m+6sm+8st;多枝翠雀花D.maximowiczii为2n=16=2m+6sm+8st。其中花葶乌头、狭盔高乌头、褐紫乌头、松潘乌头、鸭绿乌头、伏毛铁棒锤、缩梗乌头、展毛翠雀花、蓝翠雀花、多枝翠雀花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