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草履虫”实验是初中动物学的第一个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和大家共同探讨这堂课的教法,现将我进行实验教学的具体教法介绍如下。 (一)教材分析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如果学生掌握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教材中其他原生动物方面的知识便能迎刃而解。再者,学生在《植物学》中虽学过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所观察的大都是静态的东西,所以该实验是由静到动进行观察的转折点。因此,该实验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消化、排泄、感应性等生理活动,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活动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生物学教材教法》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师学生普遍把握不住中学教材的深浅,容易凭自己的情感随意发挥;课堂结构松散,不能根据教学内容控制最佳时域;教法呆板,不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课堂语言不规范,学生的视听性和可接受性差;板书内容不具体,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产生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理论与实践没有紧密结  相似文献   

3.
教材和教法研究上节课“鸟类的多样性”是讲鸟类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的多样性。从这节课开始,是讲鸟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鸟类的迁徙等。教材的主线是——鸟类的繁殖比爬行动物完善而复杂(课本第169页)。所以,本节教材的安排是:通过鸟类筑巢、孵卵和育雏等行为的介绍,指出鸟类比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繁育后代要优越得  相似文献   

4.
一、变教材的静态内容为动态内容首先要掌握教材的内在系统性,确定授课的动态内容,其次是选择运用相应的教法。如: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从教材内容看知识结论是割裂、孤立的,这仅是书本上的文字现象,而实际茎构造这两部分是个体生长发育中,由胚芽...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菁萍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0):1537-1540
双语教学是当前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根据普通高校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实施微生物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从教材的选取、教纲的制定、教法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在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影响,研究生物教材,钻研生物教法,上好生物课,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贡献。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生物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有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鉴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60年代初,美国、英国等相继进行了课程改革。新的生物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以实验活动为中心,把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技能和知识并重,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这一改革影响了几十个国家的生物教育,一些生物教育学专家们注意到,传统的课程、教材、教法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和要求。因此,不管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方式,只有把生物学知识与观察实验的探究法结合起来,才能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相统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香港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无论在课程设置、教材宗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正值我国“废科举、兴学校”新教育制度建立的草创时期。清末民国初年,我国的学制、教材和教法,都是以日本的教育为蓝本。若要有符合国情的新教育,就要靠先驱者自己来开创。虽说鲁迅先生所经历的生物教学生涯那么短暂,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以来,我省十八个地、市和一些县级城市都先后成立了生物学科中心教研组。这些中心教研组多数是由业务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他们为促进当地生物教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各地中心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主要采取了下列几点措施: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大纲,讨论教材教法,安排教学进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4,(4)
目的探讨一对一规范带教法在检验科实习中的带教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检验科实习的学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取一对一规范带教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及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生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实习生总体工作情况较好,对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认同度也较高。结论检验科实习生一对一带教法的应用有积极效果,能显著提升实习生专业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湖南省生物学会受教育厅的委托,于1981年1月16日—26日举办了全省高中生物教材教法研究会。请专家作了《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专题讲座,举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研究了高中生物课的复习等重要问题。(本刊通讯员胡兆谦)  相似文献   

12.
邵静 《生命世界》2010,(4):86-87
<正>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板书、时间安排等方面。我们发现,教学设计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二是教法、学法一带而过;三是忽视课程资源开发和习题设置。要想使课堂达到高效,必须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生物教学法》又名《生物学教材教法》,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之一,是生物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技术科学、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由于它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因此它又是一门应用科学。解放以来,这门课虽然在断断续续地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没有一支稳定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21所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毕业学年的课程设置现状.并对325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反映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毕业学年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应体现在:增加教育类课程,强化教学技能训练;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实习指导;强化中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开设与中学教学关系密切的专业基础提高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课本以正确的教学方法,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全过程中,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四方面的因素。特定的教学目的不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来选择组织教材,不通过以学生为主体选用教学方法,学生是不能接受或不能很好接受生物学的教育的。因此,学生因素是不容教师忽视的,但学生因素又十分复杂,我们仅以学生的心理因素及个人的教学情况谈一点体会。我们认识到,不能只注意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针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生理、心理)酌情进行生物学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简讯三则     
简讯三则1994年11月30日,青岛市生物教学研究会召开了三届二次学术年会。一来自5市6区的1.O0多名会员代表出席了大会。上午听取学会总结和优秀论文交流,下午举行了义务教材教法改革的观摩课。大会共收到教研论文92篇,评出优秀论文65篇。论文的数量和...  相似文献   

17.
中师生物学教学中的美育教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德育,学科态度,发展学科能力与智力,增强学科美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还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挂图,标本模型;更有形象、生动、有趣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材。从中师生物教材的内容来看,有生物界中复杂生物的多样性美;生物体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的美;有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与适应美;有生物的进化美等等。教法的穿插运用;并且注重学生手、脑并用,尽量给学生创造好奇──有趣──探索体骏──愉悦、满足──求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遗传学》多媒体教材的编写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春海  吴建国  马秋兰 《遗传》2009,31(3):320-324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 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文章根据多媒体教学已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实际情况, 对《遗传学》多媒体教材的编写形式、遗传学内容和知识点的选择、教材知识模块和结构体系的安排以及多媒体教材编写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备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备课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要备好课,首先要“吃透两头”,即上面“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亦称备大纲和备教材,下面了解学生,亦称备学生,其次是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培养学生必要的能力,即备教案、备教法、备教学用具等。 (一)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备大纲) 生物学教学大纲是指导生物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生物学教学、考试、教学质量评估和教材编写的依据。它以纲要的形式具体地规定了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围和深度,如现行大纲说明第一项的(一)和(三)两部分,规定了中学各个阶段生物学知识的体系及结构;大纲说明的第三项,说明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大纲说明第一项的(二)  相似文献   

20.
张树虎 《生物学通报》2011,46(11):32-35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应用“问题探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审视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转换、拓展、调整”等策略对“问题探讨”进行合理开发,以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创新运用“问题探讨”,目的是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