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雌激素在生殖系统、认知记忆系统、骨骼和神经的发育及其功能维持等多种生理功能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雌激素可以通过结合到核雌激素受体Erα、Erβ来完成其生理功能。最近通过ER敲除鼠和选择性的抑制剂研究表明Erα在海马中具有重要作用。Erα在海马中的表达是否具有年龄和性别差异的研究较少,该文研究了Erα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比较了Erα在卵巢去除小鼠和对照小鼠中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Erα在海马中的表达具有年龄和性别差异,暗示了Erα的表达受到外周雌激素水平的调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和Erα在海马组织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系统中的雌激素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浩 《生理科学进展》1990,21(2):139-142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受体α和β在不同雌激素干预大鼠骨代谢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雌性大鼠的骨质疏松模型,通过骨密度(BMD)检测、RT-PCR和Westernblot等技术观察去卵巢(Ovariectomy,OVX)、结合性雌激素(ConjugatedEquineEstrogens,CEE)和戊酸雌二醇(EstradiolValerate,EV)对大鼠松质骨骨量以及松质骨中雌激素受体(ER)α和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两受体亚型在介导雌激素参与松质骨代谢的不同作用机制以及不同来源雌激素对ERα和ERβ表达的差异性调节。40只7-8周龄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在观察动情周期后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Control,n=10)、去卵巢组(Ovariectomy,OVX,n=10)、去卵巢后结合性雌激素治疗组(CEE,n=10)和去卵巢后戊酸雌二醇治疗组(EV,n=10)。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三组行去卵巢手术。术后48天(12个动情周期),对照组和OVX组用生理盐水喂养12天(3个动情周期),CEE组和EV组分别用药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喂养12天。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大鼠松质骨ER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高于ERβ蛋白表达水平,而ERα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ERβ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松质骨中ER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ERα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增加,而ERβ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增加。与OVX组相比,CEE组大鼠松质骨中ERβ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性下降,而EV组大鼠松质骨中ERα蛋白表达显著性上升,ERαmRNA表达显著性下降,ERβ蛋白表达显著性下降。此外,OVX大鼠松质骨的骨密度下降均可通过应用CEE和EV得到显著性改善。上述结果提示:⑴ERα可能是大鼠松质骨中优势表达的受体亚型,在介导雌激素参与松质骨代谢中起着主导作用。⑵不同来源雌激素可能侧重不同的ER亚型途径产生骨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信号通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几十年,人们一直认为雌激素信号通路是雌激素与细胞核中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作用于雌激素受体反应元件调节基因表达,从而改变细胞功能。雌激素不但与核ER结合,也能与膜ER结合激活PI3K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GPR30)也能与雌激素结合,激活PI3K信号通路。雌激素通过结合不同雌激素受体改变细胞生理功能。我们对雌激素信号通路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中摄入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尤其大豆及谷类食品者,患激素依赖型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骨质疏松的概率较低。因而,植物雌激素潜在的抗癌、抗氧化及对心血管和骨质的保护作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植物雌激素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文介绍近年来有关植物雌激素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β(ERβ)在胃组织的存在状况并研究其在人胃腺癌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在蛋白水平对配对的原发性胃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非癌组织的ERB亚型进行检测,采用20例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结果:ERβ蛋白在部分胃腺癌及其癌旁非癌组织表达,但ERβ阳性率及表达模式不同。与配对的非癌组织相比,部分癌组织发生了ERβ表达减少或丢失,而且ERβ表达减少与低分化程度相关(P=0.041),丢失的ERβ仅见于低分化癌。结论:ERβ可作为识别某些进展期胃腺癌发生发展的标志物,ERβ表达改变在低分化癌中更常见,也提示ERβ阳性胃腺癌可能比ERp表达丢失者预后更好;另外,在非癌组织腺上皮存在E邢的表达提示在正常胃组织中ERB很可能具有一种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是治疗绝经后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长期应用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乳腺癌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主要通过ER亚型、共调节子、靶启动子、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等机制实现其组织选择性,在发挥骨骼、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对乳腺及生殖系统的副作用。目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种类、作用的组织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在医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受体在小鼠睾丸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雌激素受体在小鼠睾丸的定位与分布。取A/J系小鼠睾丸, 制备石蜡切片。用间接酶标免疫组织化学和高温处理抗原暴露技术显示雌激素受体的所在部位。睾丸所有Leydig 细胞和约20% 的肌样细胞的胞核呈雌激素受体阳性反应。睾丸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为阴性。本研究首次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明了睾丸中雌激素受体的存在,并定位于Leydig 细胞和部分肌样细胞的胞核。为研究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调节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Beta受体在大鼠脑内表达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雌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机理,采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在成年雌雄大鼠脑内的分布。研究证实ER-β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内,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浆甚至突起内检测到。最强的ER-β免疫阳性信号见于前嗅核、大脑皮质、小脑浦肯野细胞、斜角带垂直部、蓝斑和三叉神经运动核等部位;中等强度的染色见于隔内侧核、杏仁外侧核、黑质、中央灰质等部位;较弱的阳性反应见于下丘脑与杏仁复合体的部分核团。在一些部位还存在表达水平甚至细胞内定位模式的性别差异,如前庭上核内的表达只见于雌性;雄性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内ER-β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浆内,细胞核为阴性;而在雌性大鼠该部位ER-β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核等。以上结果表明ER-β蛋白在大鼠脑内分布广泛并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在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如大脑皮质和基底前脑内有很高的表达,提示在脑组织内雌激素可能通过ER-β这一新的信号途径发挥多种重要的调控作用,如学习记忆等。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相关受体及其在雌激素信号转导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雌激素生理效应的发挥是通过靶细胞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但近年来发现,孤儿受体中的一种枛雌激素相关受体也参与了雌激素信号转导体系,并与雌激素受体传导通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在雌激素相关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发生和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雌激素相关受体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与雌激素相关病理过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癌症,临床数据显示雌激素及其受体与肝癌关系密切.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有报道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所以,作为苯并呋喃的一种,研究齐墩果醇-龙胆三糖苷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瞬时转染有ERE(雌激素作用元件)报告基因的HepG2中,齐墩果醇-龙胆三糖苷显示了同17β-雌二醇一样激活ERE报告基因的作用;而在瞬时转染有CRE(cAMP 作用元件)报告基因的HepG2中,齐墩果醇-龙胆三糖苷也显示了升高cAMP浓度的作用,进一步提示齐墩果醇-龙胆三糖苷的类雌激素样作用.齐墩果醇-龙胆三糖苷对HepG2细胞增殖实验显示,30 μmol/L浓度时该化合物的雌激素样作用同17β-雌二醇一样有相似的促HepG2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以无毒的生物素为诱导剂的哺乳动物细胞诱导表达系统。方法:通过基因组PCR或重叠延伸PCR获得该系统的三个基本构件:大肠杆菌生物素连接酶(BirA)、链亲和素-四环素依赖的抑制因子融合蛋白(SA-TetR)和生物素化信号-VP16转录激活结构域融合蛋白(Avitag-VP16)。将上述基因连入三顺反子表达载体,与响应载体一起共转染293f细胞,以EGFP为报告基因,检测EGFP荧光强度随培养体系中生物素浓度变化的情况。结果:随着生物素浓度的增加,目的基因表达出现OFF-ON-OFF的变化,诱导状态下的EGFP荧光强度约为抑制状态下的3倍。结论:可通过调节生物素浓度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可逆的调节,该系统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诱导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以无毒的生物素为诱导剂的哺乳动物细胞诱导表达系统。方法:通过基因组PCR或重叠延伸PCR获得该系统的三个基本构件:大肠杆菌生物素连接酶(BirA)、链亲和素-四环素依赖的抑制因子融合蛋白(SA-TetR)和生物素化信号-VP16转录激活结构域融合蛋白(Avitag-VP16)。将上述基因连入三顺反子表达载体,与响应载体一起共转染293f细胞,以EGFP为报告基因,检测EGFP荧光强度随培养体系中生物素浓度变化的情况。结果:随着生物素浓度的增加,目的基因表达出现OFF-ON-OFF的变化,诱导状态下的EGFP荧光强度约为抑制状态下的3倍。结论:可通过调节生物素浓度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可逆的调节,该系统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诱导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4.
根据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设计引物,PCR方法扩增出5'端带His标签的EGF PORF,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DNA分子,转染sf9细胞.取细胞...  相似文献   

15.
将微小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基因克隆到质粒pVAXI载体多克隆位点,构建出核酸疫苗双表达载体pVI。将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r)基因作为报告基因,连接到pVI载体IRES基因的前后两处多克隆位点,构建出表达载体pEIN。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该载体转染COS-7细胞,筛选到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的表达株,表明成功地构建了核酸疫苗双表达载体,为构建多价核酸疫苗及带有分子佐剂的核酸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Zearalenone (ZON) is a nonsteroidal estrogenic mycotoxin produced by plant-pathogenic species of Fusarium. As a consequence of infection with Fusarium culmorum and Fusarium graminearum, ZON can be found in cereals and derived food products. Since ZON is suspected to be a cause of human disease, including premature puberty syndrome, as well as hyperestrogenism in farm animals, several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monitoring programs and guidelines for ZON levels in grain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and animal feed. We developed a low-cost method for monitoring ZON contamination in grain based on a sensitive yeast bioassay. The indicator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YZRM7 is unable to grow unless an engineered pyrimidine biosynthetic gene is activated by the expressed human estrogen receptor in the presence of exogenous estrogenic substances. Deletion of the genes encoding 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s Pdr5p and Snq2p increases net ZON uptake synergistically. Less than 1 μg of ZON per liter of medium is sufficient to allow growth of the indicator strain.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with pyrimidines potentially present in biological samples, we also disrupted the genes FUR1 and URK1, blocking the pyrimidine salvage pathway. The bioassay strain YZRM7 allows qualitativ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otal estrogenic activity in cereal extracts without requiring further cleanup steps. Its high sensitivity makes this assay suitable for low-cost monitoring of contamination of maize and small grain cereals with estrogenic Fusarium mycotxins.  相似文献   

17.
We report here a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Site GatewayTM-based versatile plasmid construction system applicable for the rapid and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Aspergillus oryzae expression plasmids. This system allows the simultaneous connection of the three DNA fragments inserted in entry clones along with a destination vector in a defined order and orientation. We prepared a variety of entry clones and destination vectors containing promoters, genes encoding carrier-proteins and fusion tags, and selectable markers,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generate 80 expression plasmids for each target protein. Using this system, plasmids for expression of the EGFP fused with the mitochondrial-targeting signal of citrate synthase (AoCit1) were generated. Tubular structures of mitochondria were visualized in the transformants expressing the AoCit1-EGFP fusion protein. This plasmid construction system allows us to prepare a large number of expression plasmids without laborious DNA manipulations, which would facilitate molecular biological studies on A. oryzae.  相似文献   

18.
以酵母转录因子GAL4中1-147位氨基酸序列为构建人工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单纯疱疹病毒转录激活子VP16中12肽(DALDDFDLDMLG)的4个串联重复作为人工转录因子的功能结构域,用SV40的核定位序列(NLS)将两部分连接起来,构建了人工转录因子GVP4并将其克隆进入表达载体pcDNA3·1/Hygro( )中。将不同长度的人工转录因子结合序列构建在外源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 )启动子CMV的上游,分别连接外源基因EGFP和tPA。用表达人工转录因子和外源基因的载体共转染CHO细胞,EGFP和tPA在含不同数量人工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表达载体pcDNA3·1( )转染的CHO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引入10个人工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表达载体的效果最明显,EGFP和t-PA的表达效率均提高2~3倍。结果表明,人工转录因子能有效地促进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al entry site ,IRES)已被广泛运用于蛋白的表达中,如应用于Clontech 公司推出的pIRES2 质粒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但是由于对EMCV的IRES了解还不够深入而在利用EMCV的IRES进行基因表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红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通过分子克隆、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Western blot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段,对EMCV的IRES末端序列与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EMCV的IRES末端序列对其IRES的活性影响极大,而人们常用的报告基因EGFP本身也可能存在IRES。  相似文献   

20.
膜芯片检测A组轮状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表面带正电荷的尼龙膜为基片的基因芯片,采用RT-semi-nested PCR方法,对A组轮状病毒RNA实现高度扩增,并通过5'端带地高辛标记的上游引物实现扩增产物的标记.通过同膜芯片上探针的杂交和免疫显色,实现对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膜芯片对探针的固定效果、杂交吸脱和检测结果可靠,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均为阴性,探针均显示为阳性信号,并且信号强弱与探针浓度关系不大,而主要与探针本身同互补链的结合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已经初步建立了快速检测A组轮状病毒的膜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