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甘氨酸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甘氨酸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模型,施加甘氨酸干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观察心肌细胞ATP、ADP、AMP含量变化及ATP/ADP比值.结果:模拟缺血缺氧1 h后开始心肌细胞AT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ADP、AMP含量与ATP变化相反,ATP/ADP比值较正常组也明显降低(P<0.01);甘氨酸干预复合缺血缺氧后,心肌细胞ATP含量及ATP/ADP比值较单纯缺血缺氧组显著降低(P<0.01),而ADP、AMP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甘氨酸可以明显改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能量储备,发挥其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
Zhu SS  Zhang ZM  Zhang YC  Xu PC  Dong HY  Fan JW  Zeng YM 《生理学报》2004,56(3):389-396
本文拟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合并低温及晶体停搏液对幼兔的离体心脏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液为Krebs-Henseleit液(K-H液).取3~4周龄幼兔心脏,在第一部分实验中分为Con、IP1、IP2、IP3组(n=6),分别给予0、1、2、3次IP,其后各组心脏均在20℃低温下停灌2 h,37℃常温下再灌注30 min.在第二部分实验中分为SConI、SCon2、SCon3、SIPl、SIP2、SIP3组(n=8),其中SIPl、SIP2、SIP3组给予2次IP后灌注St.Tho-mas Ⅱ晶体停搏液(CCS)使心脏停搏,然后分别使心脏在32℃、25℃、20℃下停灌30、90和120min,其后各组均在37℃再灌注30 min.SConl,SCon2,SCon3三组则不给予IP,继续灌注20min后灌注CCS使心脏停搏,然后分别在32℃、25℃、20℃下停灌30、90和120 min,其后各组均在37℃再灌注30 min.以Maclab/4 s生理实验系统记录平衡末、缺血前、再灌注后1、3、5、10、20、30 min时心率(HR)、左心室发展压(LVDP)以及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测定再灌注末心肌组织中ATP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20℃低温停灌且停灌期间不给予CCS时,再灌注末IP2组LVDP×HR、+dp/dtmax和-dp/dtmax的恢复率分别为96%±21%、101%±19%和84%±15%,显著高于Con组和IP3组(P<0.01,P<0.05);心肌组织的ATP含量亦高于Con组(P<0.01).在不同低温停灌且停灌期间给予CCS时,再灌注末SIP1、SIP2组的LVDP×HR、+dp/dtmax分别恢复到87%±14%、99%±26%(P<0.05,vs SConl group)和87%±16%、102%±20%(P<0.05,vs SCon2 group);心肌组织的ATP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SCon1组和SCon2组(P<0.05),心肌组织MDA含量亦分别低于SCon1组和SCon2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IP对在20℃低温停灌的兔未成熟心脏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2次IP的保护效应优于1次或3次IP.在停灌期间应用CCS,IP的心肌保护作用随停灌期间低温程度的升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合氢HTK液对供心保存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保存液为HTK液)、H1组(保存液为含氢浓度约0.8mM的HTK液),H2组(含氢浓度约0.4mM的HTK液),H3组(含氢浓度约0.2mM的HTK液).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法,心脏分别在各组保存液中冷保存(4℃)6h,Tunel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结果:供心冷保存(4℃)6h后,H1、H2、H3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H1、H2、H3组的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对照组的Bax mRNA水平明显高于H1、H2、H3组(P<0.01或P<0.05),对照组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H1、H2、H3组(P<0.01).结论:舍氢HTK明显抑制供心保存时大鼠心脏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McCord的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是活性氧自由基——主要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毒性引起的。我们的研究证明,ATP-MgCl_2心脏冷停搏保护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心脏外科手术中,对缺血缺氧心肌有着十分满意的保护作用。 我们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分别检测了以含氧灌注液、含氧灌注液加入SOD和含氧灌注液加入ATP—MgCl_2对离体兔心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的变化,以阐明ATP-MgCl_2是否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HTK液与冷血停搏液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效果,为临床心肌保护灌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数据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5月-2018年8月在体外循环下(CPB, Cardiopulmonary Bypass)应用灌注停跳液停跳的瓣膜手术患者529例,分为冷停液组(n=326)及HTK液组(n=203),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将上述两组资料进行匹配,确定选取73对可匹配病例进行比较。采集的临床结果主要为CPB时间,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intensive care unit length of stay,ICU LOS)以及血清钠术中术后浓度变化等参数。其次为,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ABP(Intra aortic ballon pump)的使用及新发透析,30天死亡率与术后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匹配后两组中冷停液组较HTK液组的主动脉平均阻断时间及CPB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K液组存在短暂性低血钠血症(P0.05),ICU LOS以及其余各临床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HTK液与冷血停搏液临床早期结果一致,可根据手术操作流程及病人经济水平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Gao Q  Yuan XG  Li XY  Lu Y  Xia Q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0,26(4):450-2, 480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全心停灌心肌缺血复灌模型。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复灌各时间点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心肌组织formazan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复灌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明显增加心脏formazan含量,降低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促进左室发展压、左室做功和冠脉流量的恢复。CGRP受体阻断剂CGRP-(8-37)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5-HD均减弱了缺血后处理的作用,且CGRP-(8-37)阻断了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Diaz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引起内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预处理抗心肌缺血复灌(I/R)损伤作用及其与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和/或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进行全心停灌30min,复灌120min复制I/R模型。测定心室力学指标和复灌各时间点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实验结束测定心肌组织formazan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单纯I/R组相比,ACh(0.1μmol/L,5min)预处理明显提高心肌细胞的formazan含量,降低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明显改善I/R所致的左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心率与发展压乘积和左室舒张末压力的下降,缓解冠脉流量的减少。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剂苍术苷(20μmol/L,复灌前给药20min)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5-羟基癸酸(100μmol/L,缺血前给药20min)能明显减弱ACh的保护作用。结论: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上,ACh预处理具有抗心脏缺血/复灌损伤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和促进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二种心脏停搏液不同灌注方法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30例双瓣患者随机分为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组(n=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组(n=10),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组(n=10),观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体外循环后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肌酶激酶同工酶较其他2组明显增高;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和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无明显差异。结论:冷血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优于冷晶体停搏液,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与持续灌注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Na^+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TTX)极化心脏停搏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Na^+浓度([Na^+]i)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心脏,用酶解法分离成具有搏动性的单个心室肌细胞悬液,随机分成基础组、STH2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和TTX组(实验组),STH2组和TTX组分别应用St.ThomasⅡ号停搏液和TTX停搏液处理,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停搏/复搏细胞模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测定各组细胞不同时期的[Na^+]。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TTX组和STH2组细胞复搏后[Na^+];均明显高于基础组(P〈0.01),但TTX组明显低于STH2组(P〈0.01);在停搏期间,TTX组细胞[Na^+]i上升速度和幅度明显低于STH2组;形态学观察,TTX组复搏后具有正常活力的杆形心肌细胞比例高于STH2组(P〈0.01)。结论:河豚毒素心脏停搏液较去极化心脏停搏液能减轻心肌细胞Na^+超载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幼兔离体心脏模型。模拟临床上可能出现的含血停搏液Ca^2 浓度变化,探讨适宜于未成熟心肌保护的Mg^2 浓度。方法 3-4周龄长耳白兔,依照含血停搏液不同Mg^2 浓度(0.6mmol/L,4.0mmol/L,8.0mmol/L,120mmol/L,16.0mmol/L)随机分为5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采用Ca^2 浓度1.2-1.5mmol/L的含血停搏液,运用温血停搏液诱导停搏,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低温保护,终末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技术,观察以下指标:1、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前后恢复率;心率,主动脉流量,冠脉流量,心排量,左室收缩压和左室舒张末压;2、心肌含水量;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4、心肌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5、心肌细胞内Na^2 ,Ca^2 含量;6、心肌组织ATP含量;7、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8、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1、心率恢复率,主动脉流量恢复率及左室收缩压恢复率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而冠脉流量恢复率,心排量恢复率和左室舒张末压恢复率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优,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0.4mmol/L组,8.0mmol/L和12.0mmol/L组高于欺科2组。4、心肌乳本能部氢酶漏出率以8.0mmol/L组最低,而肌酸激酶漏出率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5、心肌细胞内Na^ 、Ca^2 含量;6、心肌组织ATP含量;7、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8、心肌超微结构。结果:1、心率恢复率,主动脉流量恢复率及左室收缩压恢复率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而冠脉流量恢复率,心排量恢复率和左室舒张末压恢复率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优,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桎卤含量0.4mmol/L组,8.0mmol/L和12.0mmol/L组高于其余2组。4、心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以8.0mmol/L组最低,而肌酸激酶漏出率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5、心肌细胞内Na^2 含量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而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以8.0mmol/L组最低。6、心肌组织ATP含量以12.0mmol/L组为最高。7、心肌组织SOD活性以8.0mmol/L和12.0mmol/L组库最高,而MDA含量各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8、心肌超微结构;8.0mmol/L和12.0mmol/L组表现为基本正常未成熟心肌超微结构,而0.4mmol/L组超微结构有明显损伤表现。结论 对于未成熟心肌,当采用温血停搏液诱导停搏,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低温保护,温血停搏液终末控制性再灌注技术时,为避免含血停搏液Ca^2 浓度偏高对未成熟心肌的不利影响。应维持含血停搏液中Mg^2 浓度在8-12mmol/L。  相似文献   

11.
高钾停搏液是心脏手术中应用最广的心脏停搏液。目前提倡在高钾停搏液中加入钙拮抗剂以加强心肌保护。其依据基于:(1)使用高钾阻断快钠通道,使心肌细胞达到快速停搏;(2)钙拈抗剂可减少钙内流而减轻缺血损伤。但钙拮抗剂的膜作用可影响停搏复灌后的心肌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δ-阿片受体是否参与缺血后处理对抗心肌缺血/复灌(I/R)损伤和心肌细胞低氧/复氧(H/R)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全心停灌30 min、复灌120 min复制I/R模型。测定心室力学指标和复灌时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实验结束测定心肌组织formazan含量。酶解分离的心肌细胞采用低氧60min、复氧60min复制H/R模型,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结果:在离体心脏模型上,与I/R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停灌后复灌即刻立即给予6次全心停灌/复灌循环)心肌组织的formazan含量明显增高,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LDH明显降低,同时缺血后处理明显改善心室力学指标,缓解冠脉流量的减少 在分离心肌细胞模型上,低氧后处理明显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δ-阿片受体阻断剂naltrindole(NTI)和线粒体钙激活钾通道(KCa)阻断剂paxilline(Pax)在离体大鼠心脏模型和分离心肌细胞模型上均能明显减弱缺血后处理的作用。在心肌细胞模型上,与H/R组相比,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明显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其作用可被paxilline所阻断。结论:缺血后处理具有抗心肌缺血/复灌损伤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δ-阿片受体和开放KCa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e)预处理抗心肌缺血/复灌(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否与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和/或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eangendorff灌流方法,全心停灌30min,复灌120min复制I/R模型。测定心室力学指标和复灌各时间点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实验结束测定心肌组织formazan量的变化。结果:与单纯I/R组相比,Pue(0.24mmol/L,5min)预处理明显提高心肌细胞的formazan含量,降低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明显促进左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心率与发展压乘积和左室舒张末压力的恢复,缓解冠脉流量的减少。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剂苍术苷(20μmol/L。复灌前给药20min)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5-羟基癸酸(100μmol/L,缺血前给药20min)能明显减弱Pue的保护作用。结论: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上,Pue预处理具有抗心脏缺血/复灌损伤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和促进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辣椒素的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辣椒素组(4μg/kg)、中剂量辣椒素组(8μg/kg)、和高剂量辣椒素组(16μg/kg)。辣椒素组在缺血前45分钟通过腹腔注射(4、8、16)μg/kg的辣椒素,辣椒素组在缺血前45分钟通过腹腔注射(4、8、16)μg/kg的辣椒素,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缺血前45分钟通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含量;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形态;酶法检测肾脏线粒体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检测肾脏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肾脏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肾脏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免疫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ing)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和p-TRPV1蛋白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肾脏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并计算和腺苷酸池(ATP+ADP+AMP)含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r、BUN和线粒体MDA的含量以及p-TRPV1表达水平和肾组织病理损伤均明显增加,而线粒体SOD、GPx、CAT、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以及ATP、ADP、AMP和ATP+ADP+AMP含量均明显降低,而TRPV1表达无差异;与模型组相比,利用辣椒素预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Cr、BUN和线粒体MDA的含量以及肾组织病理损伤,并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肾脏线粒体SOD、GPx、CAT、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以及p-TRPV1表达和ATP、ADP、AMP和ATP+ADP+AMP含量,而TRPV1表达无差异;以上结果均表明辣椒素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抑制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供心不同时程低温保存后线粒体Smac/DIABLO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根据不同的低温保存时程,SD大鼠随机分5组(n=8)。采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停搏大鼠心脏,检测心脏在4℃条件下celsior保存液中分别保存0、3、6、9、12h后,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采用Westom blotting蛋白印迹分析法观察心肌细胞Smac/DIABLO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①随着低温保存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线粒体内SOD活性随之降低,MDA含量随之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也逐渐增高。②随着低温保存时间的延长,Smac/DIABLO蛋白表达逐渐增多,至低温保存6h后最为显著,随后又逐渐减弱。结论:随着低温保存时间的延长,可能由于心肌细胞抗氧自由基的能力逐步减弱,致使诱导细胞凋亡的心肌线粒体Smac/DIABLO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心肌细胞凋亡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观察研究内源性CO在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大鼠经内源性CO激动剂原卟啉氯化钴(CoPP)和内源性CO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处理后,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完成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停灌(缺血)时间设定为30 min,分别采集离体心脏稳定期和再灌注后30 min心功能指标参数,ELISA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GMP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浆中内源性CO的含量以及再灌注10 min时灌流液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等心肌酶的指标。结果显示,停灌前离体心脏跳动平稳,CoPP组、ZnPP组和对照组心脏各项功能指标均保持稳定,三组间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再灌注后,三组间心功能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与停灌前相比,对照组和ZnPP组心功能均明显下降(P0.05),且ZnPP组下降较为显著,而CoPP组仍能保持停灌前水平。与此同时,三组大鼠体内CO含量、离体心肌酶学指标和再灌注后恢复稳定时间也有明显的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CoPP组复灌稳定恢复时间减少,灌流液中CK和LDH含量显著减少,血浆内源性CO含量和心肌cGMP含量显著增加,而ZnPP组则呈现截然相反的结果。以上结果提示,内源性CO可维持一定的心脏舒缩能力、缩短心脏复跳时间,在心脏缺血再灌注中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对缺血心肌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川芎嗪的心肌保护及抗氧化作用机制。在心脏停跳液中加入川芎嗪后对离全兔心脏进行缺血再灌注,然后观察心肌线粒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发现含有川芎嗪的停跳液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显著升高,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发现较轻,因此,川芎嗪对缺血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脑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KATPC)开放剂二氮嗪(DE)对离体大鼠供心长时程低温保存时线粒体超微结构及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的影响。方法:利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观察供心在4℃含不同浓度DE(15、30、45μmol/L)的Celsior保存液中保存9h后,复灌期心脏作功量(RPP)变化情况。比色法测定MPTP开放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①Celsior保存液中加入30μmol/L的DE对促进长时程低温保存后供心收缩功能的恢复、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和抑制MPTP开放的作用最显著。②DE的上述作用可分别被mitoKATP特异性阻断剂5-羟基葵酸盐(5-HD)及MPTP开放剂苍术苷(Atr)所取消。结论:DE可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减轻由长时程低温保存导致的大鼠供心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异丙酚15、30、60μmol.L-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分别平衡灌注20 min后,常温全心停灌25 min,再灌注30 min。Powerlab/8s仪记录各组平衡末、缺血前及再灌30 min时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检测心肌线粒体活力、膜肿胀度、锰超氧化物岐化酶(Mn-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9,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异丙酚30、60μmol.L-1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功能,减弱冠脉流出液中LDH、CK的活性(P〈0.05);心肌线粒体活力有所恢复,膜肿胀度减轻,Mn-SOD活性升高,MDA生成明显减少(P〈0.05),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caspase-3,9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异丙酚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线粒体的过氧化损伤,抑制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可能是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研究。方法:2型糖尿病雌性Goto-Kakizaki大鼠根据实验要求分为三组:对照组,心肌缺血组和达格列净组。通过右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系统评估大鼠SBP、MAP和DBP;LabScribe 2软件操作的记录系统监测大鼠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TTC染色和组织学分别检测大鼠的心肌梗塞面积百分比和心肌损伤评分;TUNEL测定法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测定试剂盒和荧光追踪检测大鼠心肌中的ATP含量、ADP / ATP比率、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印迹分析线粒体裂解融合因子线粒体蛋白2(Mitochondrial protein 2,MFN2),视神经萎缩1(Optic nerve atrophy 1,OPA1)和动力蛋白相关的蛋白1(Dynein-related protein 1,DRP1)的蛋白表达;RT-PCR分析大鼠心肌细胞中能量代谢相关因子PGC1-α和CPT-1的转录。结果: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的SBP、MAP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缺血组和达格列净组的DBP比较无差异(P>0.05)。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LVEF降低(P<0.05),LVIDs、LVPWs和LVPWd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的LVEF升高(P<0.05),LVIDs、LVPWs和LVPWd降低(P<0.05)。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的梗塞面积占比和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梗塞面积、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此外,与心肌缺血组相比,达格列净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MMP。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的ATP含量和MMP降低(P<0.05),ADP / ATP比率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ATP含量和MMP升高(P<0.05),ADP / ATP比率降低(P<0.05)。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MFN2和OPA1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DRP1蛋白表达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MFN2和OPA1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DRP1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PGC1-α和CPT-1的mRNA表达降低(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PGC1-α和CPT-1的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达格列净给药可减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增强心室功能和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