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肌电图检查评估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5例(患侧手共39侧)临床确诊为腕管综合征并接受腕管切开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于手术前后分别行肌电图检查,应用正中神经传导检查和拇短展肌针极肌电图检查,分析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腕部正中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异常率(33%)、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异常率(36%)较手术前(72%、74%)明显下降(P0.05),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波幅(7.40±5.05)较手术前(4.86±3.60)显著降低(P0.001),拇短展肌静息状态下失神经电位的异常率(69%)、重收缩时募集电位异常率(13%)均较手术前(85%、26%)明显下降(P0.05)。患者手术前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管切开减压术可解除正中神经卡压状态,明显恢复正中神经功能,增强拇短展肌肌力,临床治疗效果好。肌电图检查可为腕管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轻度、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轻度、中度CT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案治疗,电针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电针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及功能评分、电生理参数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电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电针组症状及功能评分分别为(15.28±2.35)分和(9.92±1.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3±3.18)分和(14.28±2.26)分(P0.05);治疗后电针组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时(DML)低于对照组,拇指展肌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拇指-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中指-腕SCV、拇指-腕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NAP)波幅、中指-腕SNAP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针组腕管正中神经近端肿胀≥10 mm~2的比例为27.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81%(P0.05)。结论:电针治疗轻中度CTS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腕部症状和功能,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电生理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推导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椎板实际开门宽度、椎管横径与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关系的公式,并利用公式预测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通过术前术后椎管形态变化建立几何模型,根据三角函数知识推导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椎板实际开门宽度、椎管横径与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关系的公式:s_(增加)=b/2×2((a~2-b~2/4)~(1/2))=(c-d)/2×2((a~2-(c-d)~2/4)~(1/2))(其中a为椎管横径,b为实际开门大小,c为使用钛板尺寸,d为使用磨钻直径)。通过患者术前术后CT图像,测量公式中相关参数,并代入公式得出术后椎管横截面积的预测增加值,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利用公式预测的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与实际测量得出的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之间的差异,从而验证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结果:25例病例均获得术前术后完整的CT影像学资料。对每个病例手术相关节段术前术后椎管横截面积进行逐一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公式计算所得各节段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与实际测量的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逐一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公式根据实际椎板开门宽度及椎管横径能准确计算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指导术者在术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钛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于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6例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其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重度组,其中腕管综合征43例、轻度组18例、中重度组25例,肘管综合征23例、轻度组12例、中重度组11例,选取同时期6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在豌豆骨及肘管入口水平分别测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前后径、左右径、横截面面积、杨氏模量。比较各个测量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及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分型价值。结果:观察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杨氏模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左右径、横截面积、杨氏模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杨氏模量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的准确率为65.12%、81.40%,敏感度为61.11%、83.33%,特异度为68.0%、80.0%,精确度为57.89%、75.0%;高频超声、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的准确率为52.17%、78.26%、敏感度为58.33%、83.33%、特异度为45.45%、72.73%、精确度为53.85%、76.92%。结论: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表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可实现以无创的方式对该疾病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在腰椎翻修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38例腰椎术后需要翻修的患者接受TLIF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随访(22.6±4.4)个月;术前下肢疼痛和背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8.2±1.6)分、(7.2±1.4)分,术后18个月下肢疼痛和背部疼痛VAS评分为(1.8±0.8)分,(1.5±0.7)分,术前和术后18个月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障碍指数为24.3±8.2,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JOA评分为(25.5±7.6)分,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术后改善率和优良率均为86.8%;术前椎间高度和椎间移动幅度分别为(7.5±1.2)mm,(8.7±2.1)°,经TLIF技术治疗后相应指标依次为(10.6±1.9)mm,(1.8±0.7)°,差异显著(P0.05);骨融合率100%。结论: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翻修的腰椎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枕骨-枢椎螺钉间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在先天性寰枢关节脱位(CAAD)治疗中的作用。本研究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西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枕骨-枢椎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CAAD患者1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和术后影像学检查考察齿状突下降程度、延髓颈髓角变化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短期及远期疗效,并计算术后功能改善率。随访时间为4~29个月,平均14个月。研究显示,术前齿状突尖端到Chamberlain线距离平均为(10.49±2.87)mm,术后平均为(4.47±2.62)mm,术后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的延髓颈髓角较术前增大(p0.05);疗效如下:2例治愈(11.8%),9例显效(52.9%),6例有效(35.3%),术后短期及远期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短期较术后远期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枕骨-枢椎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在CAAD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能否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方法将16只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切断大鼠右后肢胫神经,建立腓肠肌失神经动物模型。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肌卫星细胞悬液0.2mL缓慢注射到失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中;对照组:则缓慢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相同部位。术后第4周,采用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形态学观测的方法,检测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变化情况。结果成功地对成年大鼠肌卫星细胞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培养和移植。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失神经腓肠肌湿重残存率(由手术侧与自身健侧的肌湿重测定值之比得出):实验组为0.48±0.050,对照组为0.33±0.059,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残存率(由手术侧与自身健侧的肌纤维横截面积测定值之比得出):实验组为0.58±0.011,对照组为0.50±0.018,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表明将肌卫星细胞异体移植到失神经骨骼肌内可明显延缓骨骼肌的萎缩进程,为再生神经到达靶器官提供较多的时间,进而为解决再生神经延伸到靶器官前,靶器官已发生不可逆性萎缩,严重制约再生神经效果的临床难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60例(78眼),随机分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36例(46眼)患者为A组,术中不用丝裂霉素C的24例(32眼)为B组,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CD)、平均细胞面积(AVG)及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分析其数量的改变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A组术前眼压为(35.4±13.7)mmHg,B组术前眼压为(32.5±13.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5.7±3.7)mmHg、(17.0±3.2)mmHg,均低于B组的(19.4±3.7)mmHg、(20.2±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475±484)个/mm2、(2199±373)个/mm2、(2164±332)个/mm2;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431.4±67.6)μm2、(480.6±66.8)μm2、(463.8±46.2)μm2;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31.1±7.4)%、(34.4±6.3)%、(31.2±7.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各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342±94)个/mm2、(2185±215)个/mm2、(2074±218)个/mm2;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453.9±94.8)μm2、(516.3±100.8)μm2、(499.81±106.4)μm2;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30.2±3.0)%、(32.7±2.9)%、(31.4±4.3)%;除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与术前比较有意义(P<0.05)外,余参数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0.4%高于B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1.1%高于B组的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中用丝裂霉素C的降压效果比不用丝裂霉素C的效果好,但短期内前者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副神经切断联合远端毁损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痉挛性斜颈患者100例,其中单纯副神经切断组30例,副神经切断+神经远端毁损组7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3月、术后6月均行Tsui评分评估治疗疗效,同时术后观察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发音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结果:单纯副神经切断组患者术前Tsui评分平均为(22.14±2.19),术后2周为(15.23±1.2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神经切断+神经远端毁损组患者术前Tsui评分平均为(23.09±1.23),术后2周为(8.23±0.9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副神经切断组术后3月和术后6月的Tsui评分分别为(13.03±1.11)和(11.34±1.02),副神经切断+神经远端毁损组Tsui评分分别为(6.09±0.25)和(4.41±0.2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副神经切断+神经远端毁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的患者,予以相应处理后好转,均为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发音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副神经切断联合远端毁损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较单纯副神经切断术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正中神经开放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正中神经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4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SCV)以及正中神经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正中神经功能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CV、SCV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MCV、SCV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显微手术治疗正中神经开放性损伤效果显著,为神经损伤修复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HFS Hemifacial Spas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至2016年底在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四科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VD M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治疗的40名面肌痉挛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QOL Quality of Life)评分,对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MVD的明显缓解率为95%,手术前后不同生活质量项目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QOL量表评分总值为21.83±2.01,术后总值为2.15±0.8,术后QOL量表评分总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对面肌痉挛患者的症状缓解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患者内心窘迫的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制备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评估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探讨其在科研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月龄巴马香猪25头,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微创开胸结扎左旋支中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术前、术后1 h、4周行心脏超声评估模型动物的心脏功能,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心脏行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及病理变化,统计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结果结扎术后1 h和4周后心脏功能较术前均明显降低,EF值由(64.2±4.6)%分别降至(48.2±5.3)%和(49.7±6.1)%(P0.01),左心室侧壁室壁厚度变薄,胶原增生。梗死后1 h室颤率17.3%,梗死面积为(19.2±3)%。结论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能够建立稳定的猪心肌梗死模型,具有手术创伤小、模型稳定和死亡率低等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经济、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NGAL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预测CIN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09.01~2009.12我科收治的65例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介入治疗前和术后8~12h、48h的血清肌酐变化情况,确定发生对比剂肾痛的患者.分别收集术前、术后8~12h血清标本置于-80℃冰箱,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NGAL表达水平,观察术后NGAL浓度对CIN的诊断价值.结果:①145例术前肌酐正常的PCI患者,术后共有14例患者被诊断为CIN,其中研究组有8例(12.3%)、对照组有6例(7.5%)诊断为发生了CIN.②研究组中被诊断为CIN的患者术后8~12h血清NGAL的浓度与术前比较[(9.21±0.18 vs 4.05±1.30)ng/ml,p<0.01]有显著差异,而术后8~12h Scr、BUN、GFR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NGAL较Scr提前至少24h诊断CIN.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51±0.052,AUC 95%的可信区间为(0.748,0.953).根据ROC曲线结果分析,NGAL预测CIN的临界点为9.04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5.2%,③单变量分析示术前NGAL水平与GFR呈负相关,与Scr、BUN、舒张压(DBP)呈正相关;术后NGAL水平与GFR呈负相关,与Scr、对比剂用量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GFR、对比剂用量是NGAL水平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NGAL对于A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的CIN具有良好的预测诊断作用,为早期诊断CIN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4-2011.12在我科住院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应用超声多普勒分别检测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量(PVF)、肝动脉血流量(HAF),术中水柱法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回顾分析(通过对病历查阅获取)上述患者Child分级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用SAS 8.0对获取的指标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共480例,行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50例,单纯脾切除30例.PVF由术前的(1368± 402)ml/min减少至术后的(986± 295)ml/min(P<0.01);HAF由术前的(412± 68)ml/min增加至术后的(526± 132)ml/min(P<0.01);FPP由术前的(30± 6)cm H2O降至术后的(26± 5)cm H2O(P<0.01).R15 ICG由术前的(18±8)%降至术后的(16±7)%(P>0.05).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患者比率由术前85%增加至术后95%(P<0.01).其它肝脏功能指标如总胆红素、凝血酶原延长时间以及腹水消失率都明显好转.结论: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流量虽然减少,但是肝动脉血流量增加及术后门体分流减少均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疗效及治疗经验.结果:22例患者共植入22枚支架,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造影狭窄率为(11.2±4.5)%,较术前(79±15)%明显改善.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小于20%.临床随访无TIA发作或脑卒中再发,DSA随访除1例外均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冠心病合并室壁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共收治37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室壁瘤直径小于50 mm采用"三明治"法室壁瘤折叠术(13例),室壁瘤直径大于50 mm采用Dor标准术式(24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一年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前降支均采用左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移植血管1-4支。术后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猝死,其余均康复出院。术后血胸再次开胸止血1例。随访34例,1例失访。术后2周、术后1年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4.27±7.22)%、(49.32±6.98)%较术前(34.47±8.13)%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51.87±6.25)mm、(50.73±5.72)mm)较术前(61.25±5.21)mm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1.82±0.47)、(1.64±0.51)较术前(3.08±0.55)明显改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患者,根据瘤体大小及部位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同期冠脉搭桥及矫治瓣膜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对早期肾癌患者术后术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并随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接受经后腹膜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且术后病检结果为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2周、6月、1年、1.5年、2年测定双肾GFR、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指标值,随访时间大于2年的有28例患者,比较并分析各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分析LNSS术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28例患者术肾术前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42.02±7.31 ml/min和43.30±3.6%,术后2周分别为31.42±5.23 ml/min和34.83±5.8%,术后6月分别为33.23±5.46ml/min和36.85±5.3%,术后1年分别为37.21±6.59 ml/min和39.74±6.2%,术后1.5年分别为40.44±5.82 ml/min和42.26±6.2%,术后2年分别为40.64±5.74 ml/min和42.26±5.8%。术后24小时,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术后6个月以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2周,血清胱抑素水平升高,术后6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LNSS术式对早期肾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头孢噻肟钠对预防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行肺癌根治术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头孢噻肟钠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n=44)和大剂量组(n=46)。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均给予头孢噻肟钠静滴,其中小剂量组给予2g注射用头孢噻肟钠+0.9% NaCl 100 mL,当手术时间超过3 h,术中再次给予同等剂量头孢噻肟钠静滴,术后12 h给予2 g头孢噻肟钠静滴,大剂量组用药方法同小剂量组,各阶段头孢噻肟钠用量改为3 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病原菌清除率。结果: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WBC水平均较术前上升,血清ALB水平较术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8.80±2.50)d、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3.50±1.05)d,大剂量组分别为(18.10±2.35)d、(12.95±2.0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术后感染率为9.09%、10.87%,病原菌清除率为83.33%、85.71%,两组患者感染率、病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给予小剂量头孢噻肟钠能达到与大剂量用药相同的预防术后感染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植骨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效果,探讨颗粒自体骨与块状自体骨两种植骨方式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32例,其中采用块状自体骨进行骨移植的患者60例,采用颗粒状自体骨进行骨移植的患者72例,随机从两种植骨方式中各抽取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后凸畸形矫正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无全身并发症,两组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影像学提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及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块状骨组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融合率15%(3/20)术后9个月融合率45%(9/20),术后12个月融合率95%(19/20)。颗粒骨组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融合率45%(9/20)术后9个月融合率80%(16/20),术后12个月融合率100%。块状骨组术前Cobb角为29.8°±5.0°,术后Cobb角为14.7°±2.5°,末次随访Cobb角为16.0°±2.9°。颗粒骨组术前Cobb角为30.9±7.6°,术后Cobb角为15.6°±3.8°,末次随访Cobb角为16.7°±3.8°,两组病人术后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矫正,末次随访无明显丢失,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颗粒骨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块状骨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颗粒状自体骨与块状自体骨相比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植入方便,出血量少,植骨融合时间短,融合率高,是胸腰椎结核植骨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non-lens βγ-crystallin and trefoil factor complex,βγ-CAT)是一个从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大然分子量为72kDa的全新的蛋白复合物.本研究测定了βγ-CAT处理红细胞后引起细胞内钾离子外流与溶血效应的时效曲线,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βγ-CAT处理红细胞引起的早期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βγ-CAT(3 nmol/L)37℃处理红细胞5 min,(93.31±5.89)%的细胞内钾离子迅速外流(P<0.01),相心溶解率为(13.12±1.92)%(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红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体枳增加,肿胀.少数红细胞表面向外形成棘状异常突起,部分肿胀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通过棘状突起缺口向细胞外喷射血红蛋白.表明βγ-CAT通过在红细胞膜上形成孔道使细胞内钾离子迅速外流导致红细胞内渗透压改变而溶血.其结果为理解βγ-CAT的溶血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