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与多种疾病存在重要关联,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DNA甲基化修饰虽然不会引起DNA序列的改变,却可干扰基因的表达。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原发性高血压与DNA甲基化存在着重要关联,因此,了解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与DNA甲基化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解释原发性高血压和DNA甲基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现就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与DNA甲基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牙周炎是一种由菌斑引起的以牙周软组织和牙槽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是细菌 感染和宿主防御相互作用的结果,受遗传有关的宿主易感性、环境、行为因素的影响。致病菌的存在是牙周炎发生的必要条件,基 因因素影响宿主在应对细菌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强度,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破坏。许多有关牙周炎基因方面的研究把目 光对准了在免疫调节和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物质的基因多态性,比如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受体、趋化因子、酶以及其他与 抗原识别有关的物质。FcrR 就是其中之一。FcrR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有FcrRI、FcrRII、FcrRIII 三类,大量研究表明 FcrRIIA 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易感性有关。在针对不同种族的调查中,Fc酌RIIA 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易感性的研究结果不尽 相同。也提示我们基因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个种族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基因标识在界定牙周炎病因和预后方面的相关应 用会变得有所不同。基因诊断将会成为未来牙周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对近年来FcrRIIA 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关系 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牙周炎是一种由菌斑引起的以牙周软组织和牙槽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是细菌感染和宿主防御相互作用的结果,受遗传有关的宿主易感性、环境、行为因素的影响。致病菌的存在是牙周炎发生的必要条件,基因因素影响宿主在应对细菌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强度,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破坏。许多有关牙周炎基因方面的研究把目光对准了在免疫调节和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物质的基因多态性,比如细胞因子、细胞表面受体、趋化因子、酶以及其他与抗原识别有关的物质。FcγR就是其中之一。FcγR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有FcγRI、FcγRII、FcγRIII三类,大量研究表明FcγRIIA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易感性有关。在针对不同种族的调查中,FcγRIIA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易感性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也提示我们基因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个种族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基因标识在界定牙周炎病因和预后方面的相关应用会变得有所不同。基因诊断将会成为未来牙周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对近年来FcγRIIA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炎的始动因子。研究发现,牙周炎与全身多器官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有关,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牙周炎与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将近期对牙周可疑致病菌感染下呼吸道的途径及其作用研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Li J  Feng J  Wang X 《生理科学进展》2011,42(4):291-29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心血管疾病、孕期并发症、认知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制相关研究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综述主要介绍新近国际科研界热点,即以蛋白质同型半胱氨酸化为中心的假设理论.该理论以同型半胱氨酸的分子化学性质为基础,通过两种基本的蛋白质修饰途径,较好地解释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对蛋白质的修饰所造成的血管性损伤也许正是引起上述多种不甚相关疾病的共同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最高的群体,因此对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研究表明,给社区老人发放健康手册并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和综合管理会提高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老年人会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接触危险因素。通过社区指导和干预,可以提高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力避引起骨质疏松的隐患与风险,增加健康指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因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过程之间的负平衡,引起骨质进行性丢失,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可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表达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进而影响骨形成/骨吸收平衡,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现主要阐述DNA甲基化与骨代谢调节和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脏腑理论密切关注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以中医经典《内经》“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为基础,探讨心、小肠、肠道微生态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可能是心系疾病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途径之一,这一发现可能为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与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自2019年12月—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量表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自制问卷进行一般人口学、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调查。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营养状况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MNA平均得分为(22.79±4.193)分,其中营养状况良好者、存在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及营养状况差者分别占所有患者的42.27%、50%、7.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年龄≥7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饮酒、病情程度重及疼痛程度重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喝牛奶及经常运动为保护因素,均有P<0.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营养状况不佳,众多因素均可对此产生影响,临床工作者可针对患者存在的,且可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重点指导。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为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自噬是一个动态的、高度规律的自我消化过程,负责细胞存活和氧化应激反应,可以控制人体老化和骨质疏松症。尽管目前自噬对骨质疏松症的调控机制并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但是随着对自噬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可能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机制不断被揭示。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自噬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文献,探寻自噬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科学依据,发现对自噬与骨质疏松症共同影响的机制包括衰老、基因调控等。同时,自噬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发病及药物治疗均有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与自噬相关的调控体系来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对蚌埠市蚌山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探讨骨质疏松症对跌倒风险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1月~2021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蚌山区的常住居民,调查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共发放960份调查问卷,回收941份,回收率为98.02%。根据有无骨质疏松症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无骨质疏松症组,观察两组跌倒风险和认知功能状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941例研究对象中,检查出存在骨质疏松症者325人,发病率为34.54%。根据有无骨质疏松症分为骨质疏松症组(n=325)和无骨质疏松症组(n=6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与乳制品和钙片摄入情况、年龄、连续服用类固醇激素超过3个月情况、骨折史、性别、其他慢性病患病情况、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饮茶情况、每天运动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性别为女性、连续服用类固醇激素超过3个月情况是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而每天运动情况≥30 min、有乳制品和钙片摄入情况、体质量指数≥24 kg/m2是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P<0.05)。骨质疏松症组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ROP-Com)评分高于无骨质疏松症组,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低于无骨质疏松症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低于无骨质疏松症组,画钟试验(CDT)评分高于无骨质疏松症组(P<0.05)。结论:蚌埠市蚌山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高,且受到年龄、性别、连续服用类固醇激素超过3个月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每天运动情况≥30 min、乳制品和钙片摄入情况、体质量指数≥24 kg/m2可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其跌倒风险升高,认知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在烟草的毒性物质中,尼古丁是主要成分。作为烟草的活性成分,尼古丁可对全身多系统产生病理性危害作用。除此以外,进入母体血液中的尼古丁可对正在发育的胎儿产生影响。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是成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较不吸烟者牙周炎的患病率高、病情重。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与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骨丧失及牙齿丧失有关。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存在牙周组织破坏和再生修复两种相互交替的过程,而尼古丁对牙周炎的影响也在于加速牙周组织破坏,抑制再生修复从而使得较之于非吸烟者而言,吸烟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同时,尚可使吸烟者经系统性牙周治疗的预后较差。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旨在探讨吸烟对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尤其是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林融 《蛇志》2005,17(3):180-184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之一,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全国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5~44岁年龄段的牙周炎患病率为97.2%,患病率居龋齿病之上,因此,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人们公认牙周微生物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但单有微生物并不意味着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的必然发生。牙周炎是一类多因素疾病,目前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口腔卫生状况,吸烟与否,某些全身疾病如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宿主的易感性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发性牙周炎和(或)重度牙周炎患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一些学者对外部环境相同的人群进行多年的纵向观察,发现不同个体罹患牙周炎的几率不同,这种差别可能缘于基因背景不同。目前,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牙周炎的易感因素已成为21世纪牙周病学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牙周炎是一种高发病率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多种全身性疾病的诱因。最新研究表明COVID-19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慢性肾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存在相关性。旨在基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感染与牙周炎发生的主要致病机制探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潜在关联。总结发现牙周炎与COVID-19发病率的上升没有直接关联,但是牙周炎能间接影响COVID-19预后。对两者关系的进一步了解,不仅可以预防牙周炎,还可以降低COVID-19不良预后的发生。本文为COVID-19合并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新型研究思路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正常的咬合接触关系或者过大的咬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者适应性变化称为咬合创伤,而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牙周袋形成和炎症、进行性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近年来有学者对咬合创伤作为一类独立疾病进行研究,也有学者将咬合创伤作为牙周炎的一个重要的局部促进因素进行研究。牙周炎和咬合创伤的关系至今不是很明确,关于咬合创伤和牙周炎的相互关系,虽然早在20世纪初已开始研究,却直到70年代才有严格对照的动物实验研究。大鼠牙周炎合并咬合创伤的模型在牙周炎和咬合创伤关系的相关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牙周炎和咬合创伤复合模型的建立方面,综述了各种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牙周炎合并咬合创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祖文 《蛇志》2002,14(2):56-59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而逐年增加 ,成为人群健康的一大危害。尤其是冠心病 (CHD)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认为 ,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 ,随着人们对 CHD危险因素深入研究 ,已发现许多危险因素与 CHD有关 ,本文对目前研究比较确切的几种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综述。1 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水平升高被视为与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LDL )一样成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甚至…  相似文献   

17.
口腔厌氧螺旋体的分离培养在国内尚属还未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培养口腔厌氧螺旋体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及与梭形杆菌的共生关系进行了探索,制备出适宜于口腔各类厌氧螺旋体生长的“螺旋体大豆消化液选择培养基”(简称SSSM),使用本培养基从40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分泌物标本分离出小齿密螺旋体19株,大齿密螺旋体4株,疏螺旋体4株,另分离出梭形杆菌21株,其结果显示出患者牙周袋及健康人龈沟标本中厌氧螺旋体及梭形杆菌培养阳性率二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进一步揭示出牙周炎与口腔厌氧螺旋体之间关系密切。并对分离出的菌株做了常用抗菌素的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相关性。本研究收集了2009年6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共18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量、肿瘤大小、组织分型、肿瘤浸润程度、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管癌栓情况等病理特征之间可能存在关系;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分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管癌栓之间密切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肿瘤大小2 cm、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至粘膜下层这几个因素都是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一系列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中高龄、肿瘤大小2 cm、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至粘膜下层均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障碍所致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严重威胁着老龄人群的身心健康。肠道微生态(intestinal microecology, GM)是人体内最重要且最为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对营养吸收、免疫调节、免疫防御、生长发育等有重要作用。GM失衡与炎症性肠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丰度及菌群结构的改变可能与骨量减少有关,且经益生菌、益生元及天然中草药改善GM失衡后,骨质疏松症得到改善。本文就GM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可能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MTHFR活性下降会导致血中Hcy水平升高。机体内Hcy水平取决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基因型分析也证明,MTHFR基因纯合突变者和杂合突变者,其血浆Hcy水平高于非突变的正常人。其中,MTHFRC667T突变及其引起的血Hcy升高被认为是引发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MTHFR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存在着独立相关性。本文就MTHFR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做出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