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高二《生物》第2册第9章“人与生物圈”中的第2节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最后一节。本节内容包括3方面: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本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支雪梅 《生物学通报》2009,44(10):59-59
存由北京出版礼和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生物》第1册(7年级上学期使用)教材中,第4章“生物的营养”,第2节“人和动物的营养”一节中,安排了实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
“酶与代谢”一节的实验探究法教学周湘(北京市第四中学100034)近年来,实验探究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我在“酶与新陈代谢”一节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1问题的提出“酶与新陈代谢”是高中《生物》中“新陈代谢”一章的一个课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的构造和功能这一节教材,是在植物和动物的构造和功能二节之后讲的。这一节中,把微生物列为专节讲述,是因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一节前言中,就明确了“微生物不是单独的一大类”。这样,学生对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和进化的历程上的位置,就易于理解了。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第二册(人教版)“发育”一节中,连续出现了3幅曲线图。曲线图的首次出现,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新的信息,对培养学生的能力、科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给生物教师提出新的课题——在生物教学中怎样通过曲线图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生物...  相似文献   

6.
郭辉 《生命世界》2009,(6):107-109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是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本章教学中不是只注重单个知识点,而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本章十分注重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四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铜胁迫下节节草对铜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节节草具有较强的解毒功能,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植物对铜的耐受性。钝化根系土壤中Cu2+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铜含量,阻止过量Cu2+进入体内;细胞壁及残渣、含核糖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是结合铜的主要部位,进一步降低了进入体内的铜含量;进入体内的Cu2+以沉淀或螯合蛋白的形式存在,显著降低铜离子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SOD和POD在铜处理下节节草细胞活性氧防御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的遗传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通过“变异”一节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采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由于本节基本概念多,有的又极易相混,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使同学们容易理解,我们对本节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鲫鱼外部形态”一节的教学李中和(山东省平邑县第二中学273300)在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义务教育新教材的特点?我在“鲫鱼外部形态”一节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注重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1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先把盛有水和鲫鱼的...  相似文献   

10.
罗剑 《生物学杂志》2001,18(2):43-44
生物“五步”单元教学法是将生物教材某一章或某一节或某几节作为一个教学单元 ,以“提纲定向———自学讨论———精讲质疑———练习反馈———总结提高”为基本环节的课堂教学程序。这是笔者在总结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1 设计原理1 1 体现了教学内容整体性原则“五步”单元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一页一页讲授的顺序 ,以生物教材各章、节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依据来确定教学单元。教学伊始 ,教师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进行分析 ,指出本单元学习目标、重难点 ,构建单元知…  相似文献   

11.
黄敏  陈鹏 《生物学通报》2004,39(3):39-40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方面.加强对现在的学生今后社会的公民、决策者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教育是中学生物学教育的迫切任务。高中新教材第2册第9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主要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3部分内容。本节内容的网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学“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生态系统”一节内容丰富,名词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我多次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总感到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往往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用发现法进行这一节的教学,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7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2节的内容。第2章共有3节内容。第1节讲述了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其中介绍了细胞膜和细胞质的功能.本节讲述的是细胞的另一基本结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因此,本节的内容是第1节的延续;同时,又为学习下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及8年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打下基础。本节的核心内容有2个:一是通过分析资料“小羊多莉的身世”,得出“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的结论;二是明确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版《生物学》教材8年级下册“生物的进化”一节中,教材安排了建议活动“模拟自然选择”,这个活动能将抽象的生物进化理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了教学中生存竞争这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只要对活动做一些改进,就不仅能让学生理解生存竞争,还能让学生理解生物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及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下面介绍改进后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我在生物教学中试行了三段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分三个步骤.现以初中《植物学》“叶的蒸腾作用”一节的教学为例介绍如下: (一)预习提纲学生预习要有预习提纲.以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所要求的内容,培养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分课堂预习和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16.
苏科庚 《生物学通报》2007,42(12):33-34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DNA复制是生物遗传信息得以世代相传和延续的基础,也是生物变异的基础。对本节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基因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新编高中生物教材增加了生物与环境一章,生态系统一节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在我国,生态学的基础知识以如此突出的地位进入中等学校生物教材,还是首次。鉴于生态学在当代世界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诸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让中学生懂得一点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它的教学问题也值得研究。本文仅就生态系统一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要突出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基本功能单位的教学教材把这一节分成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简单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相似文献   

18.
王建森 《生物学通报》2005,40(12):29-29
探究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把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一个简便实用的探究实验不仅能实现这一目标,而且能大大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明晰的科学方法。下面,笔者就尝试以一实例,来介绍在7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第2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教学内容中,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活动的。  相似文献   

19.
生物分类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教学中精选具体、形象的生物物种案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比较和类比的思维方式,突破前概念的影响,体会生物分类的思想,进而构建分类系统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三烊湿地与高新园区”一节“网络互动式教学案例”专题课。需要2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多样性”一节内容和完成了“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研究性课题以后的一节网络互动式探究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回顾“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以及评价自己的研究性课题的案例,找优点和差距;再以“三蛘湿地与高新园区”的问题为切人点.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利用网络工具,学会利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来学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