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灯蛾科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拟火焰污灯蛾Spilarctia pseudoflammeoida,新种 雌蛾翅展48—50毫米;体橙红色;触角锯齿状;触角干背面与腹面黑色,两侧黄白色锯齿黑色;下唇须黑褐色,下方基半部橙红色;前胸足基节橙红色,腿节粉色,前足与中足胫节外侧黑色,内侧粉色,后足胫节全为粉色,跗节均为黑色;腹部腹面黄色,背面橙红色。末端两节膨大,黄色;翅橙红色,稍透明,前翅中带黑点从前缘外科至中脉折角,再向内斜,  相似文献   

2.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86,(3):312-313
本文记述图夜蛾属一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隐图夜蛾Eugraphe obsoleta新种(图1) 翅展29毫米。头部淡褐色,下唇须第1、2节外侧大部褐黑色,第3节淡黄色,头顶褐色,雄蛾触角双栉形,栉齿短,有纤毛,颈板与翅基片淡褐色,胸部背面黑褐色,足暗灰褐色;腹部暗褐色,节间赭黄色;前翅淡赭黄色,中室色较暗,各横线不明显,环纹大,近圆形,  相似文献   

3.
方承莱 《昆虫学报》1982,(2):201-203
本文记述污灯蛾属Spilarctia Butler 1875的四个新种,标本采自西藏及四川,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渡口污灯蛾 Spilarctia dukouensis新种 翅展38—44毫米,♀46—52毫米。橙色。触角黑色,双栉形,尖端1/4处纤细。下唇须黑色,基半部侧缘红色。肩角黑色。前足基节红色,有黑斑,腿节上方红色,胫节与跗节黑色。腹部背面除基节及端节外红色,背面一列黑点不明显,侧面及亚侧面的黑点明显,腹面橙黄色。前翅橙色,从翅顶下方至后缘上方中部有一列很小的黑点,5脉至3脉间有几个极小的黑色亚端点。后翅橙色,后缘区散布红色,横脉纹有黑点,黑色亚端点或多或少。前翅反面除外缘区外染红色,横脉纹有一黑斑。♀蛾前翅反面红色较少。  相似文献   

4.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82,(4):434-435
在整理夜蛾科的标本中,发现一新种及一新亚种,兹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一、红缘绿夜蛾,Isochlfora rubicosta新种 翅展31毫米;头顶绿色及淡黄色,额、下唇须及复眼边缘有血红色毛,雄蛾触角双栉形,胸部背面绿色及淡黄色,足胫节与跗节血红色,前足胫节无刺;腹部背面褐色,腹面血  相似文献   

5.
1985年5月8日,第一和第三作者在海南岛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用黑光灯诱得一头雄蛾,经鉴定,为夜蛾科Noctudae的Baoris hierogltphica Moore,国内尚无报导,其种本名原意为“象形文字”,故中名拟为“象形文夜蛾”。砚将其形态特征简述本下: 体长约22毫米,翅展约52毫米,体翅白色,额的下部,唇基黑色,喙发达,黑色,触角丝状,柄节白色,鞭节黑色,但基部数节背面有与柄节相连向端部渐尖的白色楔纹。下唇须发达,贴颜面上弯,达复眼中上部,背面和墙部黑色,腹面白色,颈板和翅基片有黄带连成弧形,翅基片上各有小黑斑三个,胸背中区有四个小黑斑,前翅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在云南省林虫普查中发现的灯蛾科三新种。正模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模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及云南省林业厅。纵条污灯蛾Spilar ctia zhongtian,新种 翅展♂42~48毫米。触角双栉形,黑色,额及下唇须黑色;颈板黄白色,后端有红边,中间有黑色纵带;翅基片白色,具黑带;胸部具黑色纵带;胸足黑褐色,腿节具红带;腹部背面黄色,腹面色淡,背面具黑色短带,基部几节的黑斑大,末节上的成小三  相似文献   

7.
赵仲苓 《昆虫学报》1985,(4):423-424
本文记述毒蛾科两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小岭毒蛾 Lymantria xiaolingensis新种 雄蛾下唇须白色,第一和第二节外侧黑色;触角干白色,栉齿灰棕色;头部白色,胸部和腹部白色略带棕色;足白色,胫节外侧浅棕色,末端具一黑斑,跗节内侧浅棕色,外侧具二黑斑;前翅白色,各横线退化成黑点状,沿前缘基部有三个黑点,中室基部下面和中室中  相似文献   

8.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91,34(4):472-474
本文记述夜蛾科一新属二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银白冬夜蛾属 Argyromatoides 新属 属征 喙发达,下唇须短,向前伸,额有一弧形横脊状突起,其下有角质片,两侧并有齿状短突,雄蛾触角线形;前足胫节内侧有一长弯爪;腹部背面无毛簇;前翅窄长,翅尖较尖,外缘斜;后翅M_2自中室横脉下方发出。雄蛾前翅反面在中室前有长毛簇,后翅反面在  相似文献   

9.
异镂舟蛾Loudonta dispar (Kiriakoff)又名竹蚕、竹苞虫,属鳞翅目舟蛾科。是我省楠竹的主要害虫。我们于1974—1975年对此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形态简述(图1) 成虫 雌蛾体长2.0—2.2厘米,翅展4.5—4.6厘米,触角双栉形,栉齿较雄蛾短,前翅黄色,近前缘与基角深黄色,近臀角与顶角处为淡黄色;后翅淡黄或白色。腹部盖有较深的黄白毛。雄蛾体长1.6~1.8厘米,翅展3.6—3.8厘米,触角栉齿较长,羽毛状,前翅黄褐色,后翅茶褐色,翅缘披有黄褐色短毛,腹部茶褐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广东发现小稻叶夜蛾Spodoperaabyssinia Guenec和毛跗夜蛾 Remigia frugaiis (Fabri-cius)为害水稻。由于此两种害虫比较常见,因此加以整理,以供预测预报和防治上的参考。为了便于正确鉴定,除了介绍雌雄外生殖器构造外,还着重比较这两种与一些近似种类的区别。 一、小稻叶夜蛾 1.形态特征 成虫(图1)雄蛾头、胸部赭褐色。下唇须第二、三节端都具黑环,边缘具白色鳞片。触角红棕色,微锯齿状,每节具毛束。颈片中央具暗黑色的细横线。足灰黄色;跗节暗黑色,具白环。腹部灰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