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草蛉及其地理分布:脉翅目:草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草蛉科(Chsysopidae)玛草蛉属Mallada做了修正,并建立一新属——纳草蛉属Navasius gen. nov. 同时报道了纳草蛉属6新种:槽纳草蛉N. alviolatus sp. nov. 钩纳草蛉N. ancistroideus sp. nov. 无斑纳草蛉N. epunctatus sp. nov. 曲纳草蛉N. flexuosus sp. nov. 海南纳草蛉N. hainanus sp. nov. 及和纳草蛉N. hesperus sp. nov.。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纳草蛉属Navasius研究续报(研究Ⅰ见“动物分类学报”第15卷第3期)。报道了纳草蛉属6新种:跃纳草蛉N.igneus sp.nov.,冠纳草蛉N.lophophorus sp.nov.,黑角纳草蛉N.nigricornutus sp.nov.显沟纳草蛉N.phantosulcus sp.nov.康纳草蛉N.sanus sp.nov.及三齿纳草蛉N.tridentatus sp.nov.。  相似文献   

6.
草蛉的滞育     
  相似文献   

7.
亚非草蛉`Chrysopa boninensis`` Okamoto是果树、花木和蔬菜害虫的重要天敌。在广州地区一年完成10—11代,世代重叠。在田间没有越冬滞育现象。 本文叙述了该虫的生物学及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该虫控制害虫效果显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中国意草蛉属2新种:晕翅意草蛉Italochrysa psaroala sp.nov.和黄意草蛉Italochrysa xanthosoma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IZCAS)和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CAU)。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通草蛉属的研究(脉翅目:草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草蛉属(Chrysoperla)是脉翅目(Neuroptera)草蛉科(Chrysopidae)一分布很广的属。它是匈牙利Steinmann 1964年以草蛉属(Chrysopa)的一个亚属提出来的,但他依据的是头上的颜色和斑纹,因此包括了诸如C.flavifrons Brauer等其它属的种类。1966年,Tjeder主要依据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仍然把Chrysoperla作为Chrysopa的一个亚属,但此时该亚属包括的内容不同,它是以Chrysoperla carnea(Steph.)雌  相似文献   

11.
12.
记述了草蛉科Chrysopidae叉草蛉属Dichochrysa 3新种.1窄带叉草蛉,新种Dichochrysa angustivittata sp.nov.正模♂,江西上饶,1978-05-30,杨集昆采(存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新种与Dichochrysa kiangsuensis(Navas,1934)相似,但后者颜面无斑,胸背两侧黄褐色,前翅所有的横脉黑褐色,雄性外生殖器也与新种有较大差异.2脊背叉草蛉,新种Dichochrysa carinata sp.nov.正模♂,陕西宁陕火地塘,1 580 m,1998-07-14,袁德成采(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新种与其相似种Dichochrysa prasina(Burmeister,1839)的差别:后者触角之间具中斑,颊斑小;胸背淡绿色,具浅褐色斑点;径横脉、Rs脉的基部及分支脉的部分或全部以及阶脉都为黑色;雄性外生殖器与新种较为相似,但在殖弧叶两侧端部的宽窄、殖弧梁的形状等方面有明显区别.3芒康叉草蛉,新种Dichochrysa mangkangensis sp.nov.正模♂,西藏芒康盐井,1976-06-05,韩寅恒采(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新种与Dichochrysa yuxianensis(Bian et Li,1992)相似,但后者颜面有2对角下斑,颚唇须黑褐色,前胸背板绿色;伪阳茎、内突和殖下片也与新种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中国草蛉科已知属种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指出:属的分布以东洋成分比重较大,高山高原属分化明显;种类分布呈现东洋成分由东部沿海向北挺进、古北种类通过西北地区向西南延伸的格局,丰富的高山、高原种类及狭布种类,是我国草蛉区系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采集自我国辽宁省北票市中生界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的草蛉科篱草蛉亚科原草蛉属一新种,短脉原草蛉。该属此前仅在丹麦和加拿大的新生界地层中发现2种,新种与该属的其它种具有显著差异,如前翅基部第一支r1-rs横脉位于Rs起始处与Rs第一支脉分出处之间,R1在翅端前结束。本文简要对比了原草蛉属与篱草蛉亚科其它属的特征差异,并对新种的归属及其与该属其它种的特征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卞昭琪 《昆虫学报》1992,35(2):213-214
作者在对本所馆藏草蛉标本进行整理鉴定中,发现一新种。属草蛉科(Chrysopidae)纳革蛉属(Navasius Yang et Yang),因新种采自山西省盂县境内,故定名为盂县纳草蛉(Navasius yuxi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发现于我国的俗草蛉属Suarius 3新种:海南俗草蛉S.hainanus sp.nov.,钩俗草蛉S.hamulasus sp.nov.及楔唇俗草蛉S.sphenochilu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叉草蛉属Dichochrysa中国已知种类予以订正,共包括了44种,其中40种是新组合的。文中还就属的分类地位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检视和记述了我国边草蛉属Brinckochrysa Tieder 5个种类(包括1新种):桂边草蛉Brinckochrysa guiana sp.nov,琼边草蛉B.qwngana Yang,莲座边草蛉B.rosulataYang et Yang,膨板边草蛉B.turgida(Yang et Wang,1990)和秉氏边草蛉B.zina(Navas,1933),新种有详细的形态学描述、插图、种名词源以及与其近似种的区别.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桂边草蛉,新种Brinckochrysa guianasp.nov.正模♂,广西临桂县,150 m,1963-04-29,杨集昆采.  相似文献   

19.
20.
叶色草蛉幼虫个体生长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伟  盛承发 《生态学报》1998,18(4):353-357
两个生长速率模型G=δ(I-C)和G=δ(lnI-C)被广泛应用于对昆虫和其它动物的个体生长发育的模拟,在完成叶色草蛉幼虫个体发育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上述两个生长模型对其个体生长过程进行拟合,发现有些拟合相关性不显著,且参数值不符合其生物学意义,故提出:(1)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当食饵充分满足时,昆虫(或其某一发育阶段)生长存在最大生长速率(Go);(2)考虑昆虫对摄入食物的利用效率(B),昆虫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