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菜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拘  官春云 《遗传》1981,3(3):24-27
在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中,遗传力和遗传 相关是其中最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遗传力 (Heritability)是指亲代遗传传递某一性状给子 代的能力。任何一种性状的表现型都是其内部 的基因型和外部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所 以表型变量可分解为遗传变量和环境变量两部 分。通常用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百分比来表 示性状的遗传传递能力。遗传变量在表型变量 中所占的比重大,说明这一性状是高度遗传的, 并容易从表现型来识别它的基因型,选择也越 有效。反之,百分比小,从表现型不容易识别它 的基因型,选择的效果就差。  相似文献   

2.
水稻早釉品种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日志  姜文正  汪新民 《遗传》1980,2(1):13-16
木世纪巾叶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结合生物统计学和遗传学的方法,对主要作物的数量性状遗传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1].本文选取当前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生产的早杣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变量分析法,不但分析研究了其主要性状的平均值,遗传力及性状间的表现型,遗传型的相关稀疏,而且研究了选择单一性状时产量的遗传进度(即遗传获得量)和有关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3.
相关遗传力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本文提出了研究相关遗传变异的一个新的遗传参数——相关遗传力,它是单个性状遗传力在两个相关性状上的推广,可定义为两性状的遗传协方差对两性状表现型标准差乘积之比。本文证明表型相关系数等于相关遗传力和相关环境力之和,并着重讨论了相关遗传力在间接选择和相关遗传变异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指出在这些方面,用相关遗传力代替遗传相关系数,可以得到较简单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多个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变量与基因型变量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典范性状及其遗传力的概念。第一典范性状是测量性状的所有线性组合中具有最大遗传力的线性组合,第i典范性状则是在与前面i—1个典范性状不相关的那些性状的线性组合中具有最大遗传力的线性组合。在实际问题中,只须取少数典范性状进行研究就能充分利用试验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估计典范性状及其遗传力的方法,并讨论了典范性状在遗传育种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李邦发 《遗传》1986,8(2):13-14
近年来,育种研究中应用通径分析日趋增 多,方法是利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矩阵求 出原因性状(x)与结果性状(Y)间的直接遗传 通径系数(py.二),它反映了原因性状基因型值 对结果性状基因型值的直接作用。但由于选择 是对表现型进行的,考虑到选择对于表型值的 影响,采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就能将性状 (M=gzrB -, gv些p,)联系起来考虑,使基因型值 和表现型值更好地联系起来。求出性状(x)对 性状(力的直接相关遗传力(h.,hypy.二),就能找 出在其它性状不变的情况下,p二变化对于p,的 直接影响。为此,本文试图用此方法对小麦部 分性状参数予以估算,为产量育种提供一些参 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遗传设计,研究了32个稳定遗传的辣(甜)椒品种14个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和遗传变异,根据这些性状的表型方差和遗传型方差、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估算预期遗传进度,从而揭示了从辣(甜)椒品种自然群体中进行选择的潜力和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詹绮 《遗传》1992,14(6):23-25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遗传设计,研究了32个稳定遗传的辣(甜)椒品种14个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和脸传变异,根据这些性状的表型方差和遗传型方差、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估算预期遗传进度,从而揭示了从辣(酣)椒品种自然群体中进行选择的潜力和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径系数与相对遗传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新澎 《遗传》1982,4(2):28-30
通常在环境条件一致或试验群体很大的情 况下,可以不考虑环境条件对有机体的影响时, 则杂交亲本的遗传型或基因型是决定杂种遗传 性状值的基本原因。这样,由亲本遗传型值决 定的表现型值,也可以作为决定杂种表现型值 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应用通径系数原理与相 对遗传力概念比较,分析杂交亲本传递遗传性 状给杂种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回归、相关和变量分析法,估算了水稻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即粒重最高,株高和着粒密度次之。空壳率、实粒数、穗数、单株重等最低,r_2选择几乎无效。二九矮×团粒矮一般遗传相关高于表现型相关,其系数的正负号相同。同一性状的相关系数,因品种不同而异。二九矮×团粒矮的单株重与株高、穗数、粒数和百粒重有高度基因型相关,通过间接选择,可能选到好的个体或系统。  相似文献   

10.
遗传力(heritabiliey,以h~2表示)是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生物的遗传性状(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遗传力的估算,可分清遗传现象中,究竟基因型作用与环境作用在表现型中各占的比重是多少?哪个因素为主?这样,对育种工作中,有效地改进和提高某些数量性状,如农作物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及棉花纤维的长度、细度,鸡的产蛋量、奶牛的泌乳量,及对人类遗传病的防治等等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有关生育期、产量、机械化栽培共17种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根据这些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型方差、遗传型变异系数及遗传力,估计预期遗传进度,从而揭示从大豆地方品种自然群体进行选择的潜力和预期效果。研究证实了本区大豆地方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资源非常丰富;系统育种仍是大豆育种主要方法之一,应加以重视;并提出用数量遗传方法整理和研究大豆地方品种是育种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个典范性状的综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系统优化原理,利用综合的手段,研究了育种目标约束下多个数量性状表现型向量与基因型向量的典范相关,提出了综合典范性状的数学模型.综合典范性状是S个遗传力较大的典范性状在育种目标约束下遗传力极大化的线性组合.综合典范性状作为选择指标,选择效率高,提高了多目标育种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3.
张胜利  周民雄 《遗传学报》1994,21(2):112-117
本文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比较了不同遗传参数组织下比值性状的理论遗传力及其在各选择强度下实现遗传力的差异,证明了比值性状的遗传特性与一般正态数量性状不同,其实现遗传传力随选择强度不同而呈有规律的顺序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受比值的两个分量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大小影响。Sutherland的理论遗传力亦不能有效地预测选择比值的遗传变化。反求指数法(IIR法)对直接选择比值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在不同选择强度下  相似文献   

14.
戴君惕 《遗传》1981,3(6):34-35
杂交优势在农业上已得到广泛的利用,但 人们对杂交优势的有无及优势的程度尚没有较 好的预测方法。裴新澎从杂种性状的发育和表 现主要受杂交亲本的遗传特性和遗传传递力制 约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提出了相对遗传力理论。 相对遗传力系指两个亲本遗传传递力的相对强 度。若对某一性状而言,大值亲本与小值亲本 的平均表现型值分别为P1和P2,相对遗传力分 别为。a1和a2,杂种一代的平均表现型值为FI, 则它们满足下列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和选择指数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5个二棱大麦品种(系)材料,用相关遗传力研究大麦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并计算分析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性状所组合的各种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力均低于单株粒重的遗传力,故仅利用一个性状作间接选择的效率比对单株粒重作直接选择的效率低;在构成大麦产量的三要素中,着重提高单株穗数对产量的选择效率最大; 高产育种同时考虑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比单纯对产量选择的效果好,其中以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结合起来选择的效果最佳。本文并对相关遗传力在相关遗传变异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对大豆3个不同亲本类型的杂交组合F2群体主要性状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遗传参数因性状或亲本类型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含有野生亲缘关系的组合,类型间、性状间F2遗传力有较大差异,性状变异幅度增大,相对遗传进度也较大,从而有较广泛的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大豆3个不同亲本类型的杂交组合F2群体主要性状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遗传参数因性状或亲本类型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含有野生亲缘关系的组合,类型间、性状间F2遗传力有较大差异,性状变异幅度增大,相对遗传进度也较大,从而有较广泛的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91─1992连续两年,在水、旱地两种环境条件下,对20个品杂种,9个性状进行了3个遗传参数的分析。从遗传进度的估算中确定了较高增量的性状。在遗传相关的分析中,又得出14对性状遗传相关系数较高,表现型相关系数水、旱地都达到显著水准。但在相关遗传进度的估算中,其增量幅度旱地明显地小于水地,这说明旱地培育高产品种的困难较大。通过对12 4个指数项目的分析,提出了水、旱地育种各自应采用的较好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9.
高粱九个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连续两年,在水、旱地两种环境条件下,对20个品杂种,9个性状进行了3个遗传参数的分析。从遗传进度的估算中确定了较高增量的性状。在遗传相关的分析中,又得出14对性状遗传相关系数较高,表现型相关系数水、旱地都达到显著水准。但在相关遗传进度的估算中,其增量幅度旱地明显地小于水地,这说明旱地培育高产品种的困难较大。通过对12 4个指数项目的分析,提出了水、旱地育种各自应采用的较好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源厚朴苗期性状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植物及分布区域广、环境异质化程度明显的现象,采用田间种源实验,对分布在中国7个省的14个种源厚朴苗期的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厚朴的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种源遗传力分析表明,苗高和单株叶面积两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93、0.79,可认为以苗高和单株叶面积为主的种源多性状综合选择改良潜力巨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遗传相关、表型相关、环境相关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单株叶面积和地上部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程度高于地下部生长性状,表型显著相关的性状组合数量和程度低于遗传相关。厚朴苗期种源选择的首选因子为各生物量及单数叶面积性状,辅助因子为苗高和地径。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初步选定景宁、武夷山、龙胜、开县、城固、宁强及洋县的种源为优良厚朴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