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高等植物向光性信号转导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向光素的性质、结构和可能的作用方式及其下游可能的信号传递途径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游隆信 《生物学通报》2003,38(12):28-29
着重讨论了生长素促进植物茎生长与单侧光照的关系,从单侧光与生长素的合成的关系,单侧光对胚芽鞘尖端的影响,以及单侧光对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向下运输的影响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剖析生长素促进植物茎向光生长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这一现象虽然在自然界非常常见,但对光照强度敏感,在较短时间里对单侧光刺激发生反应的植物并不多见。笔者在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的引种试验中  相似文献   

4.
玉米胚芽鞘向光性运动的一些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云母片分隔、HPLC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玉米胚芽鞘向光性运动的特性。云母片阻隔生长素的移动后并不能阻止胚芽鞘的向光性变弯曲。  相似文献   

5.
植物向光性运动机理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光性反应是植物器官适应环境,向有利方向生长的一种良好的生物学特性。1880年,Charles Darwin和Francis Darwin首先发现这个现象,并认为是某些物质引起的。1928年,Went证明燕麦芽鞘经单侧光照后,背光一侧芽鞘顶部扩散到琼脂的生长刺激活性是向光一侧的一倍。1924年,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和高考对实验有了更高的要求.集中表现在开放性实验设计上。现以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植物向性运动实验设计与观察”为例,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对玉米幼苗向光性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胚芽鞘的向光弯曲”是经典实验,该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科学家严密的科学思维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麦种子的处理、胚芽鞘尖端剪切的长度、观察时间等方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以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为材料进行了拓展探究,发现青菜幼苗是可用于向光性演示实验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8.
拟南芥下胚轴伸长与向光性的分子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楠  王超  潘建伟 《植物生理学报》2014,(10):1435-1444
下胚轴快速伸长和向光性是高等植物进行固着生活的重要适应性机制,是子叶钻出土层进行光形态发生和光合作用的必要前提。拟南芥下胚轴因其简单的生理形态结构和特异的生理功能而成为剖析植物细胞伸长和向性生长的理想模式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光和植物激素调控拟南芥下胚轴伸长和向光性弯曲的生理基础、遗传学功能及其分子调控机理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据广西农科院植保室和玉林地区农业试验站植保室报道,1973年在广西玉林地区发现在硕大莎草(Scirpus grossus)上有一种螟蛾(暂叫莎草螟),其卵是啮小峰的寄主。 硕大莎草是一种野生杂草,在该地分布很广,常年青绿,幼虫蛀食后不造成枯心。比用马蹄饲养白螟或用茭白饲养褐边螟的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繁殖啮小蜂。 莎草螟在莎草上的虫口密度很高,一般每株有虫  相似文献   

10.
萍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水螟亚科。目前发现有褐萍螟 Nymphula tunbata(Butlen)和黑萍螟Nymphulaemxalis(Swin.)二种。浙江省各地都有发现,6、7月份发生最多,受害严重的萍母田,每亩虫口密度可达20多万头,短期内可使大量萍体毁灭。因此及时消灭萍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洞庭湖区。发现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和列星大螟Sesamia vuteria(stoll)幼虫为害棉花,被害率为0.1—0.2%,个别严重的年份在0.5%左右,而且多发生在9月中旬以后,两种幼虫一生能转移为害3—4个棉桃,被钻食的棉桃,几乎全部烂掉。 大螟和列星大螟在本区的第一代至第三代以为害玉米、高梁、芦苇、甘蔗为主(大螟还为害水稻),偶尔还为害莎草、三稜草,但对棉茎也小有为害,被害率在0.03%以下。国营大通湖农场植保站在1983年5月查到大螟和列星大螟为害棉花,被害率在0.02%以  相似文献   

12.
长须杵蚊Tripteroides(Rachionotomyia)longiplpisDong,ZhouetDong,1997系董学书等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的雄蚊、蛹及幼虫描述,最近又采获一批幼虫,经饲养获雌、雄各3只,雌蚊描述如下。长须杵蚊Tripteroides...  相似文献   

13.
钱芳 《生物学通报》2003,38(5):61-61
中学课本中 ,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说明 :“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 ,能促使下部生长”。而对生长素为什么能使植物显示出向光性是这样解释的 :“这与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光线能改变生长素的分布 :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少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因此 ,向光的一侧 ,细胞生长得慢 ,背光的一侧 ,细胞生长得快。结果 ,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 ,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使植物的茎表现出向光性。”受单侧光的照射发生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究竟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下部、还是整个部分 ,在…  相似文献   

14.
川东的竹绒野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竹绒野螟Crocidophora evenor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绒野螟属。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广东等省。 在川东,竹绒野螟主要为害白夹竹、寿竹、未见为害慈竹。1979年,梁平县竹山区11万亩竹林内,有9万多亩发生竹绒野螟为害,被害株率达89%,平均每株有虫苞96.3个。竹子被害后,叶片枯白大量脱落、长势减弱、发笋量减少。当年6月,在1.7万亩上,用飞机喷洒马拉松乳剂、乐果乳剂、晶体敌百虫等农药,杀虫效果仅2—19.7%。为了解决这一生产中的问题,1979—1981年,我们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草螟亚科3个近缘属:带草螟属 Metaeuchromius Bleszynski、丽草螟属Euchromius Guenée和双带草螟属 Miyakea Marumo进行了研究。该3属在中国已记录12个种,包括带草螟属Metaeuchromius两新种:黄色带草螟 M. fulvusalis sp. Nov.,模式产地广西,与褐带草螟 M. circe Bleszynski近缘;灰色带草螟 M. grisalis sp. Nov.,模式产地浙江,与云南带草螟 M. yuennanensis (Caradja)近缘。对新种给出了描述、外生殖器特征图和与近缘种的比较。并提供了带草螟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最近整理贵州省从江、榕江县1963年所采的蚊虫标本中,发现有两个新种,即从江库蚊与榕江伊蚊。现将此两种新蚊种的主要特征描述如下。 从江库蚊 Culex (Mochthogenes)chungkiangensis新种 雄蚊 体很小,褐黑色。翅长2.2毫米。 头:头顶后头有褐黑色直立的叉形窄鳞片,复眼后缘有淡色平铺的宽鳞和褐黑色长鬃数根,头顶有两根长鬃。唇基褐色(个别标本前半白色,后半褐色)。触须很短,分节不清,长0.21毫米,黑褐色。喙长1.49毫米,褐黑色,末端不膨大,中段无假关节。触角除梗节红褐色外,余为黑色,鞭节除末端两节外,其余各节的中段有轮生的长度相等的黑色长毛,各节的近末端另有轮生的黑色短毛。  相似文献   

17.
自McDaniel和Horsfall(1957)介绍了伊蚊的人工交配法后,许多原来在实验室内不易自然交配,因而无法繁殖的蚊种,已可在室内大量繁殖以供实验研究之用。1966年Esah和Scanlon用人工交配法,在室内饲养巴拉巴按蚊获得成功。国内四川医学院及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亦于1976年在室内同时建立了海南白沙巴拉巴按蚊品系。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通过人工交配对该蚊种进行了饲养繁殖。但在多次人工交配中,雌蚊受精率常不一致,有时只有30%左右,有时则可高达80%以上。这种受精率的不稳定是否与雄蚊蚊龄有相应关系?为此,我们用羽化后12天以内不同日龄的雄蚊,分别进行了人工交配,以观察雄蚊日龄与其对雌蚊授精率之间,有无必然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天敌对稻螟的抑制,在某些地区个别年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例如四川南充第三代三化螟卵盛期的卵寄生率,一般都在40%左右,晚期高达82.87%。湖南长沙1954年第三代二化螟卵寄生率63.54%,1962年双峰第四代三化螟寄生率77.86%(等腹黑卵蜂达71.88%);1963年长沙三化螟卵寄生率第一代28.35%(稻螟赤眼蜂达20.25%),第二代47.78%(稻螟赤眼蜂达42.49%),第三代28.27—53.45%(稻螟赤眼蜂21.37—33.94%),第四代45.99—54.70%(等腹黑卵蜂达38.93—41.61%)。湘中邵东第四代卵寄生率高达83.46%(螟卵啮小蜂达71.17%)。浙江余姚第二代二化螟卵寄生率为80.82%,第三代最高达87.70%;浙江加兴二化螟卵寄生率最高达90.74%(1956年5月)。 稻螟幼虫天敌种类为数更多,作用也不小,例如1962年长沙越冬幼虫被三化螟虫霉(Erctomophothorasp.)寄生致死平均达48.65%,1963年长沙西数大队  相似文献   

19.
答:墨蚊和蚊都是双翅自的昆虫,但它们不同科。不少初中学生常问老师,墨蚊是否就是蚊的一种?有的教师不假思索地认为它是一种很小的蚊;也有的说墨蚊的科学名称叫蚋。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绢须野螟属Palpita Hubner 18种,分别为端突绢须野螟P annulifer Inoue;半环绢须野螟P.kiminensis Kirti et Rose,中国新纪录种;钩镰绢须野螟P.indannulata Inoue,中国新纪录种;小锥绢须野螟P homalia Inoue;弯囊绢须野螟P.hypohomalia Inoue;双突绢须野螟P.inusitata (Butler);细微绢须野螟P.minuscula Inoue,1996;弯刺绢须野螟P.curvdispina sp.nov.,该种与细微绢须野螟P.minuscula Inoue近似,但新种个体大,阳茎内端部角状器粗而弯可以与之相区别;尤金绢须野螟P.munroei Inoue;角斑绢须野螟P fraterna(Moore);小绢须野螟P.parvifraterna Inoue;端刺绢须野螟P.perunionalis Inoue,中国新纪录种;短叉绢须野螟P.pajnii Kirti et Rose;方突绢须野螟P warrenalis(Swinhoe);曲纹绢须野螟P.curvilinea(Janse);白腊绢须野螟P.nigropunctalis(Bremer);尖角绢须野螟P asiaticalis Inoue;宽钝绢须野螟P.sejunctalis Inoue.编制了中国绢须野螟属分种检索表,并提供了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