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产β-甘露聚糖酶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上样中分离筛选出产β-甘露聚糖酶的地衣芽孢杆菌,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15W,30cm照射40s)获得高酶活力NK-27菌株,在以魔芋粉、豆饼粉为碳、氮源添加无机盐的发酵培养基中,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达110.49u/ml。初始PH值、装液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产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manA是编码β-甘露聚糖酶(β-1,4-mannan mannohydrolase EC3.2.1.78)的基因。将枯草杆菌A33株的manA基因插入到pET-32a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了异源非融合表达,表达活力为41.58U/mL。为了提高酶的表达活力,当采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将该基因第2号密码子CUU突变为GUU,构建成突变表达载体pET-32a-manA*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目标酶表达活力增加到138.65U/mL。说明当β-甘露聚糖酶N端第二号氨基酸由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后,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活力大大提高。推测是由于突变后的β-甘露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性增强所致。突变表达的β-甘露聚糖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碱性β-甘露聚糖酶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碱性β-甘露聚糖酶16L罐的发酵工艺。在发酵过程中,通气量影响菌体生长,最适通气量为1:0.75—1:1.0vvm。搅拌速度影响菌体产酶,最适搅拌速度为500r/min。碳源为魔芋粉,其适宜浓度为2%。发酵周期为40小时。发酵液中β-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力达300u/ml,比摇床上培养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4.
以魔芋精粉为唯一碳源, 对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 EJLY2098进行培养, 诱导其产生β-甘露聚糖酶。经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后, 分离纯化出β-甘露聚糖酶atMAN47。酶学性质分析: 该酶分子量约为47 kD,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C, 在pH 5.0~6.5之间该酶的稳定性较好; Na+ 和Ba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用TLC对酶产物分析, 表明该酶为内切β-甘露聚糖酶。该酶为偏酸性的内切甘露聚糖酶, 适合发展为饲料的酶制剂,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主要概述了β-甘露聚糖酶作用底物的方式、不同生物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的一般特性及其遗传的物质基础和该酶在工业、医药、食品方面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嗜碱芽孢杆菌(alkalophilicBaclussp.)NTT33发酵产生胞外碱性β-甘露聚糖酶的条件,其最佳碳源为1%槐豆角,最佳氮源为1%蛋白胨+0.2%酵母膏,发酵培养36h产酶量最高(达61.3υ/mL)。甘油,葡萄糖,甘露糖等对产酶有强的阻遏作用。该菌株经紫外诱变处理后,采用透明圈法初步筛选出在含葡萄糖和不含葡萄糖的槐豆胶培养基上同时产生透明圈的菌株,进一步测定其产酶进程曲线,最后筛选到一株(NTT33-r6)部分消除葡萄糖代谢阻遏高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其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50%,,达到96.3U/ml;。  相似文献   

7.
芽孢杆菌M50产生β—甘露聚糖酶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土壤中分离到9株产生β-甘露聚糖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Bacillus sp.M50250mL三角瓶摇瓶培养试验,以4%的魔芋粉为碳源,1.0%(NH4)2SO4为氮源,0.35%Na2CO3,30~34℃培养60h产酶达到高峰。酶活力为180~220u/mL。100L罐发酵,在30~32℃,1:0.75vvm通气量,200r/min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高达330u/mL。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碱性β-甘露聚糖酶16L罐的发酵工艺。在发酵过程中,通气量影响菌体生长,最适通气量为1:0.75—1:1.0vvm。搅拌速度影响菌体产酶,最适搅拌速度为500r/min。碳源为魔芋粉,其适宜浓度为2%。发酵周期为40小时。发酵液中β-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力达300u/ml,比摇床上培养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9.
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疆极端干燥环境土壤样品中筛选到具有高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MX).运用PCR技术从该菌基因组中克隆得到β-甘露聚糖酶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的基因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显示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 kD.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酶在25~95℃,pH3.0~9.6范围内均具有酶活.最适作用温度55℃和pH值5.0,酶比活力为4 572 U/mg.在最适pH 5.0,高温85℃和95℃分别处理10min后,该酶相对酶活力仍保持51%和34%,显示β-甘露聚糖酶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旨在以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J为生产菌株,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通过优化产酶条件,以达到提高β-甘露聚糖酶产量的目的。利用DNS比色法检测β-甘露聚糖酶活力,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氮源种类及碳氮源浓度、温度、pH、接种量和装液量对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发酵产甘露聚糖酶的最优发酵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的发酵条件为魔芋粉28 g/L,胰蛋白胨21 g/L,K2HPO4 6 g/L,MgSO4·7H2O 1 g/L,温度31 ℃,pH值 8.5,接种量1%(体积分数),装液量50 mL/250 mL,发酵周期24 h。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生产β-甘露聚糖酶,其酶活力达到84.38 U/mL,是初始发酵培养基产酶活力的3.36倍。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大幅度提高了β-甘露聚糖酶的产量,为其工业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设计合成一段来自黑曲霉BK01的嗜热β-甘露聚糖酶基因,通过构建表达载体pPICZαA-man线性化后电转化入不同的毕赤酵母宿主,获得最佳重组菌KM71-MAN,其发酵罐发酵酶活最高达2 318.85 IU/mL。表达产物纯化后的分子量约为40 kD,最适反应温度为80℃,最适pH为5.0。该酶在70℃(pH5.0)保温44 h仍能保留43%的酶活力且在pH3.0-7.0范围内保温70 h(50℃)酶活力仍能保留85%以上。利用发酵罐所产重组酶酶解魔芋胶制备甘露低聚糖,产物以甘露二糖和甘露六糖为主,甘露低聚糖得率为55.6%。该重组β-甘露聚糖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在魔芋制备甘露低聚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2.
以采集的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经过富集培养及分离纯化,筛选出2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采用摇瓶培养分别测定其酶活力,其中1株菌株酶活力较高,酶活力达50.36 U/ml.生理生化性质鉴定及16S rDNA序列相似性结果表明该菌为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产酶的最适条件研究发现,1 g/100 ml玉米粉,2 g/100 ml魔芋粉,pH6.0,32℃为最优产酶条件,酶活力达185.37 U/ml,是优化前的3.68倍.该菌产酶迅速,培养12 h后已达产酶高峰.粗酶的性质研究发现,该酶是一种酸性的甘露聚糖酶,作用的最适pH为4.0,最适反应温度为55℃;该酶的稳定性较好,在pH4.0~6.0、温度为40~55℃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地衣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NK-27菌株发酵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经硫酸铵盐析沉淀,两次DEAE纤维素和SephadexG-100离子交换柱层析以及制备PAGE筹步骤,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样品。用SDS-凝胶电泳测得纯化后的β-甘露聚糖酶分子量为26kD,用凝胶聚焦电泳测得等电点PI为5.0。酶反应的最适pH为9.0,最后温度为60℃,稳定pH为6.0—9.0,稳定温度为40℃。金属离子中Mg ̄(2+)、Ca ̄(2+)、Fe ̄(2+)、Ni ̄(2+)对该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Sn ̄(2+)、Zn ̄(2+)、Al ̄(3+)、Ag ̄+和Hg ̄(2+)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NK-27菌株的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葡萄甘露聚糖和角豆胶半乳甘露聚糖的Km值分别为7.14和5.56mg·ml ̄(-1);V_(max)分别为200.53和157.45μmol·mg ̄(-1)·min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半纤维素降解高效菌株Bacillus subtilis BE-91的甘露聚糖酶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采用PCR扩增法从B. subtilis BE-91菌株中克隆β-甘露聚糖酶基因,分别连接到pEASY-E1和pET28a载体,导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用DNS法对工程菌株的胞内和胞外β-甘露聚糖酶进行定量分析,选取胞外甘露聚糖酶活力高的组分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从B. subtilis BE-91菌株中克隆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KP277209)在E. coli中获得高效表达,工程菌株pEASY-man/BL产胞外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可达229.1 IU/mL;该基因序列全长960 bp,包含319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和一个终止密码子;表达产物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 °C,最适反应pH为6.0,属于耐热偏酸性β-甘露聚糖酶;该酶稳定温度≤65 °C,稳定pH为4.5?7.0;1 mmol/L的Cu2+、Mn2+、Zn2+、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而Ba2+和Pb2+有强烈抑制作用。【结论】B. subtilis BE-91拥有珍贵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资源,其胞外表达产物的耐热偏酸性酶学性质在开发饲料添加剂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高效分泌表达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方法与结果:将优化设计的枯草芽孢杆菌MA139β-甘露聚糖酶基因用EcoRⅠ/XbaⅠ双酶切,克隆到诱导型表达载体pPICzαA中α因子信号肽编码序列的下游,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X-33感受态细胞,经Zeocin筛选,获得重组表达菌株X-33/mann。将重组菌株在10L全自动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甲醇诱导72h发酵活力达到2100U/mL。重组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40℃,最适催化pH值为6.0。结论: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高效分泌表达,具有开发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E-91生长及其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发酵条件。【方法】对影响菌株生长和发酵的主要因素(C源、N源、起始pH、温度等)进行单因素试验后,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B. subtilis BE-91生长培养条件和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组合。【结果】优化生长条件为:0.3%牛肉膏、0.2%酵母膏、0.1%葡萄糖、0.4%魔芋精粉、0.5% NaCl,初始pH 6.0、培养温度35 °C;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组合为:0.7%魔芋精粉、0.4%大豆蛋白胨、0.1% (NH4)2SO4、0.5% NaCl,发酵温度35 °C和起始pH 6.0;优化条件下发酵10 h,β-甘露聚糖酶活力最高达432.4 IU/mL,比国内外已有相关菌株报道的发酵时间缩短了14?86 h,最高酶活力提高了5倍以上。【结论】B. subtilis BE-91生长与发酵周期短、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活力高,是酶制剂产业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7.
内切β-1,3-葡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明  张灏  陈卫 《生物技术》2002,12(4):17-19
以茯苓多糖为碳源,以蓝色茯苓多糖为内切β-1,3-葡聚糖酶活力测定底物,从不同样品中筛选到4株产内切β-1,3-葡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TLC分析酶解产物表明其中三株的酶解产物主要为二糖、三糖、四糖,另外一株的酶解产物主要为二糖。对其中一株内切酶活力最高(3.73U2/ml)的菌株经鉴定为生孢噬胞菌(Sporocytophaga)。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超滤浓缩、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BM9602培养滤液得到了常规凝胶电泳一条带的中性β-甘露聚糖酶.该酶具有与其它已知同类酶相类似的性质,但用SDS-PAGE测得该酶分子量为37kD;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测得等电点pI为4.9.  相似文献   

19.
黑曲霉固态发酵苹果渣产β-甘露聚糖酶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黑曲霉SL-08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β-甘露聚糖酶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旨在探寻苹果渣的综合利用方式,降低β-甘露聚糖酶的生产成本。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苹果渣与棉粕1∶1(w/w)、尿素2%(w/w)、KH2PO40.1%(w/w)、初始含水率59%(w/w)、CaCl20.2%(w/w)、MgCl20.1%(w/w),30℃恒温培养48h,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可达539U/g干曲,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28.3%,达到了以豆粕与麸皮为生产原料时的产酶水平。结论:采用黑曲霉SL-08对苹果渣进行固态发酵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转化方式,既可用于β-甘露聚糖酶的生产,取代豆粕与麸皮等常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对苹果渣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地衣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NK-27菌株发酵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经硫酸铵盐析沉淀,两次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离子交换柱层析以及制备PAGE等步骤,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样品。用SDS-凝胶电泳测得纯化后的β-甘露聚糖酶分子量为26kD,用凝胶聚焦电泳测得等电点P1为5.0。酶反应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60℃,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