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动物园里,游客投食是个很让人头痛的问题。人们认为把自己带来的食物给动物吃是出于爱心,其实它们并不需要这种东西,结果成了“错爱”,用不适当的表达方式破坏了动物园正常的生活规律,反而对它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2.
检疫场、兽医院、饲料室、育幼室等动物园的附属设施对绝大多数游客来说是陌生的,它们大多不在动物展区内,不对游人开放。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些有“动物园后台”之称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1990年到动物园后,我就开始琢磨动物兽舍的建筑。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动物园的兽舍建设要遵循两个“为本”的原则,也就是“以动物为本”和“以人(游客)为本”的结合。兽舍建筑难也就是难在这两个“为本”的结合上。北京动物园在兽舍建设方面经过了大致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非洲被形象地誉为“天然动物园”。因为,非洲的野生动物园和国家公园就是在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划出一定范围,使各种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一般的动物园不同,这里没有围墙和笼子,各种动物都在它们最自然的状态下生存,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则被“囚禁”在汽车内观赏动物。这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非洲的天然动物园面积太大,动物活动区域比较分散的缘故。位于坦桑尼亚北部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东非面积最大、野生动物最集中的天然动物园之一,面积  相似文献   

5.
兽舍绿化在松鼠猴馆、环尾狐猴馆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创建一流水平的动物园,使动物的生活环境趋于生态化、行为自然化、福利提高至关重要。通过对松鼠猴及环尾狐猴馆舍的绿化配置,达到了增加动物活动量、改善动物福利、提高动物繁殖和增强游客观赏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动物园展馆评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韶娜  程鲲  邹红菲 《四川动物》2007,26(1):174-178
在全面阐述动物园展馆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从游客、动物和员工三个角度评估展馆的新的指标体系,并在搬迁前哈尔滨动物园的象馆、猩猩馆和水禽馆应用了该方法。评估结果显示:象馆的综合评估总分为84.1分,水禽馆为83.5分,猩猩馆为58.8分。象馆和水禽馆的总体使用效果稍好,而猩猩馆在平面布局、通风、采光和排水设施等方面存在问题,未能很好地吸引游客、保障动物健康和方便员工操作。最后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新展馆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力 《人与生物圈》2006,(4):112-112
我孩子现在4岁,每个星期都要去两三次动物园。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动物园对他们来说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因此其教育作用不可低估。包括我自己,还有不少从事动物以及相关方面研究的学者和活动家,喜欢动物、关心动物、研究动物,最初都是从动物园开始的。可以说,动物园是我们启蒙的地方,如今我们又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动物园的动物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园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相似文献   

8.
人对野生动物行为的影响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游客数量是影响动物园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善狼的圈养环境,2014年9—11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采用扫描取样法研究了游客数量对圈养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国庆节前、国庆节期间和国庆节后圈养狼活动、静止、刻板和冲突行为的频次所占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友好行为和"其他"行为的频次所占比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圈养狼活动和友好行为的频次所占比例与游客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圈养狼静止行为和刻板行为的频次所占比例与游客量显著负相关(P0.05);圈养狼冲突和"其他"行为的频次所占比例与游客数量不相关(P0.05)。这说明游客数量会影响动物园圈养狼的行为且对圈养狼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为调整游客数量、提高圈养狼的福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耕 《人与生物圈》2006,(4):112-112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动物园的教育已经从科普转向了动物以及生态保护教育。然而,随着生态道德的觉醒和伦理范围的进一步扩展,越多的人认识到,把动物禁闭在动物园的铁笼中,是不道德的事;动物园关的动物越多,就意味着自然界有越多的动物背井离乡,妻离子散,从而对地球生灵制造的苦难就越深重。这种觉醒,就意味着动物园的教育必须再提升一步,加入生态道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动物园是了解动物行为和野生动物保护原理的良好场所。动物园实习的意图在于给学生一个学习观察动物和将观察到的现象应用于实际的机会。实习活动的准备预先参观动物园或用幻灯介绍动物园各展出动物,使学生事先选择感兴趣的动物作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