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砂叶螨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取食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寄主范围广泛,其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取食选择性研究很少.本研究采用离体叶碟法和活体寄主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在菜豆、茄子、番茄、黄瓜和甜椒等5种蔬菜寄主上的成螨数量、产卵数量、由卵发育至成若螨期的比例及活体寄主上叶螨数量的增长速度.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对供试的不同蔬菜寄主均可...  相似文献   

2.
一种简单实用的连续半薄切片技术常规的半薄切片法有两种:一是干刀法,玻璃刀不装水槽,切一片,用尖头镊子夹取切片边缘,放到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二是湿刀法,玻璃刀上安装水槽,切一片,待其在水中展开,用睫毛针从边缘捞起,放于载玻片的水滴中。在没有专用超薄切...  相似文献   

3.
超薄切片捞取方法很多,近年来,我们采用铂金丝环套片法,与目前采用的沾片法和水底捞片法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铂金丝环套片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能使切片平整地铺在铜网中央。沾片法易将带状的连续切片打乱,切片也往往有皱折。水底捞片法,固然可以使切片保持平整,但操作不易掌握,对于缺乏经验的新手来说,很容易将切片捞偏,即使是熟练的操作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末切取组织处理程序的改进方法。方法收集40例乳腺癌根治术标本,每例连续取3块组织,随机分为日常程序处理组(常规组)、延时程序处理组(延时组)和改进程序处理组(改进组),比较3组切片裂痕或脱片的发生率、HE染色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量、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结果。结果切片裂痕或脱片的发生率在延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改良组与常规组基本相同;改良组与常规组切片核质对比清晰,红蓝适度,延时组稍不清晰,组织结构稍模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率在3组基本相同,但常规组和改良组切片染色更强,背景清晰,而延时组切片染色强度较弱、背景欠清晰;FISH结果阳性率在常规组和改良组相同,而延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和改良组。结论改进的周末切取组织处理程序固定、透明、浸蜡3个环节与标准程序相同,而将多余的时间分配给脱水环节,组织脱水彻底,有利于后期制片,特别是有利于后期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或FISH检测,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蜱螨染色体改良制片法——玻璃纸压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蜱螨与医、农、牧密切有关。研究蜱螨的染色体,对分类、进化、性比、孤雌生殖和遗传防治等都有意义。制备蜱螨的染色体标本,常用压片法或涂片法等。传统的压片法是把组织放在载片与盖片之间压制的,这个方法制成的临时  相似文献   

6.
论水螨腺毛形态学与螨类体躯进化(蜱螨亚纲:水螨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道超  李隆术 《昆虫学报》1997,40(3):231-246
基于对中国水螨区系120余种的研究和有关文献,本文提出了水螨腺毛分布体位的原始模式;据腺毛腺体及围腺片等结构特征,将水螨腺毛分为四个结构类型:皱喙螨型、盾水螨型、水螨型和腺水螨型;腺毛结构特征表明,其发生与起源和体躯形态进化相关;全面评述了节肢动物和螨类体躯及体节进化的现有理论、分析讨论了关于螨类祖先体躯模式的Grandiean-Coineau氏学说(十六节说)和Bader氏学说(十二节说),由此并结合作者研究提出了螨类(水螨),原始祖先体躯模式的新假说(十八节说)。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溉条件下棉叶螨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滴灌和沟灌),以及在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时期处理下,新疆棉花主要害螨——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方式和不同灌水量都对棉叶螨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沟灌棉田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滴灌棉田不利于棉叶螨的发生;滴灌条件下,水量过高或过低的棉田均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叶螨发生盛期早于常规水量棉田,数量也高于常规棉田叶螨数。不同灌水时期对棉叶螨的发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苹果园二斑叶螨种群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是昆虫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揭示出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而且还是确定抽样技术和资料代换的基础,二斑叶螨是苹果园的重要害螨,应用4种聚集度指标和Iwao法分别考查了该螨在苹果树内的空间格局及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在树内不同方向和高度上均以个体群的形式存在,个体群的分布为聚集分布,其中上层和南面树冠的聚集度最高,而下层和内部树冠的聚集度最低,造成这种差异与该螨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异质性有关,不论螨体在上层,中层或下层树冠,都明显地表现出前期高聚块,6月中旬以后聚集强度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两种革螨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革螨的染色体国内尚未见报导,故笔者对古拉广厉螨(Cosmolaelaps gurabensis)和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两种革螨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见图1)。 革螨分种群居饲养,取0—6小时龄卵,用地衣红压片法和笔者改进的玻璃纸压片法制备临时和永久封片。染色体测量是借助测微器进行的,然后再显微摄影放大。 古拉广厉螨的染色体为首次报导。此螨的核型为单二倍体(haplo—diploidy),即雄螨为6条染色体,雌螨为12条染色体,未受精的单倍体卵发育为雄螨,受精的二倍体卵发育为雌螨。因而很可能属产雄孤雌生殖(arrhenotoky)。据两个典型中期单倍体染色体的测值,其染色体的长度为1.6~10.0微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现有的叶螨个体饲养或定量饲养的方法或器具的缺陷。根据酢浆草如叶螨Tetranychina harti(Ewing)及其寄主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的特点,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饲养器,解决了常用的离体湿基叶片法中叶片表面温湿度与设定的环境条件不一致、叶螨生活状态不自然和活体叶片法中镜检观察不方便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设计在其他叶螨或微小昆虫的饲养中也可以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伯氏嗜木螨Caloglyphus berlesei生活史各发育阶段外部形态和超微形态特征。【方法】 采集中华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培养床上的培养料, 分离伯氏嗜木螨。将分离获得的伯氏嗜木螨双蒸水洗涤后, 一部分用于制备常规玻片标本, 光镜下直接观察; 另一部分用2.5%戊二醛溶液固定, 70%酒精再次洗涤, 临界点干燥, 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包括卵、 幼螨、 若螨及成螨)的超微形态特征。【结果】 电镜下伯氏嗜木螨各发育阶段的足、 刚毛和外生殖器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均清晰可辨。幼螨足3对, 足上无叶状刚毛, 基节干发达; 若螨足4对, 出现第4背毛, 生殖区发育不全; 休眠体足爪和前跗节发达, 出现叶状毛、 胫节毛及膝节毛等结构, 生殖板骨化明显, 其两侧有吸盘和刚毛各1对。吸盘板上共有4对成对的吸盘、 1个单吸盘和2对类圆形微凸。成螨生殖感觉器骨化且呈心形, 雄雌成螨生殖感觉器的刚毛数量上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伯氏嗜木螨形态和超微形态特征的观察有助于对其进一步科学分类和进行生活史研究, 并可为控制伯氏嗜木螨及其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毛囊蠕形螨的发育形态观察和存活适温范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挤压涂片法或透明胶纸粘贴法获取毛囊蠕形螨,在数码显微镜Motic DM-B5软件系统下进行动态观察、拍摄和测量;然后对离体蠕形螨按批随机分组,观察不同温度下虫体的存活时间和活动力。结果系统地展示了毛囊蠕形螨发育过程各个时期的动态照片,发现毛囊蠕形螨的前若虫期有足4对,若虫期具有活动能力。离体实验表明,毛囊蠕形螨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存活适温范围在8~30℃之间,发育适温范围在20~30℃之间,发育最适温度为25~26℃;0℃以下或37℃以上温度对蠕形螨生存不利,54℃为致死温度,58℃为有效灭螨温度。这一研究结果为蠕形螨的体外培养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笼日法捕鼠,收集鼠体外寄生蜱螨,研究我国东北边境地区鼠体外寄生蜱、革螨和恙螨的种类组成.结果表明,在东北边境6市县9种鼠体采获寄生蜱螨16 565只,计16属39种,其中蜱类3属4种,革螨8属20种,恙螨5属15种.优势种群:全沟硬蜱(75.6%);耶氏历螨(25.5%),厩真历螨(21.1%);波氏新恙螨(35.0%),高丽新恙螨(22.7%).不同鼠体寄生蜱、革螨、恙螨的主要种类组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螨,为明确其对不同甜瓜品种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采用离体叶碟法研究了二斑叶螨在7种不同甜瓜品种上的选择性及其产卵量,并探究了其在活体植株上的种群增长动态。结果表明,离体叶碟上,二斑叶螨对不同甜瓜品种的取食和产卵选择存在明显差异。选择2 h时二斑叶螨在IVF29品种上的成螨数量最低,而在IVF168上成螨数量最高,选择率为28.73%;选择12 h时,二斑叶螨成螨量及产卵量在IVF58和IVF118品种上较低,而在羊角蜜和IVF168品种上表现较高,24 h时选择趋势一致。活体植株上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调查时间段内二斑叶螨种群数量持续升高,第20天时羊角蜜、IVF58和IVF118种群数量(低于400头/株)显著低于IVF117和IVF168的螨量(高于660头/株)。对测试不同时间段内各个参数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二斑叶螨对甜瓜IVF168品种的选择性强、适合度高,而对IVF58和IVF118品种的选择性较差,表明IVF58和IVF118可用于甜瓜生产中的备选品种及高抗螨性甜瓜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5.
螨类休眠体的发育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曼丽  范青海 《昆虫学报》2007,50(12):1293-1299
休眠体是螨类抵御不良环境并借助携播者进行传播的特殊形式,许多非痒螨股的无气门目螨类都有此现象。休眠体形成和解除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受到一种或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营养和密度等,但各种因素对不同的螨类所起的作用不同;环境与遗传基因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休眠体形成与解除的关键。一些易形成休眠体的螨类是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害虫,它们表皮构造特殊、个体微小,给防治和检疫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为此,本文对休眠体的发生、传播、生长发育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角跗线螨属一新种,罩角跗线螨Ceratotarsonemus tegmen sp.nov.雌螨前足体背板呈罩状覆盖颚体,颚体背面具背中表皮内突。背片H上h毛内前侧有1对孔隙ih。正模♀,副模1♀,采自福建南靖县乐土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枯死树干的树皮内扁蝽科昆虫Mezira sp.体上。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新种与C.scitus Deleon相似,但与后者区别:1)背片C无斑纹  相似文献   

17.
刘婷  金道超 《昆虫学报》2014,57(6):737-744
【目的】观察和认识拱殖嗜渣螨Chortoglyphus arcuatus不同发育阶段主要外部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方法】用啤酒酵母粉纯化饲养拱殖嗜渣螨,选取不同发育阶段个体清洁后,分别利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螨体颜色、形态特征、局部特征以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成螨颜色为鲜明的淡棕红色,其他发育阶段均为乳白色。躯体硬,卵圆形。无背横沟划分前足体和后半体。螯肢发达,螯钳剪状,有纵纹,具明显的齿。外顶毛有栉齿。颚体基部腹面有细横纹。体躯刚毛短,光滑。雌螨生殖孔位于Ⅲ和Ⅳ基节之间,覆有骨化的生殖板。生殖板后缘光滑、弓形。雄螨阳茎位于Ⅰ和Ⅱ基节之间,长且弯曲、管状。有肛吸盘,漏斗状。有跗节吸盘。【结论】本研究补充了拱殖嗜渣螨文献未记载的一些特征,如卵、幼螨和若螨体色,螯肢背面和颚体腹面刻纹等,有助于该螨及其近缘种的快速鉴定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8.
路步炎 《昆虫学报》1976,(1):101-108
本文对上海地区鼠体恙螨种类和在不同环境中数量进行了调查: 1.陆地(川沙、嘉定、南汇县)和长兴岛、崇明岛恙螨指数有差别。陆地恙螨指数均高于岛屿。但陆地和长兴岛、崇明岛之间恙螨指数差别也有不同。陆地恙螨指数和形成历史达千年以上的崇明岛比较,则差别较小,而陆地恙螨指数和形成不到百年历史的长兴岛差别极大。 2.小盾恙螨在沿海边县的恙螨指数和寄生率均远较非沿海边县为高。在沿海边各县中,离海边愈近的乡镇,其指数愈高。 3.室内、外鼠恙螨种类比较,与氏螯齿恙螨明显的分布于居宅室内附近的家鼠体上。而居中恙螨、高山真棒恙螨和温氏五甲恙螨在褐家鼠等鼠体上未曾发现。从恙螨的数量来看,室外鼠体上恙螨指数远较室内鼠体为高,故认为室外鼠是恙螨的主要宿主。其中特别黑线姬鼠是本地恙螨的主要宿主。 4.根据冬季竹林和非竹林恙螨数量的比较来看,竹林恙螨指数远远高于非竹林。从恙螨种类来看,在竹林内恙螨指数较高的螨种是于氏恙螨和须恙螨。 5.除竹林外,坟堆内所捕到的鼠恙螨指数也较高。其中指数较高的螨种有于氏恙螨、萨氏背展恙螨、小盾恙螨和须恙螨。从各种作物来看,以甘薯田、稻田、甘蓝田、胡萝卜田内捕到的黑线姬鼠恙螨指数较高;麦田、油菜田和无作物田为最低。  相似文献   

19.
常规的永久装片制作是相当繁琐的。材料要经过固定、洗涤、多级脱水、透明、包埋、切片、封片等多道程序。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通常的压片法进行改进,介绍如下。取蝗虫精细管若干条(保存于75%酒精中的材料须经50%、30%的酒精洗脱转入水中),置于石碳酸品红或其它染料中染5-10分钟,盖上盖玻片,按常规进行压片。在显微境下检查。若染色体着色适宜,细胞分散成单层,即可将它小心地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18——12℃)过夜。第二天准备好双面刀片,从冷冻  相似文献   

20.
5种杀虫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几种不同方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天敌胡瓜钝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雌成蝤和若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中1%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和若螨的毒力都很低,释放胡瓜钝绥螨生防园可选用1%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来防治鳞翅目害虫;5%虱螨脲(美除)乳油常规使用浓度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影响较小,但是对若螨的有一定的影响,释放捕食螨生防园尽量不使用5%虱螨脲(美除)乳油,必要时可选用低浓度进行挑治;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和若螨毒力均较强,因此释放捕食螨生防园不宜使用;99%绿颖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的毒性都极强,释放胡瓜钝绥螨生防园如果使用这2种农药会对天敌胡瓜钝绥螨造成毁灭性杀伤,因此在释放捕食螨生防园不可使用这2种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