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灰色链丝菌噬菌體530-P的研究中,进行了精制及有关方面的研究。除确定了放线噬菌體的培养最適宜的培养基和接种期外,又确定了它封温度的抵抗力,得知较一般微生物为强,在58。C保持3小时,其浓度不变。因此碓定提纯电工作可以在室温中道行,噬菌髓適宜的pH鲍国较广(在pH 415—10.0),以pH 7.O为最適宜,这耠提纯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放线噬菌髓530—P培养液艇通遇滤、硫酸敛盥析、胰蛋白酶清化,再用流水透析法去鹽,最後以冷冻冻乾燥法得到白色棉絮状燕定形物。总收得率为60.8%。精裂品经过分析,得到每个放线噬菌髓髓重为1.15×10-12毫克,含氮量为2.8×10-13毫克,即噬菌體含氮量属19.O%,这说明噬菌髓是由核蛋白質棒成的。 相似文献
2.
谢贵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8,(3)
<正> 传染性腹泻是我国除传染性肝炎外的第二大常见病、多发病。引起传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很多,但痢疾菌所致的腹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国外对痢疾预防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由于该菌属菌型多,各型间交叉保护作用弱,同时也由于痢疾免疫机理仍不清楚,迄今为止,尚无一理想的菌苗问世。尽管这样,由于近年来有关痢病杆菌中毒性大质粒(140~120Md)的发现,给痢疾菌苗研究工作者带来了鼓舞人心的希望。本文就此方面国内外的情况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S.B.Formal教授系美国Walter Reed陆军军事医学研究所肠道传染病室主任,应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邀请,于1985年9月24日至9月26日来本所讲学。现将他的讲稿整理翻译如下。 大部分肠道病原体致病必须与肠粘膜建立某种程度的结合。然而,在这种结合之前,病原体必须首先克服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包括胃酸度,复盖在肠上 相似文献
4.
吴长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5,(3)
<正>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至今尚未被人们有效地控制。自六十年代初以来,世人对痢疾活菌苗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试图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但是,由于活菌苗的稳定性和效果等难以保证,致使目前仍未能获得推广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制备遗传学稳定,无回复突变的重组活菌苗株成为可能。本文对痢疾活菌苗的研究进展作扼要的回顾和展望。 一、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杂交活 菌苗实验室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工模拟酶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贵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4,21(4):290-294
以主-客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为理论,评述了人工模拟酶研究的两个新动向:催化抗体和分子印迹及其最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广泛传播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使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而其唯一的疫苗——卡介苗所具有的保护效果又颇有争议。因此,开发新型结核疫苗迫在眉睫。本文就近年来抗结核免疫机制以及3种结核疫苗研究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8.
刘保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1,(3)
<正>痢疾是世界性流行性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发病率高达20000/10万人口,而发达国家只有50/10万人口。痢疾的发病率在1~5岁儿童中最高。尽管痢疾杆菌有30多个血清型,但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通常只有2~3个流行型,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福氏痢疾杆菌,在发达国家主要是宋内氏痢疾杆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力改善水源、食品和环境卫生状况,加之痢疾杆菌抗药性的出现,使控制痢疾流行更为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致力于研制安全有效的痢疾疫苗。 相似文献
9.
王秉瑞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0,(3):70-71
<正>从日本人志贺氏发现菌痢的病原到现在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了。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世界的有志之士从未间断过对痢疾菌苗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感染剂量小,10个菌即可使没有免疫力的人患病,而伤寒则起码要10000个菌。它不但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播,而且可以经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不好,至今菌痢仍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年发病率很高,最高的可达20万/10万人口。我国的菌痢,据近两年疫情报告的统计也均居首位:1988年为190/10万,1989年为140/30万。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则较低,为50/10万。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预防制品对之进行免疫。可惜的是,前人的努力均以失败而告终。志贺氏发现菌痢的病原之后,即曾以之制成菌苗,给一万多人做了注射免疫,但因灭活不全,菌苗中尚有毒菌,结果有不少人得了该病;苏联从1924年即用痢疾死菌苗口服免疫,直到50年代初在 相似文献
10.
鉴于结核病卷土重来,联合国确定1998年3月24日为国际结核病日。全球大约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800万人新感染,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多于任何其它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其中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自双相培养基内转种痢疾阿米巴之培养物时,都是自培养基的底部取材,因为底部的虫体较多,但究竟在底部的哪一层,沉淀物曲底呢或表层呢?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尚缺乏参考资料。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了解痢疾阿米巴在双相培养基的液体部分中生长和分布的情况,作为转种及浓集虫体的参考。一、方法①培养基是洛克——鸡蛋——血清培养基(1):鸡蛋斜面部分分装于试管(16×1.5厘米)内,每管约1.5毫升,斜面高度约4厘米;复盖液为5毫升(洛克氏液∶牛血清=8∶1);米粉1白金耳。②痢疾阿米巴培养48小时后,在培养基试管外壁,用蜡笔划分6个不同的水位标记(图1),即:Ⅰ.沉淀物下层;Ⅱ.沉淀物上层;Ⅲ.沉淀物表层——紧接触沉淀物上层之一薄水膜;Ⅳ.沉淀物上部1—5毫米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酶工程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概述了21世纪国际上酶工程研究的新进展和新趋势,着重介绍国际酶工程研究领域的“若干热点”和前沿课题,包括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应用,人工合成酶的模拟酶,核酸酶和抗体酶,分子酶学,功能酶学,酶的定向固定化技术,杂交酶,分子发动机,酶化学技术,非水酶学,糖生物学和糖基转移酶,酶标药物,端粒酶,极端环境微生物和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新酶种,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
国外动物形态学在50年代经历了低谷阶段,而近20年又呈现出生机蓬勃的局面。无论从学科内容上还是从方法学上都有了许多更新,使这门古老的学科又焕发出青春。 20世纪50年代——解剖学的衰落动物形态学被认为是生物学科中历史最悠久的领域,也同样地被认为是生物学各分支学 相似文献
14.
王秉瑞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1)
<正> 作者用恒河猴为动物模型,对血清中的抗毒抗体在予防肠道感染中的作用作了观察,并测定它对毒素引起的Hela细胞致死性能的抑制作用以及抗志贺氏菌O抗原抗体的情况。 痢疾志贺氏I型菌为MK 102株。制备毒素时将之于发酵罐中作半连续培养,然后用SorvallRC_2-B冷冻离心机,于40,000g以30ml/分的速度除去菌体。上清液中含有毒素,通过孔径0.22mm滤膜(Milipore除菌。继之以85%饱和硫酸铵沉淀,絮状沉淀物为毒素,去掉无毒素的上清液,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反复透析除去硫酸铵,将之通过滤膜除菌即为原制毒素。毒素的精制用柱层析法将萄聚糖凝胶G—100制成8 ×110 cm的柱 相似文献
15.
16.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CS3纤毛抗原在痢疾菌中的表达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通过体内外重组的方法,构建了福氏2a痢疾菌T32asd基因缺陷的突变体FaD,作为抗原载体菌;同时,构建包含asd基因的表达质粒pYX102,与FaD一起,构成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用于在没有抗生素条件选择的情况下,稳定表达克隆在表达质粒上的外源抗原基因.将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CS3菌毛抗原基因克隆至pYX102,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YX103,ELISA检测结果证实CS3在痢疾菌中可以很好地表达.免疫小鼠后可诱生相应的抗体,虽然口服免疫和注射免疫产生的CS3抗体效价有一定差别,但对痢疾菌的毒株攻击均可提供较好保护.该结果为细菌性腹泻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候选株.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66年Forsgren等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能与人和哺乳动物血清IgG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反应以后。国内近两年来,SpA法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免疫学、血清学的研究,对于SpA法用于志贺氏菌属的快速诊断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用SpA法快速诊断痢疾杆菌,方法简便,敏感快速,特异性强,其结果与常规培养法一致。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