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体表温度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寒热辩证客观化研究需要客观化临床资料,体表温度是中医寒热辨证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获取体表温度的可靠性数据,我们研制了ZT-1“体表温度测试仪”。该仪器有三个PN结温度传感器,经过测试,反应快,精度高,解决了中医按诊中触摸感知寒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使体表温度这一体征资料成为定量化数据,对寒热辩证的客观化研究及中医按诊现代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度适应对于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而目前对于鱼类这样的外温动物的温度适应相关研究仍然缺乏。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可以在结冰的环境中生存数天,而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是被广泛饲养的热带观赏鱼类,本研究将这2种鱼类作为冷水鱼与热带鱼的代表,探究其温度耐受性。为此,测定了它们的临界温度以及不同温度下(0 ~ 38 ℃)的心率,并利用原代细胞急性分离,结合膜片钳电生理技术与控温技术,测定了上述2种鱼类心肌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不同温度下的电生理特征。结果显示,葛氏鲈塘鳢和七彩神仙鱼的温度耐受范围具有较大差异,分别为﹣2.0 ~ 27.4 ℃以及13.1 ~ 39.3 ℃。葛氏鲈塘鳢的心率在0 ~ 19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稳定升高,在19 ℃时达到最高,其后逐渐降低,这与葛氏鲈塘鳢心肌细胞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20 ℃时电流峰值最大且通道的开放概率最大这一电生理特征具有一致性。而七彩神仙鱼的心率则在14 ~ 31 ℃之间稳定升高,这与其心肌细胞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电流峰值和开放概率在15 ~ 30 ℃的实验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电生理特性也一致。以上结果说明,这2种鱼类的心率、心肌细胞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复合电流对于温度的响应与其自身的温度耐受范围以及原产栖息地温度紧密相关。因此,鱼类心肌细胞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可能存在对温度的适应机制,保证鱼类循环系统在不同温度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对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胚胎发育及仔稚鱼生长性状的影响,旨在掌握温度对其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的孵化时间缩短,发育速度加快。在平均水温5 ℃、8 ℃、11 ℃、14 ℃和17 ℃下,尖裸鲤的胚胎孵化时间分别为530.78 h、366.12 h、214.22 h、220.63 h、153.95 h,温度和孵化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有效积温在水温为11 ℃时最低,为2 356.4 h ·℃。尖裸鲤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在不同温度下的累计时间均呈现指数函数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水温范围在11 ~ 17 ℃时,温度系数Q10值和Q13值最接近2。尖裸鲤初孵仔鱼全长与温度间呈现三次多项式函数,全长与温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而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与温度间呈现显著性的二次多项式函数。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尖裸鲤胚胎的适宜孵化水温为11 ~ 17 ℃,仔稚鱼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4 ~ 17 ℃。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种种的研究资料为基础,构造了致倦库蚊未成熟期的发育与温度关系的模型,找到了其发育的最适温度和最高、最低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5.
均匀设计法对超临界流体提取金边瑞香鲜花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珏  熊学敏 《蛇志》2003,15(3):10-13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提取(SFE)金边瑞香鲜花中有效成份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提取压力、提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四个因素,每个因素7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在SFE中最佳提取条件:提取压力35MPa,提取温度40℃,解析压力5~8MPa,解析温度36℃。结论本法是一种简便、高选择性和高效率提取金边瑞香鲜花有效成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一种定量研究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和方案。用蛋白酶分解乳蛋白的反应代替原教材中的肝脏研磨液分解过氧化氢的反应,结合自制简易分光光度计,使定量研究酶促反应变得更简单可靠。在比色皿中测量酶与底物混合物的透光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实现蛋白酶活性的定量实时观察;定量研究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酶与底物混合物的透光度变化,描述和交流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此外,探讨了进一步降低实验仪器成本的方案,以利于更多的学校进行操作和实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龙子热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4,他引:16  
计翔  郑向忠 《动物学报》1995,41(3):268-274
通过研究中国石龙子选择体温,临界温度与实验温度对该种的体温,疾跑速,摄食量,食物通过时间,表现消化系数,同化效率和生长的影响发现,中国石龙子选择体温31.2℃,临界高,低温分别为42.3和6.3℃,恒温室内中国石龙子的体温与实验温度接近,温度对中国石龙子的疾跑速有显著影响,34℃中动物疾跑速最高,过高或过低实验温度中的动物疾跑减慢,温度对中国石龙子食物通过时间,单位体重摄食量,粪尿能值,表观消化系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蜥蜴腓肠肌ATP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Strauch)和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Guenther)腓肠肌肌球蛋白钙激活ATP酶活性对温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荒漠沙蜥腓肠肌ATP酶的最适温度为37℃,密点麻蜥腓肠肌ATP酶的最适温度为35℃。两种蜥蜴ATP酶最适温度的不同与它们所喜好的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ATP酶活性在同种个体大小之间也存在差异。ATP酶的生化调节可能在蜥蜴对温度适应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牛樟芝固态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选取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3个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以三萜和多糖得率为指标,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3 h、料液比1∶30 (g·mL-1)、温度70 ℃,在此条件下,得率为3.43%;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20 (g·mL-1)、温度95 ℃,在此条件下得率为4.71%。研究结果为牛樟芝固态发酵菌丝体中三萜和多糖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0,(22):I0003-I0003
一项研究说,来自适应寒冷的细菌的基因可能有助于抑制处于人体温度的病原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温度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温度及测定蒋高明植物的温度植物是变温的有机体,即其自身的温度趋向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温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植物温度就一定等于环境温度。如植物地上部分的温度明显偏离于气温,这是由于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及蒸腾与会成作用吸收热量而使它们的温度偏离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12.
温度直减率作为反映温度沿海拔变化程度的参数,是研究山地生态系统众多生态过程的重要指标。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流层或近地表温度,而土壤温度作为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等过程的重要因子,其垂直变化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基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0~1300 m海拔范围内的12个亚热带森林样点2018年9月—2021年8月林下近地表(地上15 cm)和土壤温度(地下8 cm)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近地表和土壤的均温、最高温、最低温直减率和积温递减率,并分析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近地表年均温、最高温、最低温的直减率分别为0.38、0.31、0.51℃·(100 m)-1,三者差异较大,而土壤的三者变化较小,分别为0.40、0.38、0.42℃·(100 m)-1;除最低温直减率,近地表和土壤的温度直减率均无显著季节差异。近地表最低温直减率在春、冬季节较大,而土壤最低温直减率在春、秋季节较大;近地表和土壤积温均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5℃积温递减率分别为163和179℃·d·(100 m)-1,且相同海拔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蜥蜴血红蛋白及血浆总蛋白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不同实验温度下驯化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和密点麻蜥(Eremiax mul-tiocellata)的血红蛋白浓度、血浆总蛋白浓度以及血浆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下驯化的两种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都很低;而在15℃~30℃之间驯化的蜥蜴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且比较稳定;35℃时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则下降。在同温度下密点麻蜥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荒漠沙蜥。同种蜥蜴中,雄性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雌性。两种蜥蜴的血浆总蛋白浓度均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荒漠沙蜥在25℃、密点麻蜥在20℃~25℃时,血浆清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基本相等,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清蛋白的比例上升,球蛋白的比例则下降。  相似文献   

14.
考虑周期驱动力下的DNA分子系统的福克普朗克方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期望值〈x(t)〉的简谐性。根据随机力强度对简谐特性的研究,我们得到温度有益于癌症治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球花含笑是云南特有珍贵树种,绿化观赏性佳,为解决其播种育苗中出苗率不高、出苗缓慢问题,研究了不同浸种条件对其播种后出苗率、出苗起始时间、出苗持续时间的影响,找出适宜的浸种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萘乙酸(NAA)、赤霉素(GA3)、等浓度等体积赤霉素和萘乙酸混合液(1GA3∶1NAA)浸种对出苗的影响;采用全因素试验比较不同浸种条件:NAA浓度(300 mg/L、500 mg/L、700 mg/L),浸种时间(12 h、24 h),温度(20℃、30℃)对出苗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在激素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条件下,使用激素NAA浸种出苗率高,出苗起始时间早,出苗持续时间短。全因素试验使用激素NAA浸种,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出苗率最高;NAA浓度700 mg/L,时间12 h,温度20℃出苗起始时间最早;NAA浓度500 mg/L,时间24 h,温度20℃出苗持续时间最短。结论:为提高球花含笑出苗的效率,使用激素NAA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为最适宜浸种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生物加工过程》2012,(6):69-6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员穆尔蒂,在实验室里极低温度下的冰面用激光轰击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发现其可演变成更加复杂的有机分子。该研究的目标是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2012年的《天体物理学通讯》上。  相似文献   

17.
枸杞子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枸杞子色素的种类及其对pH、光照和温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枸杞子含有至少三种色素,光照和高温均可显著降低吸光度,pH>1.1时色素稳定,pH≤1.1时变色。  相似文献   

18.
小郑 《生命世界》2006,(12):28-31
今年9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由美国宇航局下属戈达德空间研究所、哥伦比亚太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机械完成的一项研究报告,该研究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正接近100万年来的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市化会对植被物候带来显著影响,但当前影响城市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的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采用5种拟合方法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曲线,通过阈值法获取京津冀城市群2001—2019年的城市植被物候特征,比较城市建成区与山区的春季和秋季物候,在此基础上分析降水、气温以及城市地表温度对植被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建成区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SOS)平均比山区早16.88 d,城市建成区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EOS)比山区晚12.22 d。研究期间,京津冀城市建成区植被SOS逐步延迟,而山区SOS逐步提前,并且城市建成区物候的变化率比山区快,因此,二者SOS的差值随时间变化而显著减小(-0.58 d·a-1);秋季物候方面,城市建成区和山区EOS都表现为延迟趋势,但二者差值随时间变化并不显著(-0.10 d·a-1)。城市建成区地表温度对SOS的贡献与气温较为接近;而山区地表温度对SOS的贡献仅为气温的1/2,说明城市内部的热岛效应和气温共同影响城市植被物候的变化,并且二者贡献几乎相等。本研究结果有助...  相似文献   

20.
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的导水解剖结构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获取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区4种黄耆属草本植物——斜茎黄耆(Astragalus adsurgens)、黄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乳白黄耆(Astragalus galactites)和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根部导管解剖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导管解剖性状对环境因子(温度和降水)的响应特征。结果发现,黄耆属草本物种的导管解剖性状(导管数量、导管分数、平均导管面积、平均水力传导率和水力直径)具有较大的变异特征。随着降水和温度的增加,导管数量显著下降,而导水效率相关的性状(水力直径、平均导管面积和平均水力传导率)则具有上升趋势。这表明在降水量和温度较低地区,较多的导管数量和较小的导管面积导致黄耆属草本采取导水安全优先策略;在降水量和温度较高的地区,较少的导管数量和较大的导管面积导致黄耆属草本采取导水效率优先策略。黄耆属草本根的解剖性状与温度的相关性均高于其与降水的相关性,表明温度可能是影响其导管解剖结构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