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用中华眼镜蛇毒作家兔局部组织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抗蛇素血清局部注射、糜蛋白酶局部注射、蛇伤药酒外敷、坏死组织早期切除、局部烧灼法、局部组织切开冲洗,共6种处理方法进行局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6种治疗方法从优到劣依次是: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糜蛋白酶局部注射、蛇伤药酒外敷、坏死组织早期切除、局部烧灼法、局部组织切开冲洗。结论 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和糜蛋白酶局部注射,其次选用蛇伤药酒外敷。  相似文献   

2.
谭宇顺  李景新  张跃  余佩琦 《蛇志》2001,13(4):11-13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蛇伤患者分别采用蛇伤药酒外敷、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局部封闭、抗眼镜蛇毒血清局部封闭共3种处理方法进行局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3种治疗方法从优到劣依次是:抗眼镜蛇毒血清局部封闭、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局部封闭、蛇伤药酒外敷。结论 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抗眼镜蛇毒血清局部封闭,其次是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局部封闭,最差的是采用蛇伤药酒外敷。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中华眼镜蛇毒致局部组织损伤的6种治疗方法,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疗效优劣比较,找出最佳治疗方法。方法用中华眼镜蛇毒制作动物家兔局部组织损伤模型,分别采用6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局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种治疗方法从优到劣依次是: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糜蛋白酶局部注射-蛇伤药酒外敷-坏死组织早期切除-局部烧灼法-局部组织切开冲洗。结论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和糜蛋白酶局部注射,其次选用蛇伤药酒外敷.  相似文献   

4.
熊淑英 《蛇志》2006,18(4):284-284
中药薰蒸是将药物煎汤,趁热薰蒸患处,以达到疏通腠理、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2001~2004年我科用中药薰蒸法辅助治疗蛇伤后致肢体功能障碍,促使其功能早日恢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科住院的76例蛇伤后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高压氧治疗蛇伤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例蛇伤性溃疡患者在全身支持治疗、伤口局部清创、外用及湿敷中药治疗外,并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 27例蛇伤性溃疡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高压氧治疗蛇伤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邱光铎  邓炼洪 《蛇志》1989,1(4):28-28,27
青龙蛇药是江西省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舒普荣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的一个复方中草药浸膏剂,经四省一市几家医院的几年临床治疗,对眼镜蛇、五步蛇,蝮蛇、竹叶青蛇、银环蛇、烙铁头蛇等蛇伤中毒病人治疗有显效,治疗效率达99.8%,且毒性低,本文就青龙蛇药对眼镜蛇毒中毒动物机体的保护作用及临床前药理实验的研究结果加以报道,为推广使用和生产本药提供实验数据。材料一、蛇毒:眼镜蛇Najn,naja(Linnaeus)毒由江西省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提供,眼镜蛇毒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1%母液,贮存于冰箱内保存备用,临用前取母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所需的浓度。二.动物:小白鼠,体重18—25g,家兔体重2kg左右。二种动物雌雄兼用,实验前禁食12小时但不禁水。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金荣  蓝海 《蛇志》2006,18(2):130-134
蛇伤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至今仍被认为是人类最激烈和最可怕的意外事件之一。人们在救治毒蛇咬伤的临床实践中,对蛇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伤也有新的进展,现简要介绍如下。1蛇伤的急救进展蛇伤急救(firstaid)是指在咬伤后送进医院之前立即采取的措施。包括局部切开、伤口负压吸引排毒、冷冻烧灼、患肢结扎、压迫,目的是延缓蛇毒的吸收或把蛇毒在吸收前从局部除去,各地方法不同,其利弊仍有很大争议。尤其是对切开吸毒、结扎等问题的争议。(1)切开。早期有人认为在伤口处切开吸引排毒可减轻中毒,但…  相似文献   

8.
葛兵  许燕 《动物学研究》1991,12(1):79-83
蛇伤的治疗与蛇伤种类的快速诊断密切相关。我们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了三种蛇毒的抗体Fab,它们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然后用高碘酸钠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到抗体Fab上。我们建立的三夹心式酶标免疫测定蛇毒的方法,可在90分钟内检测到5毫微克以下的蛇毒,人体血清对该测定无干扰现象,临床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障在蛇多地区被迫跳伞飞行员的安全,我们与中国蛇协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和广西医学院蛇伤研究室等单位共同研制“蛇伤自救盒”,供人们被毒蛇咬伤后及时自救使用。要确定自救的简单和有效性,我们对青龙蛇药、南通蛇药、云南蛇药、梧州蛇药、湛江蛇药、青龙浸膏及高锰酸钾等分别对眼镜蛇毒、五步蛇毒、银环蛇毒进行小白鼠抗中毒实验的研究。实验结果:口服青龙蛇药具有用量少、疗效高、广谱抗蛇毒较好而优于其它蛇药,结合临床治疗总结认为青龙蛇药作为“蛇伤自救盒”的备选药合适。 1%高锰酸钾于蛇毒中毒后5分钟在中毒注射处皮下注入,剂量与蛇毒液等体积,结果对三种蛇毒中毒的动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高锰酸钾性能稳定,耐贮存,易溶于水;是一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桂中桂北蛇伤基地自主研发的蛇伤灵内服Ⅰ方、外敷Ⅱ方联合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方法对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的局部组织坏死与肢体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制定蛇伤皮肤组织坏死相关的客观临床评分标准,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蛇伤灵方联合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组和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皮肤组织坏死积分及患肢肿胀程度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皮肤组织坏死积分与患肢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优越性,蛇伤灵方联合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对中华眼镜蛇咬伤所致肢体肿胀、组织坏死程度的效果优于早期程序化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覃永安  庞卫国 《蛇志》1999,11(2):31-32
防城港市地处亚热带地区,蛇种繁多,我国十大毒蛇中有8种毒蛇在该市分布,是蛇伤的高发区。据我院现有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发生的蛇伤病例不下50例。1995~1996年间,我院共收治77例蛇伤患者,治愈63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7.40%。现将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李铁文  汤湘君 《蛇志》1991,3(4):20-22
蛇伤是农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常可致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介绍1985年以来,我院收治蛇伤2424例,蛇伤后的主要抢救方法,重点介绍蛇伤后的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一.临床资料本组2424例中,男性1523例,女性901例,3~15岁424例,16~40岁1124例,41~72岁876例。发病季节:4~11月,以6至9月发病最高.就诊时间:在1~12小时以内就诊者92例25~48小时者1043例,49~144小时者436例,其中最长21例为288小时。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3.
王乃平 《蛇志》1992,4(3):22-23
在我国,特别是南方蛇伤的高发地区,每年都有许多人被毒蛇咬伤,其中不少人因此而致残甚至丧失了生命.因此,许多医务工作者致力于蛇伤治疗的研究,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蛇药应用于临床,在蛇伤治疗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纵观众多有关蛇伤的研究,作者不得不认为这中间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最近,有一国外蛇伤专家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听了国内几位作者的发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326例竹叶青蛇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少华 《蛇志》2011,23(1):45-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疗效。方法对326例竹叶青蛇伤患者采用口服蛇伤胶囊、三草汤,外用三黄散,穴位放血,结合西医治疗。结果 326例中,治愈293例(占89.88%),显效28例(占8.59%),有效3例(占0.92%),无效2例(占0.61%),总有效率99.39%。结论口服蛇伤胶囊、三草汤,外用三黄散,穴位放血,结合西医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是救治竹叶青蛇伤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严重蛇伤溃疡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立明  邝敏  林源  农庆文 《蛇志》2001,13(2):26-27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 ,蛇种繁多 ,是蛇伤高发地区。蛇伤后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 ,常会引起严重的溃疡创面 ,如不正确处理 ,溃疡进一步加深 ,扩大和感染 ,则会造成肢体残缺 ,功能障碍 ,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 1 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严重蛇伤溃疡 79例 ,通过这些病例分析 ,找出蛇伤溃疡的一些特点 ,总结修复创面的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9例严重蛇伤溃疡者 ,男63例 ,女 1 6例 ;年龄 3~ 74岁 ,平均 2 9岁 ;农民71例 ,工人 8例。蛇伤季节在夏秋季。咬伤部位 :手 54例 ,足 2 4例 ,腹部 1例。咬伤后…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的蛇伤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1993~2012年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蛇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年份、季节、职业、蛇伤种类和治疗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蛇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蛇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职业以农民、市民、野外工作及蛇类作业者为多;咬伤部位以下肢多见。危重症与就诊时间及咬伤蛇种有关,治愈好转率为99%。结论了解本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宣教,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意识及急救知识,对降低本地区毒蛇咬伤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启才 《蛇志》1989,1(3):35-36
毒蛇咬伤伤口由于处理不当、治疗不及时或中毒量太大往往造成患肢溃烂坏死。严重者截指(趾)、截肢;轻者经过外科适当处理,一部分患者伤口可自愈;一部分却需靠植皮,方能消灭创面,不致于成为慢性溃疡。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应用营养液湿敷肉芽创面和新植皮法比1978年前旧方法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对照组:以1970~1977年毒蛇咬伤致患肢溃烂坏死需植皮36例,采用旧植皮法为对照组。其中五步蛇伤18例,眼镜蛇伤12例,烙铁头蛇伤2例,竹叶青蛇伤4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10例。实验组:1978~1987年毒蛇咬伤致患肢溃烂坏死需植皮56例,施以新植皮法为实验组。其中五步蛇伤38例,眼镜蛇伤14例,竹叶青蛇伤3例,烙铁头蛇伤1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16例。治疗方法对照组:溃烂创面按外科常规换药,有坏死组织就予以清除。脓液多,用攸锁纱布换药,脓液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蛇伤药酒对眼镜蛇毒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用中华眼镜蛇毒于家兔制作的病理模型并用蛇伤药酒于注毒局部外敷治疗,再进行中毒表现和血液指标等观察。结果与蛇毒组相比,药酒组局部和全身症状均较轻,死亡率较低;WBC、CK和CRP变化没有那么明显,PLT、PT和FBG水平基本没有变化。结论蛇伤药酒能减轻炎症反应,防止急性DIC发生和保护机体组织受损,故有较好的对抗眼镜蛇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施婉玲  黄小宾  王世军 《蛇志》2012,24(3):247-248,253
目的观察中药蛇伤熏洗剂对蛇伤肢体肿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毒蛇咬伤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蛇伤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咬伤后72h开始使用中药蛇伤熏洗剂熏蒸及肢体浸泡,并观察两组患者咬伤后3天及6天的肢体肿胀程度、5-羟色胺的变化及肿胀消退时间、疗程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天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蛇伤熏洗剂对蛇伤肢体肿胀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肿胀消退时间、降低5-羟色胺水平。  相似文献   

20.
《蛇志》1989,(4)
一、办班宗旨与目的“普及蛇伤防治知识,交流蛇伤防治经验、提高蛇医学术水平,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贡献。”这是卫生部顾英奇副部长为《蛇志》创刊的祝词,也是本函授班办班的目的与根本宗旨,遵照这一宗旨,本会自1984年以亲先后举办了六期蛇伤防治函授班,培训了一支蛇伤防治队伍,为部分农村山区建立蛇伤防治网点解除农民蛇伤疾苦作了一定的贡献。但我国南方多蛇,毒蛇伤人死亡致残率仍然较高。本会理事会根据会员的要求,经研究决定继续举办蛇伤防治函授班。二、教学内容及教材以舒普荣编著的《蛇伤治疗》一书为主要教材,并聘清有关专家教授撰写辅导教材:(1)《蛇类生态学》由江西医学院钟昌富教授撰写;(2)《蛇伤诊断与鉴别诊断》由安徽中医学院李云龙教授、江西鹰潭市人民医院朱珍菊主治医师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