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静  王永杰  刘志琦 《昆虫知识》2013,50(4):1141-1148
溪蛉是脉翅目中比较稀少的一个类群,可以作为天敌资源和研究昆虫演化的"活化石"材料,但历史上溪蛉科在脉翅目中的系统地位一直是个颇具争议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溪蛉科国内外分类研究简史,探讨了溪蛉科的地理分布,以及溪蛉科生物学、化石等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溪蛉科分类研究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呼吁应该加强对其应用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粉蛉记(一)曲粉蛉属Coniocompsa Enderlein 1905(脉翅目:粉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集昆 《昆虫学报》1964,(2):283-286
曲粉蛉属(Coniocompsa)是脉翅目(Neuroptera)粉蛉科(Coniopterygidae)中的一个属,因下颚的外颚叶分三节,前翅中脉(M)干有两根脉鬃,后翅M有一半以上与第一肘脉(Cu_1)密接,以及腹部具成对的腹囊而属于囊粉蛉亚科(Aleuropteryginae);并由于径分脉(Rs)正常,前后翅M均单一等而独立为曲粉蛉族(Coniocompsini)。本族内目前只此一属。  相似文献   

3.
丛褐蛉属与齐褐蛉属(脉翅目:褐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蛉科Hemerobiidae与草蛉科Chrysopidae的形状和习性相似,也是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有效天敌。褐蛉的体形较小,多为黄褐色,翅上常有褐斑;前翅前缘横脉列的端部分岔而容易和草蛉区分,从褐蛉(Wesmaelius)和齐褐蛉(Kimminsia)是非常近缘的两个属,后翅径分脉(R_s)的第一分支与中脉(M)的分支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分岔齐头并列,这个特点很固定是区别于褐蛉(Hemerobius)、益蛉  相似文献   

4.
普草蛉属Mesypochrysa Martynov,1927隶属于脉翅目草蛉科昆虫中的绝灭亚科篱草蛉亚科,是该科中最为古老的属.该属内种间的主要区分特征有前翅亚前缘基横脉0-2支;Rs支脉7-26支;m-cu横脉2、3支;CuA+MP末端4-7栉状分支;1A和2A二分叉或不分叉.该属的中阶普草蛉Mesypochrysa...  相似文献   

5.
作者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丛书《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的脉翅目(Neuroptere)论文中,曾发表有栉角蛉科(Dilaridae)2新种,其中小栉角蛉Dilar pumilus Yang(:197—198,图  相似文献   

6.
脉翅目(Neuroptera)的粉蛉科(Coniopterygidae)因成虫和幼虫均捕食叶螨、蚜、蚧等害虫面甚有益。贵州省此类天敌昆虫缺乏研究,本文记述了粉蛉亚科(Coniopteryginae)的4新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对标本的采集者,除在文中注明外,在此诚致谢意。  相似文献   

7.
褐蛉(Hemerobiidae)是脉翅目(Neuroptera)中重要的一个科,因成虫和幼虫均捕食蚜虫、介壳虫等而有益于农林、果树。脉线蛉属(Neuronema)为亚洲特有的一类褐蛉,南至印度,北达西伯利亚,但以我国种类最多。此属是1869年McLachlan以一种印度褐蛉(Hemerobius decisus Walker)为模式种而设立的,1913年Banks以脉序为依据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华东地区鱼蛉二新种(广翅目:齿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记述华东地区鱼蛉二新种,均为齿蛉科(Corydalidae)的鱼蛉亚科(Chaulioinae),江西斑鱼蛉(Neochauliodes jangxiensis Yang et Yang)采自祁禄山,灰翅栉鱼蛉(Ctenochauliodes Rriseus Yang et Yang)采自黄山,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枚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早期缅甸琥珀化石标本,记述了脉翅目双翅螳蛉科Dipteromantispidae一新属新种:卓德曲双翅螳蛉Kurtodipteromantispa zhuodei gen.etsp.nov.。新种与格氏棒翅螳蛉Halteriomantispa grimaldii Liu et al., 2016相似,但以下特征区别于后者:1)前翅无色斑; 2)前翅ScP端部在scp-ra横脉处具明显弯折,不平滑; 3)前翅RP至少具1末端分叉的分支; 4)雌外生殖器肛上板与第9背板融合,第9生殖基节近半圆形,末端无近三角形突起。此外,描述并讨论了新属雌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0.
线蛉科是脉翅目中的一个灭绝科,仅发现于中国中侏罗统和蒙古晚侏罗统地层中。线蛉科昆虫脉序独特,为其分类地位的确定以及整个脉翅目翅脉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线蛉科昆虫前后翅上均具有条带状的斑纹,初步推测这种斑纹在其生存繁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可能是导致其灭绝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目前线蛉科已发表3属9种,本文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编制了线蛉科化石种检索表,对当时的古环境特征进行了简单推测,初步探讨了翅斑在其生存和灭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翅目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鹬虻科(Rhagionidae)多为中小型昆虫。足细长,翅常具斑纹,腹部较长;生活在水域附近,喜在阴湿的环境、甚至小雨中活动。成虫和幼虫多为捕食性,有些种类在国际上已用作生物防治。鹬虻科世界已知约600种,我国过去只有外国学者记载过10种,其中9种在台湾,另1种为记载于东北的日本种。近年来,我们开展此科分类研究,已陆续报道了浙江、湖北、广西、云南、西藏、内蒙及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的(衤责)翅昆虫种类丰富,作者(1990)在第一篇报道中除整理了贵州省此目已知纪录外,增加贵州2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种,第二篇(1991)又报道了贵州3个新记录种及1个新种,均刊载在《贵州科学》上。本文为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的(衤责)翅目昆虫研究报告,增加了3个贵州省新记录种并描记2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杨集昆  杨定 《动物学研究》1990,11(4):279-283
本文报道了在云南发现的金鹬虻属五新种,并与已发表种作了必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贵州斑大叶蝉属三新种(同翅目:大叶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沪述斑大叶蝉属Anatkina Yorng3新种,即蓝斑大叶蝉A.livimacula sp.nov.;红翅政大叶蝉A.rubipennis sp.nov.;双条斑大叶蝉A.bistri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农学院。  相似文献   

15.
双翅目长角亚目的极蚊科(Axymyiidae)为中国新记录科,是极罕见的昆虫,世界只记载过5种;现报道贵州梵净山的1个新种,模式标本藏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极蚊体型中等,粗壮而色暗,外貌象毛蚊类,Coquillett(1909)曾将北美种包括在毛蚊科的Eupeitenus属内。McAtee(1921)建立了Axymia furcata新属种,同时由Shannon(1921)讨论了其分类地位,作为殊蚊科(Anisopodida=Rhyphidae)的1个新  相似文献   

16.
记述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地区拟埃蝗属Pseudoeocyllina 2新种,即拟短翅拟埃蝗Pseudoeocyllina brevipennisoides Zhang,Zheng et Yang,sp. nov.及贺兰山拟埃蝗Pseudoeocyllina helanshanensis Zheng,Zeng et Zhang,sp. nov.,附有拟埃蝗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从四川省和云南省采集发现的2新种:棒须伪突沼石蛾Pseudostenophylaxclaratus sp.nov.和三叶伪突沼石蛾Pseudostenophylax elongatus sp.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8.
片头叶蝉属三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耳叶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平 《动物学研究》1992,13(2):117-121
本文记述耳叶蝉科片头叶蝉属三新种:圆冠片头叶蝉Petalocephala crcuata Cai et Kuoh,褐缘片头叶蝉Petalocephala fuscomarginata Cai et Kuoh,赭片头叶蝉Petalocephala ochracea Cai etKuoh。标本采自我国云南及四川省。文中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构造特征,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安徽农学院。  相似文献   

19.
记述中国三节叶蜂科异三节叶蜂属1新种:环腹异三节叶蜂Alloscenia tricincta,sp.nov.,编制了异三节叶蜂属中国种类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模式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贵州高原鳅属鱼类二新种(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描述高原鳅属鱼类2新种,即鼻须高原鳅Triplophysa nasobarbatula sp.nov.和贞丰高原鳅Triplophysa zhenfengensis sp.nov.,采自贵州省荔波县和贞丰县(均属西江水系)。前者与云南高原鳅Tripliophysa yunnanensis Yang相似,后者与鼻须高原鳅Triplophysa nasobarbatula sp.nov.相似,正模标本均保存在遵义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