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桢  胡聃 《生态科学》2023,42(1):49-55
城市三维建筑形态影响城市近地表能量平衡、微气候及空气质量。基于多源空间数据(高分辨率Pléiades遥感影像、高分辨率谷歌影像和建筑轮廓数据),构建三维建筑形态指标体系,并基于网格法分析了各三维建筑形态指标的空间敏感性,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了1990—2019年北京部分中心城区的三维建筑形态特征及其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整合11个指数构建了一套三维建筑形态指标体系;(2)各指标的核密度分布存在差异;形状指数、三维分形维数、聚集度、邻近度对网格大小敏感,其他指标对网格大小不敏感;(3)1990—2019年建筑面积占比、加权面积建筑高度、三维形状指数、邻近度变化显著,且主要集中在四环两侧及国贸附近。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筑景观的时空演变特征对城市改造与规划的合理调整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Barista软件、GIS、RS等技术,提取了建筑物的3D信息,并采用建筑占地面积比重、建筑平均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形状指数与空间质心模型等指标,分析了沈阳市铁西区建筑景观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1997—2008年,居住与商业建筑占地面积比重增加,工业建筑占地面积比重下降,建筑形状越来越规则,建筑密度降低,建筑在垂直方向上扩展;3个时段内,建筑景观变化的质心先由居住区向工业区转移,再由城市中心向外围移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建筑平均高度呈正相关,与建筑密度呈负相关。城市改造政策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离道路距离的增加,建筑平均高度降低,建筑密度先增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QuickBird的城市建筑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峰  胡远满  熊在平  刘淼 《生态学报》2011,31(23):7251-7260
研究城市建筑景观的梯度变化特征,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合理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QuickBird影像,基于Barista软件提取了建筑物三维信息,采用建筑平均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标准差、建筑体形系数等指标,结合梯度分析法研究了铁西区建筑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结果表明:从1997到2008年,低层与多层建筑是主要的建筑景观组分,平房与低层建筑占地面积比重显著下降,多层、中高层与高层建筑比重上升.建筑平均高度、容积率与建筑高度标准差逐年上升,建筑密度、建筑体形系数与景观形状指数下降.建筑向垂直方向扩展,建筑能耗降低,形状更加规则.建筑景观的梯度变化与距市中心距离的远近没有关系,与区域功能相关,商业区建筑平均高度与容积率最高,政府所在地范围内建筑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产生、内涵以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简单阐述了未来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处于快速的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扩展的研究多集中于边界扩张,而城市内部改造导致的格局变化研究不足。在遥感与GIS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应用BRISTA软件和高分遥感影像,解译每栋建筑的三维信息,从建筑景观指标、统计分析、建筑景观更新格局和建筑平均高度自相关等角度分析了老工业区在更新过程中的建筑景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1997—2011年,铁西区的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单层建筑和低层建筑数量上总体呈下降趋势,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总体呈上升趋势;建筑景观向垂直方向扩张,建筑容纳能力提高,建筑能耗降低;建筑景观的更新与区域交通、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建筑平均高度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和距城市中心的距离相关。了解此过程中老工业区建筑景观的变化规律可为老工业区的城市规划与建筑更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空间分布的研究对城市合理规划、建筑合理布局和生态城市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青岛市南区2012年建筑物三维信息为基础数据,对建筑进行了分类,采用一般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2012年市南区及10个街道办建筑类型的空间分布与构成特征。结果显示:2012年市南区以居住、商业、多层、中高层和高层建筑为主;各类建筑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各街道办建筑类型构成差异显著。建筑类型空间分布差异与区域功能和发展规划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空间尺度三维建筑景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培峰  胡远满 《生态学杂志》2013,32(5):1319-1325
以沈阳市铁西区建筑物三维信息为基础数据,从建筑高度、密度、体积与体形、分布均匀度与空间拥挤度等方面构建了三维建筑景观评价指标,分别从区域、功能分区和梯度带3个角度分析了三维建筑景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1997年到2008年,铁西区建筑向垂直方向扩张,建筑空间分布越来越不均匀,空间拥挤度、建筑平均体积与容积率逐渐增大;居住区平均高度、平均体积、覆盖率、容积率、空间拥挤程度最小,建筑分布最均匀;商业区除建筑高度变异系数和平均体形系数最小外,其余指标值最大;工业区高度变异系数和平均体形系数最大,空间分布最不均匀;从梯度带上看,建筑使用类型的差异决定了三维建筑景观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于Barista软件从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建筑物3D信息,结合ArcGIS软件,应用转移贡献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高度及建筑面积比例分析了沈阳市铁西区改造过程中建筑景观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城市改造的进行,空地、居住、工业建筑与道路4种优势景观类型是景观变化的主体,空地、居住、商业建筑和道路面积增加,工业建筑面积减少.建筑密度降低,平均高度升高.建筑景观的区域差异明显,工业区建筑密度高于居住区,建筑平均高度低于居住区.离城市中心距离越远,建筑密度越小,建筑平均高度越低.  相似文献   

9.
张培峰  胡远满  熊在平  刘淼 《生态学报》2012,32(9):2681-2691
探索城市改造过程中景观的变化规律对城市景观变化的预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沈阳市铁西区1997、2002、2005、2008年建筑物三维信息为基础数据。按照建筑物使用性质将其分为居住、工业、商业、教育与医疗、其他建筑5类,按照建筑物的高度将其分为平房、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和超高层6类。采用转移矩阵法分析了不同时段建筑类型的更替规律。并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应用于建筑改造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1997到2002年,居住建筑是建筑改造的主体。2002年后,工业建筑成为建筑改造的主体。1997到2008年,不同高度类型的建筑更替顺序为:平房→低层建筑→多层建筑。新增建筑先以低层为主,后以中高层,逐渐以高层为主。建筑改造在空间上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在局部空间范围内,建筑改造呈现成片集中改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人类很早便学会了建造房屋这一技能,远古时代拾捡树枝干草等搭建简易茅草屋,到现代社会依靠各种材料器械让一座座五光十色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建筑的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得以脱离栖身于天然洞穴抚育后代,极大地增加了原始人类的扩散能力.而我们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一些昆虫同样演化出了建筑的技能,它们的建筑能力与人类的相...  相似文献   

11.
沈阳城市三维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三维景观的研究有助于景观生态学研究向三维的发展和指导城市科学规划。本文利用Quick Bird影像提取了沈阳建成区的建筑三维信息,采用5个景观指标(平均高度、景观高度标准差、容积率、建筑体形系数和建筑密度)及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沈阳市建筑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建成区的建筑景观主要以平房和多层建筑为主,中高层以上建筑数量最多的是铁西区,其他各区均有分布。沈阳市建成区不同高度的建筑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状态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同时,沈阳市建成区的各个行政区不同高度的建筑也在各自行政区呈现聚集分布状态。沈阳市建成区的建筑密度与容积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区域面积比重相对较少,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何崴 《生物信息学》2018,25(5):32-36
近年来,乡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各个领域都将乡村视为重要的研究和实践对象。建筑也不例外,甚至从实践层面上讲还走在很多领域的前面,建筑实践已经成为乡建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取得大量成果的基础上,乡村建筑及其设计也暴露出若干问题和误区,笔者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对乡建中建筑及其设计的作用和观点,并于文末提出了创建“乡村建筑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设中的矿物质材料开发利用活动不仅导致大量碳排放,也产生了碳吸收.以往建筑矿物质材料的碳吸收过程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科学量化.本研究采用遥感影像阴影高度反演技术,提取地块的建筑容量,识别建筑类型,以此为依据确定矿物材料用量及碳含量参数,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碳化率,基于以上步骤构建城市建筑碳汇量的核算方法,并选取沈阳市蒲河新来测试这一核算方法,同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1996—2016年,沈阳市蒲河新城各类型建筑产生的碳汇总量依次为:居住建筑>公共服务建筑>其他类建筑>商业金融建筑>工业建筑;各类建筑用地的碳汇容积率依次为:商业金融建筑>居住建筑>公共服务建筑>其他类建筑>工业建筑.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建筑容量提取的城市尺度的建筑碳汇量核算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估算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无机材料产生的碳汇量.在城市自然碳汇有限条件下,利用建筑碳汇增加城市碳汇量,能够为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不断增大的建筑存量、建筑运行能耗及相应的碳排放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节能降耗,有必要对建筑能耗碳排放的驱动机理进行深入探究。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建筑运行能耗碳排放的影响要素和驱动机理进行了分析论证,但仍缺乏系统综述从而难以为建筑节能降耗提供全面指导。本文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驱动建筑能耗碳排放的复合机理进行综合论述;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建筑体特征、区域气候/微气候等视角,整合并剖析了不同单源要素的建筑能耗碳排放驱动机理;最后,总结了当前城市建筑能耗驱动机理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对建筑能耗碳排放驱动机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低碳城市建设亦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机电工程中的机电安装时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建筑机电系统是建筑的血脉,它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之中,所以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也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系统的质量。因此从机电施工工程管理中获取经验,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工程周期。所以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而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以及在目前的实际生活生产中机电安装施工所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探讨出机电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开始注重相互之间的整合,在建筑业中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行业整合的必然要求。在介绍了建筑供应链发展现状和大型工程承包模式的基础上,对建筑供应链中的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了介绍,并围绕总承包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改进建筑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泥土,除了用来建造原始的棚屋外,在建筑上似乎没有别的用途。然而,建筑师们注意到,在法国大约有百分之十五的农场住房(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英国和西德也有同样数量)是用这种随处可找到的材料建造的。1985年11月,法国在一个新兴城市利斯兰博创造了一个住房全部用原始的泥土建造的区。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举行过一次为期五年的世界性巡迴展览,展出了41个国家的建筑成就,展览会由图片、建筑师设计图样和模型组成,内容大多为泥土建筑。大约9,000年前,中东的第一批城市就是由泥土建成的,其中有耶利哥(西亚死海以北的古城)、巴比伦和米索不达米亚的通天塔。虽然这些城市到现在都已变成尘埃,但是有许多用天然泥土建造的古代建筑却一直保存到今天。现存中国的万里长城的一段,就是  相似文献   

18.
《生命世界》2010,(4):6-6
蛀木水虱俗称“吃木虫”,是海洋中的一种小型甲壳动物,会蛀蚀木船底部、浮木、码头木质建筑的水下部分等,对航海业和海港建筑造成很大危害。然而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指出,蛀木水虱其实也有一定益处,它体内含有的一种特殊酶有助于将木头分解为生物能源。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一座静立在时间长河中的博物馆建筑,似乎总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在博物馆内部,每一件藏品背后也蕴藏着收藏保护、辗转安居的故事。以鹦鹉螺为外形设计建筑设计师理查德·迈耶说:"博物馆设计是最完美的建筑表达。"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灵感,便来自于鹦鹉螺的壳体结构。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鹦鹉螺几亿年以来一直在海洋中生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华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筑代谢研究方法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代谢是当前城市代谢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热点问题,其研究着重关注建筑系统中物质能量流动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压力及其有害影响。本文在阐明城市建筑代谢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建筑代谢研究方法的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城市建筑代谢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特点,指出了城市建筑代谢研究方法在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开发跨城市边界的代谢研究方法;注重建筑代谢中非物质性代谢流研究;制定适合乡土建筑地域特点的代谢研究方法;综合物质量和价值量的建筑代谢研究,全面认识和评价建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