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臭Ju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水华  诸葛阳 《兽类学报》1993,13(2):136-141
  相似文献   

2.
茅舍血厉螨核型及染色体的C带、G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革螨——茅舍血厉螨核型及染色体C带、G带的研究。用剖腹取卵法、玻璃纸压片、Giemsa染色,经分析茅舍血厉螨的核型,单倍体n=7,二倍体2n=14。 用氢氧化钡—吉姆萨技术显示茅舍血厉螨染色体C带。在第1、2、4、5染色体上出现恒定的C带部分,第3、6、7染色体上出现不恒定的C带部分。根据C带带型,茅舍血厉螨着丝点的位置可分为近中区域(sm),近端区域(St),末端区域(t)和末端点(T)四类。 G带分析用胰蛋白酶—吉姆萨技术显示。 本文对茅舍血厉螨的核型、革螨染色体研究中螨卵的收集方法和染液的改进、C带带型与着丝粒位置的确定和G带显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温室希蛛染色体的观察(蜘蛛目:珠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温室希蛛的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从目前的结果可见,温室希蛛的染色体数目是,雄性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2,雌性为2n=24其性决定机制属于X1X2O型,所有染色体似乎均为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这个结论被其对C-带标本的分析所证实,两个(对)X-染色体是最短的和次最短的,温室希蛛染色体C-带标本的分析没有观察到染色体间有明显的结构差异,在染色体G-带标本中,获得了稳定的带纹。  相似文献   

4.
黑线姬鼠华北亚种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星  田家祥 《兽类学报》1993,13(4):283-287
本文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对分布于山东的黑线姬鼠华北亚种的染色体组型,C-带、G-带和银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核型为2n=48=38 T+8 M+XY。X为较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Y为组型中最大的染色体。几乎每个常染色体的着丝粒区都具异染色质。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丰富。No.10和No.18染色体具NOR(?)。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较清晰的G-带。同时对黑线姬鼠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行了观察,并将山东标本与欧洲标本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其性染色体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黄浩杰  崔英霞 《遗传学报》1996,23(5):338-342
建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标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分析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原位杂交前,用甲醛固定G显带标本,是获得良好显带和荧光杂交效果的关键步聚,仅用常细胞遗学方法分析,显示一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核型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5qter→5q11::1q25→1qter;12pter→12q24;:5p11→5pter)而采用本方  相似文献   

6.
建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标本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分析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原位杂交前,用甲醛固定G显带标本,是获得良好显带和荧光杂交效果的关键步骤。仅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显示一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核型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4:.5p11→5pter),而采用本方法确定患者的核型实际为46,XX,t(1;5,12)(1pter→1q23::12q22→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2::1q23→1q25:5p11→5pter)。结果表明,新建立的G显带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能更有效地检测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  相似文献   

7.
张长顺 《植物学通报》1998,15(A00):101-105
本文用胰酶-尿素双重处理法和SSG法,分别进行了葱小孢子染色体螺旋的染色体C-带的显带研究。首次成功地获得了葱小孢子染色体螺旋和染色体C-带,螺旋图象清晰;染色本C-带与体细胞的基本一致,所有染色体上均显示出明显的末端带,但未出现次缢痕带,另外,研究了葱小孢子的核型,其结果与体细胞的核型基本一致,但有差异。作者认为小孢子的核型比体细胞的核型准确,更能反映出葱的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狗獾(Meles meles)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郭健民 《兽类学报》1990,10(3):194-196
本文报告了狗獾北方亚种(Melesmeles leptorhynchus)的核型及染色体带型的研究结果。染色体数目2n=44,NF=72,常染色体分为4组(8m+12sm+10st+12t),X是一条中等大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是一条最小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并对染色体的G带、C带、Ag带带型作了详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恙螨染色体分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叶韵斌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92,35(2):165-170
本文报道应用胰酶法对微红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rubellum,苍白纤恙螨L. pallidum和小板纤恙满L. scutellarc进行G带带型分析.三种恙螨染色体分别显示17、21、19条深带带纹,用CS-190机对每条显带的染色体进行薄层扫描,结果每一条深带显示一个峰,对微红纤螨和巨螯齿恙螨Odontaearus majestivus进行BSG法的C显带实验,均未见到带纹,从C带结果及对敬红纤慧螨染色体扫描电镜的初步观察结果,提示恙螨染色体可能为泛着丝粒类型,本文根据恙螨染色体的分带情况,探讨了几种恙螨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恙螨染色体的研究在分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亚洲象的染色体THECHROMOSOMEOFASIANELEPHANT关键词亚洲象,核型,染色体带型KeywordsAsianelephant,Karyotype,Bandingofchromosomes中图分类号Q959845本文1996-08-...  相似文献   

11.
我国梨属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5种梨属植物即褐梨、杜梨、新疆梨、河北梨、麻梨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梨的核型2n=2x=34=24m+10sm(2SAT)与杜梨2n=2x=34=24m+10sm相似,自成一个种群。而新疆梨、河北梨的核型均为2n=2x=34=16m+18sm(2SAT),麻梨为2n=2x=34=16m+18sm,三者的核型相近,属于另一个种群。前一种群相对原始一些,而后一群则属天然杂交的次生种。  相似文献   

12.
水稻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姚青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0,17(4):301-307
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籼稻(O.sativa subsp.indica)品种珍汕97和粳稻(O.subsp.iaponica)品种秀岭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作了相应的G-带核型分析。就同一材料来说,随着有丝分裂时期的推进,染色体上带纹数目逐渐减少。籼、粳亚种间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G-带带纹特征彼此相似。讨论了水稻G-带带型与染色体不同区域分化的关系;G-带带型与籼、粳稻分歧的关系;以及G-显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星豹蛛Pardos astigera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震玲  王秀珍 《蛛形学报》1996,5(2):145-148
首次报告星豹蛛的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和性染色体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星豹蛛染色体数目为:雄体2n=28,雌体2n=30,性别决定机制属于X1X2O型,X1为全部染色体中最长的,X2为全部染色体中最短的,全部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这个结论可以被C-带标本所证实,且C-带带纹大小及染色深浅均无明显差异,G-带处理得到了稳定的,有重复性的带纹。  相似文献   

14.
三种马鸡的核型及染色体G-带带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石兴娣  张正旺  刘凌云 《动物学报》2001,47(3):280-284,T001,T00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NaOH显带的方法制备了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的核型与染色体G-带带型。结果表明:3种马鸡的核型基本相同,2n=82,有7对大染色体,其余为微小染色体;Z染色体为第4对大染色体,W染色体的长度介于第6、7对大染色体之间;除第1对大染色体为m型、Z染色体为sm型外,其余的染色体均为t型,3种马鸡染色体G-带带型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7对大染色体中,有6对大染色体的G-带带型有差异,利用数值分类学方法计算3种马鸡G-带带型的相似性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蓝马鸡与褐马鸡新缘关系较近,二者与白马鸡的新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两种波腿蝗(蝗总科:癞蝗科)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新江  张道川  王文强 《遗传》2005,27(5):735-740
报道中国两种波腿蝗的染色体C带核型,结果表明:红胫波腿蝗Asiotmethis zacharjini (Bei-Bienko, 1926) 2n ♂ =18, neo-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他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除强染的着丝粒C带,S8染色体具强染端部C带带纹,neo-Y染色体还具有一条宽的弱染的近着丝粒端居间C带,性别决定机制是neo-XY ♂型,该种染色体组成和性别决定机制在我国癞蝗中为首次报道,蓝胫波腿蝗Asiotmethis jubatus (Uvarov, 1926) 2n=19♂,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仅具有明显强染的着丝粒C带,性别决定机制是XO ♂型;两种波腿蝗的异染色质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α=0.05)。  相似文献   

16.
茶树染色体高分辨G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胰酶法在茶树的晚前期、前中期和早中期的每一染色体的全长上诱导出了清晰而丰富的G带带纹。染色体带纹的数目随染色体的浓缩程度而变化,同源染色体带纹的大小、分布及着色的深浅基本相似。作者认为植物G带的诱导与染色体处理技术及染色体所处的分裂时期密切相关。当胰酶处理超过了G带诱导的临界限度时,常可观察到染色体的大螺旋结构。本文讨论了在染色体前处理中a-溴萘的选用和甲醇-冰醋酸(3:1)的固定时间对G带诱导的影响以及G带的形成与染色体大螺旋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植物染色体G带的历史、认识发展、技术探索、现状、问题及前景等进行了全面综述。显带技术建立后的多年,植物染色体一直不显G带,不少研究者提出了不同假说予以解释或进行实验验证。最近几年,该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用多种方法在十几种植物上进行了探索,并初获成功。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但植物染色体G带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遗传》1993,15(2):18-20
1976年在英国召开的第一届家畜染色体带型标准化国际会议(Reading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家猪G带模式图.1984年在第六届欧洲家畜细胞遗传学讨论会上,成立了家猪核型标准化委员会.1988年,Gustavsson作为协调者发表了该委员会确定的家猪G带、R带标准化核型.我国家猪染色体显带研究始于1979年(陈文元等),截止现在国内至少有8个单位发表了20多篇论文,涉及21个中国家猪品种和3个国外家猪品种,其中高分辨G带核  相似文献   

19.
达乌尔黄鼠显带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乌尔黄鼠分布在我国北方及蒙古和苏联等区域,对牧草及农田危害甚大。有关达乌尔黄鼠的核型国内外已有报道(Lyapunova等,1970;蔡有余等,1985;马继霞等,1985)。签于其染色体的一些特征,达乌尔黄鼠有可能成为染色体工程及检测环境诱变剂等方面的实验材料。虽然苏联Lyapunova等(1978,1980)对黄鼠属某些种的G-带和C-带进行过比较研究,我国蔡有余等(1985)对达乌尔黄鼠的C-带和Ag-NOR进行了观察,但无法对其染色体进行逐个地准确识别,特别是对Χ染体色的正确识别。为此,我们对达乌尔黄鼠的显带染色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不同居群白木香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和改良BSG法对3个居群白木香的染色体核型及Giemsa C-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均属2B类型,其中广西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公式为2n=16=4m+8sm+4st;其他两个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公式为2n=16=6m+6sm+4st,居群间核型变异不明显。白木香的C带带型为CIT型,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带和全带。3个居群白木香C带的分布、数目和类型不完全一样,出现了带型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