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V LMP1通过诱导c-myc表达活化端粒酶hTER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静  邓锡云  邓琳  丁琳  顾焕华  易薇  曹亚 《病毒学报》2003,19(3):240-244
利用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HNE2等良好的细胞体系,采用报道基因法和Westernblot法等,分别检测Epstein 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诱导的c myc反式激活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从LMP1诱导细胞内c myc表达的角度,探讨LMP1诱导端粒酶表达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LMP1促使细胞内c myc反式激活活性增强,c Myc蛋白表达量升高;导入反义LMP1表达质粒阻断LMP1表达后,c myc反式激活活性下降。将端粒酶hTERT启动子上c myc结合位点突变后,LMP1不能诱导端粒酶hTERT表达。因而认为,EB病毒LMP1通过诱导c myc表达而活化端粒酶hTERT。  相似文献   

2.
EB病毒诱发人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病理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B病毒 (EBV ,Epstein Barrvirus)与人类多种肿瘤有关 ,尤其是与鼻咽癌和淋巴瘤的关系密切。为此研究了EB病毒在huPBL SCID嵌合体小鼠体内诱发人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特性及肿瘤发生机制。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出淋巴细胞 ,将之移植到SCID小鼠腹腔内 ,实验感染EBV ,观察肿瘤的形成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连续监测小鼠血清中人IgG的含量。分别用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人Alu序列 ,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组织中EB病毒小RNA分子EBER 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CD4 5、CD2 0、CD4 5RO、CD3) ,病毒基因(LMP1、EBNA2、BZLF1)的表达 ,以及细胞瘤基因蛋白 (p5 3、C myc、Bcl 2、Bax)在诱发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 ,实验中 34只感染EBV的huPBL SCID小鼠有 2 4只诱发出肿瘤 ,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Alu PCR和免疫标志均证实诱发瘤是人源性B淋巴细胞肿瘤。原位分子杂交显示肿瘤细胞核内存在EBER 1,少数瘤细胞表达EB病毒BZLF1蛋白阳性 ,部分瘤细胞表达LMP1和EBNA2蛋白阳性。连续监测 12只huPBL SCID小鼠血清中人IgG含量 ,发现IgG水平随诱瘤时间延长和肿瘤生长有逐渐增高趋势。免疫组化显示诱发的 2 4例淋巴瘤组织p5 3、C myc、Bcl 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3.33%、10 0 %、95 .83%、91.6 7%。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溢  宋方洲 《生命的化学》2005,25(2):118-120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人类疱疹病毒,与淋巴系统、上皮细胞肿瘤相关。其编码潜伏性膜蛋白(LMPl、LMP2A和LMP2B)特别是LMP1,由于它是众多EBV编码蛋白质中唯一被明确证明能恶性转化原代B细胞、鼠成纤维细胞和人上皮细胞的蛋白质,所以被列为癌基因。最近对潜伏膜蛋白的研究显示.潜伏膜蛋白与病毒利用泛素蛋白酶系统来达到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等机制有关,研究这个过程也许可以开发新的策略来防治EBV相关肿瘤。  相似文献   

4.
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与EB病毒(EBV)感染相关性。方法:利用EBV寡核探针(EBER)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结果:16例肠道NHL好发部位于小肠下端和结肠,以单发瘤结节多见,常伴有溃疡形成。经免疫组化证实3例为T细胞淋巴瘤(18.75%),13例为B细胞淋巴瘤(81.25%)。:EBV—EBER原位杂交3例有阳性表达,均为T细胞淋巴瘤,阳性细胞占肿瘤细胞的25%~75%。B细胞淋巴瘤未见阳性表达。结论: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发,并以惰性淋巴瘤为多见;而T细胞淋巴瘤多为侵袭性,且与EBV感染的相关性较高,与B细胞淋巴瘤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on—LMP1 HNE2等良好的细胞体系,采用报道基因法和Western blot法等,分别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l)诱导的c—myc反式激活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从LMPl诱导细胞内c—myc表达的角度,探讨LMPl诱导端粒酶表达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LMPl促使细胞内c-myc反式激活活性增强,c-Myc蛋白表达量升高;导入反义LMPl表达质粒阻断LMPl表达后。c—myc反式激活活性下降。将端粒酶hTERT启动子上c—myc:结合位点突变后,LMP1不能诱导端粒酶hTERT表达。因而认为,EB病毒LMPl通过诱导c—mvc表达而活化端粒酶hTERT。  相似文献   

6.
左建民  周玲  杜海军  付华  王琦  曾毅 《病毒学报》2005,21(3):235-237
鼻咽癌(NPC)在东南亚地区,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高达40/10万~60/10万。Epstein—Barrvirus(EBV)在鼻咽癌的病因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细胞中该病毒的存在为以CTL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靶位。过继性EBV特异性CTL,成功地治疗了骨髓移植受者体内出现的来自捐献者的免疫增生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显示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LMP2已经被证实可以诱发较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而且也确定了很多CTL表位。目前许多关于EBV相关肿瘤治疗的研究都是针对LMP2的。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多种人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相关,包括单核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等,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仍是研究的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确定了EBV侵入宿主细胞时的部分关键蛋白以及不同的模式。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220(EBV glycoprotein 350/220)与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R2(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2)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病毒糖蛋白如gp42(EBV glycoprotein 42)、gB(EBV glycoprotein B)、gH(EBV glycoprotein H)和gL(EBV glycoprotein L)的相互作用,使得EBV能够有效侵入B淋巴细胞。由于绝大多数上皮细胞缺少CR2受体,病毒侵入上皮细胞的机制要比侵入B淋巴细胞复杂得多。主要有三种EBV进入上皮细胞的模式:①EBV通过感染的B淋巴细胞或郎罕氏细胞直接接触上皮细胞,"转移感染"进入上皮细胞;②EBV利用自身的相关蛋白与宿主相应的受体蛋白相结合后,通过膜的融合或内吞作用,感染上皮细胞;③感染EBV的上皮细胞经基底膜将病毒颗粒传递给邻近的细胞。本篇综述将介绍近年来在EBV进入B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可导致人类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感染非常普遍。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淋巴瘤且伴有EBV感染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EBV相关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显示,49例EBV相关淋巴瘤患者中,18例为B细胞淋巴瘤,31例为T/NK细胞淋巴瘤。EBV相关B细胞淋巴瘤与T/NK细胞淋巴瘤患者之间白细胞、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铁蛋白、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5.0个月,49例患者的1个月、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 84.4%、59.8%、53.2%、40.3%。结果表明,与EBV相关B细胞淋巴瘤患者相比,EBV相关T/NK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肝功能损伤严重,更易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生存期更短,但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痘苗病毒表达的Eoskein-Barr病毒(EBV)核抗原1、4(EBNA1、4)和潜伏膜蛋白1、2(LMP1、2),在不同人群的特异性T细胞杀伤9CTL)中的作用,采集EBV阴性正常人、未经治疗的鼻咽癌(NPC)病人的EBV-IgA/VCA阳性者各10人的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PBMC),用EBV转化B淋巴细胞,建立类淋巴母细胞(LCL),用LCL刺激自休的T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LCL感染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EBNA1、4和LMP1、2为靶细胞,以^51Cr释放法检测EBV特异性CTL所识别的靶抗原。结果表明,EBV-LMP1、2可能既是EBV特异性T细胞的刺激抗原,又是其识别的靶抗原。将采集的30例试验者的各5 单克隆T细胞株分别检测HLA-Ⅰ型(A、B、C),按照不同型别寻找相对应的EBNA1、4和LMP1、2的不同合成肽,应用酶免疫吸附斑点法(Elispot)检测EBV特异性CD8^ 的CTL应答。结果显示:10例正常人中9人有特异的LMP2应答,4人有特异的EBNA4应答;10例未治疗的NPC病人中3人有特异的LMP2,2人有特异的EBNA1,3个有特异的EBNA4应答;10例未治疗的NPC病人中3人有特异的EBNA1,3人有特异的EBNA4应答,在10例EBV-IgA/VCAbj ntg k ,6人有特异的LMP2,5人有特异的EBNA4应答。所有的试验者均未发现LMP1的特异性应答。  相似文献   

10.
正Ras信号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E(CycE)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及上下游核内周期调节者来影响核内复制进程;而Myc作为细胞生长的转录调控因子,可调控CycD1,Cyclin-D2,CycE和CDK4等因子,促进细胞周期由G0/G1向S期过渡。为了明确果蝇体内Ras信号通路与Myc的关系以及对核内复制细胞的调控机理,华南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1.
EB病毒及其癌基因LMP1对上皮细胞的转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B病毒(EBV)是一种人群感染率较高的致病性疱疹病毒,与伯基特氏淋巴瘤、鼻咽癌的关系最为明确。近年来EBV在上皮源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众多学的关注,而其癌基因LMP1在上皮源性肿瘤发病的病因学方面的作用更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综述就EBV进入上皮细胞、永生化上皮细胞的机制、LMP1的基本结构及其对上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作一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CTAR—2突变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 1(LMP1)的活性部位及细胞转化作用机制 ,采用PCR方法构建LMP1羧基末端活化区 2 (CTAR 2 )中 3 84~ 3 86位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YYD→ID突变的重组体 ,将此重组突变型LMP1(mt LMP1)与野生型LMP1(wt LMP1)分别与含有转录因子NF κB或AP 1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单光子检测仪测定比较二者活化转录因子的功能 ;同时将mt LMP1和wt LMP1分别导入Rat 1细胞 ,接触抑制试验比较二者对细胞的转化作用。发现 :( 1)与wt LMP1相比 ,mt LMP1对转录因子NF κB的活化作用降低了 80 %左右 ,对AP 1的活化作用全部消失 ;( 2 )mt LMP1表达的Rat 1细胞集落形成数比wt LMP1表达的细胞显著降低[( 2 3± 3 ) /皿对 ( 3 5 7± 19) /皿 ;( 64± 8) /皿对 ( 40 8± 40 ) /皿 ;n =3 ,P <0 .0 0 1]。这些结果表明CTAR 2中最后 3位氨基酸 ( 3 84~ 3 86)是EB病毒LMP1的重要活性部位之一 ;LMP1致Rat 1细胞转化作用主要与其活化转录因子NF κB或 /和AP 1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Burkitt淋巴瘤和未分化型鼻咽癌的细胞中存在着Epstein-Barr病毒(EBV)的基因组,在前者虽经长期体外培养,病毒基因组仍持续存在,并部分地表达。这些现象提示,至少有一些EBV基因组是整合在寄主细胞的DNA中。Kieff等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Burkitt淋巴瘤Namalwa细胞株和EBV转化的人脐带血B淋巴细胞IB_4株,发现病毒DNA是整合在前者的1号染色体上,在后者则整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A20细胞是来源于同系Balb/c小鼠大B细胞淋巴瘤的细胞系,能通过尾静脉接种建立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的模型,但由于该细胞系缺乏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而难于监测。本研究使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A20细胞,试图建立易于监测的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模型。方法:用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慢病毒载体将标记基因EGFP转入A20细胞,通过流式分选出EGFP+的A20细胞,体外培养后通过尾静脉注射接种于同系Balb/c小鼠体内,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其外周血EGFP+细胞的百分率。当小鼠出现消瘦、毛发竖立、嗜睡等体征时,将小鼠处以安乐死;取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尾静脉注射1×106细胞于6只Balb/c小鼠体内,接种后15天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到EGFP+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29.6±0.8天;在肝脏、脾脏、脊椎和淋巴结等多脏器成瘤,流式检测瘤细胞EGFP表达阳性。结论:经尾静脉注射接种A20细胞可建立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模型,A20细胞经含EGFP的慢病毒标记后易于通过流式进行监测,为通过动物体内试验评价靶向治疗的疗效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EB病毒基因LMP2A及BZLF1的融合基因(Z2A)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探讨Z2A融合蛋白对EBV+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AdEasy系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Z2A,而后将之转染293细胞(人胚肾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rAd-Z2A。后者用于感染EBV阳性及阴性细胞,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Z2A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EBV阳性细胞凋亡的调控。结果:序列测定和酶切实验均证实,Z2A融合基因正确插入穿梭质粒,并成功获得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Z2A及重组腺病毒rAd-Z2A。感染rAd-Z2A的NEC靶细胞检测到Z2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与EBV-细胞组及EBV+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接种rAd-Z2A的EBV+细胞组48h(P0.05)凋亡细胞显著增多,72h时细胞近乎全部凋亡(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rAd-Z2A可有效感染EBV+及EBV-细胞,从而显著促进EBV+细胞凋亡而不影响EBV-细胞,为进一步特异性靶向EBV+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埃巴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是一种在人群中感染率高达90%的γ-疱疹病毒,其感染宿主细胞后常以潜伏形式存在并伴随终生,在一定条件诱导下,由潜伏感染转化为裂解感染,导致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LMP1和LMP2是EBV编码的重要潜伏膜蛋白,它们锚定于细胞膜脂筏区,通过与宿主细胞内多种信号传递分子如TRAF家族蛋白、Caspase家族蛋白和STAT家族等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影响细胞迁移与凋亡,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阐述了LMP1和LMP2的结构特征,在宿主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调控及参与信号转导途径的机制等,旨在推进EBV发病机理研究及疫苗的研发等科研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64年从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BL)细胞发现Epstein-Barr病毒(EBV)以来,对此病毒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由于一开始就认为EBV与BL有关,故许多实验室对此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本世纪初已认识到动物的致瘤病毒,EBV亦可致人类肿瘤,且与其它动物肿瘤相似。  相似文献   

18.
EB病毒诱导胸腺恶性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研究EB病毒在恶性T细胞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将EB病毒感染的人胚胸腺细胞移植于Scid鼠皮下,于移植后第3日起在移植处对侧皮下注射TPA50ng/只,每周1次。于移植后第4周起,移植处皮下有结节状隆起形成,并逐渐增大。于6-15周内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T细胞淋巴瘤8例。其中实验组胸腺细胞+EBV的成瘤率为25%(1/4),胸腺细胞+EBV+TPA组的成瘤率为53.8%(7/13),对照组胸腺细胞+TPA的成瘤率为0(0/5)。PCR和 闰杂交在诱导肿瘤可可检测到EB病毒的基因EBERs、LMP1和BARF1,并有病毒基因LMP1蛋白编码产物的表达。EB病毒可感染人胚胸腺细胞,并使其发生恶性转化,EB病毒可能在恶性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病因作用。  相似文献   

19.
潜伏膜蛋白1(LMP1)是由EB病毒编码的致瘤蛋白,众多研究表明LMP1蛋白可通过NF-κB、p38 MAPK、c-JNK等多条重要信号通路引起鼻咽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改变。我们从EB病毒阳性的B95-8狨猴淋巴瘤细胞中克隆EB病毒LMP1 c DNA,构建携带绿色荧光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IRES2-Zs-Green1-LMP1,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质粒导入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中,利用质粒所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粗略计算转染的效率,通过免疫细胞化学(ICC)、RT-PCR、Western-Blot检测该质粒的表达。本实验室所构建的p IRES2-Zs-Green1-LMP1表达质粒能在鼻咽癌细胞内表达LMP1蛋白,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活化cyclinD1的表达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了探讨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EBV-LMP1)促进细胞增殖,参与EBV相关疾病致瘤的分子机制,研究了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调节cyclinD1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周期行进及细胞恶性表型改变,并初步确定了LMP1发挥该功能的结构域.利用已建株的Tet-on-LMP1-HNE2鼻咽癌细胞系,蛋白质印迹实验分析LMP1诱导cyclinD1蛋白质表达的表达动力学,包括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利用三种LMP1功能区缺失的突变体及野生型LMP1,以载体型细胞为对照,确定LMP1活化cyclinD1表达的结构域.同时结合基因诱导表达及反义寡聚核酸技术阻断基因表达的实验方法,进一步确定LMP1上调的cyclinD1功能,即对细胞周期行进及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LMP1确实可以诱导cyclinD1的表达(2~4倍),且诱导具有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利用三种LMP1功能区缺失的突变体及野生型LMP1,以载体型细胞为对照,结合报道基因分析法,确定与空白载体细胞系比较,野生型LMP1从转录水平可反式激活cyclinD1报道基因活性约11.2倍,其中CTAR1及CTAR2均可活化cyclinD1表达,但以CTAR2为主,与野生型LMP1诱导cyclinD1反式激活活性比较,CTAR1缺失导致cyclinD1报道基因活性下降23.6%,CTAR2缺失导致cyclinD1活性下降约80.7%,C端均缺失时cyclinD1活性只有野生型的17.7%.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强力霉素诱导后cyclinD1高表达的细胞停留于G0/G1期明显减少,较未经诱导的细胞,从66.42%减至56.55%,而进入S期及G2/M期的细胞明显增多.在稳定表达LMP1的细胞中,与导入正义LMP1比较,导入反义LMP1 PS-ODNs及反义cylinD1,可以使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从30.48%分别降至15.21%,21.76%).EBV-LMP1可以活化cyclinD1的表达,且发挥这种功能的结构域以CTAR2为主,活化的cyclinD1参与细胞周期行进,抑制LMP1及cyclinD1的表达均可导致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