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覆盖对土壤水热传输及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盐渍区农业水资源非常紧缺 ,农业节水势在必行。覆盖保摘技术是农田节水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内外对此有过不少研究报道。但多集中在地膜、秸秆、砂砾和化学喷涂等覆盖材料上 ,这些覆盖材料在使用中有种种不理想之处 ,如地膜覆盖容易造成残膜的“白色污染” ,并且使用年限短 ,降水不易入渗 ,中耕、除草、施肥困难 ,使作物抗病力差等[1 ] ;秸秆覆盖容易使秸秆中的毒素物质与作物间发生生化它感现象 ,影响作物生长[2 ] 。化学喷涂除了不利于农事作业外 ,还可能造成土壤污染。为此 ,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南皮试区盐渍土上试用了一种新型覆…  相似文献   

2.
生物育种新技术作物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育种新技术(new breeding techniques,NBTs)是指基于分子生物学工具进行作物分子育种的一类新技术,可以短期内使作物产生新的有利性状,促进作物新品种的开发,如基因编辑技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同源转基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目前正在全球农业育种中广泛应用,并且已有部分作物新品种获准商业化生产。然而,针对生物育种新技术产生的作物新品种的安全性和安全管理政策,全球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对其安全监管的思考也不尽相同,限制了这些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进程。综述了现阶段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对于生物育种新技术作物的安全性和监管方面实施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以期对我国生物育种新技术作物的安全性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红壤丘陵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各类作物产量及其相应的秸秆经济指数,计算出我国红壤丘陵区1993~2003年作物秸秆的年平均产量为33.5×1010kg,占全国作物秸秆总产量的52.1%。其中,稻草产量占该区作物秸秆总产量的53.5%,比其全国均值高出21.4个百分点;其它作物秸秆所占的比例,也与其全国均值有一定的差异。稻草和其它粮食类作物秸秆产量的年际变化与该区作物秸秆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1993~1997年呈逐年增长趋势,1997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经济作物秸秆因作物种类不同,其产量的年际变化亦不相同。该区作物秸秆用于直接还田和用作工业原料的年均利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32.0%与6.6%;用于生活取能和牲畜饲料的年均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22.0%与14.1%;未被利用的比例年均高达25.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3的20.6%增至2003年的29.6%,大量未被利用的作物秸秆往往就地丢弃或焚烧,浪费了有限的农业有机资源。为此,研究提出了调整秸秆利用结构、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的基本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与地膜残留污染防控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地膜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过去30多年,地膜用量和农作物覆膜面积一直稳定增长,2014年地膜用量达到了144万t,覆膜面积超过1 800万hm~2,该技术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地膜残留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农田的地膜残留量超过250 kg/hm~2,在我国西北的局部区域,地膜残留已经对农田土壤、作物生长发育、农事作业等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生物降解地膜成为替代普通PE地膜、解决地膜残留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和手段,目前生物降解地膜正处于产品研发和评价试验的关键阶段,部分生物降解地膜产品在马铃薯、花生、烟草生产上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总体上还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包括需要进一步提高地膜产品质量,提高地膜产品破裂和降解可控性,改善地膜的增温保墒能力,实现满足农作物对地膜覆盖功能的要求;此外,需要降低生物降解地膜综合成本,促进生物降解地膜规模化应用。总体上,随着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将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5):651-651
由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承办的中国作物生理第八次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05年8月在四川雅安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食物安全——作物生理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议将总结和交流作物生理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讨论植物生理学与食物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作物生理学发展新方向。会议研讨涵盖大田作物、设施栽培作物、野生食用植物及其它用途的栽培植物,主要内容包括:(1)轻简栽培的作物生理研究新成果、新进展;(2)作物品质产量生理研究进展;(3)作物生理育种研究新进展、新动向;(4)作物抗性(抗寒、…  相似文献   

6.
不与人争粮,巧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废弃物非常丰富如作物秸秆等,如何使其资源化和能源化呢?这是当前国际上一大重要课题。在我国,黑龙江省一家公司投资4.8亿元,形成年加工秸秆如玉米、甜高粱秸秆等40万吨,生产乙醇能力约4万吨;下一步要形成年加工秸秆100万吨,年产乙醇10万吨的生产能力,将于2008年年底完成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7.
植物染色体显带是60年代末兴起的一项细胞学研究新技术。此技术由于方法较简单易行,并且又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践,可以用于作物品种资源的研究。例如,分析作物核型;探讨作物的起源、进化;鉴定物种亲缘关系及其鉴定远缘杂交中染色体来源等问题,因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兴趣,在麦类作物的染色体显带方面的研究已很详细。通过麦类作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的效果、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微生物和酶活性、促进作物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秸秆还田也可能会导致作物出苗率降低、加重作物病虫害发生、引起土壤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积累等负面影响。目前秸秆以直接还田为主,亦有少量通过堆沤、垫圈等方式间接还田。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速度及还田效果主要取决于秸秆的化学组成特别是C/N、土壤微生物状况、土壤温度及水分含量等。下一步,必须强化秸秆还田方法、快速腐解条件及制剂、对下季作物病害影响及防控、农机农艺配套、缓解全球变化能力等研究,完善相关技术与方法,促进秸秆还田快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微生物和酶活性、促进作物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秸秆还田也可能会导致作物出苗率降低、加重作物病虫害发生、引起土壤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积累等负面影响。目前秸秆以直接还田为主,亦有少量通过堆沤、垫圈等方式间接还田。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速度及还田效果主要取决于秸秆的化学组成特别是C/N、土壤微生物状况、土壤温度及水分含量等。下一步,必须强化秸秆还田方法、快速腐解条件及制剂、对下季作物病害影响及防控、农机农艺配套、缓解全球变化能力等研究,完善相关技术与方法,促进秸秆还田快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引入第一例抗除草剂大豆以后,阿根廷成为全球率先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几个主要国家之一。2010年,全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90万公顷。新技术的采用过程稳定、迅速且品种多样化。目前,阿根廷所有的大豆、86%的玉米和99%的棉花都采用了转基因品种。本研究发现,1996~2010年间,农业生物技术使阿根廷获得的总收益达到726.45亿美元,创造了182万个工作机会。优先采用新技术为阿根廷带来的优势效益非常显著。收益是通过SIGMA数学模型进行评估的,该评估工具由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机构和全球乡村发展捐赠平台的支持。"此报告呼吁立即行动。"该委员会委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学院教授Molly, Jahn说,"全世界都要求增加粮食、饲料和生物能源作物。食品价格已涨至历史高位,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发,将导致粮食安全状况恶化。庆幸我们正在采取具体而明确的、科学的措施应对这一切。"委员会向政策制定者提出几点意见:一、将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纳入全球和国家政策;二、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对农业的负面环境影响的同时,持续性地增加农业产出;三、锁定最易受气候变化和粮食危机影响的人群和部门;四、重新建立更适宜的食品获取和消费模式,确保满足人们的最基本营养需求,培养健康而可持续的进食习惯;五、减少粮食体系内的损失和浪费,尤其是基础设施、耕种技术、加工过程、运输以及贮藏习惯等;六、建立广泛、共享、综合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草代木"不仅能解决食用菌栽培的原料来源问题,还能有效缓解菌林矛盾。【目的】利用不同的农业剩余物优化出可替代木屑做主料进行红平菇菌丝培养的"以草代木"配方。【方法】采用混料配比的设计方法,利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花生秸秆、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芯共7种农业剩余物做主料培养红平菇,对其菌丝在基料生长过程中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漆酶的酶活进行测定,分析并优化出适合红平菇生长的"以草代木"配方。【结果】大豆秸秆最适合红平菇菌丝的生长,小麦秸秆次之;油菜秸秆基质中红平菇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配方优化得出一个适合红平菇菌丝生长的"以草代木"配方:小麦秸秆55.3%、大豆秸秆19.7%、麦麸15.0%、玉米面5.0%、豆粕3.0%、石灰1.0%、石膏1.0%。【结论】优化出一个适合红平菇菌丝生长的基质配比,为红平菇进行"以草代木"设施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降解地膜新材料的发展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之一,其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同时地膜残留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近年来,由于降解新材料与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降解地膜得到了快速发展。就生物降解地膜出现的背景、发展过程、应用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产业化前景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随着技术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降解地膜将成为21世纪农业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了解了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和为什么作为一项新兴的农业技术如此被一些先进国家重视,是因为它有无限的生命力。无土栽培是在控制植物生活环境的设施条件下的栽培技术,具有最科学性的栽培和管理方法。也是生物高科技应用效农业和园艺生产上的新技术、对今后发展生产具有方向性。由于这是一项设施栽培技术,因之需要一定的设备投资,比一般的土栽投资要大。但是无土栽培所得到的回报,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效益上都要比上栽大的多,是这项新技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原因。要进行无土栽培时,需要怎样的设施和技术,作如下简要说明。1…  相似文献   

14.
秸秆饲料化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是玉米、小麦、水稻、小杂粮等农作物收获籽实后所剩余的茎叶等富含纤维成分较高的残留物。在实际生产中,秸秆很少被浪费,一般被综合利用。在过去农村实际生产中,秸秆一般被晒干利用。一般用作燃料或者进行篓、席、小饰品的生产。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下,随着农业技术的革新,秸秆的利用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科技化的趋势。秸秆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马铃薯、中草药、番茄、油料类、薯类以及蔬菜瓜果、甘蔗等作物茎叶及副产品等菜蔬作物采收后的剩余茎叶也属于秸秆范围。秸秆的资源丰富,加以合理利用具有极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是一种杂食性资源昆虫,可取食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探索黄粉虫对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转换潜能,本研究比较了主要农业秸秆及发酵处理方式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测定了黄粉虫分别取食麦麸、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后海藻糖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粉虫对玉米秸秆的平均取食量和虫粪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秸秆,金宝贝发酵剂与酵母发酵处理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黄粉虫体重,黄粉虫取食玉米秸秆后海藻糖含量显著低于水稻秸秆及麦麸对照。黄粉虫对玉米秸秆的转换能力较高,发酵剂处理有利于黄粉虫对玉米秸秆的取食及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化控技术作为我国目前作物生产当中高产、稳产和高效农业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植株体内激素系统而调节植株生长发育过程,能够促使植株按照人们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生长变化的一种技术。化控技术具有控上、促下,可塑造理想株型,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等作用,在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Bt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 人们对Bt作物释放后潜在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关注。Bt作物释放的Bt蛋白可以主要通过秸秆还田方式进入土壤进而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本文综述了Bt作物秸秆还田释放的Bt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①Bt作物秸秆还田释放的Bt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 ②Bt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③Bt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④Bt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⑤Bt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从而为Bt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向设施土壤中添加解磷菌和秸秆,达到活化土壤中作物所需金属元素的含量,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吸收的目的。试验设置对照、秸秆、解磷菌、解磷菌+秸秆4个处理,在不同时间测试土壤及秧苗中钙、镁、铜、铁、锌等的含量,确定解磷菌及秸秆对设施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及黄瓜秧苗吸收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解磷菌、秸秆+解磷菌处理能明显增加黄瓜秧苗吸收钙、镁、铁、铜的能力,对锌的吸收没有影响,其中秸秆+解磷菌处理对黄瓜秧苗吸收钙、镁、铜影响最大,促进作用分别达到6.26%、8.25%和11.57%,3种处理对设施土壤中有效钙、镁、铁的含量没有影响,但是能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效铜、锌的含量,盛果后期有效铜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19%、15.41%、16.49%,盛果后期有效锌含量分别比对照区提高38.8%、33.26%、56.81%。  相似文献   

19.
正武汉市教育局公布了2015年市属高校产学研项目评审结果,我校4个项目获批立项。这4个项目分别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徐飞博士主持的"草莓果实气调保鲜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泽琼博士主持的"LED人工补光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园林系袁飞荣博士  相似文献   

20.
跨农业:研制水稻智能育种机器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面临粮食需求持续增加但粮食产量增速明显放缓的粮食安全问题,探索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是实现作物新品种选育重大突破,促进粮食单产和总产较大幅度稳步提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和核心。在结合传统农业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整合多学科的"跨农业"研究模式,可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全新的思维和研究模式。"跨农业"是现代农业概念的延伸和发展,是指在面临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等重大农业问题背景下,整合政治、经济、科技和农业等各学科领域的优势资源,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和跨产业的联合攻关与集成创新,以解决重大农业问题的研究模式和解决方案。目前水稻育种理论、基因组学、表型组学、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为这种"跨农业"的研究模式提供了必要条件。论文在"跨农业"思维指导下,结合课题组在"种子基因分型仪及水稻SSR指纹图谱云计算终端"上的联合研制工作,对水稻智能育种机器人的研制背景、基础与技术条件、可行性、研制方案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