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在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HC-DOA基因是MHCⅡ类的非经典基因,其外显子2多态性丰富。豚鹿Axis porcinus是我国极度濒危的动物。本研究以成都动物园圈养的38头豚鹿为研究对象,提取豚鹿血液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克隆到豚鹿MHC-DOA序列;同时利用PCR方法扩增38头豚鹿的MHC-DOA基因外显子2基因并测序,再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豚鹿MHC-DOA基因开放阅读框长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同源性分析表明,豚鹿MHC-DOA基因与东欧马鹿Cervus elaphus hippelaphus的同源性最高(98.4%);38头豚鹿的MHC-DOA外显子2共有10种单倍型,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MHC-DOA外显子2部分序列中发生了核苷酸的缺失和插入,进而引起DOA蛋白序列发生改变。豚鹿MHC-DOA多态性的研究对豚鹿种群遗传结构调查、遗传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麝鹿在中国境内,按苏尔贝(Sowerby)记载有三种:西伯利亚麝鹿(M.sibiricusPallas),喜马拉雅麝鹿(M,moschiferus L.),和华西麝鹿(M.sifanicus Buech.)。按祁天锡(Gee)记载有二种:西伯利亚麝鹿和华西麝鹿。前者记录地点为东北、河北和山西;后者记录地点为四川和甘肃。按艾伦(Allen)、记载,西伯利亚麝鹿定名分M.m.moschi-ferus,而华西麝鹿定名均M.m.sifanicus。麝鹿类在世界上的分布,据华莱士(Wal-lace)的记载,是由阿木尔和北京到喜马拉雅山以至朝鲜(现今泰国),海拔8000英尺以上  相似文献   

3.
鹿科动物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鹿科动物(黑鹿、白唇鹿、黇鹿、白黇鹿、麋鹿、东北马鹿、甘肃马鹿、中亚马鹿、日本梅花鹿、东北梅花鹿、狍)的2个亚科、4个属、7个种进行了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鹿的血清蛋白在该种电泳方法中,共可分辨出分子量在1.24—9.5×10~4范围内的53个蛋白区带。其中最少的是白唇鹿,黇鹿为24条,最多的是日本梅花鹿为35条。  相似文献   

4.
鹿类动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獐亚科的设立与否.通过测定獐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并从GenBank获得鹿类另外14种动物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全序列,以水牛和绵羊作双外群,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鹿类动物系统发生关系及獐亚科的有效性.结果分析表明:(1)支持鹿科分为鹿亚科、麂亚科、獐亚科和美洲鹿亚科,麝科成立;(2)獐亚科有效,支持獐与原属美洲鹿亚科狍共同组成獐亚科;(3)毛冠鹿的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研究了石首麇鹿冬季的生境选择。共随机抽取了195个样方,其中石首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1个,保护区外江南三合垸84个。在样方中测定了食物丰富度、距水源的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的距离、植被类型、距最近居民点的距离6种生境因子。用SPSS软件分别进行卡方检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麇鹿选择食物丰富、距水源近且远离人为干扰的开阔生境;影响麇鹿冬季生境选择的3个主成分依次为食物因子、人为干扰因子、水源因子;鹿群大小与各生境因子相关不显著。该结果可为保护和改善石首麇鹿的栖息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半自然条件下麋鹿的生长发育与繁殖习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大丰保护区的半自然条件下,麋鹿新产仔鹿性二型差异大于圈养条件下的仔鹿;1龄幼鹿第1年生长发育迅速,其后足长已基本达成体后足长;4岁时后足长即已显著大于引进的成体鹿。大丰雌性麋鹿3岁开始产仔,比圈养条件下晚1年,4岁时体重方达成体重。雄性5岁后方能达成体重并才有机会获得交配权.发情期主要集中于6月上、中旬,产仔期主要集中于3月中、下旬,产仔半数时间为3月27日,产仔期比圈养麋鹿更趋集中。仔鹿产后1~3天为“印记”的敏感期,1周龄后即开始随群活动并有觅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曹明  周伟  白冰  张庆  王斌  陈明勇 《动物学研究》2010,31(3):311-318
以样线与样方相结合,2007年6—12月在滇南勐腊地区的勐满和龙门片收集威氏小鼷鹿(Tragulus williamsoni)足迹链坐标位点,用GIS软件生成威氏小鼷鹿的分布格局图。在样方中测量11个生态因子。结果显示,威氏小鼷鹿对低海拔的河谷浅滩地带有明显的选择偏好,主要聚集在勐满片的三岔河地区和龙门片的大榕树地区。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样方的定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威氏小鼷鹿偏好在中、下坡位活动,对粗叶榕(Ficus hirta)、木奶果(Baccaurea samiflora)、长柄山姜(Alpinia kwangsiensis)和柊叶(Phrynium capitatum)等植物有选择偏好。这些植物多沿河谷的两岸集中分布,是影响威氏小鼷鹿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的定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乔木盖度、灌木盖度、落叶层盖度和距水源距离等4个因子差异显著,并且是区分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的关键因子,也是影响小鼷鹿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高密度的灌木和高大乔木形成双重的隐蔽条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由于距水源较近,乔木层及林下灌层生长状况较高海拔地区更为茂密,这是小鼷鹿在勐腊地区形成沿海拔较低的河岸集中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四种鹿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鹿(Ccrvus canadensis macneilli Lydekker)又称“白臀鹿”。是产在我国西藏、新疆和青海交界处及甘肃西部的一种大型鹿,它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sisxanthopygus Milne-Edwards)也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产在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部和我国的东北。爪哇鹿(Cervus timoriensis timoriensis Blainville)产于西印度群岛的摩鹿加、爪哇等岛,是鬣鹿的一个亚种。日本梅花鹿(Cervus nippon nippon Temminck)产自日本列岛。日本梅花鹿的染色体组型据1968年报道为2n=66、67;其余三个亚种(青鹿、东北马鹿和爪哇鹿)的染色体组型目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我校以前限于园地太少,学生的生物科课外活动着重在标本制作,截至目前止,我们自制的动物标本——浸制、干制、骨胳、剥制等已有280多件。学生对剥制研究尤其感到兴趣,因为本地处在江南丘陵带,有不少的兽类和飞禽都可以收致研究,并制成标本,像哺乳类我们做了獐、鹿、豹、狐、豪猪、刺猬、鳞鲤、羊、犬、猫、兔等;鸟类制了兰尾孔雀、鹄、天鹅、角鸱、鹰、鹳、鹭、鷿鷉、各种野鸭及家禽等;爬行类如扬子鳄等。1956年8月曾选送自制标本16件到省会(合肥)作科普展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养鹿这个新兴的生产部门,也在各地普遍而又迅速的发展起来。但几千年来,猎人习惯于用枪击和捉脚等方法进行狩猎,因而杀伤大量活鹿,不仅使国家受到损失,而且也有绝种的危险。因此,改变猎人捕鹿的方法,是应当予以注意的。以便捕捉活鹿,把野牲变为家养;将收获一次的砍茸变成多次的锯茸。基于这一观点,我们仅把所了解到的一些捕捉活鹿的方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鉴定广西百色、永乐两盆地新采集的始新世反刍类,重新研究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往发现于该地的全部有关标本,将原订的右江印度鼷鹿(Indomeryx youjiangensis)并入百色南方鼷鹿(Notomeryx besensis Qiu, 1978),记述了大南方鼷鹿(新种) (Notomeryx major sp. nov.)和戈壁原驰鹿(未订种)(Gobiomeryx sp.),将印度鼷鹿属 (Indomeryx)、南方鼷鹿属(Notomeryx)、戈壁原驰鹿属(Gobiomeryx)和原驰鹿属 (Prodremotherium)从Gelocidae科中分出并归为一个新科:原驰鹿科(新科) (Prodremotheridas Fam.nov.)。  相似文献   

12.
白斑鹿     
《生物学通报》2013,(7):42-42
白斑鹿(Axisaxis),英文名Chital。雄鹿肩高约90cm,体长约150em,尾长20cm;雄鹿一般体重30—75kg,雌鹿体重25~45奴。虽然与梅花鹿(Cervusnippon)一样都在成年后也保留了斑点(其他大部分鹿类只在幼年时有斑点),但是白斑鹿实际上是豚鹿(Hyelaphusporcinus)的亲戚,与梅花鹿关系很远。外貌上与梅花鹿的区别包括;  相似文献   

13.
1964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进行调查时,在同一层中发现了一个属于Paraceratherium型的巨犀头骨、少量肢骨及一段偶蹄类的下牙床。巨犀化石将茌另文报导;偶蹄类化石,经研究,证实应属于一类原始的鼷鹿化石——嵴齿鼷鹿(Lophiomeryx)。原始鼷鹿化石在我国极少发现,过去仅在内蒙乌拉乌苏发现过一种  相似文献   

14.
冬季是狩猎和捕鹿的季节,但如何保证捕一只活一只,以各地捕鹿情况来看,确实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通河县捕了20多只活鹿,由于起鹿和运输不当,结果死了10多只。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捕住的活鹿,由于起鹿不当而死亡的即占30—40%,由于运输不当而死亡的也在20—30%。为了扭转这种现象,提高捕鹿的成活率,现把我省各地较好的起鹿和运鹿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河北兴隆县地处燕山中段,地质构造复杂,石灰岩广布,洞穴发育。当地在开采石灰岩时,经常发现洞穴堆积物中的脊椎动物化石。不久前笔者在某地炸出的一批化石中,拣选到一件残断的刻纹角器。初步研究证明,与角器伴生的哺乳类化石有最后鬣狗、梅氏犀和斑鹿等,因此这件角器的时代亦应为更新世晚期。有关专家认为,这一角器是由赤鹿的眉枝做成的。其表呈浅黄褐色,断面椭圆形,下宽上窄,残存总长13厘米;中部直径3.7厘米。角器似为一器物的柄部,大部分表面刻有纹饰。纹饰为阴刻,分成三个组合:中部(即眉枝的下侧)的刻纹由直线、斜线和连弧组成;内、外侧的  相似文献   

16.
1999~2006年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出生麋鹿幼仔224只,新生麋鹿幼仔存活率81.70%,死亡率18.30%.41只麋鹿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死胎、弱胎和弃子等.分析仔鹿初生体重与仔鹿死亡关系发现,存活仔鹿与死亡仔鹿的初生体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体重大的幼仔更容易存活,事实上初生体重小于6.00 kg时仔鹿基本不能存活.北...  相似文献   

17.
游客密度对动物园中黇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20日-10月10日,以江苏省扬州市茱萸湾公园半散放鲇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研究了不同游客密度条件下黇鹿日行为时间分配.并探讨了游客密度对鲇鹿日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游客高峰期与低峰期,雄性取食、观望行为,雌性观望以及幼鹿取食、观望和修饰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游客低峰期,雄性与雌性取食、反刍、卧息行为,雄性与幼鹿观望、其它行为,雌性与幼鹿取食、卧息、观望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游客高峰期,雄性与雌性取食、卧息,雌性与幼鹿取食、卧息、观望及移动行为均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和幼鹿观望行为差异显著(P<0.05).不同游客密度条件下游客活动对鲇鹿的取食、观望具有显著影响,当游客密度达到6人·min-1以上时,雄性观望行为显著增加,当达到16人·min-1以上时,雄性取食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此时雌性和幼鹿观望行为差异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在旅游管理中,应将游客密度限制在16人·min-1以下,以减少对鲇鹿日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不象鹿属是第四纪期间东亚地区的特有动物,早更新世期间种属较多,分布于华北、台湾及日本;中更新世时,主要分布于江淮地区;晚更新世期间,继续在江淮地区生存,但逐渐移向东南沿海;全新世期间,见于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及浙江,其中以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等地最多.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反映了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侯素宽 《化石》2015,(2):4-5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素宽博士最近在国际刊物《动物分类学》上发表了在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个真角鹿新种——大真角鹿(Euprox grandis),为目前已知个体最大的麂类动物,其年龄距今约800万年前。真角鹿最初由斯特林(Stehlin)根据发现于德国斯坦海姆(Steinheim)地点的鹿化石所命名。在中国也报道了这个属的一些种,但均为一些脱落的鹿角  相似文献   

20.
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晚更新世鹿科化石新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为  李占扬 《人类学学报》2009,28(3):319-326
记述了在近几年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旧石器遗址出土的1个鹿科化石新亚种: 灵井山西轴鹿新亚种(Axis shansius lingjingensis sub sp.nov.)和1个属、种未定的潜在新种。前者角冠的主枝呈琴弓状, 并有一定程度的螺旋状, 目前是轴鹿属在晚更新世的唯一代表;后者的角冠在角环上方同一位置向不同的方向伸出3个分枝, 与鹿亚科其他成员的角冠在角环上方只有主枝和眉枝(或第一枝)的情况完全不同,而介于晚中新世的皇冠鹿(Stephanocemas)和中、晚更新世的大角鹿(Megaloceros)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