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瘟热是一种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家犬和野生动物中多次爆发。犬瘟热的跨种间传播对多种野生动物如东北虎、非洲狮、雪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感染的宿主范围仍在扩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犬瘟热病毒的不断变异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内流浪犬只的增多使我国野生动物尤其是野外种群正在面临犬瘟热的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犬瘟热对野生动物的危害,本文综述了犬瘟热的病原特征和在野生动物中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以及疫苗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方面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野生动物犬瘟热的传播风险。目前,由于国内自然保护区科研技术力量欠缺以及防控意识薄弱,对于野生动物犬瘟热的监测处于空白状态,这无疑加大了野生动物犬瘟热的防控难度。因此,为了保障我国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在野生动物犬瘟热监测与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有效的监测防控体系将犬瘟热阻挡在野生动物种群之外。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寄生虫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弄清成都市动物园野生动物感染寄生虫情况,以便今后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2年2月至5月对成都市动物园内的72种265只野生动物(其中包括肉食类14种28只;灵长类11种79只;杂食类13种42只;草食类28种101只和禽类6种15只)进行了寄生虫调查,现将调查方法和结果报告于后。调查方法一、用沉淀法、漂浮法和部分采用贝尔曼法或法依德法检查各种动物粪便内蠕虫的虫卵和幼虫,原虫的卵囊或包囊。规定沉淀法每份标本检查三张沉淀宽涂片;漂浮法每份标本检查全部沾取液膜的盖玻片(或用铜丝圈沾取两滴液膜的涂片);贝尔曼法和法依德法则检查全部去掉…  相似文献   

3.
徐冬梅  黄雪良 《四川动物》2006,25(4):784-785
我国是全球12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有高等陆栖动物有2300余种,其中哺乳动物394种、鸟类1795种、两栖动物265种、爬行动物380种,属于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种就有333种。我国野生动物的丰富值得国人骄傲,但野生动物的保护现状更应引起国人关注。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对生境选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野生动物对生境选择的研究概况魏辅文冯祚建王祖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生境选择野生动物一般而言,生境指动物所生活的地方。除人类以外,所有动物只要环境中其最基本的资源条件如食物、水分和隐蔽场所等得到满足,且与气候、竞争者和捕食者...  相似文献   

5.
马奔  雷硕 《生态学报》2024,44(3):885-892
人类和野生动物生存空间高度重叠,冲突不可避免,如何从冲突走向共存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评述了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的概念解析、量化评估、影响因素以及实现机制四方面的进展,发现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的概念定义和量化评估还存在争议。大多研究认为共存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而是不可避免的冲突被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研究多采用容忍度、接受度、保护态度和行为等变量对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状态进行量化。野生动物相关的成本效益是影响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关键因素。经济和教育手段是实现共存的重要路径。经济手段包括补偿、保险、生态旅游、保护投资等措施,通过增加野生动物保护效益、减少保护成本可以实现共存。教育手段通过提升社区保护意识和野生动物保护效益感知、增强冲突应对能力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共存。未来研究可以从生态和生计视角构建主客观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对人与野生动物共存进行量化;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识别影响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关键因素,总结实现共存的成功经验;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探索适用于本土的多样化共存干预措施组合。  相似文献   

6.
动物可分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被人们当作宠物来饲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的危害是巨大的。野生动物对人类的危害主要包括直接攻击人类,携带病原威胁人类以及对环境设施造成的破坏。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危害包括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疾病传播等方面。野生动物对家养动物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疾病危害。因此,野生动物不适合作为宠物饲养,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原本的生活习性,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更重要的是病原体可能跨越种间障碍而威胁人类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1988年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本法各条款所提野生动物,均系指前款规定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的规定。第三条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人与生物圈》1998,(4):5-5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人类的朋友。中国天高地阔水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的物种为中国特有,如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机敏灵活的金丝猴,鸟中钻石—朱鹮。开展观赏野生动物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从欣赏野生动物中得到乐趣,也可以通过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了解,学到更多的环保知识,从而唤起保护大自然的良知,进一步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共有的家园,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珍惜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国家的公园中与城市绿地上,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到过纽约的人会发现,城市绿地和城市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只只活蹦乱跳、惹人喜爱的松鼠。它们摇着大尾巴,在大树上奔跑跳跃,在草地上寻寻觅觅,给公园和绿地增添了无限生机。松鼠还会跑到人们的脚边,甚至会亲吻人们的手掌。人与松鼠和睦相处,体现了一种新的人与动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你想领略猎豹捕食羚羊的风采吗?你想见识狮子追咬斑马的场景吗?你期待看到猫鼬与眼镜蛇激烈搏斗的场面吗?现在最简单的办法是打开电视,找一部感兴趣的野生动物纪录片,然后尽情地观看!发现了吧!野生动物纪录片是纪录片拍摄者送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可以让我们呆在家里舒舒服服地观看神秘而精彩的画面!然而,它们又是如何制成的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4-2017年云南省被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物种数量、来源、频次等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1)云南省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超过93科269种,共计21 784只;其中,外来物种超过35种,以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最多;(2)收容救护动物主要来源于执法单位移交,共20 485只,占94%;(3)非法动物贸易市场和渠道、人兽冲突、违规经营、民众缺乏对动物习性的了解是动物被收容救护的主要原因。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执法,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建立健全野生动物及制品市场准入机制,加强野生动物科普宣教工作,减少民众误抓误捉、随意放生外来物种等行为,进一步完善提高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又具体界定了野生动物分陆生和水生两部分,陆生野生动物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水生野生动物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因此,陆生野生动物资产评估纳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范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笔者对陆生野生动物资产的特点、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特别规定、我国野生动物的分类及保护等级划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应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导航仪,野生动物研究人员能在野外导向、定位、测距和测速。全球定位系统亦提供了研究野生动物迁徙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少麟  李勤奋  任海 《生态学报》2002,22(7):1153-1159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气体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随着全球气温变暖,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整体上向北移,物修期提前,动物的繁殖及其种群大小,不同的种类做出不同的响应,有的受益于全球变暖,繁殖增加,成活率高,种群壮大,有的受制于这一变化,种群逐渐缩小甚至面临灭绝的威胁,总的来看,全球气候变暖使更多的野生动物无所适从,因此,加强对气候变化在不同层面上对野生动物影响机制的研究,调整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保护,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技术,并且已经应用到我国的许多行业之中。而近年来,在野生动物的生境选择研究中,也将该技术引入到了其中,并且为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在野生动物生境选择中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GIS的主要功能和数据管理方式,并对地理信息系统在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在野生动物生境选择中的应用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公路等线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导致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公路切割热带雨林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对野生动物造成致死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其次是阻隔野生动物的移动。另外,噪声、灯光和空气污染等造成野生动物回避公路,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发生改变,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小种群的出现,当道路密度达到阈值,可能导致种群的非线性降低或损失。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当前国际上主要措施有:合理规划路线;科学设置动物通道;针对道路致死、动物通道、路域动物活动等开展持续性监测与研究;构建多部门、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多渠道、多路径加强热带雨林公路建设中野生动物的管理。本研究提出了未来我国热带雨林公路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研究需重视的4个方面:(1)加强基础研究,开展技术攻关;(2)编制标准规范,更好指导工程建设;(3)多学科团队合作,参与公路建设全过程;(4)加强管理教育,降低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7.
张黎明 《四川动物》1992,11(2):42-43
目前,在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方面,专门的野生动物资源档案尚属空白,探讨这一课题对推动有关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野生动物资源档案及其建立的必要性和依据野生动物资源档案是指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单位产生的反映和记述本管理区域  相似文献   

18.
DNA甲基化通常是指胞嘧啶第5位碳原子和甲基基团的共价结合,可调节基因表达程度,参与有机体的重要生命过程,是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表观遗传过程之一。环境变化可以诱导DNA甲基化的变异,这可能是有机体适应新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在不同环境下生存的野生动物,其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著的DNA甲基化差异;同时,相对于遗传多态性水平,野生动物具有更高的表观遗传多态性水平,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的表观遗传变异独立于遗传变异,这是DNA甲基化具备潜在进化作用的一个先决条件。DNA甲基化变异可能促进了野生动物种群表型多样化,且一些变异的DNA甲基化模式和水平可跨代遗传,可使其快速适应新环境,有助于种群的扩散和进化。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野生动物种群中非遗传分歧诱导的一些可遗传的表型现象,洞察野生动物种群环境适应性的表观遗传机制,以及DNA甲基化在物种进化中具有的潜在作用,同时我们也对野生动物种群DNA甲基化研究工作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为野生动物种群的表观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管理的重要生物类群, 对调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平衡具有显著作用。科学监测数据是野生动物研究、保护、管理决策的前提基础, 但由于传统监测技术的限制, 野生动物的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未得到充分关注和研究。随着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野生动物监测技术和方法出现较大突破和变革。该文论述了近年来野生动物监测研究领域的重要新技术, 包括红外相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追踪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通过综合介绍相关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 该文总结了新技术的应用优势和重大应用进展, 同时探讨了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野生动物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野生动物狩猎、贸易和狩猎持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李义明 《生物多样性》2001,9(4):414-421
过度狩猎和过度贸易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重大挑战。虎骨和犀牛角贸易、东南亚一带的活野生动物非法狩猎和贸易、俄国远东地区及中俄边境野生动物产品非法贸易、热带地区的野生动物狩猎和丛林肉食贸易以及喜马拉雅区域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正严重威胁着全球的野生动物资源。提倡狩猎持续性是解决过度贸易和过度捕杀的途径之一。 在众多的狩猎持续性模型中,“狩猎动物避难所模型”和“空间控制模型”提倡在狩猎区建保护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了解偷猎动态和特征及其对濒危动物种群的影响,协调传统医药和野生动物保护间的关系,控制边境地区的野生动物非法狩猎和贸易,以及在保护实践中运用狩猎持续性模型是未来保护关注的焦点。野生动物非法狩猎和非法贸易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但相关的研究却比较少。建议建立野生动物捕杀和贸易的监测机构,加强相关的立法、执法和保护区管理,开展野生动物捕杀和贸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