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细胞表面的寡糖变化虽然不尽相同,但其糖蛋白和糖脂中含岩藻糖的寡糖都有增加。癌细胞的浸润、转移行为与其表面的肿瘤相关的糖密切有关,细胞表面含丰富唾液酸的癌细胞容易转移。癌细胞表面寡糖亦影响癌细胞转移到那一个靶组织。再者,糖脂的成分亦与癌细胞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蓼科植物中的多种化学成分都有抗肿瘤作用,抗肿瘤机制比较多样,有广阔的研究及开发前景。本文从蓼科植物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分裂、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信号的转导、降低癌细胞的抗药性、直接杀伤癌细胞、预防肿瘤作用等七个方面对蓼科植物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待为更深入研究本科植物抗肿瘤机制及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和显微分光光度计对癌细胞的 DNA,ACP,ANAE、SDH 和G6PDH 进行定量测定,又用流式细胞计分析癌细胞 RNA 含量的变化.实验证明大蒜油能明显抑制癌细胞 DNA 与 RNA 合成,并减低五种酶的活性。表明大蒜油能影响癌细胞的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及功能活动、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起到抗癌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衰老标记蛋白(SMP)30 mRNA在不同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分别采用RT-PCR与荧光定量PCR检测SMP30 mRNA在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胃癌细胞、乳腺癌细胞、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并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MP30 mRNA在所有被检测的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在癌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肝癌细胞(0.926±0.340)、胃癌细胞(0.922±0.379)、乳腺癌细胞(0.614±0.356)、宫颈癌细胞(0.608±0.346),而在正常肝细胞中为0.175±0.158,显示SMP30 mRNA在癌细胞中的表达量较正常肝细胞中高(P0.05),且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比在其他癌细胞中更高。结论:SMP30 mRNA在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细胞,且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其他癌细胞,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清抑癌多肽(SCSP)在体外可以杀伤小鼠不同种类的腹水型癌细胞,如肝癌细胞、S180细胞、白血病细胞等。但它对小鼠的非癌细胞没有明显影响,对不同种类的人癌细胞株没有普遍的杀伤作用。 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验结果表明,血清抑癌多肽可能由宿主脾细胞产生,而非来自癌细胞。 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小鼠血清脂蛋白VLDL和HDL,并检测脂蛋白中SCSP含量与其对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关系,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有相关关系。SCSP的含量高,则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强。  相似文献   

6.
细胞内微丝骨架的变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癌细胞的形态及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粘附、迁移和浸润)与细胞内骨架系统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Phalloidin-FTTC标记人肝癌Bel-7402细胞内F-肌动蛋白(F-aetin),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微丝骨架与癌细胞形态的关系,及Cyt-B处理Bel-7402细胞后,癌细胞内微丝骨架的变化。结果显示:癌细胞内F-aedn解聚,F-aetin小体的聚集重组是癌细胞的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分析癌灶局部及肌注大蒜油(GO)后,S180腹水癌细胞周期移行过程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癌灶局部注射 GO 后,组方图上高倍体 DNA 峰值减少,癌细胞由 G_1期向 S 期运行受阻,S 期细胞显著减少,G_1期与 Go 期细胞积累。肌注 Go 对癌细胞周期影响远不如癌灶局部给药明显。Go 与 G_1期癌细胞积累的原因可能与 GO 对癌细胞周期活动选择性的抑制,或特异性杀伤 S 期或 G_2+M 期癌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Rab23在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鳞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Rab23在四个头颈部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对鳞癌细胞系HSQ-89用脂质体转染小干扰RNA,对Sa3用脂质体转染Rab23质粒,分别干涉或过表达Rab23,用铺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迁移能力。结果:Rab23在四个鳞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在Hacat中不表达,HSQ-89细胞经Rab23干涉后细胞侵袭能力减弱,而Sa-3细胞过表达Rab23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强。干涉或过表达Rab23后,鳞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无差异。结论:Rab23可促进鳞癌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选用中药枸杞有效成分和大蒜油,腹腔注射联合作用于U14腹水型宫颈癌小鼠后.对癌细胞细胞化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小鼠癌细胞减少,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细胞内DNA、RNA含量降低,ACPase、a-ANAE、ATPase、SDH、G-6-PDH活性减弱,含量降低,与对照组形成明显对比,P<0.01.与单独用药组比较,亦P<0.01。揭示联合用药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抑制癌细胞遗传物质DNA合成和RNA转录.阻碍了癌细胞正常代谢,加速癌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0.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因某种因素(如内因的细胞DNA异化等和外因的致癌物诱发)而造成的恶果。一旦在机体内扩散而又未来得及有效遏制,无疑对机体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防止癌细胞扩散是战胜癌症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是一个重要难题。国内外对癌细胞扩散的研究格外活跃。有两项成果值得注意:一、RNA可阻断癌细胞扩散: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利用RNA分子能够阻断肿瘤细胞中刺激癌细胞扩散的危险基因,从而为至于癌症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11.
视黄酸(RA)通过其受体RARs和RXRs发挥作用。Northern blot显示,RARβ的表达介导RA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然而,其它的结果表明,RARβ的表达还不能完全驱动癌细胞对RA的应答,由此提示,癌细胞的RA敏感性除了受RARβ影响外,还受其它因子影响。COUP-TF则是其中的一个因子。凝胶阻抑测定和CAT测定表明,COUP-TF通过降低βRARE的基础转录活性来加强癌细胞的RA敏感性。结果证实,RARβ和COUP-TF受体的表达能够调节癌细胞对RA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血清抑癌多肽(SCSP)对癌细胞表面的效应和其表面蛋白质分子的侧向扩散及其内的F-actin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是SCSP作用后,艾氏腹水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变为平坦而光滑的结构.从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测得的结果是上述癌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的侧向扩散系数(?)降低.用Rhodamine—Pha-lloidin标记上述癌细胞得知其内的F—actin增加.从上述结果推测,在SCSP杀伤艾氏腹水癌细胞过程中,使F—actin在癌细胞内重组,有更多的F—actin与癌细胞质膜内大分子紧密相连,使癌细胞表面分子的活动性降低,故在癌细胞表面的结构变平,其蛋白质分子的扩散受限制而变慢.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与乙醇)对非洲马铃果的果籽进行索氏提取,测定提取率;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 Cells)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株)为对象,对5种有机相的非洲马铃果果籽提取物进行体外细胞毒理性研究,测定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马铃果果籽丙酮提取物对SMMC-7721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活性,同时也表现出对Hela癌细胞较高程度的抑制作用;正己烷提取物对Hela癌细胞具有相对较明显的抑制活性,对SMMC-7721癌细胞药理活性不显著;其他有机相提取物几乎没有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们通过阻断肺癌细胞对备用营养物质的使用,找到了阻止肺癌细胞生长的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cell上,这项研究为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癌细胞到底"吃"什么癌细胞的代谢过程与正常细胞有很大不同。细胞的快速增殖意味着癌细胞对能量的需求会显著增加,而葡萄糖是癌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它们对葡萄糖的利用速率是正常细胞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但当葡萄糖变得缺乏,癌细胞就必须转而使用备用营养物质以维持细胞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15.
探讨甘草乙醇浸提液对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经MTT法测定表明甘草乙醇浸提液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为1.246mg/mL,细胞生长抑制率与甘草乙醇浸提液浓度呈正相关。作用后的癌细胞在Hoechst33342荧光染料作用下呈现草蓝色荧光,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提取其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梯状条带。因此,甘草乙醇浸提液对肝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抗增殖作用,它能够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秋水仙素和长春花碱对肝癌细胞粘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微管吸吮技术测定了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粘弹特性,以三元素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拟合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秋水仙素和长春花碱处理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粘弹性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癌细胞的弹性系数较之肝细胞的相应值增高,在秋水仙素和长春花碱作用下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粘弹特性呈现不同的效应方式和强度。上述结果可能反映了两种细胞微管结构和机能状态的差异,癌细胞粘弹性的改变可能影响到浸润和转移特性以及癌细胞与其微观力学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管吮吸技术测定大鼠肝癌细胞的黏弹性;研究了秋水仙素、细胞松弛素D以及两者混合作用后对于肝癌细胞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CD处理癌细胞后发现癌细胞的弹性系数K1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微丝骨架被CD抑制后,在加入Col后肝癌细胞的弹性系数K1显著降低;而微管骨架被col抑制后,在加入CD后肝癌细胞的弹性系数K1、K2和μ无明显变化。提示在微管骨架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微丝对肝癌细胞的黏弹性系数的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而微管骨架系统受到破坏后,微丝需借助于微管网络的作用来影响细胞的黏弹性。本研究对揭示癌细胞中骨架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细胞黏弹性的影响提高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天花粉蛋白胶体金以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进入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最终进入胞质溶胶附着在核糖体上。经相同处理的肝癌细胞,绿猴肾细胞和正常鼠胚肝细胞,金颗粒既不与这些细胞表面结合,也没有被专一内吞的现象。分别用BSA,转铁蛋白活化的胶体金处理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的比较观察,也证明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对天花粉蛋白的专一亲和性。更有趣的是: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胶体金结合物进入绒癌细胞的方式与天花粉蛋白的结果相同;先以旰癌单抗处理也不影响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结合物进入绒癌细胞。然而,对于旰癌细胞,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胶体金颗粒则专一地结合在细胞的微绒毛表面,这种结合因先以肝癌单抗处理而明显地被竞争抑制。这些实验结果相互印证地提供天花粉蛋白对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高度专一的亲和性,并证明天花粉蛋白对靶细胞的原初损伤部位是核糖体。进一步探讨天花粉蛋白在靶细胞表面结合位点的化学性质以及这种蛋白在靶细胞内的转运机制将是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癌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既能加强抗癌药的药效,又能提高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因此是一种有希望的肿瘤化疗及放疗综合疗法的试剂。我们曾发现它能使癌细胞的SOD活性下降,癌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对癌细胞集落形成率、DNA合成和细胞形态都呈双时相毒性。它也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率,延长细胞倍增时间。由于SOD活性与DNA合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因而SOD活性的大小对癌细胞受DDC中毒时能否存活起重要作用。本文着重研究DDC对癌细胞SOD活性的影响以及SOD在细胞中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70%~80%晚期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癌细胞骨转移,继而导致骨质疏松等溶骨性或成骨性病症。癌细胞骨转移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定植、休眠、再活化、增殖与侵袭,但骨转移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相关研究集中在癌细胞与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骨髓脂肪组织(bone marrow adipose tissue,BMAT)是近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对循环癌细胞有着高吸引力。BMAT通过旁分泌形式调控癌细胞骨转移,促进其定植、能量代谢等病理生理进程,并通过调控骨吸收与微血管生成间接影响休眠癌细胞的再活化与增殖,促进骨转移"恶性循环"。乳腺癌与前列腺癌在骨转移进程前期具有相似机制,因此该综述以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为切入点,梳理癌细胞骨转移发生机制,整理归纳BMAT对骨转移的调控机制,旨在为癌细胞骨转移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