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舌头能帮你说话,帮你品尝,帮你吃东西,还能帮你清洁牙齿。如果你愿意,它还能当你的"身份证",因为没有谁的舌头和你的一模一样。你的舌头这么有用,动物的舌头也不差。有些动物的舌头还拥有你想象不到的功能。假如你有一条动物的舌头,我可要提醒你,别被自己的本领吓到啊!许多动物用舌头互相舔毛来表示友好。舔毛可以梳理被毛,并舔去灰尘或污渍,起到洗澡的作用。猴子在互相整理毛发的同时,还会不断地用舌头舔食毛发根部皮肤上析出来的盐粒。人们以为它们是在捉寄生虫,其实它们在做一件双赢的事,既能减少对方因为皮肤受刺激产生的痒痒感,又能舔食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日前开发了一种微型磁铁感应装置,使失去手的严重伤残者用舌尖控制自己的轮椅和电脑,而不再需要借助别人帮忙。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戈万卢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将只有米粒般大小的磁铁植入残障人士的舌头下,当舌头移动划出磁迹,就会被使用者头部戴的磁场感应器接收到,并将无线电信号传送到在一部安置在使用者衣服上或轮椅上的便携式计算机。更为神奇的是,电脑系统还能够根据程序辨认每个使用者独特的舌头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彤彤",雄性,7岁,谱系号586,身体状况较好.2011年4月17日早上,彤彤抓起窝窝头咬了几口,突然扔掉食物,在圈舍里来回走动,烦躁不安,舌头来回不停地伸缩,但收缩舌头后仍能看见一小块舌头掉在外面,不断滴血;同时发现其窝窝头上有鲜血.立即对彤彤进行麻醉检查,发现掉在外面的舌头呈白色坏死,舌头右前缘处有一伤口约2 cm×2 cm呈扇形,伤口不整齐,经肉眼观察为舌头撕裂.立即消毒后用手术剪剪掉舌头坏死部分,将舌头缝合,并肌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伤口处喷洒甲硝唑抗菌消炎.缝合当天禁食,之后逐渐喂窝窝头并给予少量的竹叶.6d后再次对彤彤进行麻醉检查,发现缝线脱落,舌头前段分岔,有轻微感染,用双氧水和甲硝唑冲洗伤口.3个月后,彤彤舌头创口基本恢复,但仍然分岔,精神食欲均好,吃食正常.  相似文献   

4.
趣谈舌头     
舌头是口腔内最灵活的器官,具有感受味觉、搅拌食物、协助咀嚼、吞咽和辅助发音等功能。人的舌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在疾病过程中变化迅速而明显,能较早地反应疾病的性质、轻重及变化趋势。因此,中医治病常以舌头的色泽、形态及舌苔的厚薄、颜色作为辨证施治酌依据之一。动物的舌头亦有着特殊的用途,猫、狗爱在晒太阳歇息时用舌头舐身上的毛,这是因为它们的皮肤腺分泌物,附着在毛上,经过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后,变成了维生素D。猫、狗通过经常用舌头舐身上的毛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它们也喜欢用舌头舐自己的伤口,这是因为动物的口腔…  相似文献   

5.
[科研中国SciEI.com整理]据livescience网站8月29日报道:将舌头味觉分成甜、酸、成和苦4个区域是错误的。现在舌头能品尝出五种基本味道已经得到确认,舌头的任何部分都具备几乎一样的品尝出这些味道的能力。正如本月《自然》杂志所报道的,科学们已经确认舌头上的一种蛋白质能探测出酸味。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蛋白质,因为它使我们和其它哺乳动物能区别出腐烂或者未成熟食物。此项研究发现获得了高度赞誉,因为这项对基因工程老鼠为期数年的不懈研究使科学家在鉴别味觉机理上取得了一个小小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土壤盐渍化对尿素与磷酸脲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飞  田长彦 《生态学报》2011,31(14):3999-4006
氨挥发是肥料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肥料类型、土壤类型、肥料用量以及土壤全盐量均影响氨挥发损失率及挥发特征。本文采用通气法测定了磷酸脲和尿素两种肥料六个施肥量处理分别施入六个不同盐渍化程度(1.7、9.9、16.4、23.2、29.1、37.9 g/kg)的土壤后氨挥发累积状况和动力学特性,以及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土壤电导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土壤总盐介于1.66 -37.9 g/kg的范围内,随着土壤含盐量增加,尿素与磷酸脲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显著增加;土壤含盐量对氨挥发速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各处理二次线性函数拟合的二项式系数a均为负值,表明:在不同盐渍化条件下肥料的挥发速率是随着时间增长而降低的;一次线性函数和Elovich 方程的斜率a随土壤含盐量增加而增大,表明:土壤盐渍化将加剧土壤的氨挥发速率。(3)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电导值拟合结果符合logistic方程(︱R︱分别为0.9732,0.9815,0.965,0.9182,0.9817,0.9971︱R︱>r0.01=0.9172, n=6),氨挥发累积量随土壤电导值呈“S”型增长。  相似文献   

7.
番茄几种挥发性组分对番茄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孢子悬滴培养法,测定番茄几种挥发性组分对番茄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各挥发性组分对灰葡萄孢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的大小依次为挥发醛、芳香族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10μmol/L的(E)-2-己烯醛和壬烯醛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4μmol/L的丁子香酚和10~20μmol/L的水杨酸甲酯使病菌菌丝异常生长。本研究为番茄挥发性物质在其抗病防御反应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动物,生存离不开嘴里的舌头。千奇百怪的动物舌头,不仅是攫取食物的主要器官,而且是抵御自然伤害和对敌有效防卫的重要器官。狗的舌头在体温升高时,常常伸出来,排泄大量体液,帮助散发体内热量,调节体温。袋鼠的舌头能协助降低体温。当气温高达35—40℃时,它就不断地用舌头憩自己的前爪,使体温很快下降。  相似文献   

9.
舌头通常具有味觉、消化和免疫等重要功能。由于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我们推测舌头中和食性相关的基因在不同食性的动物中可能具有表达差异。为了检验此假说,本研究选取三种蝙蝠(大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和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ii))为研究对象,利用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三种蝙蝠舌头的转录组数据。比较转录组分析显示,在三种蝙蝠舌头中,表达量普遍最高的基因主要具有免疫功能,说明这些基因对于维持舌头正常的功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相对于食虫的中华菊头蝠和大足鼠耳蝠,与糖类代谢相关的基因在食蜜的大长舌果蝠中显著高表达,提示这些基因在这三种蝙蝠的舌头中具有表达差异。我们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蝙蝠的转录组资源,还证实了舌头中参与糖类代谢的基因表达差异可能和蝙蝠食性分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蓝蓝”是一只来自南美洲的雄性紫蓝金刚鹦鹉。别看它头不大,却很会动脑子,经常耍些小聪明。比如,有时候它刚刚从地上捡了游客投喂的食物,看见饲养员或志愿者来了,就会马上把食物藏到舌头下面,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对着人点头哈腰地打招呼。等人不看它时,它再飞到笼子里你够不着的地方吃起来,因为它知道捡拾游客投喂的食物会挨批评。为了它的健康和安全,我们经常要从蓝蓝的嘴里把它不该吃或不能多吃的东西抠出来。  相似文献   

11.
知识果味派     
正说起灰林鸮,那还真是值得同情。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一些传说,把它和厄运联系在一起。最近有哥迷问火狐狸姐姐,除了灰林鸮,还有其他类似的倒霉动物吗?当然有!戴胜鸟长得这么靓,凭啥被称为“棺材鸟”?戴胜鸟头顶花冠、身披条纹衫,美得让人喜爱,却偏偏奇臭无比。它在繁殖季节会从肛门中喷射出一种臭得要命的液体,大概因为  相似文献   

12.
几种控释氮肥减少氨挥发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采用“静态吸收法”和“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几种控释氮肥施入土壤后的氨挥发损失情况、N溶出速率、土壤脲酶活性及pH值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450mg·kg^-1土时,3种控释氮肥氨挥发损失氮总量分别比普通尿素减少49.7%、28.0%和71.2%;施氮600mg·kg^-1土时,3种控释氮肥氨挥发损失氮总量分别比普通尿素减少34.6%、12.3%和69.9%.控释氮肥能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量,减少因施肥而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控释氮肥氨挥发量与不同氮肥引起的土壤脲酶活性、pH值、土壤中氮溶出速率密切相关.土壤的氨挥发总量与肥料在土壤中溶出总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533,在肥料施入的前期土壤氨挥发量同土壤脲酶活性、pH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533和0.9908。  相似文献   

13.
正救命的屁"走,去水面上捞气球鱼去!那里密密麻麻漂了好几层!"几只水鸟高高兴兴地说道。这些漂在水面上,肚子鼓鼓的鱼,叫灰鳉。它们最喜欢吃美洲河流中的一种藻类,不过,吃过之后,灰鳝很爱放屁。灰鳉如果不放屁,就会鼓成气球鱼,鼓囊囊地漂水面,无法沉到水中去,水鸟吃得笑嘻嘻,灰鳝心里哭啼啼。  相似文献   

14.
青海地区不同改良剂处理下牛粪氨气排放及氮素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 以牛粪和牛尿(0.68:0.32)为原料, 研究了1.9%三氯化铁、4.0%明矾和2.0%过磷酸钙处理对牛粪中氨挥发速率、氨挥发累计损失量、铵态氮、硝态氮和pH的影响, 分析了不同处理牛粪pH、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氨气挥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对照组CK的氨挥发速率在第3 d第1次到达峰值, 过磷酸钙和明矾处理第1次氨挥发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延迟至第4 d, 三氯化铁处理的第1次氨挥发速率峰值延迟至第6 d出现。与对照组CK相比, 三氯化铁处理的氨挥发速率最高峰值降低了25.6%, 明矾处理降低了10.9%, 过磷酸钙处理则增加了4.9%, 27 d后三氯化铁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量最低, 而且不同改良剂处理下的氨挥发都与空白对照有显著降低。牛粪的的氨挥发速率与铵态氮浓度呈负相关, 与硝态氮浓度、pH呈正相关。三氯化铁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化学改良剂施加在牛粪中, 以达到氨气减排的目的, 而过磷酸钙的作用并不明显,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灰飞虱是禾谷类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小麦丛矮病的传毒介体。现将观察和试验结果,整理成文,供参考。 一、灰飞虱年发生世代 1977—1979年,对京郊“小麦—玉米—玉米”种植类型田块的调查,灰飞虱一年发生五代。室内饲养也是五代。发生历期为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的成虫发生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对遗鸥Larus relictus舌头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遗鸥的舌头呈细长三角形,由舌尖、舌体、舌根3部分构成。舌尖分叉先端特化为角质的舌突起,舌尖表面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胞表面为指纹状;舌体表面光滑,上皮细胞为细长形,表面呈微嵴状;舌根表面有少量的唾液腺开口分布。从功能上分类,遗鸥舌头符合采集食物型舌头结构特征。舌乳突发育不完善,仅锥状乳突在舌体和舌根分界处及上颌表面呈列状分布,乳突末端指向口腔内部。舌黏膜内未见味蕾分布。遗鸥口腔结构的特点与部分鸥科Laridae鸟类区别明显,这可能与遗鸥栖息环境不断恶化、食物种类和数量匮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多蒴灰藓对强紫外线照射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蒴灰藓(Hypnum fertile)置于紫外辐射下照光3周,研究了紫外辐射对多蒴灰藓的损害及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 与对照(自然环境)相比,多蒴灰藓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紫外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MDA含量却明显增加,SOD、POD和CAT活性也相应增加;增加紫外辐射量会引起多蒴灰藓的氧化胁迫,其能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来减轻这种胁迫。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壤低硒带的气候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土壤硒含量分布严重不均,从东北到西南地区存在一条典型的土壤低硒带,然而该低硒带的成因至今仍不明确。基于硒干湿沉降和挥发的机理,亚洲季风造成的硒沉降和微生物驱动的硒挥发被认为是形成我国低硒带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夏季季风引起的湿沉降是东南地区富硒的主要原因,而冬季季风引起的干沉降是西北地区富硒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因为硒挥发与沉降量相当,土壤中硒净积累很少,形成了低硒带。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土壤中的硒含量将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比较在不同月份采用经不同浓度ABT 1号生根粉处理的硬枝和嫩枝接穗嫁接的灰木莲成活率,探讨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处理对灰木莲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份是灰木莲嫁接的最佳时间,此时嫁接能使灰木莲嫁接成活率达到48%;灰木莲硬枝嫁接的成活率是嫩枝嫁接的11~29倍,因此灰木莲宜采用硬枝接穗进行嫁接;虽然,从全年来看经ABT 1号生根粉处理的接穗会对灰木莲月均嫁接成活产生不利影响,但在1~2月份用100 mg/L的ABT 1号生根粉处理硬枝接穗嫁接,可使灰木莲嫁接成活率达到80%和75%,是未经ABT1号生根粉处理的1.45和1.41倍;因此,在最适合灰木莲嫁接的1月份和2月份期间使用适宜浓度的ABT 1号生根粉能提高灰木莲的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试剂挥发严重,影响师生身心健康,污染实验室空气,实验结果不明显等问题困扰了很多中学生物学教师.尤其是丙酮挥发常常使得教师上完几节实验课会感到头晕。我们对研磨过滤器和研钵进行了不同方法、不同实验材料(干材料和鲜材料)的比较,比较后发现使用研磨过滤器大大减少了丙酮的挥发,试剂和材料的使用量也减少了,而且还省去了过滤的步骤,简化了实验;而且仪器中的配套产品点样器使用非常方便,可以避免毛细管使用中可能造成的一些问题,如伤到学生,点样不均匀影响实验结果等,利用层析瓶进行层析,只需将点好样的滤纸条放入已加入层析液的层析瓶中就可以直接观察实验结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