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可能与免疫、血管生成、激素、细胞凋亡、细胞侵袭黏附能力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女性生育并伴有恶性侵袭性的妇科良性疾病。以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异位至深部子宫肌层,并伴随相邻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为特征,其临床特点特殊,近期统计研究发现其发病率正逐渐升高,而且趋向年轻化。现有研究报道子宫腺肌发病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存在的基底层干细胞可能与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脱落、增殖相关,其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异常性疾病包括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子宫内膜干细胞侵入子宫肌层,在局部环境的诱导下增殖、分化或可形成子宫内膜的异位病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为子宫腺肌病发病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希望。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就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与干细胞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超声技术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准确鉴别在妇科临床诊治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种鉴别诊断技术中,超声技术因其无损性、简便性而成为常规的一种方法。超声成像技术是其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在综述B型成像、彩色血流成像结合脉冲多普勒、彩色血流功率成像和三维彩色功率成像等四种超声成像技术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种新的超声鉴别方法:超声弹性检测技术、基于其他声学特征参数检测的组织定征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确诊率.方法:选择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63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临床症状、妇科检查、B超结果及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P<0.01);妇科检查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常均匀性增大,且一般增大<12孕周,而宫体压痛明显高于子宫肌瘤(P<0.01);两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9.6%和91.2%,有显著差异(P<0.05);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阳性率79.8%,子宫肌瘤组血清CA125阳性率4.1%,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综合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所见和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巧燕  蔡石兰 《蛇志》2009,21(1):19-2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45例子宫肌瘤和30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征及声像图特点。结果两者在临床表现及超声图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相互误诊,但是掌握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各自的声像图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阴道超声是诊断与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手段,应全面、多方位仔细探查及结合临床特点综合分析,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tFU)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H删治疗的14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连续1、3、6、12个月随访,评价患者病灶的超声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有效随访118例,彩超检查显示治疗后第1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5%,第3个月缩小59%,第6个月缩小85%,第12个月缩小80%。110例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3例在治疗后12个月经量恢复正常水平,45例在治疗后12个月经量明显减少,基本恢复正常值,68例在治疗后12个月经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仍高于正常值;2例在治疗后12个月经量变化不大,总有效率为98.3%。118例痛经的子宫腺肌病患,34例在治疗后随访的12个月内痛经消失,80例在治疗后随访的12个月内仍有轻度痛经,4例在治疗后随访的12个月内仍有中度以上痛经,总有效率为96.6%。随访过程中发现12例再妊娠病例。结论: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且不影响患者妊娠,能够满足患者保留子宫、再生育的需求。可作为一种无创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口服他莫昔芬法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使用口服他莫昔芬法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并检测其病灶特征、动情周期、血管生成、子宫炎症等变化,以介绍和评价这一动物模型。方法新生ICR小鼠(15只)连续4 d滴喂他莫昔芬,并与同龄对照小鼠(15只)分别于42、85-95、135-145日龄处死,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子宫病理改变;阴道脱落细胞法检测动情周期变化;免疫组化补体31(CD31)染色计算子宫微血管的密度、直径及所占面积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宫缓激肽受体、神经激肽受体的基因表达。结果使用口服他莫昔芬法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的造模率为100%,且疾病严重程度随病程进展。部分给药小鼠可出现动情周期紊乱。85-95及135-145日龄给药小鼠子宫肌层微血管密度和面积比均高于对照小鼠(P〈0.05)。135-145日龄给药小鼠子宫缓激肽受体、神经激肽受体的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口服他莫昔芬法可方便、高效的建立腺肌病小鼠模型,出现腺肌病相关的血管生成、炎症状态、疼痛相关受体表达增高等特征,是研究腺肌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舒必利诱导和垂体移植诱导两种造模方法的效果,评价适用于子宫腺肌病研究的小鼠模型。方法 45只7周龄未曾受孕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舒必利组和垂体移植组,每组15只。舒必利组每日皮下注射舒必利,每20 g体重注射800μg,垂体移植组则将同种同龄雄鼠的垂体放入雌鼠右侧子宫内,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5个月后以子宫湿重、终末体重、子宫湿重/终末体重的比值、卵巢湿重、子宫HE染色评分及模型成功率等指标评价造模效果。结果 5个月后舒必利组和垂体移植组小鼠的子宫湿重、子宫湿重/终末体重的比值、子宫HE染色评分及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模型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小鼠终末体重和卵巢湿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照组无一例形成子宫腺肌病,舒必利诱导和垂体移植诱导两种造模方法均可引起小鼠子宫腺肌病,造模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都可用于子宫腺肌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和正位子宫内膜血管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和正位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和38例子宫腺肌病(疾病组)异位内膜及正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利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再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VEGF免疫染色密度值及计数切片中微血管(20×视野).结果疾病组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腺上皮及间质细胞(P<0.01).疾病组正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VEGF的表达亦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异位内膜中的平均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位内膜及对照组(P<0.05).VEGF与MVD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和正位内膜中VEGF表达的明显增高及局部微血管密度的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局部新生毛细血管的增多,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gen-G,HLA-G)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意义,为AM的病因研究和治疗展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36例AM患者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异位内膜HLA-G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AM在位、异位内膜HLA-G蛋白及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AM在位与异住内膜HLA-G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AM在位、异位内膜腺体细胞HLA-G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48,P<0.05);AM在位、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LA-G蛋白的表达量也呈正相关(r=0.863,P<0.05).结论:HLA-G在AM在位、异位内膜中呈高表达,参与了AM的发病机制,HLA-G阳性的子宫内膜更容易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而浸润肌层生长.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糖类抗原(CA125)、性激素[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完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VEGF、MMP-9、CA125、E2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比60.53%(23/38)](P<0.05);两组患者血清FSH、LH、E2、VEGF、MMP-9、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能有效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VEGF、MMP-9、CA125、FSH、LH、E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息肉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EP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联合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LNG-IU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内分泌激素(ER、PR)以及炎症相关因子(VEGF、TGF-β1、TNF-α、CRP、IL-6)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无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减小。联合组术后各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小(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联合组VEGF、TGF-β1、TNF-α、CRP、IL-6、ER、PG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总复发率为6.66%,对照组总复发率为33.33%,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用LNG-IUS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PR、VEGF、TGF-β1、TNF-α、CRP、IL-6的表达水平有关,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为EP的诊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戈舍瑞林注射液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组B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戈舍瑞林治疗,观察A组给予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戈舍瑞林治疗,观察B组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雌二醇(E2)相关性激素水平,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观察A组与观察B组较对照组高(P<0.05),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血清FSH、P、E2相关性激素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均降低,且观察A组与观察B组较对照组低(P<0.05),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CRP、PCT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A组与观察B组较对照组低(P<0.05),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B组和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A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戈舍瑞林注射液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均能改善患者炎症反应与性激素水平,但采取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戈舍瑞林患者不良反应较低,且同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1次/天,连服3个月。观察月经情况、子宫大小、内膜厚度,激素水平。结果: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出现闭经,其中10例直接进入绝经期.余22例停药32-72天恢复月经,其中8例月经稀发、量少;5例于停药3,15个月绝经,恢复月经者中有1例于停药15个月复发,改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割术。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效,复发率低.副反应小。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对胰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Patu8988/FU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MIF对胰腺癌细胞Patu8988及胰腺癌耐药细胞株Patu8988/FU增殖的影响,选择对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率≤5%的浓度为其非细胞毒性剂量;观察非毒性剂量的MIF作用72 h后Patu8988/FU细胞对5-FU耐药性的逆转效果。结果:①MIF浓度≤10μmol.L-1对Patu8988及Patu8988/FU于细胞的增殖均无抑制作用(P>0.05);20μmol.L-1和40μmol.L-1MIF对Patu8988及Patu8988/FU于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MIF对Patu8988及Patu8988/FU细胞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②加入梯度浓度5-FU后Patu8988细胞和Patu8988/FU细胞的IC50分别为(2.394±0.011)μg.ml-1、(49.87±4.026)μg.ml-1(P<0.01),耐药倍数为20.83;Patu8988及Patu8988/FU细胞加入5-FU后分别与2.5μmol.L-1、5μmol.L-1、10μmol.L-1MIF共同孵育72h后,Patu8988/FU细胞对5-FU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42、1.71、3.10;Patu8988/FU对5-FU的敏感性明显增加(P<0.05),而Patu8988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并未改变(P>0.05)。结果还显示MIF作用后Patu8988/FU对5-FU的敏感性变化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MIF对胰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Patu8988/FU耐药性的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伍艳芳  何凌 《生物磁学》2011,(16):3146-314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7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单独治疗,治疗组加入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完成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降低患者血生殖激素水平及改变血液流变学情况,两种治疗方法最终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显著改善患者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贫血症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协同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疗效及对子宫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以及人工周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宫腔再粘连、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术后1个月和2个月研究组总粘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总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月经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子宫支架应用于宫腔粘连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宫腔再粘连,减少子宫出血量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难治性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经我院收治的85例难治性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其中4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组),44例行孕囊穿刺术治疗(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转经时间、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激素水平,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92.68%和90.9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住院时间及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3个月,观察组患者转经时间为(32.18±11.4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3±8.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与孕囊穿刺术比较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转经时间及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分析坤泰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疗效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妇科门诊就医的88例围绝经期D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胶囊,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10 mg。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坤泰胶囊,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2 g。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bFGF、VEGF水平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等级分布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性激素、bFGF、VEGF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FSH、LH、PRL、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bFGF、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末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FSH、LH、PRL、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FGF、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可耐受,未见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患者。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DUB的治疗中,采用坤泰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方案,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提升bFGF、VEGF等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60名产后出血患者,30名患者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照组),另外30名用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实验组),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术后2 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