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6例胃肠减压管脱出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秀清 《蛇志》2004,16(1):58-59
胃肠减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如鼻饲、洗胃、减压等,在外科应用最为广泛.胃肠减压管(以下简称鼻胃管)是否持续通畅有效,则关系着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2002年我们对56例鼻胃管中途脱出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对因施护,并对固定鼻胃管的方法加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期洗胃防治羊水Ⅲ°胎粪污染新生儿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杏鸾  蓝珍 《蛇志》2010,22(2):121-121,139
目的观察早期洗胃对防治羊水Ⅲ°胎粪污染新生儿呕吐的疗效。方法将164例羊水Ⅲ°胎粪污染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出生后1h内予早期洗胃,对照组不行洗胃,观察两组呕吐情况。结果治疗组82例中,呕吐24例;对照组82例中,呕吐43例。治疗组出现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洗胃可尽早去除污染羊水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新生儿的呕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后胃肠减压留置胃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58例行外科术后留置胃管患者从心理方面,从胃管和胃管引出液以及患者腹部的症状、体征(腹胀、肛门排气)等方面进行细节护理.结果 细节护理可以减少术后胃肠减压留置胃管的并发症.结论 细节护理是术后胃肠减压留置胃管的有效护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洗胃胃管插入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梅  江思思 《蛇志》2010,22(4):370-371
目的观察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68例胎粪吸入患儿按住院日期单双数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试验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发际-剑突"测量法确定胃管插入长度,试验组采用"印堂穴-脐"测量法确定胃管插入长度。观察两组患儿洗胃后的呕吐情况。结果洗胃后两组患儿的呕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儿均无胃出血、窒息发生。结论采用"印堂穴-脐"测量洗胃胃管插入长度优于常规"发际-剑突"测量法,可减少洗胃后呕吐和再次洗胃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放置鼻胃管引流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从2010年9月1日到2013年3月1日间318例胃癌行远端胃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后留置鼻胃管(NGT组)或不留置组(no NGT组),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的短期效果。结果:158例患者纳入NGT组,而160例患者纳入no NGT组。两组间在术后腹胀、持续呕吐、吻合口瘘、发热、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65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NGT组34例vs no NGT组31例),NGT组腹胀发生率(5.88%vs 29.03%,P0.05)显著低于no NGT组。结论:对于胃癌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后不推荐放置鼻胃管;而对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后放置胃管可以降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杨凯平  张礼  张巍  桑建彬  王运平 《生物磁学》2012,(28):5566-5567,5565
目的:观察洗胃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1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入院前没有呕吐。入院后催吐无效,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洗胃联合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神志回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7例并发症,对照组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显著(P〉0.05)。结论:洗胃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行腹腔穿刺放气结合胃肠减压处理胃黏膜下肿瘤患者的术后气腹症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3例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行EFR手术,对术中及术后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组护理工作的落实率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胃肠减压和腹腔穿刺放气能有效改善患者因术中胃壁全层切除产生胃壁穿孔而导致的术后气腹症状,全套操作及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花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胃粘膜下肿瘤EFR术后气腹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50例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012年前采取常规MVD手术方法(MVD组,n=22),2012年后采取改良MVD的手术方法(改良MVD组,n=28)。MVD组采用传统MVD对三叉神经根进行全程减压,即沿首次切口入路,依次切开皮下、肌筋膜,充分分离骨窗边缘的瘢痕组织,适当扩大骨窗直至硬脑膜充分暴露。切开硬膜,锐性分离蛛网膜后探查Meckel腔至神经出脑区(REZ),仔细探查三叉神经全段,分离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以及首次手术置入的Teflon垫棉,对三叉神经进行全程减压。改良MVD组在此基础上,探查三叉神经颅内段及其周围结构,解剖三叉神经脑干延伸段,垫开小脑上动脉对三叉神经脑干延伸段的压迫。比较两组术后缓解率、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改良MVD组术后缓解率为100.0%,显著高于MVD组72.7%(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VD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MVD组22.7%(P0.05)。结论:MVD术中三叉神经根全程减压联合脑干延伸段减压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莪术汤联合针刺治疗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肝癌介入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针刺太冲、足三里、内关及公孙穴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柴胡莪术汤进行治疗,疗程为10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19例(63.3%),显效7例(23.3%),有效3例(10.0%),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13例(43.3%),显效6例(20.0%),有效6例(20.0%),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胡莪术汤配合针刺治疗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较佳,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陆高参  兰盛  满志玲 《蛇志》2003,15(3):56-56
我院于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8月对经常规治疗 3个月以上的 35例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病人加用多塞平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对象 :70例患者均经胃镜确诊 ,排除严重心、肝、肾、青光眼、癫痫等疾病 ,且经严格使用洛赛克 (广东产 )、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治疗 3个月后的 DU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各 35例。治疗组男 2 6例 ,女 9例 ;年龄 40~ 68岁 ,平均 49岁 ;单发性溃疡 2 8例 ,多发性溃疡 7例 ;幽门螺杆菌 ( + ) 2 7例 ,幽门螺杆菌 ( - ) 8例 ;精神抑郁 30例 ,无精神抑郁 5例 ;病程 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的203 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出血部位以及发病年龄与出血部位的 相关性。结果:203 例患者经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全部治愈,其发病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0~60 岁多 见(41.9%),下鼻道出血最常见(30.0%),老年人以鼻腔后下部位出血为主,青中年以鼻腔前上部位出血为主。结论:鼻内镜下电凝 结合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微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粪菌移植联合乳果糖对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胃肠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粪菌移植联合乳果糖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AC-QOL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菌移植联合乳果糖对顽固性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和心理状态,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隔药灸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隔药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胃液引流量及胃管留置时间,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恶心、呕吐症状评分、胃液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方面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2.2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隔药灸可以明显改善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缩短胃管留置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联合聚乙二醇治疗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门诊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行FMT治疗,同时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疗程4周,采用便秘患者症状评分量表(KESS)、生存质量量表(PAC-QOL)、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便秘患者症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7.1%、34.3%,改善率分别为77.1%、71.4%,KESS、PAC-QOL、SAS、SD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FMT联合聚乙二醇能安全、有效的改善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异常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面肌痉挛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48名在我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电话随访或者门诊随访,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总结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血管减压术后痊愈率及明显缓解率分别为92.5%及4.2%。249名(16.09%)患者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面瘫及术后手术区域皮肤感觉障碍,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患者。听力损害发生率为3.5%。其他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后组颅神经损伤、外展神经损伤、颅内出血等。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有效操作,以手术区域感觉障碍及迟发性面瘫是主要的并发症,持久性的或者严重的并发症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功能三项联合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到2017年8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4例(胃癌组)、癌前病变患者46例(癌前病变组),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血清胃蛋白酶原-II(PG-II),并计算PG-I/PG-II(PGR)值,采用胶体金法或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HP抗体,比较两组胃功能三项及HP抗体阳性率差异,分析胃功能三项联合HP抗体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PG-Ⅰ和PGR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P0.05),胃癌组与癌前病变组血清PG-Ⅱ水平、H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抗体阳性者和阴性者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HP抗体阳性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低于HP抗体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联检查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准确度分别为67.6%(23/34)、43.5%(20/46),高于串联的14.7%(5/34)、6.5%(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导致PG-Ⅰ降低,具有癌前病变风险,再降低可能具有胃癌风险,临床上根据胃功能三项筛检早期胃癌并且辅助HP检测可早期诊断胃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硬膜外应用对胃癌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术后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试验组于术后硬膜外注入小剂量纳洛酮,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4 h、8 h、12 h、24 h)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比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镇痛泵药物消耗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4 h,试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12 h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显著上升(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试验组与术后1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与术后12 h分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镇痛泵药物消耗量、芬太尼用量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7%)远远低于对照组(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纳洛酮硬膜外应用方法辅助术后镇痛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