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结合核磁共振波谱学数据解析,确定其结构为异新狼毒素A(isoneochamaejasmin A)和新狼毒素B(neochamaejasmin B)。并采用实验室活体生物试验方法,研究了这两个化合物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二龄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异新狼毒素A和新狼毒素B对两种线虫均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且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和浓度下,新狼毒素B对两种线虫的触杀活性均强于异新狼毒素A。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地上部分脂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11种化合物,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1),亚麻酸(2),亚油酸(3),β-谷甾醇(4),亚麻酸乙酯(5),西瑞香素(6),异新狼毒素A(7),丙二酸单乙酯(8),伞形花内酯(9),新狼毒素B(10)和龙胆酸(11)。其中,化合物1、8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退化草原狼毒种子的种群分布格局与散布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邢福  王艳红  郭继勋 《生态学报》2004,24(1):143-148
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为瑞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主要的草地有毒植物种类之一。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和分布指数 (DI)以及平均拥挤度 (m* )指标 ,研究了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北部典型草原区内的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种子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类型与规模 ;根据顺序远离母株的取样调查 ,定量地分析了狼毒种子在 8个方向上的散布格局。结果表明 ,狼毒种子在落种期之前为随机分布 ,而在落种期结束后为聚集分布 ,种子种群斑块大小平均为 0 .0 8m2 。狼毒种子在 8个方向上的散布表现为不同的散布格局模式。在不同方向随着累积面积增加狼毒种子散布数量变化符合 L ogistic曲线增长。各方向种子散布数量与顺风风向频率显著正相关。狼毒种群具有“近母株散布”的种子散布机制 ,基本散布半径为 0~ 5 0 cm。狼毒种群通过种子散布扩展其分布空间的能力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在天然草地中属有毒有害植物,早已做为重点清除对象。但是,如果将狼毒科学地开发利用,不但能提高天然草地的载畜量,而且能变害为利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比较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根部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有很好的触杀和内吸活性。在触杀活性测试中,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在内吸作用中,乙醇、氯仿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均较高,杀螨效果显著。在对石油醚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生物活性追踪测定中发现,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浓度为0.6 g.L-1,山楂叶螨的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22%和79.66%。  相似文献   

6.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呈现明显的退化趋势,草原优良牧草减少,逐渐转变成以有毒植物为优势种的退化草原。作为草地退化的指示种,有毒植物对邻近植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探究有毒植物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影响,本研究以海拉尔自然保护区内封育恢复中的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依据群落中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枝条数将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水平:高密度瑞香狼毒植物群落、低密度瑞香狼毒植物群落、无瑞香狼毒植物群落,调查群落物种组成并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结果显示:(1)高密度瑞香狼毒小尺度范围内改变了群落物种组成,提高Shannon指数和Patrick指数,说明在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瑞香狼毒的存在能够改变群落物种丰富度进而改变其物种多样性。(2)随着瑞香狼毒密度的增加,部分禾本科植物与瑞香狼毒的联结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早熟禾(Poa annua)、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与瑞香狼毒的联结性质由正联结变为负联结;洽草(Koeleria litvinowii)由无联结变为负联结;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未发生改变。(3)瑞香狼毒能够改变群落中各科相对重要性。随着瑞香狼毒密度增加,豆科、蔷薇科重要值增大,菊科重要值降低,禾本科无明显变化。(4)瑞香狼毒对土壤全氮、pH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低密度瑞香狼毒群落的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其土壤pH也显著高于无瑞香狼毒存在的对照组。土壤全碳、速效态的氮和磷在不同密度瑞香狼毒群落之间无明显差异。土壤理化性质小尺度的变化可能是推动退化草地植物恢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背景】瑞香狼毒是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的标志性植物之一,在入侵的过程中其根内微生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瑞香狼毒根内微生物群落对有益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及生物防控瑞香狼毒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甘肃省祁连山东麓不同高寒草原毒性杂草瑞香狼毒根部内生真菌和细菌的组成、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甘肃祁连山东麓不同高寒草原的瑞香狼毒根部内生菌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高寒草原瑞香狼毒根内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真菌中占优势地位;蓝细菌(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根内生细菌中属于优势类群。G4样点的真菌和细菌OTU(OperationalTaxonomic Unit)数量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4个采样点。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表明,不同高寒草原瑞香狼毒根内生菌群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One-Way ANOVA分析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样地瑞香狼毒真菌群落结构在属水平上相关性较小,而细菌在属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瑞香狼毒内生真菌和细菌资源、阐明瑞香狼毒内生菌群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瑞香狼毒根中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瑞香狼毒根为研究材料,模式植物拟南芥为受体,采用实验室活体生物实验方法研究了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7 d龄拟南芥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活性跟踪的化合物分离方法,分析了其中的活性化合物成分,并通过拟南芥DR5-GUS转基因株系,研究了单体化合物对拟南芥生长发育及根系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对拟南芥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乙酸乙酯和氯仿萃取物的抑制活性最为显著,从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伞形花内酯(1)和西瑞香素(2),其中化合物1能够显著抑制拟南芥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且明显降低了根部内源生长素的分布水平;化合物2也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活性.研究表明,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是瑞香狼毒植物毒活性的主要有效部位;伞形花内酯(1)和西瑞香素(2)是瑞香狼毒植物毒活性的有效成分,化合物1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与生长素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孙庚  罗鹏  吴宁 《生态学报》2010,30(16):4369-4375
花粉化感是一类特殊的化感作用,能够抑制其它物种的花粉萌发和种子结实。研究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花粉水浸提液对其它物种花粉萌发和种子结实的潜在化感抑制作用,包括:在实验室中,用一系列浓度的狼毒花粉水浸提液对与它同花期的其它6个物种(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var.fetissowii),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Hook.f.)Ma var.paludosa),鳞叶龙胆(Gentiana squarrosa Ledeb.),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 var.elliptica),高原毛茛(Ranunculustanguticus(Maxim.)Ovcz.var.tanguticus)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var.anserina))以及自身花粉进行测试,测定花粉萌发率;在野外,在其它4个物种(秦艽,湿生扁蕾,鳞叶龙胆和椭圆叶花锚)的柱头上施用上述浓度的狼毒花粉水浸提液,观察种子结实率。实验室的花粉萌发试验证明,狼毒花粉对自身花粉萌发没有自毒作用,而其它受试的所有物种的花粉萌发率随着狼毒花粉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显著地非线性降低。大约3个狼毒花粉的浸提液就可以抑制受试的多数物种的50%的花粉萌发。在野外试验中,发现受试的4个物种种子结实率随狼毒花粉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显著地非线性降低。狼毒可能通过花粉化感对其周围其它物种的有性繁殖存在抑制作用,但其它物种可能通过花期在季节或昼夜上的分异避免受到狼毒花粉化感作用的影响,或者通过无性繁殖来维持种群繁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为瑞香科狼毒属(Stellera)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草地退化的标志性植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甘肃高寒草原主要毒草瑞香狼毒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和酶活性之间关系,为治理因瑞香狼毒入侵引起的草地退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甘肃不同地区高寒草原的瑞香狼毒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地区瑞香狼毒根际土壤pH随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土壤中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各异。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根际土壤真菌中占优势地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在根际土壤细菌中属于优势类群。海拔2964 m样地的真菌和细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数量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4个采样点(海拔2373、2608、2733、3280 m)。RDA(redundancy analysis)分析结果显示,瑞香狼毒根际土壤微生物不同,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同;相关系数表明,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钾、磷、铁、钙、钼、海拔、土壤水分、过氧化物酶呈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多酚氧化酶、脱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负相关;土壤细菌与土壤pH、钾、磷、镁、钙、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脱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结论] 甘肃省不同地区高寒草原瑞香狼毒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明显,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真菌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酶则更多地影响着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试验动物急性毒性及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急性经口、眼刺激、皮肤试验方法,研究了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同时以番茄晚疫病菌为供试菌,研究了瑞香狼毒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表明,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白鼠经口急性毒性为低毒,对白兔的急性皮肤刺激属无刺激性,对白兔的眼刺激属轻度刺激性,对鲫鱼的毒性属于中毒级;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分段物流分B、c、D对番茄晚疫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这为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开发为产品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瑞香属和荛花属(瑞香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瑞香科瑞香属(Daphne)植物56种(变种)、荛花属(Wikstroemia)植物45种(变种),及12种外类群植物,进行叶表皮微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瑞香属和荛花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大多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大多为平直、弯曲和浅波状,大小为30~40μm×10~20μm,部分具毛。气孔呈随机分布,大小为20~36μm×17~25μm,宽椭圆形或窄椭圆形,气孔密度为100~250 S/mm2,气孔主要类型为无规则型(anomocytic)。瑞香属与荛花属的叶表皮性状整体具有一致性,两属间没有典型区别特征,很多性状在两个属中呈交叉分布,不反映瑞香属和荛花属分别是自然(单系)类群。毛管花属(Eriosolena)植物特有的乳突(papillae)特征在瑞香属和荛花属植物中均不存在,不支持将其并入瑞香属的分类处理。通过气孔器类型比较分析认为,瑞香属和荛花属与瑞香亚科中的其他属,如鼠皮树属(Rhamnoneuron)、毛管花属、假狼毒属(Stelleropsis)、Daphnopsis、结香属(Edgeworthia)相比具衍生性状,是衍生类群。  相似文献   

13.
为增强瑞香狼毒制剂的杀虫药效、充分开发利用以瑞香狼毒为主的植物源农药,进行了瑞香狼毒杀虫活性部位与其它药物的复配实验。采用瑞香狼毒杀虫活性部位(LD)分别与烟碱乳油(YJR)、CT-901A(Bz)的不同质量比,在室内对家蝇、酢酱草茹叶螨(Petrbia hartiEwing)进行毒力测定,利用软件进行毒力回归分析。实验结果显示,LD和YJR、LD和Bz的两两复配及三者(LD YJR Bz)的复配能够起显著增效作用,特别是20:1:1(LD:YJR:Bz)、30:1:1(LD:YJR:Bz)对家蝇的毒力效果更加明显,LC50达到了0.005 mg/L,20:1(LD:Bz)、30:1(LD:Bz)、30:1:1(LD:YJR:Bz)对酢酱草茹叶螨(Petrbia hartiEwing)的毒力效果也同样显著,LC50也达到了0.005 mg/L。并对瑞香狼毒活性部位进行初步分离检测,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剂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首次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系统研究,分离得到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并运用UV、1H NMR、13C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依次鉴定为伞形花内酯7-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芥子醇1,3’-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2),紫丁香苷(3),(+)-落叶松树脂醇4,4’-O-β-D-吡喃葡萄糖苷(4),(+)-松树脂醇4,4’-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5)和(+)-丁香树脂醇-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6)。其中,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分离技术,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等多种结构鉴定手段对天山假狼毒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最终,从天山假狼毒地上部分分离鉴定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西瑞香素(1)、西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2)、繸状芸香甙酯(3)、9'-甲氧基繸状芸香甙酯(4)、7,7'-二羟基-6,8'-双香豆素(5)、Bicoumol-7'-O-β-glucopyranoside(6)、7,8-二羟基香豆素(7)、genkwanol B(8)、Viburnolide A(9)、对羟基苯甲酸(10)、白桦脂醇(11)、胡萝卜苷(12)、β-谷甾醇(13)、正二十四烷醇(14)、正二十三烷醇(15)、正三十五烷醇(16)。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假狼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LH-20凝胶和制备HPLC色谱技术对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了其中18个化合物:去甲络石苷元(1),异落叶松脂素(2),(+)-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3),豆甾4.烯-3,6-二酮(4),rel-(-)-(3R,3’R,4R,4’R)-6,6'-dimethoxy-[3,3'-blchroman]-4,4'-diol(5),methyl3-(2-hydroxy-4-((7-hydmxy-6-methoxy-2-oxo-2H—ehromen-3-y1)oxy)phen-y1)pmpanoate(6),狼毒素A(7),异狼毒素B(8),狼毒素B(9),雁皮素A(10),异雁皮素A(11),狼毒色原酮(12),mohsenone(13),丁香酸(14),二氢瑞香素乙(15),西瑞香索(16),β-谷甾醇(17),3,4,5-三甲氧基苯甲酸(18)。其中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封面说明     
正瑞香科(Thymelaeaceae)瑞香属(Daphne Linn.)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为我国民间常用中药,如最具代表性的祖师麻(瑞香属植物的根皮和茎皮)为民间治疗风湿和止痛的常用中药。瑞香属植物开花量大,树形美观,花香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重要的观赏和利用价值,如甘青瑞香被作为绿化树种开发利用,金边瑞香作为名贵的盆栽花卉进入千家万户。照片示:部分瑞香属植物。1,2.金边瑞香,花开早期为外面淡紫红色,内面肉红色(2),花开后期变为  相似文献   

18.
瑞香狼毒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茎叶经正已烷提取,脱腊后进行GC-MS-DS联用分析,鉴定出20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正十八烷;正十九烷;2,6,10,14 — 四甲基十六烷;十六烷酸;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乙酯;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9,12-+八碳二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和十八烷酸。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有毒植物瑞香狼毒根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人体病原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浅部真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为供试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瑞香狼毒活性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对人体常见病原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在33.33g/L浓度下对细菌组的抑菌圈直径最高可达12.02mm,对真菌组最高可达9.04mm,并初测瑞香狼毒中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为中偏强极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以从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中提取获得天然活性物质1,5-二苯基-1-戊酮、1,5-二苯基-2-烯-1-戊酮为主体成分,研制成生物灭蚜剂(LX-1),对农业上几类重要蚜虫进行了防治应用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对棉蚜和烟蚜的触杀作用24 h 的LC50分别为81.73 mg/L和83.32 mg/L;并利用该制剂对棉蚜、烟蚜和麦蚜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施药后3~5天防效达到峰值,2400倍稀释度下,防效达93%~99%,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