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4)
以白杨素含量为指标,采用L_(9 )(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溶媒、总液料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经石油醚冷浸脱脂后的杨树皮总酚酸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总液料比10∶1,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本提取工艺方法简单、合理,是杨树皮中总酚酸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除黄酮的桑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水溶液pH和提取次数对桑叶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次数为2次条件下,桑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提取液pH7、料液比(原料:提取液,g/mL)1:30,多糖得率为2.74%。该工艺稳定,桑叶多糖得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交试验法优化半夏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半夏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刚水提醇沉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半夏多糖的最住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水提条件为料液比1:30,70℃提取1h,提取3次,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醇沉浓度70%,静置时间12h.在此条件下,半夏多糖的提取率为13.68%.结论:该工艺简便,重复性好,多糖的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Hib)多糖活化工艺,提高Hib结合疫苗的产量和质量。方法 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不同pH、溴化氰加量和活化时间对Hib多糖衍生物、多糖蛋白结合物的影响,依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最优的多糖活化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放大和验证。结果 多糖活化时pH和活化时间对多糖衍生物衍生率及重均分子量(Mw)均影响显著(P均<0.05),溴化氰加量对多糖衍生物衍生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衍生物Mw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糖衍生物衍生率和Mw与多糖蛋白结合物的多糖回收率、多糖与蛋白比值、高分子结合物含量、KD≤0.2的多糖回收率、GMT各指标均显著相关(P均<0.05)。综合多糖蛋白结合物产量、免疫原性及稳定性。确定的最优多糖活化工艺为:在pH 10.5条件下,加入与精制多糖等重的溴化氰反应5 min。结论 经优化的多糖活化工艺可以用于Hib多糖蛋白结合物规模化的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青防肿痛外敷散最佳纯化工艺。方法:以干膏率、青藤碱及粉防己碱转移率为指标,设置综合评分。单因素考察筛选直接沉淀法和水沉淀法,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沉淀法中最佳相对密度、放置时间和加水倍量,将水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及纯化前试验数据对比,并将最佳纯化工艺做三批重复性验证试验。结果:水沉淀法最佳工艺为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的稠膏,稠膏加7倍量的水搅匀,放置48 h。单因素试验结果证明水沉淀法优于直接沉淀法。重复性试验验证结果证明工艺稳定可靠。结论:此纯化工艺可在保留活性成分的同时,有效的去除杂质,最大程度减少使用剂量,为后期制剂成型和中试放大生产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亚麻籽油为主要原料,在充分利用亚麻籽油独特的香味及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将亚麻籽油与辅料蒜、姜、洋葱、花椒、桂皮及香叶(蒜∶姜∶洋葱∶花椒∶桂皮∶香叶=1∶1∶2∶0.5∶0.5∶0.1)混合后在真空状态下抽提一定时间后经过滤制取浓香的亚麻籽拌菜油。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温度为60 ℃、浸提时间为10 min、辅料与亚麻籽油的比例为1∶10,在该条件下制得的亚麻籽拌菜油风味独特、香气浓郁、色泽好,其品质最高。经测定,油酸13.11%、亚油酸12.5%、亚麻酸42.2%。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法研究决明子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了决明子中蒽醌衍生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0%乙醇水为浸提剂;固液比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总蒽醌衍生物的产率为0.83%。如果采用醋酸酸化预处理工艺,可使蒽醌衍生物(抗癌、抗菌有效部位)的产率增加0.19%。通过溶剂萃取和沉淀分离得到两大有效部位:脂溶性部位(蒽醌衍性物)和水溶性部位(蒽醌甙类)。 相似文献
8.
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6BA、NAA和间苯三酚不同浓度配比对长春花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表L_(27)(3~(13))安排三因素三水平,并考虑了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获得高分化率的最优配比为:6BA,7.0mg/l;NAA,0.5mg/l;间苯三酚,1.0~5.0mg/l。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天麻素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超声法提取天麻素,以天麻素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筛选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选择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组合为: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15和提取次数2次;按照此工艺平行制备3批样品,天麻素的提取率为(0.339±0.13)%。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法优选赤芍总甙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 ,以赤芍总甙浸膏得率、赤芍甙含量为指标 ,优选赤芍总甙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 ;即选用80 %乙醇 ,总量为 1 4倍量 ,热回流 2次 ,每次 1 .5小时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研究侧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侧柏叶总黄酮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65%(V/V)乙醇提取2次、提取时间1.5 h、每次料液比1∶15,总黄酮含量为1.70%。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地黄中梓醇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地黄粗提液中梓醇含量为指标,HPLC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4,微波提取3次,每次3 min为梓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微波辅助提取地黄中梓醇效率高,提取完全,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14.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吴茱萸总生物碱的微波提取条件,试验中分别以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和萃取溶剂的用量、浓度及酸度等为因素,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了它们对总生物碱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在700W微波功率下,用浓度70%、酸度pH=2的乙醇-水混合溶剂25mL/g,提取6min,此条件下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达0.4898%。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6,(2):71-74
为了优化积雪草中积雪草苷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乙醇回流法,以积雪液草苷含量为研究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粉碎粒度以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草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料比10∶1、粉碎粒度140目、提取时间6h,该工艺条件下积雪草苷的提取含量达到8.32mg·g-1。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步法对不同来源的L-酪氨酸粗品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对碱溶pH值、分解胱氨酸的温度、分解时间和中和pH值等条件的优化,提高了L-酪氨酸产品的纯度。试制产品主要质量指标均达到日本味之素(AJI92)和中国药典(CP2000)标准。同时,工艺的简化、活性炭的回收利用以及滤液的循环使用,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利用逐因子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黑豆皮中红色色素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工艺优化的数学模型y=3.85+0.43x1+0.05x2-0.32x3-0.12x1x2+0.063x1x3+1.0E-0.02x2x3-0.58x12-0.49x22-0.34x32,分别对自变量求偏导得到优化工艺条件:x1=0.346,x2=0.006988,x3=-0.44,通过转换得到实际工艺条件,即萃取温度X1=83.46℃、萃取时间X2=30.07 m in、料液比X3=1:35.6(w/v)。在最优化条件下模型预测OD512为3.997,验证试验结果为3.85±0.01(n=3),试验证明,逐因子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联用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黑豆皮红色色素的萃取工艺中。 相似文献
18.
以单克隆抗体为特异性载体标记放射性核素用于肿瘤病人的导向治疗 ,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用蛋白酶水解全抗体得到的F(ab′) 2 片段 ,由于去除了Fc段 ,减小了人抗鼠异种蛋白排斥反应 ,具有分子量小 ,到达肿瘤部位迅速 ,血液本底和非瘤组织的清除快等优点 ,较之全抗体有更大应用潜力。但F(ab′) 2片段性质不稳定 ,制备工艺复杂 ,采用旧的纯化工艺如分子筛、离子交换、亲和色谱[1~ 3] 等很难制备出符合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的片段抗体。为此 ,我们在FPLC上建立了疏水作用色谱法纯化F(ab′) 2 片段 ,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本文报道三组不…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研究复方四参颗粒剂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酚酸B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立了复方四参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2次,第一次时间为2 h,第二次为1 h。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干膏得率为16.58%,丹酚酸B的平均量为22.42mg。与正交试验的结果相符,说明该提取方法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