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鬼笔属一新种:南昌鬼笔Phallus nanchangensis Z.Z.He这个新种与红鬼笔 Phallus rubicundus(Bosc) Fr.相似,但新种有发育不良的菌幕残片和更小的孢子而又与红鬼笔有明显区别。附有拉丁文及中文描述。模式标本(87010)保藏于江西大学生物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氏鬼笔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中国林氏鬼笔属(Linderiella G.H.Cunn.)三种,即西宁林氏鬼笔(L.xiningensis Wen sp.nov.),双柱林氏鬼笔(L.bicolumnata(Lloyd)G.H.Cunn.),柱状林氏鬼笔(L.columnata(Bosc)G.H.Cunn.),其中西宁林氏鬼笔是一新种,是著者(1984)参加横断山综合科学考察采自四川省雷波县西宁,主要特征是具有六条扁平柱状体及担孢子较小。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物质对白鬼笔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平板培养法,以白鬼笔菌株Phallus impudicus-1为供试菌株,分析了5种物质对白鬼笔菌丝生长的影响。供试碳源中,当以红糖为碳源时,白鬼笔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为1.445mm/d,蔗糖和葡萄糖次之;供试氮源中,当以酵母膏为氮源时,白鬼笔菌丝浓密,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为1.413mm/d,牛肉蛋白胨、胰蛋白胨次之;供试无机盐中,磷酸二氢钾、氯化钾、氯化钙对白鬼笔菌丝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硫酸镁、氯化钠的添加不利于菌丝生长。当氯化钾质量浓度为0.5g/L时,白鬼笔菌丝生长速率最大,为1.034mm/d;供试维生素中,VB1、VB2、VB6、Vc对菌丝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当VB6质量浓度为2mg/L时,白鬼笔菌丝生长速率最大,为1.673mm/d。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对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最强,其次为NAA。适宜的培养基配方是促进白鬼笔菌丝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南京的鬼笔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28—1934年在南京工作时,曾对附近的鬼笔菌作了观察和采集。在春天,那时南京附近的田园、竹林里鬼笔菌是比较多的。这里发表的10种鬼笔菌是:(1)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er,(2)杂色竹荪Dictyophora multicolor Berk. et Br.,(3)双柱小林鬼笔Linderiella bicolumnata(Lloyd)Cunn.,(4)五棱散尾菌Lysurus mokusin(L. ex Pers.)Fr.,(5)蛇头菌Mutinus sp.,(6)桔红鬼笔Phallus aurantiacus Mont.,(7)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ex Pers.,(8)深红鬼笔Phallus rubicundus(Bosc)Fr.,(9)格柄笼头菌Simblum clathroides Kawam.,(10)围篱状柄笼头菌Simblum periphragmoides KI.。除1个种外,作者对其余9个种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有些种还附有彩色图。对一些近似种和疑难种,又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上述10种鬼笔菌分别隶属6个属,作者在文章的后面部分对其中Linderiella和Lysurus两个属有专门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自云南楚雄双柏县的致命鹅膏在3个不同生长期中不同部位的6种环肽毒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致命鹅膏含有α-, β-鹅膏毒肽、羧基三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未检出γ-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生长期毒素总量最高(9.3mg/g)、从成熟期(7.5mg/g)到衰老期(6.5mg/g)逐渐降低,但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鹅膏毒肽与鬼笔毒肽比值从生长期、成熟期到衰老期分别为2.6、1.4和0.9。在3个不同发育阶段中,4种毒素含量从菌盖、菌柄到菌托逐渐降低,而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在生长期菌盖中含量最高,分别为7.4mg/g和3.1mg/g,而羧基三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在衰老期的菌盖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8mg/g和2.1mg/g。  相似文献   

6.
短裙竹荪和白鬼笔18SrDNA部分序列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短裙竹荪 [Dictyophoraduplicata(Bosc.)Fisch.]和白鬼笔 (PhallusimpudicusL.:Pers)作为鬼笔目 (Phal lales)的代表种 ,将其部分 1 8SrDNA序列与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其他科目 1 2个代表种已知的相关序列进行对比分析 ,以接合菌总状毛霉 (MucorracemosusFres.)为外类群构建系统树 ,探讨鬼笔目在系统分类学中的地位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 ,鬼笔目中竹荪属 (Dictyophora)与鬼笔属 (Phallus)的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它们与笼头菌科 (Clathraceae)的三叉鬼笔属 (Pseudocolus)关系较近 ,这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系统一致。此外 ,鬼笔目与J櫣lich分类系统中的钉菇目 (Gomphales)、高腹菌目 (Gautieriales)、枝瑚菌目 (Ramariales)及鸡油菌目 (Cantharel lales)的关系较其他目更为密切 ,而与牛肝菌目 (Boletales)和腹菌类的马勃目 (Lycoperdales)及硬皮马勃目 (Scle rodermatales)的亲缘关系则相对较远。这一结果支持了Kirk等将钉菇目、高腹菌目和枝瑚菌目划为鬼笔目的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双柱小林鬼笔[Linderia bicolumnata(LIoyd)G.Cunn.],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鬼笔目(Phallales)、鬼笔科(Phallaceae)。湖南省长沙市菌物爱好者周晴烽2017年1月15日摄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真菌标本馆,馆藏编号为MHHNU30996。  相似文献   

8.
-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α-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α-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渐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A13.鬼笔环肽是一种剧毒物质,可以从一种蘑菇中分离出来。它对肌动蛋白多聚物有很高的亲和力。鬼笔环肽可以与种荧光物质共价结合而被标记,如与荧光素结合,但不改变与蛋白的亲和性质。 如果含有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的精子的显微切片用甲醇固定(洗去多余的试剂),那么在荧光显微镜下能发现精子的哪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α-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α-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二羟鬼笔毒肽(PHD)的制备及其毒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fuliginea中分离纯化出二羟鬼笔毒肽(PHD),纯度达到98%。毒理表明二羟鬼笔毒肽(PHD)能引起植物细胞坏死,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2mg/kg。  相似文献   

14.
Cao JX  Fu L  Xie RS  Li J  Dai YN  Zhu LQ  Han Y 《生理学报》2008,60(2):189-196
本文旨在探讨肌动蛋白稳定剂--鬼笔环肽(phalloidin)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离体心脏牵张所致电生理学改变的影响.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鬼笔环肽组(n=7)、MI组(n=9)、MI 鬼笔环肽组(n=7).离体心脏经Langendorff灌流后,通过改变水囊容积,以△V=0.1、0.2、0.3 mL对心室牵张5 S,观察牵张后效应30 s,记录左心室内压力变化[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程(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t 90%repolarization,MAPD 90)、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PVB)及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发生率.结果显示,牵张使正常对照组及MI组大鼠MAPD 90明显延长(P<0.05,P<0.01),MI组大鼠MAPD 90延长更显著(P<0.05,P<0.01).鬼笔环肽(1 μmol/L)对正常及MI心肌基础状态下的MAPD 90无影响,但使MI心肌牵张后已延长的MAPD90缩短(△V=0.3 mL时,P<0.05).牵张后MI组大鼠PVB、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鬼笔环肽对正常大鼠心肌牵张后PVB、VT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但使MI心肌PVB、VT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均P<0.01).MI组大鼠LVSP及 ap/dt max 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鬼笔环肽可使MI心肌LVSP轻度回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MI后牵张加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持续,鬼笔环肽可以明显抑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我国西南地区所产担子菌类3新种:即采自贵州省梵净山的梵净山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fanjingshanensis Zang et Wu(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威宁县境的贵州华牛肝菌Sinoboletut guizhouensis Zang et Wu(牛肝菌科Boletaceae)和采自云南省哀牢山的巨盖鬼笔Phallus megacephalus Zang(鬼笔科Phallaceae).文中并讨论了有关该新分类群的地理区系成分,田中线划分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王辉  包海鹰 《菌物研究》2010,8(1):48-51
采用MTT法研究了从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 S.Imai)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的二羟鬼笔毒肽对胃癌细胞(SGC)和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对H22荷瘤小鼠进行了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二羟鬼笔毒肽对SGC和SMMC-7721体外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但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剂量为0.3mg/kg时,抑瘤率可达65.15%。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喜马拉雅区鬼笔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该区鬼笔科3属11种。其中一新种香笔菌和红托竹荪均为食用菌,已获培养成功。  相似文献   

18.
我国28种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产于我国的28种鹅膏菌的主要肽类毒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和采于欧洲(德国)的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作对照,结果表明,3种东亚所特有的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和欧洲毒鹅膏所含毒素种类多、含量高,其子实体菌盖部位主要毒素总量分别达到12583.7μg/g、8152.6μg/g、1058.2μg/g、7456.2μg/g干重子实体,这4种鹅膏菌可称之为剧毒鹅膏菌。其它25种鹅膏菌中有10种检测出含有微量鹅膏毒肽,含量在19.5μg/g—151.2μg/g之间。在4种剧毒鹅膏菌中,子实体组织部位不同,毒素含量以及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在其中的分布也不一样,菌盖中的毒素含量最高,菌柄的毒素含量次之,菌托中的毒素含量最低;对于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无论在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含量都高于鬼笔毒肽类毒素,尤其以α-amanitin的相对含量最高;而在欧洲毒鹅膏中,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都以鬼笔毒肽为主,尤其以phallacidin的相对含量最高,并且从菌盖至菌柄到菌托,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19.
红托鬼笔黄水病是一种由鬼笔复膜孢酵母引起的致灾性土传病害,极难防治。本研究通过探索获得高质量红托鬼笔组织石蜡切片技术的基础上,对幼担子果生长期病原接种后第8、16、24、32、40、48和72 h进行组织取样,利用Van-clear透明剂制备石蜡切片,观察病原的侵染过程,以健康的幼担子果做对照。结果表明:健康的红托鬼笔包被表面菌丝呈管状,与包被中部菌丝结构无明显差异。而接种病原后第8 h时,即可观察到病原细胞和假丝形成,包被表面菌丝萎缩、褐变,病原细胞通过菌丝间隙向内扩散和侵染,侵染速度18.14 μm/h。接种后32 h包被表面菌丝大量降解,主要是病原细胞和假丝存在,此时病原可以侵染至包被中部菌丝组织。接种后40 h幼担子果表面分泌黄色渗出物液滴,包被表面开始溃烂,病原侵染至幼担子果包被胶质层,并不断向内侵染。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黄水病病原的侵染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为其致病机制和病害综合防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28种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产于我国的28种鹅膏菌的主要肽类毒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和采于欧洲(德国)的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作对照,结果表明,3种东亚所特有的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和欧洲毒鹅膏所含毒素种类多、含量高,其子实体菌盖部位主要毒素总量分别达到12583.7μg/g、8152.6μg/g、1058.2μg/g、7456.2μg/g干重子实体,这4种鹅膏菌可称之为剧毒鹅膏菌。其它25种鹅膏菌中有10种检测出含有微量鹅膏毒肽,含量在19.5μg/g-151.2μg/g之间。在4种剧毒鹅膏菌中,子实体组织部位不同,毒素含量以及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在其中的分布也不一样,菌盖中的毒素含量最高,菌柄的毒素含量次之,菌托中的毒素含量最低;对于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无论在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含量都高于鬼笔毒肽类毒素,尤其以α-amanitin的相对含量最高;而在欧洲毒鹅膏中,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都以鬼笔毒肽为主,尤其以phallacidin的相对含量最高,并且从菌盖至菌柄到菌托,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