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PercoⅡ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小肠提取小肠上皮间细胞(inteal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IEL),应用双抗原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抗原表型进行测定,同时,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徨,检测iIEL细胞的自然系伤活性、IFNγ和IL-2产生能力。结果表明:iIEL细胞的表型85.1%CD3^+73.8C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提取 DNA,用 DNA免疫小鼠 ,观察免疫功能的变化 ,探讨双歧杆菌 DN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并作对比研究。方法 肌肉注射提取的双歧杆菌 DNA、大肠杆菌 DNA,颈椎处死后 ,检测脾细胞的免疫功能 ,同时提取 IEL细胞与 DNA共孵育 ,检测它对 IEL细胞的激活情况及细胞因子产生情况 ,以自然杀伤细胞 (NK)活性 ,白细胞介素 2 (IL - 2 )产生能力为指标 ,测定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双歧杆菌 DNA、大肠杆菌 DNA肌肉注射后 ,小鼠以上两项指标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提高 (P<0 .0 5 )。双歧杆菌 DNA提高小鼠 NK活性与 IL - 2水平程度大于大肠杆菌 DNA的作用(P<0 .0 1)。结论 双歧杆菌 DNA可快速激活 NK活性 ,提高体内 IL - 2水平。其效能优于大肠杆菌DNA。  相似文献   

3.
口服短小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短小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对正常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免疫低功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作用。以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功模型,检测活菌制剂应用后,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及IL—2诱生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小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后可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杀伤活性,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3项指标,IL—2诱生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提示短小双歧杆菌对提高正常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免疫低功机体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机械分离法和Perco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鼠小肠提取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ntestinal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iIEL),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表面抗原表型测定;同时,应用嗜酸性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作用后,检测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和IL—2产生情况。结果表明:iIEL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表型738%以上为CD8+T细胞,且有438%表达TCRγδ。酸性嗜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能增加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并能促进iIEL细胞产生IL—2。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提取DNA,用DNA免疫小鼠,观察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双歧杆菌DN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作对比研究。方法 肌肉注射提取的双歧杆菌DNA、大肠杆菌DNA,颈椎处死后,检测脾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提取IEL细胞与DNA共孵育,检测它对IEL细胞的激活情况及细胞因子产生情况,以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为指标,测定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双歧杆菌DNA、大肠杆菌DNA肌肉注射后,小鼠以上两项指标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双歧杆菌DNA提高小鼠NK活性与IL-2水平程度大于大肠杆菌DNA的作用(P〈0.01)。结论 双歧杆菌DNA可快速激活NK活性,提高体内IL-2水平。其效能优于大肠杆菌DNA。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及其WPG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调节和抑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通过观察双歧杆菌及其细胞壁肽多糖(Cell Wall Preparation,whole peptidoglycon,WPG)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在体内外对IL-6和TNF-α生态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及其WOG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经驯化而具有一定耐氧能力的两歧双歧杆菌C149株及其WPG腹腔免疫S180荷瘤小鼠,应用放射免疫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的IL-6和TNF-α的含量,同时在体外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6和TNF-α的影响。结果 双歧杆菌及其WPG在体内外对IL-6和TNF-α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S180荷瘤小鼠均有明显抑瘤作用。结论 双歧杆菌及其WPG可能通过刺激小鼠的巨噬细胞产生一些免疫活性因子而间接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研究双歧杆菌及其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培养乏液对小鼠腹腔渗出细胞、脾细胞IL-1、IL-2、IL-6、TNF、IFN-γ活性和脾NK、LA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全菌、脂磷壁酸、肽聚糖多次注入小鼠腹腔一段时间后,小鼠脾NK细胞、LAK细胞活性和IFN-γ活性增强,腹腔渗出细胞产生IL-1、IL-6、TNF活性增强,其中以脂磷壁酸作用最强,肽聚糖次之,培养乏液也有一定作用。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对小鼠脾细胞、腹腔渗出细胞IL-2活性无显著影响。双歧杆菌的免疫增强作用在抗感染、抗肿瘤机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鸭IFN—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鸭,是研究IFN-γ在机体自然感染过程中机体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和病毒的清除机制的良好动物模型。从PHA刺激后的鸭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提取RNA,通过RT-PCR获得鸭IFN-γ(DuIFN-γ)cDNA基因,构建DuIFN-γ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分析和MTT法对重组DuIFN-γ滴度进行测定。实验表明,重组DuIFN-γ能够抑制VS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而产生的细胞病变效应。抗-DuIFN-γ抗体,能中和这种抗病毒活性。并且,GST-DuIFN-γ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和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两歧型双歧杆菌提取的细胞壁成份,在体外与K562健株细胞系和从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共同培养,结果双歧杆菌细胞壁对K562细胞无杀伤活性,而对新鲜肿瘤细胞显示一定的低杀伤性,并且与细胞壁浓度呈正相关,我们认为双歧杆菌细胞壁不具有直接杀伤肿瘤作用,只有通过激活各种效应细胞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肝癌H22荷瘤小鼠免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处理5-Fu化疗的H纶荷瘤Balb/c小鼠,MTT法检测NK细胞和CTL细胞杀伤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中T亚群比例;用RT-PCR和Western Not方法分别检测荷瘤小鼠肿瘤组织Foxp3和TIM-3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脾细胞中CD4^+ CD25^+Tmg比例高,并存在Foxp3和TIM-3 mRNA及蛋白的高表达,经双歧杆菌LTA和5.Fu处理后CD4^+CD25^+Tmg比例下降,Foxp3和TIM-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均呈下调趋势,但5-FU单独处理后的荷瘤小鼠脾细胞中CD4^+细胞比例也减少,NK细胞和CTL杀伤率均降低,而双歧杆菌LTA处理后CD4^+细胞比例,NK细胞和CTL杀伤率却明显增加。二者联合处理也能增加CD^+细胞比例及NK细胞和CTL杀伤率。结论双歧杆菌脂磷壁酸联合5-FU可通过增强NK细胞和CTL杀伤能力,同时抑制TIM-3/TIM-3L途径,降低CD4^+CD25^+Tmg的免疫抑制活性,增强机体细胞免疫来提高化疗抗肿瘤效果,减轻化疗副作用,增强宿主对化疗的耐受性,从而提高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