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笔石属(Glossograptus)的研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Emmons,1855),虽然积累了许多资料,但是这个属的发育型式,尚不清楚,其系统分类位置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介绍的材料,系笔者之一(詹士高)与乔新东同志先后在新疆柯坪中奥陶统萨尔干组黑色页岩中采得的。舌笔石标本多保存为黄铁矿化立体状态,其始部胞管性状相当清晰,共有下列三种:  相似文献   

2.
许杰 《古生物学报》1959,(5):346-348
1956年孙云铸教授及洪友崇同志研究地质部前中南地质局435队刘万喜同志等,从湖北竹溪县的五峯页岩(上奥陶纪后期)中采得的笔石羣,将其中两块显属同一种的笔石标本提交作者研究。这两块标本都是在黑色页岩中,被保存为炭质薄膜。在两块标本上,胞管虽然都保存得不够清楚,但可以看出是属于栅笔石式。这一种栅笔石形休藐小,但它底部附连物的高度发育和特殊的形状,却最引人注目。这种附连物结构的各部分排列很匀  相似文献   

3.
娇笔石科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笔者等整理浙江的笔石标本时,发现一些娇笔石科的笔石,这些笔石经鉴定有下列四种:1.中国双线笔石Dinemagraptus sinicus Mu et Qiao(新种)2.美丽娇笔石Abr(?)graptus f(?)rmosus Mu3.三枝拟娇笔石Parabrograptus tribrachiatus Mu et Qiao(新属、新种)4.分枝江山笔石Jiangshanites ramosus Mu et Qiao(新属、新种)这些笔石标本大部分是卢衍豪、穆恩之、侯祐堂、张日东、刘第墉等在浙江江山黄泥岗附近的中奥陶统胡乐页岩组中所采得的;小部分是葛梅钰、景延祥、张德明等在浙江龙游志棠附近的胡乐页岩组中采得的。娇笔石科系笔者之一(穆恩之)于1958年创立的。这一科的特征是,两枝的无轴笔石,除了胎管以外,其体壁均已退化,形成网线结构。在创立该科时包括两个属,即双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描述的新笔石——浙江三叉笔石(Tridensigraptus zhejiangensis gen.et sp.nov.),是笔者于1963年5月在浙西杜泽附近的下奥陶统宁国页岩Didymograptus hirundo带中采集的。共有三块标本,其中一块较为完整,都保存为压平的薄膜,一般枝的背面向上,腹面向下,只在个别枝上出露胞管,可以看出是属于均分笔石式(Dichograptid type)。这种笔石的形体大,平伸生长。其侧枝的高度发育和沿主枝对称排列的形状,给人以整齐美观的印象。这种侧枝高度发育和对称生长形式的下奥陶统多枝笔石,还是第一次发现,其分枝的芽生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笔石超微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石,最常见的为压扁(flattened)(或称薄膜)标本,一般碳化,保存在黑色的“笔石”页岩中。十年之前所做的绝大多数研究工作是对这类材料的描述。保存下来的这类标本往往经历过三个主要不利条件的影响。首先,压扁作用会使笔石的外部轮廓变形,这种形变又与笔石沉降到海底时本身的位置不同而改变;其次,笔石体上相对较小的特征,如胞管口部(thecalaperture)的口刺(apertural spine)和其他口部突起(process)可能会完全消失;再次,在大多数情况下,笔石体会出现物理和化学的改变。不过,研究压扁标本,尤其是在地层学意义方面,仍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L.LIU 《古生物学报》1964,(2):321-325
本文所讨论的材料是笔者之一(韩乃仁)于1961年夏在江西玉山李家棚附近的下奥陶统宁国页岩组中采得的(野外号码:F61001),代表一个新属新种,兹取名为“分离玉山笔石”(Yushanograptus separatus gen.et sp.nov.)。玉山笔石的特点是两个原始枝(横索)很长,分枝方式属于稜笔石式(穆恩之,1953,1956)。其尚未分枝的幼年时期,和一些纤细的对笔石,如Didymograptus gracilis T(?)rn-quist,D.congnatus Harris et Thomas 等,非常相似,每一原始枝在生长了11—12个胞管之后才开始正分枝,连续到六级以上。这种原始枝特长的特征,与联笔石(Zygograptus)相似,但分枝的形式不同。联笔石的分枝为枝笔石式,而我们的新属的分枝则为左右相间  相似文献   

7.
棠垭虫(Tangyaia)是卢衍豪1975年建立的一个属,模式层位是湖北宜昌分乡中奥陶统的庙坡组。陕西陇县所发现的标本系一新种,定名为陇县棠垭虫(Tangyaia longxianensis sp.nov.),产于中奥陶统的平凉组。庙坡组主要为一套黑色页岩,富合笔石化石,乃滞流还原环境的沉积。平凉组也是一套以黑色页岩为主的沉积,亦富含笔石化石,这就说明生物的分布,主要受环境的控制,由于沉积环境相似,故有相似的动物群。所以笔者赞同卢衍豪等提出的“生物-环境控制论”(卢衍豪等1974;1976)。棠垭虫在陕西陇县中奥陶统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讨论的材料是卢衍豪、侯佑堂、张日东、刘第墉诸先生和笔者于1954年夏在浙江西部江山县黄泥岗新路亭附近的胡乐页岩中采得的(野外化石号码CB2),共有12个标本,代表一个新属新种,兹取名为“美丽娇笔石”(Abrograptus formosus gen.et sp.nov.),同这种新笔石共生的其他笔石有Didymograptus superstes Lapworth,Nemagraptus gracilis  相似文献   

9.
报道产自湖南益阳南坝剖面下奥陶统弗洛阶的笔石新属——挪威笔石属(Norvegiograptus gen.nov.),该属归属于均分笔石科(Dichograptidae)对笔石亚科(Didymograptinae),主要特征是第一个胞管(th11)自胎管中部生出,始端发育型式为artus型,笔石体两枝纤细、下斜至下曲伸展。属内包含两个种:Norvegiograptus liber(Monsen)和Norvegiograptus enshiensis(Ni)。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冬,建字734单位在湘西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城北1.5km(上岩寨东南550m)处的下奥陶统桥亭子组灰绿色板岩内采得一些笔石,经笔者鉴定,其中建立一新属——吉首笔石属(Jishougraptus gen. nov. ),共生的有 Didymograptus of. praenutius T?rnquist,其时代应属早奥陶世,相当 Didymograptus hirundo 带.这一新的笔石属为一单枝、单列的笔石.有意思的是,这种笔石的笔石体形状、始芽发育等特点和断笔石,尤其和起伏断笔石(Azygo-  相似文献   

11.
甘肃平凉的平凉组和新疆柯坪大湾沟的萨尔干组中具有大量保存良好的Ningxiagraptus(宁夏笔石属)标本,为其研究提供了极佳的化石材料。本文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对Ningxiagraptus的分类位置进行厘定,对其变革历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为深入研究笔石的分类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在对正笔石目笔石的分类和亲缘关系判别时,以笔石体的始端发育型式和特征为主,辅以笔石枝的结合方式及胞管性质是可行的方法。Ningxiagraptus虽具简单直管状胞管,第2个胞管自胎管口部向上转曲伸出,构成"U"字形始端,但其始端发育型式和始端形态却与Dicellograptus(叉笔石)近似,故将Ningxiagraptus归属有轴亚目的双头笔石超科。  相似文献   

12.
浙西常山宁国页岩中的一些新笔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4年夏,卢衍豪、侯祐堂、张日东、刘第墉诸先生和笔者研究浙江西部古生代地层时,曾在常山城南三里大坞附近的下奥陶纪宁国页岩中采得一些笔石标本。这些笔石经笔者鉴定有些是新的种属。为了解决这些新笔石的详细层位并进而确定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笔者于1956年春,又同李积金、朱兆玲、钱义元等前往群测宁国页岩的剖面,并逐层采集化石。在大坞附近船山山脚下所露出的厚仅5米多的宁国页岩中,采得笔石15层,包括许多新的材料。本文所描述的笔石就是从大坞剖面中所获得材料的一部分。这些笔石可以分作两组:一组是多枝的、正分枝的笔石,属于均分笔石科(Dicho-graptidae);另一组是少枝的、胞管变形的笔石,属于一个新科——中国笔石科(Sino-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研究的标本是由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师生采自陕西南部汉中附近的梁山,那里距离学校很近,几乎每年暑假都有人前往实习,并采回不少化石,尤以1954和1955两年最多。志留纪页岩内含有丰富的笔石,值得注意的是页岩并非黑色,且无炭质存在,颜色多为浅黄,甚至有些呈白色。所含笔石包括双笔石科、细纲笔石科及单笔石科。本文仅就我国较为少见的细纲笔石加以研究。梁山的细纲笔石数量颇多,保存又较为完整,这些优良条件鼓舞了作者的工作与  相似文献   

14.
Xiphograptus 是个鲜为人知的笔石,是 Cooper 和 Fortey 于1982年研究北欧 Spitzbergen 奥陶纪的孤立标本后建立的一个新属.其模式种为 Didymograptus formosus Bulman."Xiphos" 来自希腊文,指剑形物等,以示在这个属的所有种中均有胎管刺(virgellar spine)的存在.长期来,由于我们很少发现 dichograptid 笔石具有真正的胎管刺,因此,它们曾被当作平伸对笔石 Didymograptus (Expansograptus), 根据始部构造的特征,这些平伸种与真正的 Phyllograptus 有比较密切的亲缘关系,而区别于一般的平伸对笔石.此属的定义是: "具有平伸或下斜对笔石类笔石体习性的 phyllograptines 小的生长阶期显示了长而细的胎管刺以及th?的反胎管刺方向的起源.胎管短,约1.5mm长,始部枝狭,胞管倾角小(Cooper and  相似文献   

15.
自从穆恩之、李积金(1958)发表了浙西宁国页岩中的攀合笔石之后,中国阿伦尼克期(Arenigian)的有轴攀合笔石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因为它们是最早的双列有轴笔石,见于 Cardiograptus amplus 带和 Glyptograptus austrodentatus 带,其中的假栅笔石(Pseudoclimacograptus)后来在更早的 Azygograptus suecicus 带发现(葛梅钰,1964).笔者曾研究过广西阿伦尼克期 D. abnormis 带顶部 C. amplus 带的 Exigraptus 和 Glyptograptus,讨论了双列有轴笔石的起源,但未获得保存为立体状态的良好标本.1980年,笔者之一(韩乃仁)在浙西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研究的材料是1978年长春地质学校学生实习小分队和我队古生物专题小组,先后共同采自吉林省伊通县景家台与莫里青公社交界处的桃山东南山坡桃山组上部一套黑及灰黑色粉砂岩、粉砂质板岩中。经探槽揭露发现自下而上有50个笔石层位,所含笔石相当丰富,标本保存较佳,笔石序列清楚,包括双笔石、细网笔石及单笔石三科。其中细网笔石是我国东北北部槽区首次所见,计有3属14种,其中有7新种。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本文描述几种正分枝的多枝笔石,包括Loganograptus 的一个新变种和Herrman-nograptus 的三个新种。其中Loganograptus 的标本是1954年夏天卢衍豪、侯祐堂、张日东、刘第墉和笔者在浙江省常山县境的宁国页岩(下奥陶经)中所采的,Herrmanno-graptus 的标本是1955年春天叶绍勤、谭新民等在山西大同口泉附近七峰山的下奥陶纪地层中采得的。Loganograptus 以前在河北、安徽曾经有过报道,Herrmannograptus在中国还是初次发现。  相似文献   

18.
湖北宜昌早志留世笔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着重研究湖北宜昌早志留世笔石的新材料,共描述18属50种,其中有一个新属和一个新亚属,34新种和新亚种,从而对本地区的志留系划分提供了依据,并对早志留世笔石带作了补充。在研究花瓣笔石(Petalolithus)特征和轴囊构造的基础上,认为Petalolithusmirabilis Mu et al.应独立成属,定名为分裂笔石(新属)(Dischidograptus gen.nov.)。根据笔石体胞管口部特征,在耙笔石属(Rastrites)中,建立一新亚属,取名为喇叭笔石(新亚属)Rastrites(Lituigraptus)subgen.nov.。  相似文献   

19.
湘南地区在晚奥陶世发育深水坳陷盆地相沉积, 完整记录了晚奥陶世桑比–凯迪期笔石页岩相生物地层序列。本论文在湘南地区祁东双家口 B 剖面开展笔石化石系统采集和生物地层学研究, 针对特征的江西笔石 (Jiangxigraptus)开展研究, 根据最新的分类学方案鉴定出江西笔石 1 属 6 种, 包括 Jiangxigraptus alabamensis (Ruedemann)、 Jiangxigraptus divaricatus (Hall)、 Jiangxigraptus gurleyi (Lapworth)、 Jiangxigraptus intortus (Lapworth)、Jiangxigraptus sextans (Hall)和 Jiangxigraptus vagus (Hadding)。此外, 本文还讨论了该属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 认为在华南等地, Jiangxigraptus 可作为全球上奥陶统底界笔石生物地层对比的辅助属, 对识别上奥陶统桑比–凯迪阶的地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所描述的标本,Nankinolithus wanyuanensis Cheng et Jian (新种),系西北大学地质系1958年在大巴山中段——四川万源县的中巴乡发现的。标本产于厚约1米的黄绿色页岩中。其下为具有干裂纹的紫红色石灰岩,根据岩性及所含化石,似应相当于长江中游及陕西汉中一带的宝塔石灰岩。其上为厚约20米的黑色页岩、矽质页岩及紫红色页岩。页岩中含有笔石 Glyptograptus sp.,Monograptus sp.及 Rastrites sp.等下志留统常见的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