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蚂蚁     
妈蚁隶属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蚁科在系统发育上与胡蜂总科(Vespoidea)和土蜂总科(Scolioidea)最为接近。其多型现象和营社会性生活方面则与胡蜂总科和蜜蜂总科(Apoidea)相近似。关于蚁科的起源问题,早期的蚁学家C.Emery(1896)和A.Forel (1921-23)认为蚁蜂科(Mutillidae)是蚁科的祖先;然而W.M.Wheeler(1928)、W.L.Brown和W.L.Nutting(1950)则认为臀钩土蜂科Tiphiidae是蚁科的祖先。  相似文献   

2.
中国细蚁亚科系统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正会 《昆虫学报》2002,45(1):115-120
记载中国细蚁亚科Leptanillinae昆虫2属。报道细蚁属Leptanilla Emery 3种:湖南细蚁L. hunanensis Tang, Li et Chen分布于湖南省,台湾细蚁L.taiwanensis Ogata, Terayama et Masuko分布于台湾省,云南细蚁L.yunnanensis sp.nov.分布于云南省。原细蚁属Protanilla Taylor为中国新记录属,在云南省采集并描述该属2新种:单色原细蚁P.concolor sp.nov.和双色原细蚁P.bicolor sp.nov.。编制了细蚁亚科这2属的工蚁分属检索表和中国分布种工蚁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室内蚂蚁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蚂蚁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与臀钩土蜂Tiphia及单刺蚁蜂Methocha近缘。蚂蚁种类很多,据E.O.Wilson(1971)报道,全世界已知达12,000—14,000种。我国蚂蚁种类、目前尚无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仅据W.M.Wheeler(1930—31)发表的《已知中国蚂蚁名录》记载,计有138种、54亚种、53变种,总共245个型。据作者近年来对浙江的蚁科种类调查、即有近  相似文献   

4.
中国塔蚁属系统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中国塔蚁属Pyramica Roger昆虫26种,其中描述3新种,提出1个新组合Pyramica dayui(Xu).提供了各个种的地理分布,编制了25种工蚁分种检索表,台湾塔蚁P.formosa(Terayama,Lin & Wu)仅知蚁后.26个中国已知种是:多氏塔蚁P.doherti(Emery),平岛塔蚁P.hirashimai (Ogata),命运塔蚁P.1achesis Bolton,王氏塔蚁P.emeswangiBolton,节膜塔蚁P.membranifera(Emery),高作塔蚁P.takasago(Terayama,Lin&Wu),弄巴塔蚁P.nongba sp.nov.,威氏塔蚁P.wilsoni Wang,日本塔蚁P.japonica(Ito),山地塔蚁P.formosimonticola(Terayama,Lin & Wu),典剑塔蚁P.benten(Terayama,Lin&Wu),细毛塔蚁P.leptothrix (Wheeler),高雅塔蚁P.elegantula(Terayama & Kubota),哀牢山塔蚁P.ailaoshana sp.nov.,玛祖塔蚁P.mazu(Terayama,Lin & Wu),吉上塔蚁P.kichijo(Terayama,Lin & Wu),杨氏塔蚁P.yangi sp.nov.,中华塔蚁P.sinensis Wang,六节塔蚁P.hexamera(Brown),提西塔蚁P.tisiphone Bolton,大禹塔蚁P.dayui(Xu),犬齿塔蚁P.canina(Brown & Boisvert),邵氏塔蚁P.sauteri(Forel),温和塔蚁P.mitis Brown,截头塔蚁P.mutica(Brown),台湾塔蚁P.formosa (Terayama,Lin&Wu).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棘蚁蛉族Acanthaclisini进行了分类研究和修订,共记述中国棘蚁蛉族4属5种(包括2新纪录属、2新纪录种):尾棘蚁蛉Acanthaclisis pallida Mclachlan,单中大蚁蛉Centroclisis negligens(Navás),南击大蚁蛉Heoclisis kawaii(Nakahara),追击大蚁蛉Heoclisis japonica(Maclachlan)和黎母硕蚁蛉Stiphroneura inclusa(Walker).其中棘蚁蛉属Acanthaclisis和硕蚁蛉属Stiphroneura为中国新纪录属,尾棘蚁蛉A.pallida Mclachlan和黎母硕蚁蛉S.inclusa(Walker)为中国新纪录种.确定了Alloclisis hainanica Yang为Centro-clisis negligens(Navás)的新异名,Neriga limoiana Yang为Stiphroneura inclusa(Walker)的新异名.编写了中国棘蚁蛉族分种检索表.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标本馆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相似文献   

6.
中国多刺蚁属驼背亚属系统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正会 《昆虫学报》2002,45(4):522-530
记述了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区域采集到的多刺蚁属Polyrhachis Smith驼背亚属Cyrtomyrma Forel 5新种:方肩多刺蚁P. (C.) cornihumera sp. Nov.,齿肩多刺蚁P. (C.) dentihumera sp. Nov.,圆肩多刺蚁P. (C.) orbihumera sp. Nov.,圆顶多刺蚁P. (C.) rotoccipita sp. Nov.,短胸多刺蚁P. (C.) brevicorpa sp. Nov.。目前为止在中国和中南半岛记载该亚属13种,其中中国已知9种。提供了中国和中南半岛已知13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的蚂蚁种类及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搜索采集法记载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的蚂蚁2亚科8属17种,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有5属10种,蚁亚科Formicinae有3属7种,其中包括6个西藏新纪录种,1个中国新纪录种, 5个待定种.工布自然保护区的蚂蚁物种属于古北界区系,但是又与典型的古北界区系不尽相同,具有南方高海拔山地的区系特点.在9个调查点中...  相似文献   

8.
广东南岭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种类最多的科是多孔菌科共有62种(占总种数的18.7%);第二为口蘑科共有42种(占总种数的12.7%) ; 第三是红菇科共28种(占总种数的8.6%).含10种或以上依次为牛肝菌科(20种)、伞菌科 (19种)、鹅膏科(15种)、炭角菌科(15种)、麦角菌科(13种)、粉褶蕈科(12种)和丝膜菌科(11种).种数(包括种下单位)10种以上的属有6属(占总属数的4.4%)共有种类77种(占全部种数的23.3%),它们依次是红菇属Russula(18种)、鹅膏属Amanita (14 种)、虫草属Cordyceps(13种)、炭角菌属Xylaria(11种)、粉褶蕈属Entoloma(11种) 、乳菇属Lactarius(10种);种数(包括种下单位)2~9种的属有54属(占总属数的39.7 % );仅含1个种的属有76属(占了总属数的55.9%).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①广布成分(62.5%)、②泛热带成分(16.2%)、③热带亚洲-热带美洲成分(2.2%)、④热带亚洲 -热带非洲成分(0.7%)、⑤北温带成分(15.4%)、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成分(1. 5% )、⑦东亚-北美洲成分(1.5%).表明了南岭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属是以广布成分为主(62.5%),其中热带成分与北温带成分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细颚猛蚁属LeptogenysRoger 5新种 :黄帝细颚猛蚁L .huangdiisp .nov .,盘古细颚猛蚁L .panguisp .nov .,庄子细颚猛蚁L .zhuangziisp .nov .,老子细颚猛蚁L .laoziisp .nov .,孟子细颚猛蚁L .mengziisp .nov .。在同一地区发现中国新记录种 1种 :粗角细颚猛蚁L .crassi cornisEmery。编制了细颚猛蚁属中国已知 13种的工蚁分种检索表。提供了除勃固细颚猛蚁L .peuqueti(Andre)外 12个种的详细特征图。中国已知种类被划分为 4个种组 :粗角细颚猛蚁种组L .crassicornis group ,中华细颚猛蚁种组L .chinensis group ,条纹细颚猛蚁种组L .diminuta group和庄子细颚猛蚁种组L .zhuangzii group。  相似文献   

10.
安徽沱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7月(夏季),对沱湖流域上游至下游11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生物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沱湖共有浮游植物96种(含变种),隶属8门48属,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种类最多,绿藻门有23属39种,占总种数的40.63%,硅藻门有7属20种,占总种数的20.83%;其次为裸藻门(Euglenophyta),有5属17种,占总种数的17.71%,蓝藻门(Cyanophyta) 8属14种,占14.58%;甲藻门(Pyrrophyta) 2属2种,隐藻门(Cryptophyta) 1属2种,各占总种数的2.08%,黄藻门(Xanthophyta)与金藻门(Chrysophyta)均有1属1种,均占总种数的1.04%。绿藻和硅藻类物种在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沱湖夏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表现为绿藻-硅藻型。沱湖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生物量从上游到下游呈逐渐增加趋势,细胞丰度与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4.022×106cells/L与3.046 mg/L,蓝藻门和绿藻门类群为沱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主体,硅藻门和裸藻门类群为沱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主体;上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略高于下游采样点,沱湖水质呈β中污型-无污染型,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电导率、透明度、水深及pH值等环境因子与沱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细长蚁属系统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记载细长蚁属Tetraponera F. Smith昆虫13种,其中在云南省描述5新种,报道中国1新纪录种.编制了工蚁的分种检索表.评论了该属中国种类的分类历史.13个已知种依次是红黑细长蚁T.rufonigra(Jerdon),凹唇细长蚁T.concava sp.nov.,宾氏细长蚁T.binghami(Forel),狭唇细长蚁T.attenuata F.Smith,显赫细长蚁T.notabilis Ward,光亮细长蚁T.nitida(F.Smith),隆背细长蚁T.convexa sp.nov.,榕细长蚁T.microcarpa Wu et Wang,叉唇细长蚁T.furcata sp.nov.,尖唇细长蚁T.protensa sp.nov.,飘细长蚁T.allaborans(Walker),无缘细长蚁T.amargina sp.nov,平静细长蚁T.modesta(F.Smith).显赫细长蚁T.notabilis Ward为中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2.
天祝夏玛林区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雄  马怀义  刘汉成  马正学 《昆虫知识》2011,48(6):1798-1805
2008-2010年每年7-9月,在天祝夏玛林区按照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植被类型的自然环境,对蝶类进行了系统的采集,共获得蝶类标本2000号,经整理、鉴定出71种蝶类,隶属于8科50属。其中粉蝶科9属20种,占总种数的28.2%,为优势类群;蛱蝶科15属15种,眼蝶科13属14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1.1%和19.7%,为次优势类群;绢蝶科(1属9种)和灰蝶科(8属8种)为常见类群;弄蝶科(2属2种)、凤蝶科(1属2种)和蚬蝶科(1属1种)为罕见类群。区系成分分析结果是,属于古北界的种类有51种,占总种数的71.8%;属于东洋界与古北界兼有种类有14种,占总种数的19.7%;广布种6种,占总种数的8.5%;完全属于东洋界的种类无分布。结果表明,该地区分布的蝶类区系成分以古北界的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13.
近年作者对我国南部地区松树上的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真菌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报道8个种,其中椭圆散斑壳(L. ellipticum Y.R.Lin)是新种,喜马拉雅散斑壳(L. himalayense P.F.Cannon & Minter)和库曼散斑壳(L. kumaunicum Minter & M.P.Sharma) 为我国新记录种,南方散斑壳(L. australe Dearn.)等5种为国内已记载种。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和图解,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要记述。另外,记载了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对安徽省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的2000 余号苔藓植物标本的基础上, 经过研究鉴定, 并收集整理了有关安徽藓类的资料, 对照现有文献, 发现安徽已知藓类植物有46 科、164 属、545 种( 包括8 亚种和32 变种) , 其中新记录95 种( 包括3 变种1 亚种) ; 青藓科为安徽省藓类第一大科, 含9 属52 种, 占总种数的9.6% , 青藓属是第一大属, 包括有29 种, 占总种数5. 3% ; 科内种数( ≥19 种) 优势科有10个, 属内种数( ≥6 种) 的优势属有22 个。在安徽省藓类区系中, 以东亚成分为主并占了28 . 6%、北温带成分占23 . 0%、热带亚洲成分占17 . 8% , 温带亚洲成分为10. 6% , 中国特有成分占到10 .4% , 这5 种区系成分都超过10% , 它们是本省最主要的区系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15.
近年作者对我国南部地区松树上的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真菌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报道8个种,其中椭圆散斑壳(L.ellipticum Y.R.Lin)是新种,喜马拉雅散斑壳(L.himalayense P.F.Cannon & Minter)和库曼散斑壳(L.kumaunicum Minter &M.P.Sharma)为我国新记录种,南方散斑壳(L.australe Dearn.)等5种为国内已记载种。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和图解,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要记述。另外,记载了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  相似文献   

16.
刘艳  皮春燕  田尚 《生物多样性》2016,24(2):244-662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 但苔藓植物的相关研究仍是空白。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 记录该保护区苔藓植物57科141属390种, 其中苔类21科31属82种, 藓类36科110属308种, 新增重庆市苔藓植物新记录80种。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科(种数≥ 10种)分别是青藓科、丛藓科、灰藓科、真藓科、提灯藓科和曲尾藓科, 共占总种数的41.03%。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属(种数≥ 10种)分别是青藓属(Brachythecium)、真藓属(Bryum)、绢藓属(Entodon)、光萼苔属(Porella)和耳叶苔属(Frullania), 共占总种数的15.64%。在海拔1,000-2,480 m之间, 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呈现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其中, 在海拔1,200-1,600 m段物种最为丰富, 建议将这一地带进行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现已知山西省苔藓植物共52科、150属、430种(含10变种1亚种1变型),优势科(9种以上)有11科,优势属(5种以上)有21属,其中第一大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含26属、107种,扭口藓属(Barbula)为第一大属,含25种.分析区系成分可知,山西省苔藓植物包括8个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最占优势(222种,占总种数的56.21%),其次为东亚分布类型(63种,占总种数的15.95%),表明山西省苔藓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8.
藁本属Ligusticum L.属伞形科Umbelliferae芹亚科Apioideae Drude阿米芹族Ammineae Koch。它在阿米芹族中,是一个较进化的类群,是介于阿米芹族与前胡族Peucedaneae DC.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藁本属全世界60余种。我国现知有34种,占该属种数的二分之一,其中28种及2个栽培变种为我国所特有。本文比较分析藁本属的形态学性状和孢粉学性状,以小总苞片及其相关特征作为该属次级划分的主要依据,将藁本属分为两个类群,并对该属的种类作了增补,对一些种的名称、分布作了补充修订。文中还记载了4个新种。喜马拉雅藁本L.elatum(Edgew.)C.B.Clarke和开展藁本L. thomsonii C. B. Clarke var.evolutior C. B.Clarke,系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资溪县马头山蕨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头山蕨类植物区系由 3 0科 62属 1 42种组成。区系地理成份复杂 ,科属的地理成份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 (2 5种 )、水龙骨科 (1 8种 )、金星蕨科 (1 5种 )、卷柏科 (1 1种 )、蹄盖蕨科 (1 1种 ) ,5科占总种数 5 6.3 4%。主要的属是鳞毛蕨属 (1 6种 )、卷柏属 (1 1种 )、凤尾蕨属 (8种 )、铁角蕨属 (8种 )、复叶耳蕨属 (5种 )、假瘤蕨属 (4种 )占总种数 3 6.62 %。马头山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份可分为 8个 ,主要是泛热带 (1 9属 )、热带亚洲 (7属 )、世界广布 (1 9属 )成份 ,占总属数 72 .5 8%。而种的地理成份则以亚热带山地成份为主 ,本区东亚成份突出 ,加上中国特有成份共占总种数的 66.2 1 %。显然应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掌叶假瘤蕨为江西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细胸蚁属一新种及一新纪录种(膜翅目,蚁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细胸蚁属Leptothorax1新种,即郑氏细胸蚁L.zhengiZhouetChen,sp.nov.,报道另1中国新纪录种,堆土细胸蚁L.acervorum(Fabricius,1793)。郑氏细胸蚁,新种Leptothorax zhengiZhouet Chen,sp.nov.(图1~2)新种与堆土细胸蚁L.acervorum(Fabricius,1793)相似,但头部背面明显纵向隆起,侧面观头部背缘至腹缘很厚;头部具粗糙纵皱纹,并腹胸背面具粗糙网纹和刻点;体色深红褐色。正模工蚁,内蒙古贺兰山沙塘子监测站,2010-07-29,陈志林采。副模3工蚁,内蒙古贺兰山水磨沟,2010-07-26,陈志林采。词源:新种种名以郑哲民教授姓氏命名,以示对郑哲民教授对昆虫分类学研究所做出显著贡献的敬意。堆土细胸蚁Leptothorax acervorum(Fabricius,1793)中国新纪录(图3~4)Formica acervorum Fabricius,1793:358.检测标本:20工蚁,黑龙江大兴安岭,2007-08-07,彭一良采;4工蚁,内蒙古贺兰山牧人遗址,2010-07-31,陈志林采。分布:中国(黑龙江,内蒙古);日本,韩国,朝鲜,美国,丹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