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员在完成起跳着地动作时的下肢动作特征,本研究选择10名前十字韧带重建后篮球运动员为重建组,年龄(22.5±0.8)岁,身高(190.3±8.5) cm,体重(85.7±11.3) kg,术后时间(23.3±16.8)月,另外招募10名与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与运动项目配对为对照组,进行跳起后单脚着地平衡的测验;利用十台Vicon红外线摄影机(200 Hz)和8枚无线肌电电极(1 000 Hz)同步收集生物力学参数;使用无母数分析比较重建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发现,重建组臀中肌与股直肌的肌肉预收缩RMS-EMG活化高于对照组,其数值分别为5.3%、3.2%。重建组在着地瞬间会运用较多的膝关节屈曲,以较为屈曲的方式着地;着地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小且关节运动时间短;推蹬期的腓肠肌与胫前肌RMS-EMG活化高于对照组,其数值分别为1.7%、8.3%。本研究的结果说明,重建组着地前以臀中肌与股直肌的肌肉预收缩作为着地瞬间髋与膝关节的稳定机制;在着地瞬间以膝关节较多屈曲的方式着地并缩短关节运动时间降低不稳定状态;推蹬期以腓肠肌与胫前肌作为稳定踝关节的重要策略。本研究成果可用于评估十字韧带重建后运动员的下肢神经肌肉能力是否已恢复到原有的运动水平,并且找出不足的地方或之间的差异,用以降低二次伤害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振动伸展训练模式对中老年女性肩关节与髋关节的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0名65岁以上女性受试者为训练对象,所有受试者在训练前皆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将受试者随机分配为3组,分别是振动伸展组(VT, n=10)、静态伸展组(SE, n=10)与控制组(CON, n=10),并进行为期6周的训练。训练开始后,VT组进行振动伸展(每周3次,每个动作伸展30 s,每个伸展动作间隔1 min,每组动作重复3次,伸展时以振幅1.5 mm,频率25 Hz垂直振动干预,共7组训练动作);SE组进行相同的伸展训练但不进行振动干预;而CON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在接受第一次与6周不同模式的伸展训练后,所有受试者皆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以分析伸展模式干预的急性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伸展模式对于各关节活动度急性效果不一,VT组在盂肱内缩显著高于SE组和CON组(p0.05);在进行6周不同伸展模式训练后,VT组在肩关节(盂肱伸展,盂肱屈曲,盂肱外展)与髋关节的活动度(屈曲与伸展)皆显著高于SE组和CON组(p0.05),而SE组仅在髋关节屈曲的活动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本研究表明静态伸展辅以全身性振动干预,对于提升中老年女性关节活动度效果优于传统静态伸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骑车运动对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步行表现和脑部动作皮质活化的影响差异,本研究招募并筛选30名青年受试者(35岁)和30名老受试者,在功率车进行为期30天的骑行训练,并对受试者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10米行走测试、下肢等速肌力评估等检测项目,评价训练对步行能力的影响,后利用颅刺激检测受试者脑部动作皮质活化的情况,利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本研究中6分钟步行测试、10米行走测试方面,老年受试者与青年受试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组内前后测具有显著性差异,后测结果显著优于前测(p0.05),下肢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与之相似。但脑部动作皮质活化结果显示,老年受试者与青年受试者在前后测结果和组较结果比较中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认为,功率车骑行可以有效改善成人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且对老年人和青年人改善效果基本一致,但骑行不能对于脑部动作皮质活化产生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8周浮力负重增强式训练对腿部肌力、爆发力、动作稳定度、肌力保留效果的影响,本研究招募33名2型糖尿病患者受试者,在训练前1周进行前测(等速肌力60°/s和180°/s,摆臂垂直跳,动态稳定性),将33名受试者随机分成浮力负重增强训练组(buoyancy plyometric training group, B组)(n=11)、一般增强式训练组(plyometric training group, P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 C组)(n=11)。各组按照方案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干预结束后进行后测,操作人员与内容与前测一致。本研究发现,等速肌力测试、爆发力测试、身体稳定性方面C组、B组和P组的前测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前测组间差异不会对干预结果造成影响。经过8周运动干预后,B组和P组后测结果显著高于C组(p0.05),且P组后测结果显著高于B组(p0.05)。在停训4周后,B组和P组后测结果显著高于C组(p0.05)。而肌酸激酶方面,第2周至第6周内,C组肌酸激酶值显著低于B组和P组(p0.05),且B组肌酸激酶值显著高于P组(p0.05)。到第4周,P组肌酸激酶值显著低于第2周(p0.05);且P组第6周肌酸激酶值显著低于第8周(p0.05)。到第8周,P组与C组肌酸激酶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本研究认为浮力负重增强式训练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肌力、下肢爆发力,并且可以显著改善下肢稳定性,且其效果优于在地面进行的增强式训练。浮力负重增强式训练后下肢肌力、爆发力、稳定性衰退速度缓慢,但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和腰椎小关节的特点,分析退变性滑脱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从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于我科收集L4-5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患者,作为DS组,共46例患者。根据年龄和性别匹配原则,纳入46例L4-5节段椎管狭窄的患者,作为DSS组。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评估两组病例的如下参数:PI、PT、SS、LL、TK、SVA、小关节方向、小关节不对称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滑脱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参数的差异。对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小关节方向与其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根据小关节方向不同将滑脱患者,分为小关节矢状化程度重的A组和矢状化轻度相对较轻的B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DS组小关节退变分级高于DSS组(P=0.045)。DS组PI和PT大于DSS组(P0.001),小关节角度小于DSS组(P=0.004),两组小关节不对称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483)。DS组小关节方向与PI、LL、PT、滑脱程度和小关节退变程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A组小关节退变分级高于B组(P=0.037),PI、PT和滑脱程度均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小关节矢状化程度和退变较重,PI较大,大PI和小关节矢状化是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郑州市社区居民人体体质特征,比较其性别、年龄间的差异及左右侧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19岁以上健康的郑州社区居民600例,其中,男性283例,女性317例,男、女性别在19~34岁、35~44岁、45~59岁、60~70岁4个年龄组的人数分布分别为80、79、73、51和83、85、87、62。采用体质测量法、直观判定法收集其11项人体功能类表型基础数据,比较其体质特征的性别、年龄间的差异与左右侧差异。结果:从性别上来看,女性的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屈伸度和膝关节屈曲度均大于男性(P<0.05);从不同年龄组来看,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其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左右侧来看,各年龄段的视力均为左侧好于右侧、握力右侧大于左侧(P<0.05),肩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的活动度均为右侧大于左侧(P<0.05)。结论:郑州市社区居民的人体功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有着不同的体质特征,且一些指标存在左右侧的差异,可为国人体质特征的研究提供基线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模拟不同海拔高度时,拟赴高原的参训官兵在急进高原时高原反应发生的特点,为高原参训官兵高原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不同海拔高度,随机对516名平原部队参训官兵进行急进不同海拔高原反应进行测试,动态观察平原环境、急进高原2000 m、3000 m、4500 m海拔高度的自觉症状及部分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以及进舱前和出舱后血压值变化情况。结果:(1)516名官兵均完成测试,在海拔2000 m时,53例出现耳闷、耳涨症状,94例出现耳鸣症状,作吞咽动作后在以后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均未出现症状;在海拔4500 m时,39例出现高原反应,其中19例出现头晕症状,20例出现手足麻木,高原反应发生率7.56%。(2)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升高,受试者心率逐渐加快,从2000 m开始加快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到3000 m开始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p0.05)。(3)进舱前和出舱后血压值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训官兵急进高原后,高原反应主要出现在4500 m海拔高度,高原反应发生率7.56%;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明显,2000 m开始心率明显加快,3000 m开始出现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耳部不适症状主要出现在2000 m,但在做吞咽动作后消失。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阐明中期模拟失重环境下,肠系膜阻力性小血管的适应性改变及重力性对抗措施的防护效果,本文对28d模拟失重组(SUS)、对抗措施组(S+D:每日使动物恢复正常站立体位1h,承受-Gx方向的重力作用;其余23h仍处于模拟失重状态),以及对照组(CON)大鼠肠系膜第三级小动脉的生物力学特性与血管壁重塑变化进行了比较。所计算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血管在被动状态下的表观刚度(β);血管在主动和被动状态下的周向应力(σθ)-应变(εθ)关系及其增量弹性模量(Einc,p)。血管壁胶原和弹性蛋白的数量则以其在高倍透射电镜下截面积所占的百分比定量。结果显示,SUS组的主动σθ-εθ曲线非常靠近血管的被动曲线,表明其肌源性紧张度调节功能已基本丧失;但S+D的主动曲线则非常靠近CON组,二者都远离被动曲线,明显左移,并呈抛物线状。S+D组的主动曲线反映跨壁压升高时,血管刚度主动增大使应变降低的过程;但重力性对抗措施似仍不能使其与CON组的血管完全相当。三组血管的被动生物力学特性未见有显著性差别:三组的β均值介于6.3~6.8;三组的被动σθ-εθ曲线及Einc,p随压力的变化皆呈指数型增长;上述被动态参数在三组间皆无显著性的差别。然而,三组血管胶原蛋白截面积的百分比却有显著性差别。电镜图像显示,CON与S+D组大鼠中膜平滑肌细胞间隙胶原的面积显然远大于SUS组。形态测量表明:与CON相比,S+D与SUS组管壁中膜胶原蛋白的截面积分别减少了27%与46%(P0.01);而S+D与SUS组间的差别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除胶原与弹性蛋白的数量与比例因素外,血管的被动生物力学特性还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进一步阐明了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以及重力性对抗措施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