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研究,探讨其远期疗效及瘤床加量照射和放化疗顺序等问题。方法:8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50Gy/25次,1次/天,5次/周,瘤床局部加量10~16Gy/5~8次。化疗采用蒽环类为主的方案,65例肿瘤直径>1cm者先化疗3个周期后放疗,然后再化疗1~3周期,13例肿瘤直径≤1cm者在术后3~6周放疗,然后化疗4~6个周期。ER/PR阳性者均行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病人5年生存率100%,5年无瘤生存率91.4%。3例乳腺局部复发,3例分别出现肺、肝和骨转移,其中2例死于肿瘤转移。总复发率7.1%。瘤床加量组局部复发率低于未加量组(P=0.04)。放化疗顺序对肿瘤复发率无影响(P=0.15)。美容效果优良率94%,一般者3.6%,差者2.4%。结论:放射治疗是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瘤床加量照射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放化疗顺序对于局部复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部采用医科达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GTV:60Gy,参考剂量线为95%~98%,分割方式3~4Gy/次.结果:肿瘤完全缓解率为33%(10/30),部分缓解率为50%(15/30),总有效率为83%(25/30).1、2、3年生存率为85%、70%、67%.结论: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FOLFOX6全身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给予FOLFOX6全身化疗和肝脏病灶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3个月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6个月后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13%,高于对照组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生存率(96.88%)和局部控制率(87.50%)均高于对照组(81.25%和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局部推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进行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病人,采用6MeV-X线,两侧平行相对野作全脑照射,临床靶体积(CTV)包括肿瘤靶体积(GTV)及周围水肿区,处方剂量为30~40Gy,分割次数为10~20次。其中27例缩野后局部推量20Gy。分析常规处方剂量后进行局部推量与未进行局部推量的两个组别局部区域复发率(LRR)、总生存率(OS)和KPS评分改变的差别。结果:中位随访6个月。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LRR分别为18.5%(5/27)和27.8%(10/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OS分别为85.2%(23/27)和77.8%(28/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KPS>=70分别为18和19。结论:脑转移瘤常规处方剂量放疗后进行局部推量对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及KPS评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调强放疗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头颈癌的治疗中,但目前,其与传统2D-RT,3D-CRT的疗效比较仍未明确。本研究旨在对比调强放疗和传统放疗在头颈癌的疗效。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对比IMRT和2D-RT或3D-RT的随机对照研究。并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提取文献中的相关数据,2~4级口腔干燥发生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作为研究的测量指标。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作图。经过纳入排除筛选后,一共纳入关于IMRT和2D-RT或3D-CRT对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5篇。一共纳入871名患者,其中2D-RT或3D-CRT组共437名患者,IMRT组共434名患者。82%的患者为鼻咽癌,62.1%的患者为三或四期。经分析发现相比其他组患者,IMRT组患者2~4级口腔干燥的发生率明显降低(HR=0.76;95%CI:0.66,0.87;p0.000 1),提高患者术后总生存率(OR=1.70,95%CI 1.23~2.35,p=0.001)。而对肿瘤局部控制率(OR=1.92,95%CI 0.85~1.97,p=0.23)则没有显著性影响。本研究证明IMRT能够显著性降低患头颈癌患者2~4口腔干燥的发生率以及提高生存率,而不会影响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手术治疗,对术后残留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放疗可明显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1]。我科1990~1993年间收治52例局部残留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52例中男48例,女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S)联合化放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病例,27例患者均接受rh-ES联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rh-ES用药1周期后评价生活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3例可评价近期疗效的患者客观有效率30.4%,疾病控制率78.3%。18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5月,中位总生存期12.0月,1年生存率50.0%,2年生存率28.6%。全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或稳定23例(85.2%),Ⅲ~Ⅳ度不良反应8例次。结论:Rh-ES联合化放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改善或稳定患者生活质量。与其他单纯化疗研究结果比较,晚期NSCLC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4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腺癌33例(73.3%)为主要的病理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上腹部不适、黄疸、消化道出血等。胃十二指肠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超声内镜、CT及B超确诊率分别为91.1%(41/45),93.3%(42/45),82.2%(37/45),75.6%(34/45),68.9%(31/45)及26.7%(12/45)。本组45例均行开腹手术,包括根治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6例;姑息性手术,胃肠吻合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短路手术2例。根治术和姑息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6.7%和4.4%,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组45例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节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胃十二指肠镜、ERCP以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等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根治性手术远期疗效较好;淋巴结转移和局部侵犯是肿瘤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培美曲塞+顺铂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09年7月到2011年7月住院治疗的局部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癌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研究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照组仅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2个周期,随访2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近期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5.56%、77.78%,高于对照组的50.33%和59.26%,有效率和控制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77个月,1年生存率为48.15%,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11.28个月,1年生存率40.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年生存率为43.46%,高于对照组的2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以及脱发发生率分别为37.0%、25.9%,低于对照组的81.5%和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中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呕吐、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耗、皮疹等发生率分别为40.7%、22.2%、59.2%、11.1%、7.4%、14.8%,高于对照组中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8.5%、55.5%、14.8%、11.1%、7.4%,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顺铂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步和序贯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5例I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归入两组,同步放化疗组22例;序贯放化疗组23例。全组病例依据病情分别选择艾素和顺铂、吉西他滨和顺铂、长春瑞滨和顺铂或培美曲塞和顺铂方案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毒性反应。结果:同步组近期有效率为81.8%高于序贯组73.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随放疗剂量增加有效率升高趋势。NP和TP方案两组近期疗效相近(P0.05)。同步组和序贯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0.9%和86.9%(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72.7%和52.2%(P0.05)。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同步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序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有优于序贯放化疗的趋势,但毒副反应发生相对增多。联合治疗模式下,分期越早,患者远期生存时间越长。近期疗效有随放疗剂量增高而提高趋势,但放疗剂量、病理类型、化疗方案等对患者远期生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用于子宫动脉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7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单纯放疗组25例(单纯采用放疗治疗)、小剂量动脉化疗组25例(同时放化疗,顺铂周疗的剂量控制在20 mg·m-2)及标准剂量静脉化疗组25例(同时放化疗,顺铂周疗的剂量控制在40 mg·m-2)。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年生存率及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小剂量动脉化疗组与标准剂量静脉化疗组的总有效率及两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小剂量动脉化疗组的总有效率和两年生存率高于标准剂量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及小剂量动脉化疗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静脉组(P0.05);单纯放疗组与小剂量动脉化疗组患者的毒性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顺铂动脉化疗可以有效降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急性毒性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5 cm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NSCLC患者(肿瘤直径≥5 cm)。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适形调强放疗)和观察组(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疗效、生存质量、1年生存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3.33%(19/30),高于对照组的36.67%(11/30)(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66.67%高于对照组36.67%(P<0.05)。两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全身不良反应、血液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5 cm 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李莉萍  梁振强  付庆国 《蛇志》2014,(3):292-293
目的探讨新(核通)后装治疗技术在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新(核通)旧(威达)后装治疗机在放射治疗后的毒性反应、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结果新后装机治疗后1年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明显优于旧后装机治疗组(χ2=4.351,P0.05),直肠、膀胱、盆腔的毒性反应也明显小于旧后装机治疗组(χ2=5.529,P0.05)。结论新(核通)后装机腔内放射治疗能改善靶区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关系,降低了不良反应,提高了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曹正勇  李小波  李琪  袁伟  白杨  张学渊 《生物磁学》2014,(6):1139-1143,1112
目的:分析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7 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是奈达铂组(A组)和顺铂组(B组),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鼻咽原发灶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1.8%、86.8%(P=0.632〉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7.8%、84.2%(P=0.864〉0.05),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B 两组患者3 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81.6%、78.9%,P=0.762;局部控制率(LC)分别为:93.9%、94.7%,P=0.890;两组患者3 年的区域控制率(RC)分别为:98.0%、97.3%,P=0.849;两组患者3年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79.6%、76.3%,P= 0.724。A 组患者Plt 下降发生率为46.9%显著高于B 组发生率34.2%(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 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36.7%显著低于B 组患者的发生率76.3%(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其余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与顺铂相当,但是奈达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顺铂低,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比顺铂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局部推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进行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病人,采用6MeV-X线,两侧平行相对野作全脑照射,临床靶体积(CTV)包括肿瘤靶体积(GTV)及周围水肿区,处方剂量为30-40Gy,分割次数为10-20次。其中27例缩野后局部推量20Gy。分析常规处方剂量后进行局部推量与未进行局部推量的两个组别局部区域复发率(LRR)、总生存率(OS)和KPS评分改变的差别。结果:中位随访6个月。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LRR分别为18.5%(5/27)和27.8%(10/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OS分别为85.2%(23/27)和77.8%(28/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KPS〉=70分别为18和19。结论:脑转移瘤常规处方剂量放疗后进行局部推量对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及KPS评分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患者放疗中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分析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00例记为观察对象,按照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分为肺炎组28例与无肺炎组72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放疗前后肺功能及放疗参数,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放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高于放疗前,且肺炎组放疗前、后FEV_1、FEV_1/FVC、DLCO均低于无肺炎组(均P0.05)。两组年龄、肿瘤类型、化疗史、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评分、放疗靶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组计划靶区(PTV)、受到一定剂量以上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数(V_(dose))、平均肺计量(MLD)、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总射野数高于无肺炎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胸部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肺癌、化疗史、ECOG评分为2分、放疗靶区以肺野为主、PTV、MLD、V_(dose)、NTCP、总射野数、FEV_1、FEV_1/FVC(均P0.05)。结论:放疗可有效改善胸部肿瘤患者的肺功能,其中肺癌、化疗史、ECOG评分为2分、放疗靶区以肺野为主以及PTV、MLD、V_(dose)、NTCP、总射野数、FEV_1、FEV_1/FVC是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apidArc 联合呼吸门控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未能手术的ⅢA-ⅢB 期非小细胞肺 癌患者19 例,分别在自由呼吸(FB) 和呼吸门控系统RC 状态下为每例患者设计FB 下的IMRT (IMRT-FB)、双弧RapidArc (Arc-FB)和RC 下的IMRT(IMRT-RC)、双弧RapidArc(Arc-RC)4种放疗计划。评价四种计划和Arc-RC 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结 果:除1 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中途退出,其他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PTV 的平均体积由FB 下的296 cm3减少到了RC 下的210.2 cm3;RC下的双肺平均体积为3817.4 cm3,较FB 增加了34%;Arc-RC计划靶区的CI、HI及D2%、D98%、V95,与IMRT-FB、Arc-FB、 IMRT-RC 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双肺的V20、V30、V40、V50、及平均剂量(Dmean)明显低于后三者(P<0.05)。总有效率为72.23%(13 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2 级发生率分别为61.1%、16.7%,急性放射性肺炎1、2 级发生率分别为77.8%、11.1%,骨髓抑制1、2、3 级分别为61.1%、22.2%、11.1%,急性心脏损伤1、2 级发生率分别为83.3%、16.7%。结论:RapidArc 联合呼吸门控在非小细胞肺癌 精确放疗中具有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和提高放疗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分析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87 例, 随机分为两 个组, 分别是奈达铂组 ( A 组) 和顺铂组 (B 组 )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以及毒性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 B 两组患者鼻咽原发灶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91.8%、 86.8% ( P=0.632>0.05 ),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缓解 (CR ) 率分别为 87.8%、 84.2% ( P=0.864>0.05 ), 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 B 两组患者 3 年的总生存率 ( OS ) 分别为: 81.6%、 78.9%, P=0.762; 局部控制率 ( LC ) 分别为: 93.9%、 94.7%, P=0.890; 两组患者 3 年的区域控制率 (RC ) 分别为: 98.0%、 97.3%, P=0.849; 两组患者 3 年 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DMFS ) 分别为: 79.6%、 76.3%, P= 0.724。A 组患者 Plt 下降发生率为 46.9%显著高于 B 组发生率 34.2%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A 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6.7%显著低于 B 组患者的发生率 76.3% ( P<0.05 ), 具有统计学显 著性差异; 其余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奈达铂联合强调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 疗效与远期疗效与顺铂相当, 但是奈达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顺铂低, 血小板的降低程度比顺铂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探讨EGFR能否作为判断晚期声门上喉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指标。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4月共52例晚期(Ⅲ期、Ⅳ期)声门上型喉鳞癌患者手术后切除的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GFR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生存率及术后放疗对预后的影响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物质呈棕黄色,表达率为76.92%(40/52),其中过表达率为44.23%。EGFR的表达与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无关,与浸润程度(P=0.005),淋巴结转移数目(P=0.018),TNM分期(P=0.003),病理分化程度(P=0.011)有关。单因素分析得出EGFR表达程度、T、N分期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T、N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肿瘤浸润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N分期)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EGFR的阴性表达组与阳性表达组的3年、5年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证实了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对晚期喉癌的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但EGFR尚不能作为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行手术及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对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68例病理确诊的ⅠE期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治疗经过、放疗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68例ⅠE期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男性44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1.83:1。原发于眼眶40例,眼睑5例,泪腺11例,结膜12例。经过55月(28-135月)的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91.3%,5年的局部控制率为97%。结论: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好发于老年男性,以侵及眼眶者居多,B超、CT、MRI仅可提供较好的定性、定位诊断,确诊仍需病理诊断。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对ⅠE期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有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危险,放射治疗后长期的随访仍然是必须的。放疗或化疗也可以作为成功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