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春宁 《蛇志》2016,(2):227-22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12月我院未实行品管圈活动前的腔镜管理为对照组,将2015年1~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腔镜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腔镜器械的完好率、术前腔镜器械准备完善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腔镜器械完好率、术前腔镜器械准备完善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保障了腔镜器械的完好性,提高了术前腔镜器械准备完善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外科手术室实施护理管理前后的感染情况。结果 外科手术室感染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术前洗手不彻底、器械物品消毒不认真、医护人员流动管理不严格、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等;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后感染率为2.39%(9例/376例),明显低于实施护理管理前的感染率9.52%(35例/3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室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的降低感染率,为患者在外科手术室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与普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关联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严格的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减少普外科手术中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血脂水平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选取甲减和亚甲减孕妇各71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另选取产前检查同期且正常分娩的孕妇165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三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甲减孕妇治疗前血清中促甲状腺素(TS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8.456~45.367,p0.05),甲减组TSH明显高于亚甲减组,TT4、FT4水平明显低于亚甲减组(t=2.712~5.835,p0.05),治疗后甲减组与亚甲减组TSH明显降低,TT4、FT4明显升高(t=3.326~8.568,p0.05),甲减组与亚甲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8~0.368,p0.05);甲减孕妇治疗前TPO-Ab、TG-Ab、TR-A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6.254~18.125,p0.05),甲减组TPO-Ab、TG-Ab、TR-Ab明显高于亚甲减组(t=2.321~4.365,p0.05),治疗后甲减组与亚甲减组TPO-Ab、TG-Ab、TR-Ab均明显降低(t=5.742~9.321,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0.432,p0.05);甲减孕妇治疗前,甲减组与亚甲减组TC、TG、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4.084~20.192,p0.05),甲减组TC、TG、LDL-C明显高于亚甲减组,HDL-C明显低于亚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3~7.658,p0.05),治疗后,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3~0.527,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存在TSH、TPO-Ab、TG-Ab、TR-Ab高表达,TT4、FT4低表达。早期应用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有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规范性质量管理前后,无菌检验合格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实施前相比,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后,无菌检验合格率明显提高(99.8%vs 97.1%),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1.03%vs 4.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有效、规范的质量管理,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讨本院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行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1 826例进行分析,记录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观察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性。1 82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44例,切口感染发生率2.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体质量指数、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层流手术室、接台手术、术中出血量、预防性抗菌药物、住院时间、术前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抗菌药物、入住ICU、营养不良、围手术期高血糖、侵袭性操作、备皮方式、术后引流、参观人员、切口分类、术前白细胞均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因素(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手术部位、切口长度、手术方式、激素应用、全麻、手术季节不会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发生(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2 h、接台手术、住院时间≥15 d、抗菌药物≥2种是本院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层流手术室是本院骨科无菌术后切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掌握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控有助于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香兰 《蛇志》2010,22(1):75-76
目的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制定有效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和感染监测制度,并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创造合格的手术室环境,使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下降至0.25%,特殊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黄小莲 《蛇志》2012,(4):377-379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与手术中感染控制措施的关系,观察不断完善和巩固控制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措施后对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6月实施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后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与去年同期(2011年1~6月)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前总切口感染率为7.03%,且不同手术切口感染率具有较大差异,污染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大大高于清洁类手术,按切口感染率排列顺位依次是结肠、直肠手术(11.73%)、腹部手术(8.28%)、其它手术(5.19%)、乳腺手术(4.55%)、骨关节手术(2.63%);而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后切口感染率下降至3.36%,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前后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后,可对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提前干预,降低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风险,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切口愈合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走动式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职的护士60人为研究对象,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走动式质控方法,制定质控标准,开展三级巡查,观察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走动式质控方法后护士分诊护理质量评分、导诊护理质量评分、护士行为规范评分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中,实施走动式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管理效果,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新华 《蛇志》2005,17(3):224-224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协调和承担着医院外科系统的整个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外科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我们是基层临床教学医院,进修医生的来源主要是乡镇、职工医院、社会办医人员等,学历比较低,院内感染知识、无菌技术操作水平差,为保证手术室工作程序和质量,预防手术感染,强化进修医生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罗进联 《蛇志》2014,(1):135-13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比较我院65名护士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知信行问卷得分、护理风险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高于风险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风险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降低院内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英芳 《蛇志》2016,(4):480-48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14名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为对照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服务态度、护理效率以及亲和力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医师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工作态度、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尼可地尔配合经皮冠介入治疗(PCI)手术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高龄STEMI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3),观察组给予尼可地尔配合PCI手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PCI治疗,观察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等指标。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CTFC为(23.19±7.33)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分别为(47.21±5.83) mm和(27.36±4.81) 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70.03±7.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 (cTnI)分别为(610.40±103.22) ng/L、(201.33±38.20) U/L和(2.81±0.93) 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ST段完全回落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MA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尼可地尔配合PCI手术治疗高龄STEMI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水平和心功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能级进阶的护士分层管理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能级进阶分层管理实施与否分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护士分别为251人和283人。比较两组护士实践能力及职业态度。结果 护士实践能力、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各维度评分实施后组高于实施前组(P<0.05)。结论 实施能级进阶护士分层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护士形成正向的职业态度,有助于培养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呼吸内科病房的应用与成效。方法我科于2013年4月起采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由医生护士形成协同小组共同管理病人,包括共同查房、健康教育、出院随访,并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全程心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与医护的合作率及患者出院后的生命质量。结果与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前比较,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患者防治疾病知识水平、患者与医护合作率和患者出院后的生命质量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可以促进医护配合和谐,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护患满意度,提高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体温管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失血量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48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4)与对照组(n=74)。对照组予常规管理,观察组予综合体温管理。观察两组术前(t1)、开胸后(t2)、冲洗前(t3)、冲洗后(t4)、关胸后(t5)的鼻咽温度、肛门温度和血氧饱和度;术前、手术30 min、术后即刻凝血功能指标;术中、术后1d、术后2d失血量;术前术后认知功能评分;麻醉恢复期寒战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t1、t2时,两组鼻咽温度、肛门温度、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观察组鼻咽温度、肛门温度、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0 min、术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降低,观察组PT、APTT、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1d、术后2d失血量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期寒战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4.05%低于对照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体温管理可有效维持老年肺癌患者术中正常核心体温,维持血液、神经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降低围术期风险。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20,(2)
目的分析闭环管理对骨科手术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归还清洗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应用闭环管理后的150个外来医疗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下的150个外来医疗器械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使用后归还器械的清洗合格率、蛋白质残留检测合格率,并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科室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残留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科室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闭环管理对使用后的外来医疗器械再回收清洗流程进行监控管理,能有效提升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归还清洗合格率,避免外来医疗器械在流转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造成污染,落实WS310-2016中外来医疗器械应经CSSD清洗消毒后方可交还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需求设计了一种管理方法。为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以及医疗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国家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的相关规范及标准文件,遵循 PDCA 循环的思想,结合信息技术,最终建立一个“非计划再次手术”专用的管理方法。结果 方法实施前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有了显著的下降,发生率从方法实施前(2014年下半年)的1.02%降低到方法实施后(2015年7—12月)的0.71%。结论 方法有效降低了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符合医疗管理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手术质量,以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性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道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食、肠道准备,采用开放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治疗,并予以等氮量、等热量的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第3天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630mg/次,2次/d,连用7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治疗7d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及肠黏膜通透性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并比较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数量较前明显下降,大肠埃希菌数量较前明显上升(t=2.17、2.25、2.21、2.32、2.89、3.08、2.97、3.12,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t=2.14、2.25、2.18、2.23,P0.05);两组血清DAO水平均较前明显上升(t=2.27、3.21,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t=2.23,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感染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03,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菌群的紊乱,肠黏膜通透性上升和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可纠正与调节肠道菌群的紊乱,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保护与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减少或避免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总结具体的护理对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室预防护理干预。并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对照组中的5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其中20例为急诊手术,10例为非层流室手术,15例为手术时有参观人员,5例患者手术时间超过3 h,6例为接台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患者护理后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和对照组的比较,明显较低(p0.05);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时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以及手术时间超过3 h是手术时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有着多种手术室相关因素,经过护理干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