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沼水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沼水蛙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将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 5个时期 ,在室温 (2 4± 1 )℃的条件下 ,胚胎发育历时 1 87h 5 4min ;在室外不控制温度 ,气温为 1 8~ 2 5℃的条件下 ,历时 2 1 5h 3 0min。本文还描述了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并讨论了发育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2.
北方狭口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采用shumway拟定的分期方法,观察了北方狭口蛙的早期胚胎发育,结果表明,从受精卵期至鳃盖褶闭合期可分为24个时期,在24 ̄25℃的水温条件下,历时50.37小时。文内描述了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并讨论了发育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聚丙烯聚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河南新乡地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后0-324h)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DH1自始至终存在,且活性一直占绝对优势;LDH5于心跳期出现,该期以后其活性仅次于LDH1;LDH2于囊胚早期开始出现,其活性一直较弱;LDH3和LDH4均于开口期少量出现,以后前者为活性一直极弱,后者则呈现一定的活  相似文献   

4.
黑斑蛙小观察吕秀芬,李春林(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037)张兰萍,邢俊(北京崖头镇邹家完小学)黑斑蛙是青蛙的一种,在我国分布很广,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好材料。引导学生做些这方面的实验和观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搞科学实验的兴趣。现就黑斑蛙胚胎...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河南新乡地区黑班蛙(Rananigromaculata)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后0-324h)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DH1自始至终存在,且活性一直占绝对优势;LDH5比于心跳期出现,该期以后其活性仅次于LDH1;LDH2于襄胚早期开始出现,其活性一直较弱;LDH3和LDH4均于开口期少量出现,以后前者活性一直极弱,后者则呈现一定的活性。与哺乳类及鱼类资料比较,提示两栖类黑斑蛙LDH同工酶有其独特的表达谱式。  相似文献   

6.
耿宝荣 《生物学通报》2002,37(10):17-18,F002,F003
根据多年来对一些经济蛙类的繁殖习性及胚胎发育的观察,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报道,介绍了两栖动物的繁殖类型及蛙类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河南新乡段卫河水对黑斑侧褶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新乡卫河水对黑斑侧褶蛙早期胚胎的发育毒性.结果表明:黑斑侧褶蛙胚胎在卫河水原水中不能存活;56%浓度卫河水可使胚胎畸形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低浓度(10%、18%、32%)卫河水能明显抑制胚胎全长的增加.在研究污染物尤其是低浓度污染物对黑斑侧褶蛙胚胎发育毒性时,生长抑制参数是比致死率和畸形率更为敏感的终点参数.卫河污染严重,存在潜在致畸变物质,应加速卫河治理.  相似文献   

8.
金线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金线蛙的早期胚胎发育。自受精卵期至鳃盖完成期共分为 2 6个时期 ,其发育历程及各时期胚胎外形特征与黑斑蛙基本相似 ,但孵化期比黑斑蛙推迟三个胚期而早于泽蛙 ,在水温 ( 2 0± 0 5)℃及常温 ( 2 1 5~ 2 4℃ )条件下 ,其胚胎发育的全时程分别为 2 1 2 94小时和 1 70 95小时。  相似文献   

9.
黑斑蛙繁殖期血浆性激素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黑斑蛙在繁殖期血浆性激素的变化,得到如下结果:1.雄蛙在繁殖期吋,精巢饱满,活动精子多、血浆雄激素含量高;繁殖期过后,精巢萎缩,活动精子数少、血浆雄激素含量低。说明雄激素影响精子的形成与成熟;2.雌蛙在排卵前,卵巢较重、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血浆雌激素含量高;排卵后,卵巢较轻,有残留小卵和残留物,血浆雌激素含量低。说明雌激素对卵和副性征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黑斑蛙光感受器计数和分类—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李俊凤  吴奇久 《动物学报》1989,35(2):113-117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黑斑蛙视网膜光感受器的类型、直径和密度。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光感受器进行了计数。六个视网膜的光感受器计数平均为2,120,000±230,000(P<0.05)。可以见到两类视锥细胞和两类视杆细胞:单视锥,外段为锥形,最粗处直径约6微米;双视锥,由一主锥和一附锥构成,外段直径最粗处约7微米;红视杆,外段圆柱形,直径约6微米,其内段短粗,数目比绿视杆多;绿视杆,外段与红视杆极相似,但内段细长。视锥和视杆的外段上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11.
黑斑蛙的减数分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黑斑蛙的减数分裂,发现其性染色体所形成的性二价体主要呈末端与末端联接,浓缩期占79.6%,中期Ⅰ占75%,这进一步证明黑斑蛙确实存在XY型性别决定机制,这种XY型性染色体虽形态相同,但已发生了质的分化,可能是同型异质。黑斑蛙的性染色体并不形成性泡,少数二价体有中间交叉。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壬基酚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血浆渗透压以及血细胞的影响,探讨壬基酚对黑斑蛙血液的毒性效应。用200、400和600mg/kg壬基酚分别对黑斑蛙腹部淋巴囊注射染毒,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利用渗透压仪测量各组血浆渗透压,同时制作血涂片观察血细胞的异常现象。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时间内,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增加,黑斑蛙血浆渗透压值上升,血细胞膨大,血细胞核分裂以及核质不均匀现象明显;在相同浓度处理组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黑斑蛙血浆渗透压上升,血细胞膨大,细胞核损害严重。壬基酚可诱发红细胞出现微核现象,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增加,同一处理时间内黑斑蛙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壬基酚对黑斑蛙神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生理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壬基酚对黑斑蛙的坐骨神经干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壬基酚处理黑斑蛙,7 d后,观察其活动状态和体表特征,同时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测定壬基酚对黑斑蛙坐骨神经干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幅度、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增加,黑斑蛙的活力减弱,其皮肤出现血斑的现象加重,说明壬基酚可引起黑斑蛙活力、精神和体表等发生异常;随着壬基酚浓度的升高,黑斑蛙坐骨神经干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逐渐减慢,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逐渐延长,与壬基酚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说明在壬基酚作用下,黑斑蛙神经活动对刺激反应的灵敏性降低,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和阻碍。在50 mg·kg-1低浓度组,壬基酚对黑斑蛙神经活动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黑斑蛙对低浓度的壬基酚有一定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4.
两种蛙Sox基因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PCR技术,以参考人SRI,基因HMG-box的保守区序列而设计一对特异引物,扩增了黑斑蛙和金线蛙的Sox基因。结果两种蛙的雌雄个体均扩增出217bp的基因片段,与人对照相同。对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显示,两种蛙雌雄个体间的单链迁移率相同,两种蛙之间差异较小,而与人有较大差异。测序表明,两种蛙的Sox序列之间以及与各类物种的Sox基因都有非常高的相似性,充分显示出Sox基因在系统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5.
黑斑蛙消化系统蛋白酶的活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福林 酚试剂法对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a)消化系统蛋白酶的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黑斑蛙食道、胃、前肠、后肠、直肠和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 1 5、1 5、7 4、7 4、7 4和 9 6 ,最适温度分别为 55、55、50、50、50和 50℃。在各自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 ,各部位蛋白酶活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胰脏 >食道 >胃 >前肠 >后肠 >直肠。文中对黑斑蛙蛋白酶的特性进行了讨论 ,并对蛙的人工养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染色体标本制备是黑斑蛙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为了简化操作程序,缩短实验周期,建立了黑斑蛙染色体制备的一种新方法——骨髓细胞体外短时培养与秋水仙素同步处理法。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可在较短时间里制备出分裂相较多且形态良好的蛙染色体标本,适用于核型分析、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显微分离和单染色体文库构建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棘胸蛙、虎纹蛙、黑斑蛙血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知渊  来雅萍  陈文静 《四川动物》2005,24(1):5-8,F004
应用Giemsa染色法对棘胸蛙、虎纹蛙和黑斑蛙的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和各形态参数测定,并对各类细胞作了图示和描述。结果表明,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比例有一定属和种的特征,并与其生长环境和进化地位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镉对黑斑蛙精巢组织结构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镉对两栖动物精巢组织结构的影响,用不同浓度Cd2 溶液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成体隔日皮下注射染毒,光镜下观察精巢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镉具有毒性效应,可以导致处理后的黑斑蛙精巢组织中的各级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受到损伤。对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精巢组织分别用金属硫蛋白(MT)进行免疫组化定位观察,MT阳性颗粒在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有表达,表达随处理组镉浓度的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19.
徐敬明 《四川动物》2005,24(3):436-438
研究民镉暴露实验中黑斑蛙不同器官组织对镉的吸收积累,并对其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镉在黑斑蛙器官组织的积累具有选择性,主要积累在肠和肝脏中,其次是皮肤、肌肉,而骨骼中没有积累。  相似文献   

20.
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蜈蚣草的胚胎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合子最初3次的分裂顺序为X-Y-Z;球形胚最早分化出的组织是基足,其后几乎同时分化出第一叶原始细胞和第一根原始细胞,继而分别分化出第一叶原基和第一根原基,再后来才形成茎干原基;当第一叶、第一根形成时,茎干原基仍不活跃.总结出蜈蚣草的胚胎发育模式图,并讨论了有关分化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