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爻纹细蛾的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爻纹细蛾(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幼梢和果宴,在厦门市同安区一年发生九代,主害代为7—8月份的第五、六代。本报道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对卵、幼虫、蛹、成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和蛹的分级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该虫的测报方法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1967年以来,我们以福山县兜余公社紫埠大队为基点,对苹果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inopinata的生活习性、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测报箱敲警钟,糖醋罐为标准,实地检查不放松”的测报技术,在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效。1965年以前的虫果率高达70%;1968年以后加强预测和防治,好果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基本上控制了为害。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从1980年开始对四代三化螟的幼虫与白穗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以期探讨是否可以此预测四代的虫口密度,建立相关回归预测式,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准确度。 一、调查时间和方法 待四代三化螟白穗定型以后,于11月上、中旬(收割前10天左右)选有代表性(按白穗的轻、中、重)的双季稻田2至3丘,剥查白穗团的白穗(包括虫伤株、隐害株、死孕穗、健株在内)。分别统计每个白穗团的白穗数(只计白穗,不计其他  相似文献   

4.
对1993-2005年稻瘿蚊灯下虫量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灯下稻瘿蚊诱集虫量与田间稻瘿蚊虫害的发生程度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可利用诱集虫量来预测预报稻瘿蚊的发生;灯下稻瘿蚊每年始见期不定,出现在第1代期的频率为38.46%,出现在第2代期的频率为13.33%,6月底至7月初的第3代期是主要的始见期,其频率为48.21%;第1、2代稻瘿蚊灯下诱集虫量通常极少,从第3代开始,灯下稻瘿蚊诱集虫量迅速增加,测报灯下稻瘿蚊诱集虫量以第3、4、5代居多,这与田间稻瘿蚊以第3、4、5代为主害代的实际危害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掌握害虫数量消长,测报办法中一般都规定了定期查虫查卵的方法。但是,由于棉虫种类多,卵(虫)在棉株上分布很不一致,有的极隐蔽,有的极活跃,因此,调查速度很慢。为了探求比较快速省力,易于掌握的田间卵(虫)数量调查方法,我们从历年累积的数据资料分析中,发现各种主要棉虫各代的有卵(虫)株率和百株卵(虫)数量之间,都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幂函数关系)。通过回归统计分析,作出了荆州棉区红铃虫Platyedra gossypiella Saunders、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bner)、小造桥虫Anomisflava(Fabricius)、苗期蓟马Thripis tabaci Linde-man、后期叶蝉Empoasca biguttula Shiraki等  相似文献   

6.
<正> 云斑褐夜蛾Orthosia incerta(Hufnagel)国内尚未见有专文报道。此虫从1979年起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发生数量不断增长,1981和1982年与春尺蠖混合发生,对城市绿化林、防护林及果树造成严重为害。作者于1981—1982年以石河子地区为主对其发生为害进行了初步观察。此虫分布于北疆的昌吉、石河子、塔城及南疆的喀什等地。寄主有白蜡、杨树、榆、苹果等,最高有虫株率达100%,为害有扩散蔓延的趋  相似文献   

7.
甘薯麦蛾 Brachmia triannuella Herrich-Schaffer又叫甘薯卷叶虫,是食害甘薯叶子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对甘薯生产威胁很大。昆虫性外激素的利用是害虫测报与防治的新途径之一。现把1977年对此虫进行性引诱试验的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8.
<正> 稻象甲Echinc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又名水稻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该虫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成虫害叶,幼虫害根,以幼虫为害较重。 历年来,我区水稻秧苗受该虫为害较轻,均为零星发生,但1989年以来,稻象甲发生区域在扩大,为害亦在加重。据查阅有关病虫情报等资料,1990年稻象甲已在我区的兴安、合浦等38个县(市)发生,占我区总县数的44.2%。其中,早稻秧苗受害株率在30~40%的有永福县;在20~  相似文献   

9.
稻瘿蚊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等省、自治区都有发生,近十多年来蔓延迅速,对晚稻为害日益严重,对我省正在发展中的中造田也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对该虫的测报和防治都有一定困难,1975年我们试图利用性外激素预测虫情或大量诱杀雄虫,以便为稻瘿蚊的综合防冶提供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笃宪  高明 《昆虫知识》1991,28(1):32-34
<正> 水杉尺蛾Ascotis selenaria dianeria Hübner又名大造桥虫。国内分布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主要为害水杉,还为害柑桔、枣树、池杉、落羽杉、旱柳、香椿以及刺苋、蒿类等。1987年9月中旬,湖南省南县林科所400亩水杉纯林以及600m道缘林遭受该虫严重为害。单株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安徽4个牛源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鉴定,旨在阐明感染牛隐孢子虫主要虫种。方法采用PCR和Nested-PCR方法分别对4个分离株18S rRNA、HSP70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所测定的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它们同源性和构建种系发育进化树,以确定各分离株与其他隐孢子虫虫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1)它们的18S rRNA基因和HSP70基因与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AY954887相似性可达88.3%和98.3%;(2)在遗传进化树方面,它们与AY954892(河南株)亲缘关系接近。结论此次分离的4个牛源隐孢子虫分离株均为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  相似文献   

12.
白背飞虱迁入虫源与发生程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我县早、中稻上危害成灾的主要虫种之一。7月底前占稻田飞虱种群比例的80—90%。7月上、中旬田间第二若虫高峰期是危害的主要时期,危害孕穗、抽穗的早稻,造成枯死“通火”,危害分蘖期的中稻、杂优稻,造成麻秆“溶脚”。经1974年以来的田间越冬调查和室内、外越冬饲养结果,还没有发现白背飞虱在我县有越冬的情况。主害代虫源从何而来?迁入虫源与发生程度的关系等问题就成为测报上急待解决的问题。1975—1980年通过系统的田间调查、灯  相似文献   

13.
1965年我们公社农业实验站组织了虫情预测预报网活动,我们生产队让我当虫情测报员。当时我想当测报员可不是简单的事,怕干不好,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可是又想到我是贫下中农的子弟,在解放前全家什么也没有,解放后劳动人民翻身作了主人,父亲是共产党员,常告诉我不要忘记了过去的苦和今日的甜,我想到这些就接受了虫情测报员的工作。 刚当测报员,我什么也不懂,通过公社测报网开会学习,才懂得了看虫预报打药的方法。我以为能看虫打药就一定会治住虫了,结果出乎意料之外,红蜘蛛、卷  相似文献   

14.
麦圆蜘蛛Penthaleus major(Duges)在小麦上的危害有明显加重的趋势,田间种群密度的调查仍是目前虫情测报的主要手段。为了解麦圆蜘蛛在麦株上的转移习性,以便为其田间调查取样和防治提供参考,作者于2008年进行3部分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麦圆蜘蛛在小麦植株上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可随田间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其栖息场所。在同一观察日内,其在麦株上的虫量多表现早晚时段多于中午时段;在有风、阴雨和气温相对较高时,麦株上的虫量分布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麦圆蜘蛛主要分布于麦株由上向下数第3~4叶位上;在不同叶位上的虫量,多以叶片反面相对最多,其次为叶鞘和叶片正面。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卵圆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分离了一株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再经人工感染的方法收集各期虫体,制成电镜样品,对虫体的胞口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用银染和免疫荧光染色以及共聚焦显微镜对虫体的胞口周围及内部的纤维和微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刺激隐核虫的胞口结构与前口类纤毛虫(Prostome)的胞口结构有诸多相似之处,而与归属于膜口类Ophryoglenina小瓜虫差异较大,因此,作者认为刺激隐核虫的分类更适合归属于前口类Prostome,而不是膜口类Ophryoglenina.  相似文献   

16.
<正> 本省棉区第一代红铃虫发生少,为害经;二代明显上升,为害加重;三代虫量显著激增,严重为害中、上部青铃。如不及时防治,青铃被害率可在90%以上,棉产量损失为20%左右。因此查清红铃虫第三代虫源,搞好测报,及时指导田间药剂防治很有必要。现将1977—1982年在肖山棉区进行系统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方法和过程 选有代表性的棉田定300—500株棉花,调  相似文献   

17.
顶梢卷叶虫(Spilonota lechriaspis Mey.)是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的害虫,在河南、江苏、安徽等省黄河故道砂荒地区新发展的果园中,为害相当严重,无论结果树、幼树、苗木均遭害,尤以幼树受害最重。1959年仪封园艺场的苹果幼树,春梢受害一般在50%左右,秋梢则达90%以上。此虫还为害海棠、沙果、梨和杜梨等。它主要为害果树新梢,把顶梢卷成一团,并取食卷梢上的嫩叶和幼芽,因此,对幼树的树冠形成、提早结果和对苗木的快速生长、提早出圃,都能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于1959年在河南兰考地区,对此虫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着重报导该虫在这一苹果栽培新区的生活史、习性;对现行人工防治措施的效果签定,并通过药剂试验明确了对硫磷、敌百虫、DDT等药剂为该虫的有效药剂,同时对其防治上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讨  相似文献   

18.
菜虫净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出的一种环境友好复合型防治瓜类、辣椒、豇豆害虫、害螨与线虫中试药剂。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使用菜虫净防治瓜类、辣椒、豇豆害虫、害螨与线虫的发生与危害,探讨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安全性,以辣椒品种台湾特大黄皮角辣椒为研究对象,就菜虫净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处理前后辣椒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势、移栽后辣椒株高、主茎粗、叶宽、分枝茎长、花蕾数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菜虫净1000倍液、1500倍稀释液不仅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植株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菜虫净500倍液虽然对棉铃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植株生长畸形。因此,综合考虑经济、高效和简便等因素,菜虫净1000—1500倍稀释液可广泛用于防治棉铃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9.
分析23年(1984~2006)重庆市秀山县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观测圃与田间的系统调查资料,揭示出该虫年度间和年度内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规律。褐飞虱在观测圃条件下,2000年前常是大发生以上,2000年以来发生程度变轻,常是中等偏重以下,但近3年来又有回升的势头,各年均呈比大田发生偏重的趋势。年度间主害期呈推迟的趋势。年度内,稻苗移栽后即可见虫,一直到收获;前期虫量较小,中期增多,后期较大,主害期在后期。观测圃的褐飞虱发生高峰期比大田早5d左右。观测圃虫量在水稻前期与大田相当,中、后期有差异,特别是后期差异较大,是大田的2~10倍。观测圃的天敌种类主要是蜘蛛、黑肩绿肓蝽、螯蜂、隐翅虫和稻红瓢虫;天敌数量在水稻中期和后期分别比大田多30%和40%以上,对褐飞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还讨论褐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研究在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俗名枣步曲、弓腰虫。属鳞翅目、尺蛾科。是我国北方晋、冀、鲁、豫等省枣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从枣树萌芽期开始幼虫即食害嫩芽、嫩叶,吐蕾后啃食花蕾,大发生年常将枣树吃秃,造成枣实减产,甚至绝产。1979年春,我们从无棣县水湾镇枣粮间作林采到枣尺蠖幼虫的自然病死虫,经分离鉴定,其病原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并对其形态、毒力和增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