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突触泡融蛋白(synaptotagmin)是突触囊泡的膜结合蛋白,其C端有两个与PKC和磷脂酶A_2的C_2区有同源序列的重复区,基于其C_2区结合G2 ̄(2+)的特性,故推测为钙受体。离体和活体的许多研究支持这种推测,并表明此蛋白与钙激发的神经递质释放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指出:(1)缺乏突触泡融蛋白则导致递质释放障碍;(2)在胞吐过程中此蛋白可能促进融合和排放;(3)单独作为钙受体或作为协同钙受体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丹 《生物磁学》2008,(3):548-550
Ca^2+是促发囊泡胞吐的关键调节因子。最近的研究表明,分泌囊泡和通道之间的空间距离调节囊泡分泌的过程和挂质。Ca^2+通道开口附近形成的Ca^2+微区和Ca^2+钠区和囊泡快速递质释放有非常紧密的联系。SNARE蛋白和钙离子传感器synaptotagmins等在触发分泌中起调控作用。同时另有一类不依赖于Ca^2+的囊泡分泌存在。Latrotoxin和mastoparan等可以激活这一类不依赖于Ca^2+的信号通路,从而触发囊泡释放。本文主要从Ca^2+对囊泡胞吐的调控作用着手,综述了Ca^2+依赖和Ca^2+不依赖的囊泡分泌过程和可能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Ca2+和突触细胞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突触传递对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神经突触传递涉及到突触囊泡膜和突触前膜的融合,3种膜蛋白SNARE特异性识别并形成复合物,从而介导了神经递质的释放。Ca^2 通过其感受器突触结合蛋白而调节了突触细胞的融合过程,也最终影响了神经元的胞吐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末梢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过程的调控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末梢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是一个复杂且受到精细调控的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位于突触囊泡膜上的突触囊泡蛋白/突触囊泡相关膜蛋白(synaptobrevin/VAMP),与位于突触前膜上的syntaxin和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NAP-25,三者聚合形成的可溶性N-甲基马来酰胺敏感因子(NSF)附着蛋白受体(SNARE)核心复合物是突触囊泡胞吐过程中的核心成分。本文主要围绕参与空触囊泡胞吐过程,以及调节SNARE核心复合物的形成,解离及其功能的蛋白质,并对突触囊泡胞吐过程的分子模型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Wang Y  Lu LX 《生理科学进展》2000,31(3):283-288
目  录一、参与胞吐作用的相关蛋白 (一)突触囊泡膜蛋白 (二)突触前膜有关蛋白 (三)胞液可溶性蛋白质 (四)其他蛋白质二、突触囊泡泊靠和融合的分子机制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方式。详细阐述突触传递的机制对人们理解神经信息传递的特异性、行为和可塑性以及学习和记忆等都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分子水平阐明突触传递的机制才有可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前部分通常含有两类囊泡:一是透明的较小囊泡,含有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经典递质;另一类是有致密核心的较大囊泡,含有神经肽类物质。迄今研究较深…  相似文献   

6.
囊泡胞吐机制及与其相关的神经元可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触前囊泡释放神经递质经历了磷酸化synapsin I使囊泡脱离细胞骨架,Rab3A导引囊泡进入突触前膜激活区,Rab3A与RIMl结合介导的囊泡锚定,Munc-13—1引燃SNARE中心复合体装配,最后Ca^2 结合到Ca^2 传感器synaptotagmin触发囊泡融合,融合后的囊泡通过SNAP和NSF的作用,使SNARE复合体解体后经内吞机制形成新的囊泡参与再循环。研究表明,参与囊泡融合的分子元件在神经元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突触囊泡在钙离子(Ca2+)触发下释放神经递质普遍存在着同步和异步两种形式.突触囊泡膜蛋白(synaptotagmin 2,Syt-2)已被证实是Calyx of Held突触囊泡同步释放的Ca2+传感蛋白,而相关的异步释放Ca2+传感蛋白还有待于探索.虽然锶离子(Sr2+)因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接近Ca2+,且能触发更多的囊泡异步释放成分而成为研究异步释放机制的常用工具,但有关Sr2+触发异步释放的机制存在着争议.本文在胞外以Sr2+替换Ca2+的条件下,通过对野生型(WT)和Syt-2敲除型(Z2B-/-)小鼠Calyx突触囊泡自发和诱发释放的电生理特性分析,发现Syt-2是介导Sr2+诱发的突触囊泡快速释放的传感蛋白,但不是介导Sr2+相关神经递质异步释放和自发释放的传感蛋白;而未知的触发囊泡异步释放的传感蛋白相比Syt-2对Sr2+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同时也介导突触囊泡的自发释放.这一研究为探索并最终发现触发囊泡异步释放的未知传感蛋白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囊泡胞吐作用 (vesicleexocytosis)是由突触囊泡和突触膜蛋白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的。参与此过程的很多膜蛋白是蛋白激酶的作用底物。外源性蛋白激酶激活剂能增加突触囊泡释放概率 (releaseprob ability)。但是 ,蛋白激酶如何激活并影响胞吐作用 ,却尚未知晓。一般认为 ,强直后增强 (post tetanicpotentiation ,PTP)是谷氨酸瞬间释放的结果 ,由短时高频刺激引发突触前膜内Ca2 +水平升高所致。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最近发现 ,蛋白激酶C也参与介导PTP。他们发现 ,大鼠海马苔藓纤维末端 (hippocampusmossyfiberterminal…  相似文献   

9.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因素复杂性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pamyloid,AB)级联假说和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glutamate transporters,VGLUTs)可特异性地将神经元内的谷氨酸转移入突触囊泡,且一个独立功能单位的VGLUT对于完成一个囊泡的填充是必要和充分的,没有VGLUT的突触囊泡中就没有谷氨酸(glutamate,Glul,VGLUT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释放进突触间隙Glu的量,是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关键因子。在AD中Aβ增多聚集,VGLUTs表达减低,且VGLUTs转运Glu和Glu的囊泡释放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代谢和A13的释放在突触囊泡的循环中存在行为平行性和共定位。胞外AB的增加可增强囊泡的释放几率,而Glu引起的突触活性增加亦可增加胞外A[3的浓度。APP/Aβ与谷氨酸能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导致AD的发生,VGLUTs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治疗AD的潜在的药物靶点和预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钙离子(Ca2+)是调节突触前神经递质的胞吐释放的关键离子信号.作为胞内最普遍存在的钙离子感受器的钙调蛋白(CaM)被发现能通过与多种蛋白的相互作用,调控着突触小泡的生发、运输及再填充,从而传递胞内Ca2+浓度变化的信号,对神经递质的释放及突触电生理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CaM及其结合蛋白是如何参与对突触小泡的胞吐释放和胞吞恢复的调控,并探讨了其中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