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躯干模型中肺的存在对体表电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所建三维人体躯干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如何应用边界元方法对非均匀人体场域进行求解。在设定心外膜电位分别呈现为单偶极子和双偶极子时,求出相应非均匀场域中的体表电位分布,并将它们与相同情况下均匀场域的体表电位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躯干模型中肺的存在虽然对体表电位中极值的大小和位置没有太大影响,但却较大程序地改变了整个体表电位的分布状况,具体地说,就是由于肺的存在使得体表电位值较均匀时的相对误差高  相似文献   

2.
小波变换已被很多心电学者用于ECG信号的特征分析检测,在虚拟心脏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小波,对心肌梗塞的仿真体表电位进行小波变换细节分量处理,提出了一种新的体表电位形态特征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处理后体表电位图可以更地提示不同部位心肌在体表电位分布的特征,其表征出的拓扑形态对体表电位和虚拟心脏方法用于心肌梗塞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心外膜电位标测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电生理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的研究。128道心外膜电位标测系统由柔性电极、放大器、数据采集卡以及相应的软件组成,可用于心外膜实时标测。通过对标测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和传导路径,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心外膜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心脏的发育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心外膜在心脏损伤后的修复再生中的作用也渐渐被人们所了解。心脏受损后,心外膜分泌了多种信号因子调控心肌细胞的增殖以及新血管的生成。同时,在损伤刺激下,心外膜分化为多潜能的心外膜衍生细胞,这些细胞在心脏的损伤修复中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心外膜的作用、心外膜相关的信号因子和通路以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未来心外膜和心脏再生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心电学的研究分正问题研究和逆问题研究,前者研究体表心电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后者研究的是如何从体表电位推断心脏状态。广义地讲,目前临床医生根据无损地从体表测得的12导联心电图或心向量图来作诊断也是心电逆问题求解。只是这种对心脏状态的推断依据的是书本知识和医生的临床经验,而且一般只能作定性的推断。  相似文献   

6.
心电标测是心脏电生理机理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临床精密诊断和对心律失常病灶进行精确定位的重要手段,特别适用于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的研究.该文主要介绍了心外膜电位标测系统中的前置放大模块的设计,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右腿驱动电路.通过人体与动物实验检测,应用右腿驱动电路后均能得到清楚的心电波形.  相似文献   

7.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 channels)家族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非特异性的阳离子通道。心脏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分泌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CM)导致纤维化。最近的研究表明,病理条件下高表达于成纤维细胞上的多种TRP通道,在心脏纤维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TRPM7和TRPC3与心房纤维化密切相关,TRPC6和TRPV4与心室纤维化关系更紧密。这些TRP通道可能会成为抗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转录因子Tbx18(Tbx18)在小鼠胚胎心外膜上皮细胞表达并调控心外膜上皮细胞向心系细胞分化.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是器官发育和形成的重要机制.为阐述Tbx18通过调控下游EMT关键信号分子参与心外膜上皮细胞分化和心脏发育,本研究运用Tbx18-Cre/Rosa26R-EYFP双杂合基因敲入小鼠和免疫荧光共聚焦,证实Tbx18+心系细胞和EMT关键信号分子Snail1、Smad、Slug、Twist在发育后期胚鼠心外膜和心外膜下间充质发生共聚焦.同时还发现,Tbx18在胚鼠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和Tbx18+心系细胞内上述EMT关键信号分子的表达模式相似.Tbx18和EMT关键信号分子在发育心脏存在相似的时空表达模式,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调控作用.运用Tbx18突变技术揭示了Tbx18突变型胚鼠心脏EMT关键信号分子表达水平均较野生型显著下调,直接证实了上述4个EMT信号分子是Tbx18的可能靶点.理解Tbx18参与心脏发育的下游靶点有助于改善成年心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9.
重点讨论了心脏发育过程中主要的细胞凋亡以及信号串级联,这些信号串往往伴随着有序的形态学上的事件.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胚胎心脏中非心肌的隔室中,其隔室由心内膜、心外膜和神经嵴衍生的细胞组成.这些信号的级联包含了潜在生长转化因子的激活,导致心肌细胞的迁移以及随后的心内膜垫的心肌化.错误的细胞凋亡将导致心脏发育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中华眼镜蛇毒心脏毒素对人肝癌细胞株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和方法:运用570 型粘附式细胞仪光漂白后荧光再分布法测定单个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动态变化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细胞膜电位,以观察中华眼镜蛇毒心脏毒素对人肝癌细胞株细胞膜的影响。结果:心脏毒素使肝癌细胞膜脂流动性下降,并且使肝癌细胞膜电位下降。结论:心脏毒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7402细胞膜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外膜是覆盖在心脏外层的间皮组织。心外膜来源于脏壁中胚层的前心外膜,后者位于心管流入极附近。心外膜的部分细胞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进入心外膜下层,随后形成血管内皮、成纤维和平滑肌细胞,最终导致冠脉系统的形成。心外膜细胞可能形成心肌细胞,并且可能是心脏驻留干细胞的来源。因此,它在心脏修复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转录因子Tbx18在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是心外膜祖细胞标记之一|故以Tbx18为标记的阳性祖细胞群被称为:Tbx18+心外膜祖细胞(epicard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小鼠胚胎、新生和成年期心脏组织细胞的特性区别较大,成年小鼠的心脏属于终末分化组织。但是,Tbx18+EPCs对成年小鼠心脏组织的贡献大小尚存争议。本研究拟定量分析Tbx18+EPCs对成年小鼠心脏组织的贡献大小。采用整体和组织切片X-gal染色检测成年心脏组织LacZ的表达|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离成年Tbx18Cre/R26EYFP小鼠心脏组织EYFP+细胞。结果显示,在Tbx18+EPCs遗传谱系示踪小鼠,报告基因LacZ和EYFP在成年小鼠心脏的心室、心房、冠状动脉、室间隔等处表达|成年Tbx18Cre/R26EYFP小鼠心脏组织细胞用FACS分离,分选的EYFP+细胞比例平均约为33.94%。由此可见,成年小鼠心脏的心室、心房、冠状动脉、室间隔等心脏组织均可来源于Tbx18+EPCs|约1/3成年小鼠心脏组织细胞来源于Tbx18+EPCs。故Tbx18+EPCs参与成年小鼠心脏组织的部分形成。  相似文献   

13.
用现代医学数学的方法,对3000个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单因素状态下,影响正常人心脏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体表面积、体重和身高。三个次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和舒张压。通过体表10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制定了心脏六个个体化标准公式,通过内、外标本验证其正确率在95%左右,高于国内、外现行的群体化标准。证实了国内统一标准中对男性室间隔厚度正常范围的规定欠妥,应予修正。此个体化标准公式同国外类似公式作了对照。  相似文献   

14.
Wt1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现在发现其在器官形成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不仅影响肾脏而且影响心脏的发育。心外膜细胞在经历了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后成为心血管前体细胞,之后继续分化为心肌细胞、冠状动脉血管细胞等,该过程在心脏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而Wt1调控了这一重要的转化过程。本综述主要阐述Wt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维甲酸信号通路调控EMT,影响心脏发育的机制。充分理解Wt1调控EMT产生心血管前体细胞的过程与分子机制,对于研究正常心脏发育及心脏再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抗心律失常药(AAD)对于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是VLP研究中受到关注的一项课题。本文采用β阻滞剂——美多心安进行实验研究,旨在观察该药对于VLP的影响,及其与AAD疗效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取健康杂种犬10只,麻醉后按Harris法二期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AMI。(二)记录方法:采用苏州市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TX2000型晚电位仪,常规记录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噪声>0.5mv均剔除。(三)分组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以麻醉后犬的SAECG作为正常对照组;开胸结扎LAD后获得的SAECG参数,作为AMI早期对照组;静注美多心安lmg/kg体重(上海信谊药厂提供)后15、60和120分钟记录的SAECG作为早期  相似文献   

16.
心脏电活动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自从100多年前人们发现体表心电以来在心脏电生理学方面和心电诊断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的实践。尤其是心脏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十分细致、深入。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到细胞的除极和复极。以致兴奋在整个心脏中的传播机理和过程等都进行了很仔细的研究。另一方面,心电诊断学的发展相对比较粗糙和缓慢。究其原因,可以认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逆问题求解方法,即基于虚拟心脏模型的心电逆问题的模型参数解。详细研究了心室预激旁道位置与体表电位分布(BSPM:BodySurfacePotentialMappings)特征参数的关系,用BSPM的预激旁道位置敏感参数构造了优化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优化算法及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心电逆问题研究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对心室内预激点的定位精度在三个心肌单元以内(即4.5mm)。  相似文献   

18.
心外膜脂肪是沉积在心脏周围,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的内脏脂肪.心外膜脂肪可合成众多的脂肪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和滋养血管分泌作用于临近的冠状动脉或心脏,影响冠心痛的发生发展.对心外膜脂肪及其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关注靶点.  相似文献   

19.
自从1895年Einthoven首次记录到人体心电图100年来,特别是50年代半导体电子器件问世以来,人们从时间(如24小时Holter系统)、空间(如体表心电标测)、精度(如希氏束电位)以及自动分析识别等多方面发展了心电检测技术。七十年代末出现、八十年代兴起而现在方兴未艾的心室晚电位门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VLP)研究正是人们从检测精度方面对心电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积累西藏小型猪心脏和呼吸系统的组织学资料,对西藏小型猪在相关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西藏小型猪心脏和呼吸系统各脏器固定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西藏小型猪心脏壁厚,心内膜下浦肯野纤维粗,束细胞大而清晰,排列规则;心肌纤维粗大,排列紧密,横纹较模糊,润盘少且不清楚,肌间血管丰富;心外膜较厚。西藏小型猪鼻黏膜较厚;气管和支气管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排列紧密,纤毛粗而长,黏膜下腺体量少;肺支气管周围无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尘细胞极少,肺泡壁和肺间质血管较丰富。结论西藏小型猪心脏、呼吸系统表现出高原动物组织学特点,其这种特点对今后西藏小型猪实验所涉及的组织学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