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蒋华  强慧琴 《动物学研究》1984,5(2):109-115
作者观察了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分别在幼犬和仓鼠体内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变化。两种钩虫在皮肤和肌肉内的形态与侵入宿主前的第3期幼虫相似。在肺内美洲钩虫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而十二指肠钩虫则否。十二指肠钩虫第4期幼虫口腔的长宽几乎相等,但美洲钩虫宽大于长。此时美洲钩虫雌虫阴门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后,但到第5期幼虫和成虫时已位于中横线之前。两种钩虫第5期幼虫真口腔腹侧面各有一对管状开口,尤以十二指肠钩虫的明显。另一对管状开口位于真口腔的背侧面,此则以美洲钩虫者明显。第4期幼虫的性别除雌虫的阴门外,还可从虫体的尾部加以区别。两种钩虫雄虫交合伞前面侧腹处各有一对螺旋形感觉器。同时在泄殖腔开口处各有二对乳突,但在形态上两种钩虫有明显区别。此外,还观察到美洲钩虫交合伞侧肋内缘有一对小乳突以及雌虫尾部末端具一棍棒状尾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虽已有不少用电镜观察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犬钩虫及其幼虫、虫卵的形态生物学特征的报导,但扫描所用标本均系驱虫后检获的虫体,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利于观察虫体的组织结构。1986年我们应用体外培养技术,首次将活体的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及犬钩虫的成虫、幼虫、虫卵及十二指肠钩虫童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标本来源及处理:收集单一种钩虫感染者的粪便,按常规培养、分离感染期幼虫,分别感染幼犬。感染后14天,将犬肠中检获的十二指肠钩虫童虫,以50%犬血清的RPMl1640培养液培养1月,获得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有的实验中,曾用十二指肠勾口线虫[Ancylotoma duodenale(Dubini,1843)Creplin,1845]的感染期幼虫人工感染幼犬。在解剖许多幼犬的过程中,曾见到两起异常现象:一为两条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雄虫同时与一条雌虫交配;另为两条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雌虫分别紧紧地咬吸在两条绦虫体上(分别见图1、2、3)。我们在一幼犬小肠中检获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雌虫32条,雄虫39条,为1:1.2。其中有两条雄虫同时与一条雌虫交配在一起。在发现异常交配的20厘米肠段中,雌虫9条,雄虫18条,其比例为1:2。显然与上述的比例不同。是否由于雄虫多于雌虫,而导致此种异常交配,还有待今后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22条我国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的雌雄同体两性畸形虫体,其中雌虫两性畸形15条,雄虫两性畸形7条,并对每条两性畸形的标本作了描述。作者对两性畸形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哺乳类血吸虫两性畸形的发生可能是遗传的返祖现象。  相似文献   

5.
寄生于人体的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和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幼虫、成虫的形态,致病力,在宿主体内的移行规律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均不相同,表明虫种间存在着差异。犬钩虫(Ancylostomacaninum)与十二指肠钩虫同属,一般说对犬钩虫有效的药物,对十二指肠钩虫也有效,而对美洲钩虫则不一定有效。因此,有必要将三种钩虫的某些生物化学上的差异作一比较。本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三种钩虫虫体蛋白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了解其差异,以便为药物治疗、体外培养、生理、生化及免疫等研究提供有关资料。材料与方法一、样品制备从人…  相似文献   

6.
背联体贝尾棘虫大核摘除、移位后的调节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背联体贝尾棘虫是两个正常贝尾棘虫以背部相联接的联体,它具有两个能进行摄食的口,有两套大核和小核。由于背联体两测的细胞质大小相似,无性生殖是同步发生的,所以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Tchang and Pang,1979)。我们在这种“背联体”的培养中观察到它的大核的多种调节现象(Tchang and Pang,1979),认为这是细胞核质关系协调和平衡的例证。我们考虑,如果在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这种“背联体”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本文报告对人工背联体贝尾棘虫进行摘除大核和将大核移位所引起的变化过程,从中探讨细胞核质关系及其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钩虫移行幼虫的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钩虫第三期幼虫,在人或动物体内有迁延移行现象〔1-2〕,给钩虫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杀灭滞留于人或动物体内迁延移行的幼虫,建立人体钩虫移行幼虫的动物模型,我们作了十二指肠钩虫第三期幼虫感染小鼠和仓鼠的实验,并摸索了感染不同幼虫条数和在不同时间回收幼虫数量的观察,其方法是将小鼠和仓鼠各60只,随机分为感染(皮下)幼虫500条、1000条和2000条三个组,每组各20只,在感染后的第7天和30天,各组解剖10只鼠,将各鼠的皮肤、肺、骨胳肌肉(剪碎)和其他组织(包括心、肝、脾、肾、生殖器、肠及肠系膜等),分离回收幼虫。方法见参…  相似文献   

8.
李景奎 《生物学通报》1997,32(11):18-19
钩虫是一类土源性人体肠道寄生虫,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锡兰钩口线虫、犬钩口线虫等偶尔也可寄生于人体,巴西钩口线虫的感染期幼虫也能侵入人体,但不能发育为成虫。戴维斯(Davis)提出,钩虫感染、阿米巴病和蛔虫感染是发展中国家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ZO种传染病中的3种。什托尔(Stoll)估计全世界有63亿钩虫感染者。许隆棋等“首次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估计我国钩虫感染率为17.166%,全国钧虫感染人数为1.94亿。曾被忽视的钩虫病仍是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感染途径(1)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9.
条背萤的形态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首次在中国大陆发现水栖萤火虫条背萤Luciola substriata。形态观察发现,条背萤成虫橙黄色, 鞘翅末端灰黑色;发光器均为白色,雄虫发光器位于第5、6腹节,位于第5腹节的发光器呈带状,第6腹节的发光器呈“V”字形;雌虫的发光器呈带状,位于第5腹节;卵椭圆形,橙黄色。幼虫有两种形态,1~2龄具有7对呼吸鳃,3~6龄幼虫无呼吸鳃。幼虫具有一对发光器,位于第7腹节腹面;初蛹期仍保留幼虫形态的发光器,后呈现成虫的发光器,两种形态的发光器并存直至羽化。对条背萤生活史及习性调查发现,条背萤生活在水草较多的池塘、湖泊和流速缓慢的河流中。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水中越冬,5月初老熟幼虫开始上岸化蛹。在25℃下,条背萤预蛹期平均为6.17天,蛹期平均为4.43天。成虫5月上旬至9月中旬发生。日落后的1 h内是条背萤成虫闪光求偶的最盛期。卵期平均12.5天。幼虫的猎物为静水椎实螺Lymnaea stagnalis,凸旋螺Gyraulus conwexiusculus等,天敌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华绒毛蟹Eriocheir sinensis、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等。利用光谱仪对条背萤的发光光谱进行测定发现,条背萤的萤光光谱为425~603 nm,峰值为504 nm,颜色为黄绿混合色。  相似文献   

10.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特有种, 根据叶上的附属物(星状鳞毛或者鳞片状鳞毛)分为两个亚种: 肋果沙棘亚种subsp. neurocarpa和密毛肋果沙棘亚种subsp. stellatopilosa。依据母系遗传的叶绿体DNA片段对该物种谱系地理学进行研究不仅能阐明该物种冰期避难所, 而且对于理解两个亚种的母系分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共对两个亚种14居群的70个个体的trnL-F序列进行了测序, 共发现8种单倍型, 其中5种单倍型出现在肋果沙棘亚种中, 4种出现在密毛肋果沙棘亚种中, 两个亚种共享一种单倍型。种内谱系分化与两个亚种形态上的分化不一致。嵌套进化分支把8种单倍型分为三支: 一支为肋果沙棘亚种, 其他两支中两个亚种单倍型嵌套组成, 且肋果沙棘亚种处于进化末端。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肋果沙棘在冰期可能在高海拔地区存在多个避难所, 并且存在来自避难所的邻域扩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叶绿体DNA trnL-F序列研究肋果沙棘的谱系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特有种,根据叶上的附属物(星状鳞毛或者鳞片状鳞毛)分为两个亚种:肋果沙棘亚种subsp.neurocarpa和密毛肋果沙棘亚种subsp.stellatopilosa。依据母系遗传的叶绿体DNA片段对该物种谱系地理学进行研究不仅能阐明该物种冰期避难所,而且对于理解两个亚种的母系分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共对两个亚种14居群的70个个体的trnL-F序列进行了测序,共发现8种单倍型,其中5种单倍型出现在肋果沙棘亚种中,4种出现在密毛肋果沙棘亚种中,两个亚种共享一种单倍型。种内谱系分化与两个亚种形态上的分化不一致。嵌套进化分支把8种单倍型分为三支:一支为肋果沙棘亚种,其他两支中两个亚种单倍型嵌套组成,且肋果沙棘亚种处于进化末端。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肋果沙棘在冰期可能在高海拔地区存在多个避难所,并且存在来自避难所的邻域扩张。  相似文献   

12.
钩虫     
钩虫是一种小型的线虫。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十二指肠钩口线虫(通称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美洲板口线虫(通称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巴西钩口线虫(通称巴西钩虫)(Ancylostoma braziliense),与犬钩口线虫(通称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num)。前二种在我国流行甚广,危害甚严重,而巴西钩口线  相似文献   

13.
X射线处理过的减毒犬钩虫疫苗已在美国广泛地使用于犬。Miller(1976)认为,人采用犬钩虫疫苗也可能产生抗人体钩虫的免疫力。故探讨犬钩虫和人体钩虫的交叉免疫有一定意义。我们于1979年用幼犬作动物模型,研究了十二指肠钩虫和犬钩虫的交叉免疫,现将结果报告于下。材料和方法一、幼犬:自市场购回体重1000~1500克的健康幼犬,经噻嘧啶150mg(基质50mg)/kg/日×3合并噻苯咪唑75mg/kg/日×5驱虫后两周用方口圆底盒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钩虫卵及蛔虫卵阴性者方可供实验用。二、钩虫幼虫来源及处理:分别收集用人体十二指肠钩虫感染幼犬并传至第…  相似文献   

14.
多毛类(Polychaeta)稚齿虫科(Spionidae)腹钩虫属(Scolelepis)的全叶亚属(Nerinides)迄今在国外已报告者共有7种,其中分布在太平洋西岸的仅有两种,产地为日本北海道和朝鲜济州岛,在我国沿岸尚未发现过。1961年12月南京大学生物学系陈义教授寄给我们一批多毛类标本,是该系1961年从舟山群岛采到的,鉴定结果共为14种,内有一新种隶于腹钩虫属全叶亚属,新种定名为球角腹钩虫Scolelepis(Nerinides)glo-bosa,其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报告贵州环毛属蚯蚓二新种(后孔寡毛目:巨蚓科)……………………………………邱江平(1):1我国东北地区新蚤属一新种记述及有关问题讨论…………………………………黄贵萍等(1):5三种钩虫成虫、幼虫、虫卵及十二指肠钩虫童虫的扫描电镜观察…………………黄先翔等(1):9豫南地区嗜人按蚊种群分布与土壤关系的探讨………………………………………尤显策等(1):1澳洲大蠊的减数分裂与核型研究………………………………………陈晓光等(1):13濯河鱼类调查报告………………王仁飞等(1):16蛇类的头部皮肤腺解剖和比较……张服基(1):20江西省鄱阳…  相似文献   

16.
穆丽尔线虫属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青海湖地区的高原鼠免小肠内发现的青海穆丽尔线虫(新种)Murielusqinghaiensissp.nov.,雄虫体长7.59(6.60-9.10)mm,3枝侧肋分开很远,彼此距离几乎相等,其中后侧肋最粗。背肋在中部分为2枝,内枝在中部或中下部有小突起,外背肋在背肋基部分出。交合刺长0.842(0.803-0.868),末端矛形。雌虫长7.86(7.10-8.60)mm。阴门至尾端0.217(0.181-0.264)mm,尾短,肛门至尾端0.050(0.046-0.053)mm。距末端0.016(0.013-0.020)mm的腹面有2个尾乳突。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的若干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的形态畸形较为罕见,仅毛守白和李霖(1948)描述了虫体肠管分叉的畸形,Moore(1955)、李书颖和徐锡藩(1956)分别报告了雄虫睾丸的畸形和雌雄同体,以及钱珂和刘绍德(1959)叙述了雌虫双性畸形。本文系报导近年来在应用实验室感染的阳性钉螺所逸出的尾蚴,进行人工复性感染各种哺乳动物后,在约6,000条日本血吸虫成虫标本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畸形。根据畸形的情况可归纳为以下数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淡水鱼类寄生粘孢子虫九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3—1984年,调查了湖北省五湖鱼类寄生粘孢子虫区系,所发现的粘孢子虫,经鉴定有9种是新种(其中两极虫Myaldium 2种,粘体虫Myxosoma 1种,碘泡虫Myxobolus 6种)。测量孢子大小,均是经5%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  相似文献   

19.
柱头虫一名玉钩虫,为脊索动物门中原索动物内肠鳃亚门(或称半鳃类;或隐鳃类中一种为数不多的典型代表动物,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时的一项珍贵资料,在目前世界上也是一种较稀少的动物。去年暑假我们在海南岛稜水县新村港海边发现有柱头虫,并采得40多条。这种虫体呈蠕虫状。长约有一米左右(其中吻长1—2厘米,领长1—2厘米,躯干长90—100厘米左右),色黄,体壁非常粘滑,且含有如三碘甲烷(即黄碘iodoform)的臭气。虫多分布在低潮线下,埋在砂泥中生活,穴形像漏斗,其周围常有多  相似文献   

20.
背联体贻贝棘尾虫的每一虫腹面含有相当于正常棘尾虫的腹面纤毛系统,背联两虫任意一侧属于一虫的背面有4列背触毛,它们的排列分布相似于正常棘昆虫的第1—4列背触毛,另一虫背面打2列背触毛,它们相似于正常棘尾虫的第5、6列背触毛。结果表明,背联体棘尾虫是其中两虫各以背面第4列和第5列背触毛之间的皮层区相联接形成的。也有的背联体中背部皮层联接区有变化。无性分裂中背联两虫皮层纤毛结构的形态发生相似于正常棘尾虫,并且两者其皮层纤毛器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相应结构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推测背联两虫的皮层发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某种机制控制着相互间的协调。背联体棘昆虫在无性生殖周期中总是经历着一个调节成单体的过程,认为这于背联两虫都具有一套结构功能正常的运动胞器(特别是口围带),而产生向不同方向运动的“不协调”的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