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广西金秀产绞股蓝提取的皂甙,经酸水解,硅胶柱层分离,得到5个甙元(1—5),利用化学反应和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其中甙元1为人参二醇,甙元4为2α-羟基一人参二醇,甙元5为2α,19-二羟基-12-去氧人参二醇。甙元2和3的结构正在鉴定中。 关键词 绞股蓝;绞股蓝皂甙;人参二醇;2α-羟基人参二醇;2α,19-二羟基-12-去氧人参二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葡萄糖苷酶催化三七提取物的水解产物中主要皂苷成分。采用色谱法从三七提取物水解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1个皂苷成分。利用波谱解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20(S)-原人参二醇-20-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以及10个已知的皂苷成分分别为:人参皂苷compound K(2)、3β,12β,20(S),25-四羟基达玛-23-烯-20-O-β-D-吡喃葡萄糖苷(3)、3β,20(S)-二羟基达玛-24-烯-12β,23β-环氧-20-O-β-D-吡喃葡萄糖苷(4)、3β,12β,20(S)-三羟基-25-过氧羟基达玛-23-烯-20-O-β-D-吡喃葡萄糖苷(5)、人参皂苷F1(6)、人参皂苷Rg1(7)、人参皂苷Rg2(8)、人参皂苷Mc(9)、20(S)-原人参二醇-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和人参皂苷Re(11)。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和10为首次从三七中被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滇重楼地上部分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从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 var. yunnanensis (Fr.) H-M.地上部分分离得到3个甾体皂甙,经光谱测定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偏诺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A);孕甾-5,16-二烯-3β-醇-20-酮,3β-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B);孕甾-5,16-二烯-3β-醇-20-酮,3β-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C)。甙A、B和C在滇重楼根中尚未发现,甙C系首次从重楼属植物中获得,而甙A具有止血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屏边三七根茎中的两个新的齐墩果酸皂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屏边三七(Panax stipuleanatus Tsai et Feng)根茎中分离到二个齐墩果烷型新皂甙,命名为屏边三七甙(stipuleanoside)R_1和R_2,其化学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化学降解反应,分别确定为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甙(1)和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吡喃糖基]-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甙(3)。  相似文献   

5.
利用从种植人参的土壤中分离、筛选的稀有菌种Fusarium sacchari,对三七茎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三七叶苷进行生物转化,以3种抗肿瘤活性成分20(S)-原人参二醇-20-O-β-D-吡喃葡萄糖苷(C-K)、20(S)-原人参二醇-20-O-β-D-吡喃木糖苷(1→6)-β-D-吡喃葡萄糖苷(C-Mx)和20(S)-原人参二醇-20-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G-Mc)的总生成量为考查指标,通过因子转化实验确定最佳转化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底物加入量40 mg、装液量30 ml,30℃、160 r.min-1转化6 d.该方法可提高三七茎叶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人参皂苷是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如Rb1、Rb2、Rc、Rd、Rg1和Re均是在人参皂苷的苷元原人参二醇(APPD)或苷元原人参三醇(APPT)上加上不同数量的葡萄糖基、阿拉伯糖基、木糖基或鼠李糖基等糖基形成的。这些主要人参皂苷脱去部分或全部的糖基的产物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及更好的人体吸收率。去除糖基的产物如Rg3、Rh2、化合物K(C-K)、F2、Rh1、Rg1、APPD、APPT在天然人参中不存在或含量极低,因此也被称为稀有人参皂苷。稀有人参皂苷可以通过糖苷酶水解主要人参皂苷获得。已报道的具备人参皂苷水解活力的糖苷酶有β-葡萄糖苷酶、α-L-阿拉伯吡喃糖苷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及β-木糖苷酶。我们简要综述近5年来糖苷酶用于制备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三七根的微量成分(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三七根中分到1个新的微量皂甙,命名为三七皂甙R7,其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证明为人参二醇-3-O-β-D-葡萄吡喃糖甙;此外,还分到1个已知的炔烯类化合物,人能炔三醇。  相似文献   

8.
三七花蕾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云南名贵药材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花蕾中分得10种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确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三七皂甙-Fe(notoginsenoside-Fe),绞股蓝皂甙-Ⅸ(gypenoside-Ⅸ),人参皂甙-Rc 和人参皂甙-Rb_3(ginsenosides-Rc和 ginsenosides-Rb_3)。其余4个微量化合物尚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9.
三七叶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三七叶乙醇提物中分离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甙(ginsenoside)Rh2(1),F2(4),Rg3(5),Rg1(7),Rd(8),Re(11),Rb3(13),Rb1(14),Rc(15),七叶胆皂甙(gypenoside)XIII(2),IX(9),XVII(10),三七皂甙(noto-ginsenoside)R1(12),Fa(16),甘草素(liquiritigenin)(3),以及芹糖甘草甙(liquiritin apioside)(6)。其中化合物1,2,3和6首次分离自该植物中,化合物1~8及10~12首次从三七叶中分离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三七叶以含原人参二醇型皂甙为主,同时含有微量的原人参三醇型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苷Rb3是三七茎叶皂苷的主要成分。为了充分利用廉价的三七茎叶皂苷,该研究以微生物Aspergillus sp. P90r菌为对象,综合运用生物转化的方法,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和酶活力测定等步骤,最终以确定酶反应途径的方式得到了所产的特异性人参皂苷Rb3糖基水解酶的相关性质和动力学等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酶比Absidia sp. GRB3-X8r菌产酶活力高15%~25%,SDS-PAGE电泳结果测得分子量约为65.6ku,纯化后酶蛋白的含量为0.237 mg·mL~(-1),蛋白比活力可达到169 U·mg~(-1),纯化倍数为13.70,回收率为9.39%。人参皂苷Rb3糖基水解酶在pH=5.0的偏酸性环境下酶活力很高,最适反应条件:pH=3.0~5.0,温度45℃,其中在pH=4.0~6.0范围内相对稳定。该酶在20 min时进入混合级反应,酶反应米氏常数Km值为8.77 mmol·L~(-1),V_(max)为57.44 mmol·L~(-1)·h~(-1),在60 min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Vmax趋于稳定,为66.63mmol·L~(-1)·h~(-1)。通过对酶的催化特性研究表明,该酶先水解Rb3的20-O-木糖基,其次水解3-O-葡萄糖基,最终催化反应产物中有F2和C-K生成。综上结果,微生物Aspergillus sp. P90r菌酶具有能水解人参皂苷Rb3木糖基和葡萄糖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三七.人参和西洋参细胞悬浮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用薄层层析对三七、人参和西洋参愈伤组织进行的初步鉴定表明,三种愈伤组织都含有皂甙和主要皂甙成分Rb_1、Rg_1,三七愈伤组织还含有一种抗癌皂甙Rh_1。对愈伤组织的生长,三七低于人参高于西洋参;对愈伤组织中总皂甙含量,三七均高于人参和西洋参。三种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结果类似于他们的愈伤组织培养,但生长又进一步提高。三七细胞悬浮培养中皂甙产生的时间进程几乎与生长平行,合适的收获期为培养30天。寡糖素不仅增强三七培养细胞的皂甙形成而且促进细胞生长,较合适的浓度为1.25 ppm。通过以上研究,使三七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干重增加178毫克)为最初培养愈伤组织的4倍以上,总皂甙产率高达20.6毫克,为最初培养愈伤组织的8.5倍。  相似文献   

12.
珠子参作为名贵中草药已有上千年应用历史,珠子参皂苷是珠子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由达玛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组成。目前,对珠子参皂苷的生物合成了解甚少,有必要开展与皂苷合成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已有报道表明,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可能是植物中皂苷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珠子参FPS基因(PjFPS)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PjFPS序列构建了珠子参过表达载体pCAMBIA2300s-PjFPS,将其转化到珠子参细胞中,成功获得阳性转基因细胞;测定了阳性细胞系中PjF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PS酶活、皂苷以及植物甾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珠子参细胞相比,PjFPS转基因珠子参细胞系中,PjF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PS酶活以及皂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由于皂苷合成代谢流的增加,也促进了相关重要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在效果最好的阳性细胞中,PjF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PS酶活、皂苷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2、4和3倍;同时,转基因细胞系的植物甾醇含量也有所升高。本研究通过对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调控实现了对皂苷生物合成的调节,为获得高效、稳定的珠子参皂苷合成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洋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综述了西洋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外有关西洋参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三七环二肽成分和人参内酰胺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rom the roots of Panax notoginseng fourteen cyclodipeptides 1-14 were isolated including one new compound (1),seven new natural compounds (4-10) and six known compounds (2-3,11-14) together with one known other compound 15.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1 was elucidated as cyclo-(Leu-Thr) based on spectral methods.From the roots of Panax ginseng five known lactams (16-20) includingpyrng lutamic acid were isolated together with butyric diacid,daucosterol and sucrose.The primary binactivity test showed that pyroglutamic acid and its n-butyl derivative have weak Ca^2 antagonis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5.
寡糖素对西洋参和人参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红花、人参和黑节草寡糖素(简称CO、GO和DO)分别加入到培养基中,均能影响西洋参和人参愈伤组织生长和皂甙的合成。CO、GO和DO促进西洋参愈伤组织皂甙合成的最适浓度分别为5ppm、15ppm和10ppm,皂甙产率分别为14.89mg/flask、11.24mg/flask和14.53mg/flask,均明显高于对照(8.22mg/flash).CO、GO和DO促进人参愈伤组织皂甙合成的最适浓度分别为5ppm、20ppm和5ppm,皂甙产率分别为11.79mg/flask、11.20mg/flask和10.48mg/flask,均明显高于对照(6.65mg/flask),它们在适度浓度下对人参愈伤组织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竹节参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通过MS和NMR等方法鉴定为:竹节参皂苷Ⅳa(1),楤木皂苷A(2),竹节参皂苷Ⅰb(3),竹节参皂苷Ⅴ(4),尿嘧啶(5),胸嘧啶(6),尿苷(7),鸟苷(8),胸苷(9),腺苷(10),肌苷(11),胞苷(12),其中5 ~ 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7.
Panax notoginseng is a highly valuable herb, but root rot disease severely impairs its development and decreases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roots. In this study, a fungal isolate (3A-2-2) was obtained from P. notoginseng seedlings with root rot symptoms and was identified as Plectosphaerella plurivora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lecular analysis. The fungal isolate 3A-2-2 could cause root rot disease and be re-isolated, fulfilling Koch's postulates.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report on root rot disease caused by P. plurivora on P. notoginse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Shibata提取方法,以人参皂甙Re为标准品,通过对样品提取液的薄层分离,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规格的西洋参及其不同部位中的总皂甙和分组皂甙作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种西洋参样品总皂甙含量差异较大;三醇型与二醇型皂甙含量比为1:2.93~1:3;花蕾皂甙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20.
人参生理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聂绍荃  何小双 《植物研究》1992,12(4):417-432
人参是我国极其珍贵的药用植物之一。本文从生理生态的角度对其在生长季的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光合生理进程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定位定量研究。根据不同观测点的试验数据,得出了有利于人参生长的最适环境范围,为人参的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