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骨骼肌细胞的直接营养作用,从而为神经肌肉系统损伤和进行性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果:CNTF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L6-TG肌母细胞和新生SD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增殖。结论:CNTF对体外骨骼肌细胞具有营养作用。CNTF的神经和肌肉双重营养性能在神经肌肉损伤和退行性为的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IF)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激活作用。方法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2、20、200ng/ml)的CNTF孵育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流式细胞术,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时CNTF均使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增强,胞核肥大。有血清培养时CNTF还可以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无血清培养时CNTF无此效应。结论无血清培养时CNTF可以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进入活化状态,但不刺激其增殖;有血清培养时CNTF可以协助血清中的丝裂原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去神经骨骼肌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去神经引起的肌肉萎缩的治疗作用。方法:离断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连续给予CNTF20d,观察肌肉湿重、蛋白含量、肌纤维横截面积、收缩性能和残肢程度。结果:①给予0.2mg/kg的CNTF,可使损务侧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35%,肌肉湿重增加38%,胫前肌总蛋白含量增加24%,腓长肌强直收缩强度提高40%,显著改善肢残程度;②0.2mg/kg的CNTF作用明显强于0.05mg/kg的CNTF;③此目鱼肌(慢肌)比伸趾长肌(快肌)对CNTF更敏感。结论:CNTF能显著改善成年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骨骼肌的萎缩和功能丧失,该效应的强弱与用药剂量和肌肉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 tor ,CNTF )最初是从鸡胚的眼组织睫状节中提取出来 ,因对睫状节神经元有营养作用并可维持鸡副交感神经节的存活而得名[1~ 3] 。CNTF属神经调节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 ,但不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至今 ,已发现CNTF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如它对于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的分化、存活及功能维持均具有重要作用[1,4 ] 。本文就CNTF的结构、分布、生物学效应及其与脊髓损伤修复的关系作一综述。1.CNTF及其基因结构1 1 CNTF的结构CNTF最初由H…  相似文献   

5.
本综述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各个亚基的分子和基因结构,对CNTF受体信号转寻机理进行概括,并探讨CNTF与造血生长因子在信号转导上的相似性,以阐明CNTF对于造血系统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Chen XP  Liu H  Liu SH  Wu Y  Wu HT  Fan M 《生理学报》2003,55(4):464-468
为探讨外源性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rhCNTF)在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实验观察了0-10 ng/mlrhCNTF对成人成肌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10 ng/ml rhCNTF能显著抑制成肌细胞的体外分化(P<0.01),并呈量-效依赖关系,且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Western Blot分析提示,这种抑制作用伴有成肌细胞分化期特异标志myogenin和p21表达量的显著降低(P<0.01),以及成肌细胞增殖期特异标志myf5和desmin表达量的显著增加(P<0.01)。因此可以认为,外源性rhCNTF能可逆地抑制成人成肌细胞的体外分化并保持增殖。  相似文献   

7.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最初由于能促进鸡胚胎睫状神经节副交感神经元存活而被发现,现已知道它对神经系统的细胞具有更广泛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成血细胞因子的一个亚家族成员在结构上相似并共用受体成分。  相似文献   

8.
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睫状神经营养国子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由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预测了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二级结构。参考结构预测结果,用片段插入法和缺失地,改造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编码基因,在大肠菌中表达并纯化了五系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突变体,观察结构改造对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NO引起海马神经元毒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XQ  Chen ZY  Lu CL  He C  Wang CH  Bao X 《生理学报》1999,51(5):501-507
本研究采用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NO引起细胞毒性反应的影响。NO供体硝普钠与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NOS底物L-Arg及钙载体ionomycin,均可引起海马神经元存活率下降,LDH漏出增加;提前24h给予不同浓度CNTF,均能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LDH漏出,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耳廓反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耳蜗生物电和耳蜗铺片组织学检测为指标,观察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豚鼠庆大霉素耳毒性的防治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能减轻庆大霉素对耳蜗及听神经的损害,具有保护听觉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去神经后小鼠骨胳肌胞纳的增加和卫星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皓  顾锦法 《生理学报》1993,45(6):587-591
用生物化学和体外培养法研究了小鼠骨胳肌的胞纳增加和卫星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表明:(1)去神经4d或6d的肌肉可引起胞纳的增和卫星细胞的增殖;(2)放线菌素D抑制正常肌肉的卫星细胞激活和胞纳作用;(3)在去神经的肌肉中,放线菌素D抑制了卫星细胞增殖的同时还抑制了胞纳的增加,但不能去神经肌肉的萎缩。上述结果:肌肉的卫星细胞增殖和胞纳增加可能发生于去神经后某些因素的出现,或者胞纳的增加即是卫星细胞增殖的  相似文献   

12.
李莹  林树新 《生理学报》1997,49(4):452-454
实验以培养的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模型,用四唑盐比色地及^3H-TdR掺入技术动态观察发现亮氨酸脑啡肽可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DNA的合成,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对VSMCs的增殖及DNA的合成无影响,但NAL可拮抗亮氨酸脑啡肽对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成纤维细胞对体外培养的骨胳肌细胞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华 《生理学报》1987,39(2):190-196
用无血清、无胚胎提取液的培养液培养由鸡胚腿肌制成的细胞悬液,在排除神经因素的条件下,研究成纤维细胞对体外培养的骨胳肌细胞早期发育的影响。实验组的培养液由2份培养过成纤维细胞的 Eagle's(MEM)液(条件培养液)和1份 Eagle's 液组成。对照组的培养液为 Eagle's 液。细胞悬液被稀释成7种密度(1×10~6—1×10~4细胞/ml)。所得结果如下;(1)成纤维细胞作为支架,肌母细胞在其上面分裂和融合。成纤维细胞的条件培养液维持肌细胞的存活,并促进其发育;(2)肌母细胞的融合与细胞密度有关。实验组肌母细胞融合所需的最低细胞密度是3×10~4细胞/ml,即30个细胞/mm~2,而对照组为3×10~5细胞/ml,即300个细胞/mm~2。实验结果提示,肌细胞早期发育可不依赖于神经因素,它能被胚眙肌肉中的成纤维细胞所促进。  相似文献   

14.
周健  薛英 《动物学报》1990,36(1):88-91
实验选用早孕人工流产蜕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睾丸酮对蜕膜细胞形态的影响并与RU 486加以比较。研究结果提示:(1)睾丸酮(6.9×10~(-5)mol/L)能抑制离体培养人蜕膜细胞的生长发育,但这种抑制作用是暂时和可恢复的且与用药剂量及持续时间有关。(2)睾丸酮对蜕膜细胞形态的影响与RU 486(4.7×10~(-4)mol/L)的作用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5.
腓肠肌内注射HRP后,用生物化学法测定坐骨神经、L_(4-6)节段背根和腹根神经的HRP含量。在戊巴比妥连续全身麻醉大鼠的HRP含量明显低于不麻醉的大鼠,而肌肉不活动(TTX中毒和切腱)大鼠神经组织中的HRP含量无甚变化。刺激神经不能改变麻醉大鼠的HRP含量。上述结果提示:除麻醉剂造成的肌肉不活动因素外,戊巴比妥对大鼠骨胳肌HRP的轴突摄取和逆行传送具有另外的抑制作用。已有研究报道:破伤风和单纯性疱疹病毒脑炎都是由于它们的毒素或病毒,通过外周神经摄取然后逆行传送到各级中枢而致病的。  相似文献   

16.
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及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3H-TdR掺入、流式细胞等技术探讨缺氧(〈1%O2和2.5%O2)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形态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24h使PASM表型从收缩型向合成型转换,胞浆内SM-a actin减少,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增多,缺氧48h以后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胞浆内出现髓鞘样结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缺氧PASM 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0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运动性骨骼肌疲劳亚细胞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采用持续性下坡跑运动,观察大鼠骨骼肌运动后不同时相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运动后即刻线粒体钙含量、细胞膜丙二醛(MDA)值明显增加,ATP含量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下降;运动后24h线粒体钙含量、MDA值增加最明显,ATP含量仍未恢复,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基本恢复,线粒体体密度、平均体积比运动前明显增加,比表面缩小;运动后48hATP含量完全恢复,线粒体钙含量、MDA值开始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运动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加强、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异常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少ATP生成可能是运动性骨骼肌疲劳的亚细胞机制之一。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形态、代谢、机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蛋白激酶C参与缺氧预处理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知缺氧预处理不仅对心肌细胞,而且对血管床亦有保护作用;但对血管壁细胞是否有直接保护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工作在培养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缺氧复氧(A/R)损伤模型上观察缺氧预处理(anoxicpreconditioning,APC)的影响。发现APC能提高A/R后VSMC存活率,减轻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和钙超载,使用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能模拟,而抑制剂H7或polymyxinB能完全消除APC的上述保护作用。提示APC对VSMC的A/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PKC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